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脏六腑的深层次解读

 天地任逍遥耶 2022-01-08

心——位于胸中,两肺之间,膈膜之上,外有心包络卫护。其形圆而下尖,如未开之莲蕊。

心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主血脉, 主藏神。 由于心主宰人体整个生命活动, 故称心为“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 心的生理特性主要有主通明和心气下降,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心与小肠由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的相互属络而成表里关系。心在五行属火, 为阳中之阳, 与自然界夏气相通应。

(ー) 主要生理机能

1,心主血脉:

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道中运行, 流注全身, 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 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

(1) 主血 心主血的基本内涵,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运行, 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脏腑形体官窍的作用。 人体各脏腑器官组织以及心脉自身, 其生理机能的正常发挥皆有赖于血液的濡养。 血液的运行与五脏机能密切相关, 其中心的搏动泵血作用尤为重要。 心脏的搏动, 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和调控: 心阳能激发心脏的搏动, 心阴能抑制心脏的搏动。心气充沛,心阴与心阳协调,心脏搏动有力,频率适中,节律均匀,血液正常输布全身, 发挥其濡养作用。 若心气不足, 心脏搏动无力, 或 心阴不足, 或心阳不足, 均可导致血液运行失常.

心主血的另一内涵是心的生血作用, 即所谓 “奉心化赤”。 指饮食水谷经脾胃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微, 其化为血液, 须经心火 (即心阳) 的“化赤” 作用, 即 <素问·经脉别论》>所谓“浊气归心,淫精于脉。”可见,心有总司一身血液的运行及参与血液生成的作用。

(2)主脉 心主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维持脉道通利的作用。“脉为血之府”,是容纳和运输血液的通道。《灵枢·决气》说:“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心气充沛,心阴与心阳协调,心脏有节律的搏动,脉管有规律的舒缩,脉道通利,血运流畅。《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说“心者,其充在血脉”,即是针对心、 脉和血液所构成的一个 相对独立系统而言。

血液的正常运行及其作用的正常发挥,除心气充沛外,还有赖于血液的充盈和脉道的通利。 换言之, 血液的正常运行必须以 心气充沛, 血液充盈、 脉道通利为基本条件。其中心气充沛又起着主导作用,故说“心主身之血脉”(《素问·痿论》)。

生理状态下, 心气充沛, 心阴与心阳协调,血液充盈, 脉道通利, 血运周身, 脏腑得养而见面色红润光泽,脉象和缓有力等征象。若心气不充或阴阳失调,血脉壅塞,血运失常, 脏腑失养, 则常见心悸怔忡或心胸憋闷疼痛, 唇舌青紫, 脉细涩或结、 代等症。

文章图片1

2.藏神:

心藏神, 又称心主神志, 指心统帅人体生命活动和 主宰意识、 思维等精神活动的机能。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人身之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义之神, 指人的意识、 思维, 情感等精神活动。 心所藏之神, 既是广义之神, 又包括了狭义之神。

人体的脏腑、 经络、 形体、 官窍, 各有不同的生理机能, 但都必须在心神的主宰和调节下分工合作, 共同完成整体生命活动。 心神正常, 各脏腑机能协调有序, 则身心康泰。 神能驭气控精, 并调节血液和津液的运行输布, 而精藏于脏腑之中而为脏腑之精, 脏腑之精所化之气为脏腑之气, 脏腑之气则推动和调控着脏腑的机能。 因此,心神通过驾驭协调各脏腑之精气以达到调控各脏腑机 能之目的。 同 时,心具有接受外界客观事物和各种刺激并作出反应, 进行意识、 思维、 情感等活动的机能。 如 《灵枢· 本神》说: “所以任物者谓之心。' 这一复杂的精神活动实际上是在“ 心神” 的主导下,由五脏协作共同完成的。由于心为藏神之脏,故情志所伤,首伤心神,次及相应脏腑,导致脏腑气机紊乱。心藏神,为精神之所舍,故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灵枢·邪客》)

