分享

原创 | 印尼的健康食物大小臭豆与四棱豆 壮阳补肾治尿频乎?

 印尼视角 2022-01-07
你已选中了添加链接的内容

小插曲:历史的回顾

具有历史性的照片

龄的增长让我们对生活有了些感悟,所以喜欢回忆年少时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情景,那个年代,我们年轻力壮,在父亲开办的洋杂货店每天干活与父亲相依为命,偶尔出来游山玩水,只是忙里偷闲。

照片中的3个人,右边是本人,中间是555店公子,左边是toko kita阿彬,3人都戴太阳眼镜(当时流行,明星也戴)

照片地点是巨港市,我们一行10多人,从槟港去郭华明/555公子的故乡巨港市,与他童年的朋友们会见然后一起赴pulau kemarau, 参加 capgomei的传统仪式盛会。(谨此鸣谢 雅加达读者邦加华人 Charles Lie提供)

印尼的健康食物大小臭豆与四棱豆

壮阳补肾治尿频乎?

穿街走巷卖臭豆的小贩

Sambel Petai(臭豆咖喱菜肴)

市场上卖臭豆的印尼大妈

起Petai(臭豆),印尼归侨一定很熟悉,咱们在印尼的内陆同胞,可能望而生畏,偶然吃了,解手的时候也顶不住其臭味,其实印尼人认为,它能补肾壮阳及治尿频等。

臭豆是主要生长于印尼及马来西亚的怪异植物,尤其爪哇人,是他们餐桌上的佳品,恐怕中国的南方亚热带地区没有其踪迹吧,不知道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及缅甸有没有?

中国也有小臭豆

印尼生长的小臭豆,与我国华南地区的一模一样

反而其同类小臭豆,印尼人称之为Petai Cina(中国臭豆),在海南及广东与港澳地区都可见到,也不清楚它的名称Petai Cina,与中国有何瓜葛?

小臭豆属于相思科植物,其豆荚小很多,就是大臭豆的侏儒,豆仁也很小,也见到过香港的印尼女佣在野外摘了一大堆,说回去剥豆荚取豆仁炒花甲(沙贝)及海虾等,是很美味的一道菜。

小臭豆属于相思科植物

物移价贵,在香港来自印尼的臭豆,在印尼商店卖得很贵,十几二十粒也要二三十块钱港币。

但在印尼很不值钱,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有它,自己种自己吃,也随便任由邻居及亲友采摘,只不过后来有人收购带到城镇市场销售,才值点钱。

惠民的大臭豆

毫无疑问,大臭豆是老天爷赐给印尼人的佳品,尤其走进爪哇农村。家家户户的院子里,堂前屋后,都可见到大臭豆树,垂下来的一串串大豆荚,令人侧目。

有些印尼人不太种菜,不像咱中国的农民勤快地侍候自己那片地,让它长豆角、萝卜、白菜及辣椒等,使得不愁锅里没东西,一些农村印尼人要么摘野菜,要么就吃现成的,臭豆及篱笆菜(Cangkok),加上辣椒及虾酱炒一下,就是一盘家里的日常菜肴。

大臭豆粗生,易生长,什么时候不分季节都有,所以说它是惠民的好东西,大自然的恩赐。

在爪哇农村及城郊,家家户户的堂前屋后,都能见到大臭豆

还没长成的大臭豆

垂手可得的大臭豆,非常惠民的植物

何物四棱豆

Kecipir(四棱豆)也是印尼的特产,后来有人移植到海南及广东广西云南等地,有一阶段广州及深圳的高档餐厅的菜单上,也有清炒四棱豆,还挺贵,后来不知为何不见了。香港的菜市场偶尔也可见一捆捆的四棱豆在摆卖,不多见。

记得七八十年代的印尼读者文摘Intisari(精华)杂志,有篇文章专门介绍四棱豆的保健作用,还称德国的研究机构还分析了其成分,记得还称它有避孕功效,德国学者并将它作为有机食物,推介人们食用四棱豆。

四棱豆在香港菜市场,尤其在屯门及天水围一带的菜市场有时候有卖的,印尼人最喜欢用虾膏或虾酱炒菜吃,爽脆可口。

巴迪布的中国元素

印尼人在衣着上总体比较保守,在公开场合人们服装普遍十分得体。男性在办公时通常穿着统一工装或穿长裤、白衬衫并打领带。

重要集会中的官员,无不穿着巴迪布官服

而长袖蜡染衫(当地称“巴迪衫”Batik)为印尼国服,在多数正式场合都可以穿着。尤其政府官员在出访及接待内外宾时,多数穿着Batik,以示庄重。

至于Batik的前尘往事,博物馆资料介绍的不算多,也没有定论,有的人认为与印尼人的远祖云贵地区的少数民族有关,云南贵州的苗彝侗族等,很早就有纺制蓝染布的历史,其实印尼人使用蓝靛为巴迪布的蓝色染料与云贵地区的一样。

正如上图所示,印尼有些巴迪布的图案,有浓郁的中国元素,龙凤麒麟赫然可见,这恐怕与华裔的贡献有关,印尼历史记载,华裔最早将民间的巴迪布工艺,提升成工业规模,令其成为印尼国宝。

印尼主流社会嫌弃华裔,甚至歧视及打压,完全没有道理。华裔在印尼十几代,对社会发展建树良多。

在最早创立拉丁字母的现代印尼语,开创第一家近代印尼文报刊,华裔无不扮演重要角色。也在武侠小说、漫画、戏剧及电影及出版业等领域,成为先驱者。

华裔对建设印尼功不可没,但故意被忽视,装睡的人叫不醒!无奈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