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民写自传,到底为了啥?

 鉴益堂 2022-01-07

曾有名人说过,衡量一个人的一生是否成功,要看他这一生能不能完成三件事:生一个孩子,种一棵树,写一本书。前两项一般人能够实现,写一本书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因为一提到出书,人们往往会把它和名人、学者联系起来,似乎只有名人才可以出书。时下在温州,平民百姓写自传的也大有人在,他们大多数是普通百姓,有的甚至是农民,但他们都以认真的态度,以自传的形式记录着自己的生活历程……

夏学良认真地为自己的书题上赠言)  

记录农村生活

龙湾区永中街道棋盘村一座普通的院落里,今年63岁的潘锋身体健壮、声音洪亮,精神矍铄的他拿出一本已经打印装订成册的《人生无悔》书稿,对记者聊起了自己想要出书的缘由。

潘锋当过教师,在农村做了10年农民,后来又回城经商,但他说自己骨子里还是一名农民。“农民是最朴实的,农村生活是最实在的。”而现在很多人包括他的孙子们,对农村生活已经很生疏了,对农业生产也很陌生了。为此他想通过自己在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劳动的经历,用书本的形式把它记录下来。

在潘峰的书中,他用很多篇幅详细记载了“浸谷种”、“做秧田”、“打谷种”、“插秧”、“打稻”等农业生产的全过程。“这些都记载着我自己的亲身经历,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是写不出来的。”老潘对于自己的作品内容比较得意。

“我如今已经年逾花甲,历经世事沧桑,饱尝苦辣酸甜,但我无悔,因为无悔的人生才有价值。所以我把自己的书取名为《无悔人生》。”潘锋这样解释自己自传的书名。

老潘说《无悔人生》本来准备在今年三月份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后来觉得还有许多内容值得补充,特别是新时期的农村,农民生活和劳作情况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些都要写进去。“大概到今年年底能够出版,到时候我将在大酒店里搞一个首发式,摆几十桌酒,邀请关心支持我出书的领导、亲朋好友和农民兄弟痛痛快快地喝一杯。”

是我的亲身经历

记者近日走进夏学良的家,映入眼帘的是挂在墙上的各式旗袍。年过七旬的夏学良是温州服装界的老前辈,2000年7月,他编著了《国光服装发展史》,这是解放后第一本反映温州服装行业发展历史的著作,温州电视台为此还制作了专题片。

夏学良14岁就开始拜师学裁缝。虽然辍学改学手艺,但他并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求,坚持自学,写出了相声《婚姻三部曲》,成为温州第一部方言相声,并被演出达2000余场次。他先后4次进京,在人民大会堂受到过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这些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我现在也只是一名普通的退休工人。”夏学良神情淡然。而谈起自己的自传《老曲新唱人生路》一书,夏学良连说自己读书少,写得不好。“我的文章写得很'土’,但都是我自己亲身经历的,至少不会虚假。”夏学良豪爽地笑着说。

夏学良说自己写这本书,主要是健康原因。因为患过小中风,参加体育活动的机会不多,写作就成了他唯一的爱好。“每天我都提笔写点自己的往事,多动脑,多活动,对促进脑血管的血液流通大有好处。所以,动笔写书,对我来说也是为了养身、保健。”夏学良十分开心,不住地站起来走动,放松着自己。夏学良说自己的生活道路中,离不开朋友。为此他自己掏钱印了2000本自传,赠送亲友。何方是他多年的朋友,在接到老夏的赠书的时候,很感动,“没想到老夏这么有心,把我都写进去了。”何方表示,自己一定会好好珍藏这本书,因为这是珍贵友谊的见证。

写自传留给后代

一位双目失明的清瘦老者,靠着顽强的毅力编写出了《温州方言集锦》,他就是全金麟老人。近日记者在市区洪殿他的家中采访了他。老人告诉记者,原先他在温州市开关厂工作,在“文革”期间,他不幸双目失明,但他并没有被不幸所击倒,仍然坚持创作,并热衷于业余文艺创作,先后在我市多个文艺团体中担任主要编创人员,编写了大量文艺作品。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他创作的剧本《吴加盛之歌》公演后,当时市文化局的一位领导就称赞他是“温州的保尔”。

退休后的全金麟凭着自己的记忆,编写了《温州方言集锦》,由重庆出版社在2004年出版发行。此后不久,全金麟感到吞咽食物困难,到医院检查,医生没有告诉他什么病,只是说要动手术。从医生的神情和家人的言行,他感觉到自己得的可能是绝症。

这时他反而坦然了,开始反思自己的一生,发现自己能留给下一代的东西实在太少了。

从此,他开始笔耕不辍,每天坚持写15页稿子的文字,在进手术室的前一天,他终于完成了18万字的自传体小说初稿。“完成了初稿,算是给后代留下了一笔财富。我就无牵无挂地进了手术室。”

在自传小说体裁安排上,他也颇费心思。“我是按照自己的人生经历为总线索,但我把这期间发生的事情,分成三十多个小故事。每一个章节就是一个独立的小故事,每一个小故事后都有自己的感悟。”全金麟说自己这样的安排,是想写出一部自传体的“三言二拍”。

“把自己的人生总结一下,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告诉下一代,能对他们有启发和教育作用,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至于书的出版,全金麟说目前还不想正式出版。“到时候就作为文稿,打印二三十本,送给自己的家人吧。”

找熟人代写自传

最近上市的《温州之子叶康松》一书引起了市民的注意,该书作者沈绍真介绍,其实,叶康松很早以前就有为自己写自传的想法,但作为一位企业家,自己动手写书的时间很难腾得出来。不但他自己有这样的念头,也有不少人主动提出要为他写自传。

2003年10月的世界温州人大会期间,叶康松作为海外温州人代表参加了大会。在这次大会中,叶康松提出请当年采访报道过他的记者沈绍真替他写自传,以纪念他下海经商18周年。沈当时就答应了。谈到之所以接手写这本书,沈绍真说主要因为叶康松是新闻人物:叶康松是中国第一个辞官回乡务农的镇党委书记,从商后,他又当选为温州改革开放十大风云人物,并且他是中国第一个经政府批准在美国创办民营企业的农民企业家……

确定了采访目标后,沈绍真与叶康松一连聊了好几天,之后,他又跟随着叶康松,在工作空隙中采访他。后来他又相继采访了叶康松的家属和以前的战友、同事以及他工作过的镇里的干部、群众。9个月后,初稿完成。

《温州之子叶康松》出版后,沈绍真说有几位温州知名企业家找到他,希望沈也能帮他们写自传。最后,沈绍真选择一位自己平时有联系的企业家,开始再次动笔。

自传体现平民意识

根据最近出版的《温州地方文献联合目录》记载,现代温州市民出自传的,温州图书馆有收藏的只有7人,最早的算是企业家赵章光,在1991年由公木与寿杰写的《美发之神》,由上海翻译出版公司出版;在1994年,又由司马冰、肖瑜写出了《赵章光传:寂灭与再生》,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沈绍真说,现在温州人出自传的人数还是比较多的,这是人们对自己人生价值的一种总结,一种反思,是人生责任感加强的一种表现,他们虽然有的文字表达能力不强,但大都写得非常本色,非常贴近生活,这对于民间文化的繁荣是有所贡献的,是一个好的现象。

一位研究社会学的人士认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自传是第一手的原始资料。相对于名人传记,时下兴起的普通百姓热衷撰写“草根自传”的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平民意识的增强和社会的宽容,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表现。

也有人认为,温州现在的企业家或者普通老百姓,他们的自传还不够有分量,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

记者 王宏 转自:温州都市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