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辨证治疗及秘验方

 磐石o8qu3aaad6 2022-01-08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早期症状轻微,多在冬季发作,春暖后缓解,晚期炎症加重,症状长年存在,不分季节。本病的病理变化为气管、支气管腺体增生肥大,分泌功能亢进,黏膜上皮的杯状细胞增多;支气管壁多数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和纤毛组织增生。疾病进展又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影响劳动力和健康。
根据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征,其属于中医“咳嗽”、“痰饮”、“咳喘”等范畴。由于本病病程较长,各脏腑之间互相影响,造成内脏虚损,先病于肺,咳嗽日久,损伤肺气;又因其反复感染,肺热内蕴,热灼阴伤,致成肺的气,阴亏虚;肺病累及于脾,脾气亏虚,水湿运化失常,聚而成痰,痰浊阻肺又加重了咳嗽,故中医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脾肺两虚,日久及肾,肾阳气虚,遇寒受凉则更易反复发作。故慢性支气管炎属中医肺虚,脾虚,肾虚者居多。因此,在本病的迁延期和缓解期,益肺、健脾、补肾,既能调整内脏功能,又能提高免疫能力,抗复发和加速病人痊愈。
(一)辨证论治
1.肺气亏虚证
【主要表现】咳嗽声低,喘促气短,咯痰清稀,自汗畏风,神疲乏力,平素易于感冒,舌质淡,苔薄白,脉弱。
【治法方药】补益肺气,化痰止咳。补肺汤加减:党参15g,黄芪30g,熟地黄15g,五味子5g,紫菀10g,百合15g,鹿衍草15g,甘草5g
2.脾肺气虚证
【主要表现】咳嗽痰多,痰白黏稠,胸闷痞满,食少腹胀,四肢倦怠,咳声低沉,神疲气短,畏风自汗,舌质淡,苔白腻,脉弱。
【治法方药】补脾益肺化痰。六君子汤加减:党参12g,白术10g,茯苓12g,法半夏10g,薏苡仁15g,杏仁10g,苍术12g,陈皮5g,甘草5g
3.脾肾阳虚证
【主要表现】咳喘日久,呼多吸少,动则喘甚,痰多清稀,或咳则小便出,畏寒肢冷,食少纳呆,腰膝酸软,舌质淡胖,舌苔白润,脉沉迟无力。
【治法方药】温补脾肾,止咳定喘。肾气(丸)汤加味:熟地黄15g,党参12g,附子(先煎)10g,肉桂(研末冲服)3g,山茱萸12g,山药12g,牡丹皮10g,茯苓10g,泽泻10g,五味子5g,核桃仁12g,甘草5g
4.痰湿阻肺证
【主要表现】咳嗽气喘,痰多色白,黏稠易咯,咳声重浊,胸闷脘痞,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脉滑或濡。
 
【治法方药】化痰燥湿止咳。苍白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法半夏10g,陈皮10g,苍术12g,白术10g,茯苓12g,紫苏子10g,白芥子12g,莱菔子12g,杏仁10g,款冬花10g,甘草3g
5.寒饮停肺证
【主要表现】咳嗽气急,痰多色白,质稀量多,或吐泡沫痰涎,胸部胀满,恶寒无汗,舌质淡红,舌苔白润,脉紧或浮紧。
【治法方药】温肺化饮止咳。小青龙汤加减:麻黄8g,细辛3g,干姜3g,桂枝10g,白芍10g,法半夏10g,五味子6g,紫菀10g,杏仁10g,射干10g,甘草3g
6.痰热壅肺证
【主要表现】咳嗽气喘,痰多色黄质稠,咯吐不利,或痰中带血,喉中痰鸣,胸胁灼痛,身热面赤,口干饮冷,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方药】清热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加减:黄芩10g,栀子10g,桔梗10g,桑白皮12g,贝母10g,知母10g,瓜蒌子12g,茯苓10g,橘红10g,胆南星10g,葶苈子(包煎)10g,鱼腥草15g,生甘草5g
(二)验方精萃
1.止咳灵汤
【组成】陈皮15g,前胡15g,白果10g,桑白皮12g,海浮石(先煎)25g,黄芩25g,杏仁10g,川贝母10g,法半夏10g,茯苓25g,柴胡10g,全瓜蒌20g,鱼腥草20g,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功效】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泻肺定喘。
【方解】方中前胡人肺经,能降气化痰,疏风清热;杏仁性苦温、味甘,人肺与大肠经,能止咳定喘,润肠通便,主治咳嗽、气逆喘促,痰涎壅盛;两药配伍更增加化痰定喘镇咳之功。桑白皮性寒,味甘,入肺经,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主治肺热咳喘,喘逆痰多等症。黄芩性寒、味苦,入大肠经,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白果性平,味甘、苦、涩,具有敛肺定喘之功。《本草便读》说:“贝母,开郁,下气,化痰之药也,润肺消痰,止咳定喘,则虚劳火结之证,贝母专可首剂。”鱼腥草性微寒,味辛,归肺经,能清热解毒、消痛排脓。诸药相伍,共奏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泻肺定喘之功。
2.化浊宣肺汤
【组成】麻黄10g,杏仁10g,浙贝母12g,桔梗15g,金荞麦20g,全瓜蒌15g,法半夏15g,橘红15g,紫苏子10g,桃仁10g,红花10g,川芎10g,黄芪20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功效】化痰止咳,活血行气,宣肺平喘。
【方解】方中麻黄、苦杏仁,宣降肺气;浙贝母、桔梗、全瓜蒌、法半夏、橘红,化痰止咳;金荞麦清热解毒,活血消痈;紫苏子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桃仁、红花、川芎,活血行气宽胸;黄芪、甘草,补气以行血。全方共奏化痰止咳,活血行气,宣肺平喘之功。
【加减】痰郁化热者,加黄芩15g,鱼腥草30g,喘甚者,加桑白皮15g,地龙10g,葶苈子(包煎)10g,痰质黏稠难咯者,加远志15g,海蛤壳(先煎)20g,痰多如脓者,加冬瓜子15g,薏苡仁15g,鲜芦根15g;脾虚痰多
 