心主血脉与藏神机能密切相关。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灵枢·营卫生会》说:“血者,神气也。”而心藏神,又能驭气以调控心血的运行。病理状态下,两者也常相互影响。如心血不足,心神失养,可致心神失常,而见精神恍惚、心悸失眠等症;心神异常,亦可影响心主血脉机能。

(ニ)生理特性

1. 主通明:

心主通明, 指心脉以通畅为本, 心神以清明为要。 心位于胸中, 在五行属火, 为阳中之阳的太阳,称为“阳脏”或“火脏”.《血证论》说:“心为火脏,烛照万物。”其意义在于说明心主要以阳气为用:心阳有推动心脏搏动,温通全身血脉,兴奋精神,以使生机不息的作用。但心阳必须与心阴相协调,才能维持心主血脉与藏神的正常机能,才能使心脉畅通,心神清明。若心阳不足,失于温煦、鼓动,既可导致血液运行迟缓,瘀滞不畅,又可引起精神委顿,神识恍惚;而心阴不足,失于凉润、宁静,则可导致血液运行加速与心神不宁, 出现心慌、心烦、 失眠等症。

2.心气下降:

心位于人体上部,其气宜下降.心气中含有心阴与心阳两部分:心阴牵制心阳(心火),化为心气下行以助肾阳,制约肾阴,使人体上部不热,下部不寒,维持人体上下的寒温平衡与动静协调。若心火虚衰,不能下行资助肾阳,出现血流迟缓,腰以下寒凉,当补心阳;若因心阴不足,不能牵制心火下降,出现上热下寒,当滋心阴以降心火。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脉,又称经脉、血脉。在临床应用中,又将经脉与血脉的内涵作了界定:经脉,一般指经络系统中的经脉, 是经气运行的通路, 故针灸, 推拿等作用于经络, 强调“得气”;血脉,专指血管,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即所谓“脉为血之府”。全身的血脉统属于心,由心主司,故称心在体合脉。

面部的色泽, 可以反映心血、 心气的盛衰及其机能的强弱, 故称心之华在面。 其机理在于全身血气皆上注于面,正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所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 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心气旺盛, 血脉充盈, 则面色红润光泽。心气不足,可见面色胱白;心血亏虚, 则见面色无华;心脉痹阻, 则见面色晦滞; 心火亢盛,则见面色红赤。故《素问·五藏生成》说:“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

2. 在窍为舌:

舌的主要机能是主司味觉, 表达语言。 《灵枢· 忧恚无言》 说: “舌者, 音声之机也.”心的经脉上通于舌,《灵枢·经脉》说:“手少阴之别·循经人于心中,系舌本.”舌主司味觉和语言,均有赖于心主血脉和藏神的生理机能。故《灵枢·脉度》说:“心气通于舌, 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 《灵枢·五阅五使》说:“舌者, 心之官也.”

心主血脉、 藏神机能正常, 则舌体红活荣润, 柔软灵活, 味觉灵敏,语言流利。 若心血不足, 则舌淡;心火上炎, 则舌红生疮;心血瘀阻, 则舌质紫暗, 或有瘀斑。 若心藏神的机能失常,则可见舌强、语謇,甚或失语等。

舌为口中的实体器官, 并非“窍”, 与耳、 目, 鼻、 口等孔窍样器官不同。 心原有窍为耳, 如 《素问· 金匮真言论》 说: “南方赤色,人通于心, 开窍于耳。” 提示耳之听觉与心神相关。 以后发现耳的听觉与肾精肾气的关系更为密切, 就把耳归为肾之窍,并将非孔窍器官的舌替代耳作为心之窍。 此外, 舌通过经络与脾、 肝、 肾等脏也有联系, 这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之说相合。

3. 在志为喜:

