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是害羞还是社交恐惧症?三个方面改善“社恐”问题

 荣新奇心理堂 2022-01-08

小蓓是今年刚毕业的大学生,初出学校来到社会,在长沙开始了自己的工作旅程,但最近她发现,自己每次见到陌生人时很难自然地表现自己,如果是两个人之间谈话的时候,她可以热情而正常地交流,但是人越多,小蓓就会觉得特别不自在,整个社交场合都会变得很尴尬。小蓓觉得很不舒服。累了,所以对陌生人接触、团队活动等都很反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在经过网上的搜索后,她来到了荣新奇教授的心理工作室咨询,想知道自己这是社交恐惧症还是性格内向“害羞”。那么,如何区分是社恐还是害羞呢?两者有一个关键的区别:就是害羞的人在与人交流时,对自己并没有负面情绪和评价。而社交恐惧症会有,甚至,有社交焦虑症、恐惧症确诊的病人当中,有部分患者会有自杀倾向。

什么是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大多在17~30岁期间发病,男女发病率几乎相同,是最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约有10%左右的人会得这个疾病,但由于病患很少寻求协助,相关研究较少,所以常被大家所忽略。

社交恐惧症目前并没有发现明显诱因,病人的主要症状,就是害怕在团体中被人审视,一旦发现别人注意自己就不自在,不敢抬头、不敢与人对视,甚至觉得无地自容,不敢在公共场合演讲,故意回避社交,在极端情形下可导致社会隔离。

社交恐惧症的可以通过自我测量表测出,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观察,其实,很多辍学、游戏成瘾或酒瘾等物质依赖的人群,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社交恐惧症,这些人通常还会有以下的特点:

1.负面情绪较多,悲观

悲观的人遇事会不由自主地往坏处想,将自己陷入负面情绪,从而得出负面结论。比如别人谈的话题,自己插不进去的话,就觉得自己无能。

2.自卑、不自信

不自信的人在与人交往时会刻意包装自己,不敢在他人面前表现出一个真实的自我,因此会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深怕丢脸,过于在意就会绑手绑脚、不会表达。

3.对自己要求过高

认为自己在任何一个场合都必须应付得游刃有余,别人在说任何话题,自己都必须参与其中,能接上话,但事实上,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4.爱自责

遇到每一件事都会审视自身,把所有的原因都归结于自己身上。比如交谈没有顺利进行,陷入尴尬的境地就一定是自己的问题。

5.过于在意外界的评价

特别在意别人眼中的自己,总是猜测自己的一举一动他人会如何看待,每说一句话都要反复在心中想着到底该不该说、会不会有人反应,犹豫到最后都选择了沉默。

社交恐惧症的治疗

社交恐惧症状是一种慢性病,如果想要治疗社交恐惧症,有3个方向,包括服药和心理治疗。想要根治社交恐惧,最重要的还是心态的调适。

1.改正错误认知,学会倾听

在社交中存在意见、观念、兴趣、观点不同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有时候别人不理你,不是因为不喜欢你,要学会改正这种错误的认知。适当地学习一下沟通技巧,学会倾听。

2.丰富生活,增强自信

培养乐观的心态,积极地投入到自己的目标和兴趣中去,通过小事积累自信,透过兴趣增加快乐,比如去学习一项新的技能,学习一门新的知识。学会忘记自己的问题,不再把“治好自己”当成生活中的首要事情。

3.学会分析事物的能力,保持自我本色

保持自我本色,在社交中遇到尴尬或观点不同的时候,没有必要焦虑不安,这是一种常态,并不是某一个人的错,所以内心没有必要为此纠结,要学会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如果觉得自己的情况比较严重,也建议寻求精神科医生的协助,尝试健保给付的药物治疗。心理专家、催眠师荣新奇教授表示,社交焦虑症是可以治疗的,对于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都有不错的效果,如果不想用药,单纯的心理咨询和催眠疗法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能及早诊断、完整治疗与详细追踪,并预防并发更严重的精神疾病或药物滥用,则可大幅度地增进患者的预后与生活品质。



如果您有任何心理方面的疑问,可以点击底部阅读阅文在线咨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