者,加白术15g,茯苓20g
3.龙蝉黄芩百部汤
【组成】地龙12g,蝉蜕12g,黄芩15g,百部15g,橘红12g,竹茹10g,桔梗10g,玄参10g,生地黄12g,麦冬10g,重楼10g,车前子(包煎)15g,胆南星12g,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功效】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方解】方中地龙有清热止痉,祛风活络,清肺平喘功效;蝉蜕散风清热,定喘解痉,透疹止痒作用俱佳;百部润肺化痰;黄芩清肺热;橘红、竹茹,祛痰止咳;桔梗载药入肺经,兼收止咳功效;玄参、生地黄,养阴生津;重楼镇痉、止咳平喘;甘草调和诸药。诸药相伍,共奏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
【加减】肺部有干啰音多者,加麻黄10g,杏仁10g;气虚自汗者,加黄芪20g;脾虚食欲不振者,去生地黄、麦冬,加白术12g,茯苓10g,木香5g,焦三仙各30g;因感冒而引起急性发作者,加金银花12g,板蓝根15g,连翘10g
4.止咳平喘汤
【组成】麻黄8g,浙贝母10g,款冬花15g,细辛3g,杏仁15g,紫菀12g,陈皮12g,秦皮15g,旋覆花(包煎)10g,马兜铃10g,人参10g,白术12g,厚朴10g,地龙10g,茜草10g,毛冬青3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功效】健脾益肺,化痰降气,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方解】方中麻黄宣肺平喘,善于散肺寒,祛邪气,宣肺气,为君药,与降气平喘之杏仁同用,一宣一降,可增强止咳平喘之功;细辛温肺化饮,破凝寒,涤痰浊,助肾气;浙贝母润肺化痰,且本品苦甘而寒,能解热润肺,下气宽胸,定喘止嗽化痰;陈皮能行气健脾,燥湿化痰,为利气消痰之要药;旋覆花能降气消痰,通利水道,逐饮平喘;马兜铃轻扬辛散,苦寒降泄,能清肺热,下逆气,散痰结,止咳嗽,平喘息;厚朴能行气化湿,降逆平喘;款冬花、紫菀、秦皮能化痰止咳,开泄郁结;人参、白术能健脾益气,脾健则痰消,为佐药;地龙、茜草、毛冬青能通经活络,活血化瘀。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肺,化痰降气,活血化瘀,止咳平喘之功。
5.健脾化痰汤
【组成】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5g,陈皮15g,法半夏10g,紫苏子10g,白芥子10g,莱菔子10g,桔梗10g,杏仁10g,麻黄10g,丹参15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功效】健脾补肺,化痰止咳。
【方解】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合为四君,益气健脾,体现“脾旺湿自消”之意;陈皮、法半夏,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合用,降气化痰,使壅盛之痰下行;麻黄与杏仁,麻黄以宣肺定喘为主,杏仁以降气化痰为要,两药伍用,一宣一降,从而肺气通调,止咳平喘;桔梗辛散苦泄,专入肺经,化痰并能开宣肺气,使水谷之精气上归于肺,加强培土生金之效;慢性支气管炎多见于老年人,病程缠绵,痰浊久留,肺气瘀滞,气机不畅,可致血瘀,《金匮要略》说“血不利则为水”,可见痰饮日久可致血瘀,血瘀亦能导致痰饮进一步加重,所以使用丹参活血化瘀,避免因瘀致痰,加强化痰功效。纵观全方,诸药合用,标本兼顾,共奏健脾补肺,化痰止咳之功效。
【加减】痰浊量多,胸痞满闷者,加苍术12g,厚朴10g;痰白多沫,怯寒背冷者,加干姜10g,细辛5g;肺热者,加黄芩12g,鱼腥草15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