喜, 是心之精气对外界刺激的应答而产生的良性情绪反应。心精、心血、心气充沛, 心阴、心阳协调, 是产生喜乐情绪的内在基础, 故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说:“在脏为心......在志为喜。” 喜乐愉悦有益于心主血脉的机能, 所以 《素问· 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但喜乐过度则可使心神受伤,如<灵枢·本神>说:“喜乐者, 神惮散而不藏。” 从心主神志的机能状况来分析, 又有太过与不及的变化。精神亢奋可使人喜笑不休, 神气不足可使人易于悲哀, 如 《素问·调经论》 说:“神有余则笑不休, 神不足则悲。” 另外,心为神明之主, 不仅喜能伤心,而且五志过极均能损伤心神。所以《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说:“愁忧恐惧则伤心。”

4. 在液为汗:

汗是五液之一, 是津液经阳气蒸化后, 由汗孔排于体表的液体。 如 《素问· 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 心精、 心血为汗液化生之源, 故称心在液为汗。《素问 ·宣明五气》有 “五脏化液: 心为汗” 之说.

心主血脉,心血充盈,津血同源,血中之津渗出脉外则为津液,津液充足,化汗有源. 汗出过多,津液大伤,必然耗及心精、 心血,可见心慌, 心悸之症。故又有“血汗同源”,“汗为心之液” 之说。 此外, 汗液的生成与排泄又受心神的主宰与调节, 所以情绪激动、劳动、运动及气候炎热时均可见汗出现象。如《素问·经脉别论》说:“惊而夺精, 汗出于心.” 由此可见, 心以主血脉和藏神机能为基础, 主司汗液的生成与排泄,从而维持了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及对外在环境的适应能力。

汗由津液所化, 津液是气的载体, 大汗可大量耗散津液, 致心气或心阳无所依附而亡失,出现心气脱失或心阳暴脱的危候。

5. 与夏气相通应:

夏季是一年之中最热的季节, 自然界一派炎热之象, 属阳中之阳的太阳。 心为火脏,阳气最盛,同气相求,故与夏季相通应。人体的阳气有着随自然界阴阳升降而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规律。 一般来说, 心脏疾患, 尤其是心阳虚衰的患者, 其病情多在夏季缓解。 而阴虚阳盛之体的心脏病和情志病,又往往在夏季加重。 即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 “阳胜则身热····能冬不能夏。” 从预防角度看, 中医养神理论重视因时调摄,主张在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尽量延长户外活动时间, 使人的身心符合阳气隆盛状态, 使心的机能达到最大限度的扩展, 发挥生命的潜能。 从治疗角度看, 中医学提出了 “冬病夏治” 理论。 如阳虚性心脏病在冬季易于发作, 而在夏季内外阳气隆盛之时给以适当调理, 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附:心精 心血、心气、 心阴、心阳的生理作用

心精,是一身之精分藏于心的部分,由发育过程中分藏于心的先天之精与脾转输至心的水谷之精组成, 有的医家称其为“心液”。心精以与心血融合的形式存在于心、 脉之内。

心血指在心、 脉中流动的血液 (广义的心血)。 除了 肝所藏的血外, 都可称为“心血”。心血, 有时特指在心脏本身血脉内流动的血液 (狭义的心血), 如 “心血瘀阻”中的 “心血”.

心精、心血具有濡养心脏及其形体官窍和化生心神的生理作用。心精、心血不足,濡养和化神作用减退, 可见心悸怔 忡、 面色萎黄无华、 舌色不荣、 脉细无ヵ, 以及精神委顿、失眠健忘等病理表现。

心气由心精,心血化生, 也是一身之气分布于心、脉的部分,是推动和调控心脏搏动、 脉管舒缩及 精神活动的一类极细微物质。心气充沛, 则心脏搏动有力, 脉管舒缩有度,血运通畅,精神振奋,思维敏捷;心气虚衰, 则心搏无ヵ,血运失常,精神委顿,可见心悸气短、自汗,乏力,活动时尤甚,脉弱或结代。

