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古界:金枝玉叶的早殇—隋·李静训墓出土嵌宝石金项链

 光明使者9988 2022-01-07


九岁的女孩,在花蕾一般的年纪就不幸凋零了。家族的富有并没能延长她稚嫩的生命。

她的曾祖父是北周骠骑大将军、河西郡公李贤。祖父李崇,是隋文帝时名将,战死沙场。小姑娘名唤李静训,自幼被外祖母——身为隋文帝长女、曾为周宣帝皇后的杨丽华养在宫中,备蒙恩宠。


图片

▲ 隋李静训墓石棺揭开情景 考古中国配图


大业四年夏,隋炀帝车驾幸汾源宫(位于今山西省宁武县)避暑,李静训此时应是与外祖母同往,六月,不幸染病殁于宫中。

长辈们悲痛万分,将她的遗体运回京城,埋葬在大兴城(即唐长安城)内休祥里的万善尼寺内,而不是城外那些冰冷的墓地里。宗教都会许给人一个身后的世界,对于生者,这也许是与另一个世界最近的心理距离。

图片

▲  李静训墓金手镯

早夭的幼童,仿佛是无人记忆的朝露,而夭折之痛,会在余生中反复折磨着每一位深爱孩子的至亲,葬礼于是成了爱意的最后表达。虽然生前并无封号,但小姑娘的葬礼规格超乎寻常,葬具采用了高等级的石棺椁,随葬品精美丰厚。

1400年来,娇小的李静训安卧棺中,头戴金银珠花头饰,嵌宝石的金项链围绕于颈,两手腕各带一只金手镯,周身被奇珍异宝环绕,永远地停留在了那个芳华年纪。


图片

▲ 李静训项链 考古中国配图


她佩戴的这条金项链,穿越时空依然华美非常,似乎在讲述着它不凡的来历和长辈们无尽的哀思。

金项链周径43厘米,链身由28个嵌珍珠的金球组成,以多股金丝编织的索链将其连接,下端是一组垂饰,镶嵌火蛋白石、青金石和珍珠。金球由12个小金环焊接,环上饰小焊珠,垂饰的每块饰板周边也饰有金焊珠,这些特点,都可以追溯到西亚甚至希腊。

图片

▲李静训项链

金项链上端有扣钮,中央镶嵌凹雕大角鹿的青金石,左右各有一金钩连接链身。凹雕技法可以追溯到古代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巴基斯坦呾叉始罗发现的三件约公元前4世纪宝石饰物,均有凹雕大角鹿形象。


图片

▲ 李静训项链上端


在古代,青金石的主要产地在阿富汗巴达克山,而这条项链的设计和工艺混合了来自希腊罗马和西亚的因素,暗示它可能制造于不同文化的交融地带,即西亚或中亚西部。

同墓出土的还有异域风格的金手镯、金银高足杯、波斯萨珊银币等外国遗物,透露出这一时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繁盛。

图片

▲ 李静训墓出土 椭圆形玻璃瓶 考古中国配图

小姑娘也许并不懂得这些珍宝的价值,更不知道它们来自何方,但是她的长辈,显然想用这些华丽的装饰,装扮一下他们再也看不到的容颜。


图片

▲ 李静训墓志盖 考古中国配图


根据墓志,李静训字“小孩”。这一称呼,足见长辈对她的怜爱。香消玉殒之日,白发人的悲切可以想见。

墓志文情凄婉,以“共知泡幻,何嗟寿夭”绝笔,而身处周隋乱世、对李小孩怜爱有加的杨丽华,丈夫、父亲、弟弟皆为皇帝,命中注定亦是一位千古伤心人。

作者:杭侃

来源:光明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