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赋》

 崆峒樵隐 2022-01-08

《水赋》[现代]至然
  水者,万物之本也。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之谓上善若水者也。今我思其言,究其理,深为之也。故特作《水赋》一篇,以谏世人,其文曰:
  水者,古往今来,万物源也。其清如明月咬皎饮则神明自得,宛如服仙丹之妙。其洁如玉巾白丝,观则双目则皆明,犹如观大雾文四起。其纯则柔情淡若,动则触人之心。故水乃根也,又思吾之志向,挥帷高驻,作文而叹笑。
  风吹而扬,响动君山之路。美景来望,泽泽怀愁之纤。山峦莲蓬,过天而动山川。树森绿州,共相迎而争争。天山难渡,多哀悲而怅望。命运不济,多失路于识悲。呜呼难战,何时有乎明士?
    观水之荡荡兮,聊日月而传扬。
    望水之传流兮,齐江水之破晓。
    察水之漂皓兮,看君山之高耸。
    余朝辉之将替兮,既替余之龙翔。
    余好修之拂袖兮,恢文武之威业。
    揽奇申之皓妙兮,伏清圣之所厚。
    亦心天之善善兮,虽十死犹未悔。
    有天工之巧夺兮,竞周容以为度。
    屈心而之抑志兮,忍伤伤之大观。
    悔无极之不察兮,延无乎吾将亡。
    回鸾车之复道兮 ,及行效之未迷。
    步余行而兰兰兮,驰山丘且平息。
    制荷叶以美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苟闲情之芳芳兮,不知吾知其亦。
    高圣冠之美乐兮,长佩玉之离欲。
    泽芳与之杂相兮,唯昭兮之未亏。
    忽反顾之游目兮,视乎观之八荒。
    佩缤粉之所饰兮,菲菲尔其文章。
   长太息以掩哀兮,何时能寻知已?        于是余乐有余,又行于山路小道之间,此地有崇山修美之险,茂林修竹之盛。又有清流之激流兮,更有幽情之曲曲。于是扣弦而歌曰:“天地反覆兮,欲求明士,明士不得兮,吾心伤悲之夭夭。”所以哀时多艰,不知志在何方矣。
  是日也,天高气爽,风朗气清,惠风畅之,美景有之,所以畅畅极怀,信可乐也。又思圣贤之大道,英雄之大业,昭四海于人神,恢儒道于治世。此谓之仁者也。
  又思昔荆轲刺秦王,渐离击筑,易水文上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今不复还此慷慨之士,猛士之音,其不威哉!固其传流千日,然今正在哉?吾乃大叹嗟然也,乃仰观月,又俯察水。逝者如斯夫,何其捷也;且夫天地之间,万物皆都一瞬。自其不变,怅怅而观。无世俗之士,无狂俗之心,目所遇而戒色,欲达志而至然。惟有江上之清风兮,与山间之与明月,嗟乎!此吾志也,他人安夺也?
  吾常作章明志,又好古之大道也,昔者《老子》有文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曦。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又有文也:“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其斤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特功
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吾以常为此为之老子之大道,故常诵之也。
  昔者《大学》有章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吾深信其言也。
  拂衣襟而自叹,爽清风而生生。伦,一介书生,时年十六,好古文。今吾作《水赋》非叙水也,乃作文以之讥今之习气,又患吾今未常抱器得知已,故作此文,愿诸圣能导之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