心阴与心阳是心气的两种不同属性的部分: 心阴是心气中具有凉润、 宁静、抑制作用的部分; 心阳是心气中具有温煦,推动、 兴奋作用的部分。心阴能制约心阳,防止心火过亢, 并抑制心脏的搏动和精神活动。 心阳能制约心阴, 防止心阴过盛, 并激发心脏的搏动和精神活动。心阴与心阳协调,则心气冲和畅达,心脏搏动和精神活动稳定有度。心阴不足则凉润、宁静、抑制等作用减退,虚热内生,可见心悸、烦躁,、手足心热、 少寐多梦、 舌红少苔、 脉细数等症;心阳虚衰 则温煦、 推动机能减退, 虚寒内生,可见心悸、胸闷、形寒肢冷、精神困倦、气喘自汗、面浮肢肿,或心痛暴作,面色比白光白,舌淡润,脉迟弱等症。心阴虚与心阳虚,都属心气中的一部分偏少,一般都兼有心气虚的表现。

心精、 心血、 心气、心阴、心阳都是内涵相对独立的概念, 各有不同的生理作用和病机特征。 心阴虚必见热象和虚性亢奋征象; 心阳虚必见寒象和迟滞征象; 若是心阴与心阳对等的虚少,无寒无热但有气虚征象,则属心气虚;心精、心血亏虚则见濡养和化神不足的征象

附:心包络

心包络, 简称心包, 亦称“膻中”, 是心脏外面的包膜, 有保护心脏的作用。 在经络学说中, 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为表里, 故心包络属脏。 古代医家认为,心为人身之君主,不得受邪,所以若外邪侵心,则心包络当先受病,故心包有“代心受邪”之功用。如《灵枢·邪客》说:“心者……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 故诸邪之在于心者, 皆在于心之包络。”明清温病学派受“心不受邪” 思想的影响, 将外感热病中神昏谵语等心神失常的病理变化, 称之为“热入心包” 或“痰热蒙蔽心包”。实际上,心包受邪所出现的病证,即是心的病证,心与其他脏腑一样,亦可受邪气侵袭。

肝位于腹腔, 横膈之下, 右胁之内。

肝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主疏泄与主藏血。 肝的生理特性主要有肝气升发与 肝为刚脏。《素问 ·灵兰秘典论》 说:“肝者, 将军之官, 谋虑出焉。”

肝在体合筋, 其华在爪, 在窍为目, 在志为怒, 在液为泪。 肝与胆由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的相互属络而成表里关系。 肝在五行属木, 为阴中之阳, 与自然界春气相通应。

(ー) 主要生理机能

1. 主疏泄

肝主疏泄, 指肝气具有疏通、 畅达全身气机, 进而调畅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 脾胃之气的升降、 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活动等作用。 最早提出 肝主疏泄者, 乃元代医家朱震亨的 《格致余论· 阳有余阴不足论》: “主闭藏者肾也, 司疏泄者肝也。” 目前对“肝主疏泄” 机能的认识, 是在临床实践中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肝主疏泄的中心环节是调畅气机。肝气疏通、畅达全身气机,使脏腑经络之气的运行通畅无阻,升降出入运动协调平衡,从而维持了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机能活动的有序进行。

肝气的疏泄作用失常,称为肝失疏泄。其病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为肝气郁结,疏泄失职。 多因情志抑郁, 郁怒伤肝而致。临床多见闷闷不乐,悲忧欲哭, 胸胁,两乳或少腹等部位 胀 痛不舒等症。 二是肝气亢逆, 疏 泄太过。 多因暴怒伤肝, 或气郁日久化火,导致肝气亢逆,升发太过,临床表现为急躁易怒,失眠头痛,面红目赤,胸胁乳房走窜胀痛,或血随气逆而吐血、咯血,甚则突然昏厥,如《素问·调经论》说:“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 厥则暴死, 气复反 (返) 则生, 不反则死。” 三是肝气虚弱,疏泄不及,升发无力,表现出一系列因虚而郁滞的临床表现,如忧郁胆怯、懈怠乏力、头晕目眩、两胁虚闷、 时常太息、脉弱等。 《灵枢·本神》说: “肝气虚则恐。”《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虚则目皖肮无所见,耳无所闻.”

肝气疏泄、 畅达全身气机的生理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调畅血和津液的运行输布:

血液的正常循行和津液的输布代谢,均有赖于气的推动和调控。肝气疏泄,畅达气机,气行则血行,因而调畅了血液的运行。若肝气疏泄失常, 在气机失调的同时, 常见血行异常。 如肝气郁结, 疏泄失职, 可致血行不畅,甚则停滞为瘀, 出现月经后期、 痛经、 闭经、 瘢积痞块等; 若肝气亢逆, 疏泄太过,可致血随气逆, 血不循经, 出现吐血、咯血、 月经先期、 崩漏等; 若肝气虚弱, 疏泄无力, 也可致血行不畅, 出现气虚乏力, 时见太息,月经衍期等。临床上, 调理肝气、 复其疏泄之职在瘀血内阻以及出血性病证中广为应用.

气能行津,气行则津布。肝气疏泄,畅达气机,气行则津液布散,因而调畅了津液的输布。《济生方·痰饮论治》说:“人之气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绝无痰饮之患。”若肝气郁结,疏泄失职, 气滞则津停, 可孳生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 引起瘰疬、 痰核、瘿瘤、 乳癖、 水肿、 臌胀等病证。临床上, 疏肝理气亦为治疗痰饮水湿内停的常法。

(2) 调畅脾胃之气的升降:

肝气疏泄, 畅达气机, 促进和协调脾胃之气的升降运动, 使脾气升、, 胃气降的运动稳定有序, 为脾胃正常纳运创造了条件, 促进了饮食物的消化、水谷精微的吸收和糟粕的排泄。若肝疏泄机能失常,既可影响脾气升清,致脾失健运、 清气下陷, 见腹胀、 腹泻等症; 又可影响胃气降浊, 致胃失通降, 胃气上逆, 见纳呆, 脘胀、 嗳气、 呕吐、 便秘等。 前者称“肝脾不和” 或“肝气犯脾”, 后者称“肝胃不和”或“肝气犯胃”。以上病理变化,在五行学说中称为“木乘土”。正如《血证论·脏腑病机论》所说:“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人胃,全赖肝木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症,在所不免.

(3) 调畅情志:

情志活动是脏腑精气对外界刺激的应答, 适度的情志活动以气机调畅、气血调和为重要条件。《灵枢·平人绝谷》说:“血脉和利, 精神乃居。” 肝气疏泄,畅达气机,和调气血,对情志活动发挥调节作用。肝气疏泄,气机调畅,气血调和,则心情开朗, 心境平和, 情志活动适度。 若肝气郁结或亢逆,疏泄失职或太过,则可导致情志活动的异常。前者常见情志抑郁、闷闷不乐;后者多见性情急躁、亢奋易怒等。 另一方面, 情志异常也可影响肝气疏泄, 造成肝气郁结或亢逆。釜于 肚与情志的 密切关系,故临床治疗情志病证多注重调肝。《医贯·郁病论》说:“予以一方治其木郁,而诸郁皆因而愈。 一方曰何? 逍遥散是也.”

(4) 调畅胆汁的分泌排泄:

胆汁,又称“精汁”, 由肝之精气汇聚而成。 《东医宝鉴》 说:“肝之余气泄于胆, 聚而成精。” 胆汁贮存于胆囊, 排泄进人小肠参与饮食物的消化。胆汁的分泌、排泄是在肝气的疏泄作用下完成的。肝气疏泄, 畅达气机, 胆汁化生正常, 排出通畅。 若肝气郁结, 疏泄失职, 胆汁的分泌排泄障碍, 不仅会影响脾胃纳运机能, 致厌食、 腹胀; 而且会导致胆汁郁积, 进而形成结石, 见胁痛、 黄疸等症。若肝气亢逆,肝胆火旺,疏泄太过,则可致胆汁上溢,出现口苦、泛吐苦水等。

(5) 调畅排精排卵行经:

男子的排精、女子的排卵与月经来潮等, 皆与肝气疏泄密切相关。《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说:“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指出男子精液的贮藏与施泄, 是肝肾二脏疏泄与闭藏作用相互协调的结果。 肝气疏泄, 畅达气机,与肾气的闭藏作用协调,则精液排泄通畅有度。若肝气郁结,疏泄失职,则排精不畅而见精瘀;若肝火亢盛,疏泄太过,精室被扰,则见梦遗等。

女子月经定期来潮,也是肝气疏泄和肾气闭藏相互协调的体现,其中肝气疏泄尤为关键。若肝气郁结,疏泄失职,常致月经后期、量少,经行不畅,甚或痛经等;若肝气亢逆, 或肝火亢盛, 疏泄太过, 血不循经, 常致月经前期、 量多, 崩漏等。临床治疗此类病症, 常注重调肝。 此外, 女子按时排卵, 也受肝气疏泄的调节。 相对于男子而言,肝的疏泄机能对于女子生殖更为重要, 故有“女子以肝为先天” 之说。

2.主藏血

肝主藏血, 指肝具有贮藏血液、 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机能。

(1) 贮藏血液 肝藏血

有“血海”之称,其意义概括起来有如下四个方面:一是濡养肝及其形体官窍。 肝内贮藏的血液, 即肝血, 除濡养肝脏本身外, 还输布至其形体官窍,濡养筋,爪,目等,维持其正常的机能。《素问·五脏生成》云:“肝受血而能视, 足受血而能步, 掌受血而能握, 指受血而能摄.” 若肝血不足, 濡养机能减退,筋、爪,目等常出现异常。如血不荣筋则致肢体麻木,筋脉拘挛、肌肉颤动、手足疯等; 血不养目则见目涩,目花,目珠刺痛等;血不荣爪则见爪甲脆薄、 干枯、 易于折断等。二是为经血生成之源。 女子月经来潮,与冲脉充盛、 肝血充足及肝气畅达密切相关。冲脉起于胞中而通子肝。 肝血充足,肝气畅达则肝血流注冲脉,冲脉血海充盛则月经按时来潮,故说肝血为经血之源,并将肝与冲脉并称为“血海”。若肝血不足,常致月经量少, 甚或闭经. 三是化生和满养肝气。 肝内贮藏充足的血液, 能够化生和濡养肝气,维护肝气的充沛及冲和畅达,使之发挥正常的疏泄机能。若肝血不足,则致肝气的化生不足,出现疏泄不及的病证。四是化生和濡养魂,维持正常神志及睡眠。魂乃神之变, 属神志活动的范畴。《类经 ·脏象类》公:“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皆是也.”魂由肝血化生和涵养,《灵枢·本神》说:“肝藏血,血舍魂。”肝血充足,则魂有所舍而不安行游离。若肝血不足, 血不养魂,则魂不守舍,而见失眠、多梦、梦魇、梦游、梦呓或幻觉等症.

(2)调节血量

一般情况下,人体各部分血量是相对恒定的,但又随着机体活动量、情绪、外界气候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如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 时, 外周血流量增加;而在安静或休息时,外周血液分配量则减少。《紫问·五藏生成》说:“人卧则血归于肝。” 唐代王冰注解说: “ 肝藏血,心行之, 人动则血运于诸经, 人静则血归于肝脏。 何者? 肝主血海故也。” 这种变化是通过肝主疏泄与主藏血的协同作用来实现的。

肝调节血量的机能, 以贮藏血液为前提。 只有充足的血量贮备, 才能有效地进行调节。 而肝血的外流诸经和回归肝脏, 又受肝气疏泄作用的调节。

(3) 防止出血

肝为藏血之脏, 具有收摄血液、防止出血的机能。 《杂病源流犀烛·肝病源流》说:肝“其职主藏血而摄血.”

肝防止出血的机理, 大致有三个方面: 一是肝气能收摄血液。 肝气充足, 则能固摄肝血而不致出血; 二是肝气疏泄,畅达气机, 维持血液运行通畅而不 出血。 若肝气亢逆,疏泄太过,血随气逆,可导致出血;三是肝主凝血。肝之阴气主凝敛,肝阴充足,肝阳被涵, 阴阳协调, 则能发挥凝血作用而防止出血。 明· 章潢 《图书编》 说: “肝者, 凝血之本。”肝藏血机能失职引起的出血, 称 “肝不藏血”。 “肝不藏血” 的病机大致有三: 一是肝气虚弱, 收摄无力。 如 《丹溪心法 · 头眩》 说: “吐衄漏崩,肝家不能收摄荣气,使诸血失道妄行。” 二是肝火亢盛, 灼伤脉络,迫血妄行。 三是肝阴不足, 不能凝敛血液于肝脏, 反而虚火内扰, 引起出血。 肝不藏血可见吐、 衄、咯血, 或月经前期、 崩漏等出血征象。 三种情形可从出血的多寡、 血出之势及兼症等方面对其病机和证加以鉴别。 其中气虚者宜补肝气, 兼补脾气;火旺者宜清肝火, 降肝气; 阴虚者宜滋阴制阳。肝主疏泄和藏血机能是相互为用、 相辅相成的。 肝内贮藏充足的血液, 可涵养肝气, 维持肝气的冲和调达, 以保证疏泄机能的正常发挥; 血液藏于肝中, 以及肝血输布外周, 或下注冲任形成月经, 又需要在肝气疏泄作用的调节下完成.

(ニ)生理特性

1. 肝为刚脏

肝为刚脏, 指肝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 肝在五行属木, 木性曲直, 故肝气具有柔和与伸展畅达之能;肝气疏泄,畅达全身气机,性喜舒畅而恶抑郁;肝内寄相火,主升主动。以上皆反映了肝为刚脏的生理特性。 临床上, 肝病多见因阳亢、 火旺、 热极、阴虚而致肝气升动太过的病理变化, 如肝气上逆、 肝火上炎、 肝阳上亢和肝风内动等,从而出现眩晕、 面赤、 烦躁易怒、 筋脉拘挛, 甚则抽搐、 角弓反张等症状, 也反证了肝气的刚强躁急特性。 治疗多用镇肝补虚、 泻火滋阴、 以柔克刚等法, 以合木之曲直特性。

由于肝气易亢易逆, 肝脏有病,常可延及其他脏腑, 导致五脏六腑的病变, 故有“肝为五脏之贼” 之说。

肝为刚脏与肺为娇脏相对而言, 肝气主左升, 肺气主右降,左升与右降相反相成,刚脏与娇脏刚柔相济。若肝气升本力太过, 肺气肃降不及, 则可出现 “左升太过, 右降不及” 的肝火犯肺的病理变化。

2. 肝气升发

肝气升发,指肝气向上升动,向外发散以调畅气机的生理特性.肝在五行属木,通于春气。 春为四季之始, 阳气始发, 内孕生升之机。 比类春天树木生长伸展、 生机勃发之性, 肝亦具有生长升发、 条达舒畅的特性。 肝气升发能启迪诸脏, 使诸脏之气生升有由, 则气血冲和, 五脏安定, 生机不息。 如《杂病源流犀烛·肝病源流》说: “肝和则生气,发育万物,为诸脏之生化。”

肝气升发有度, 有赖于肝阴与肝阳的协 调。肝阴主凉润、 柔和,肝阳主温暖、 升动。肝阴与肝阳协调,肝气才能柔和而升发,发挥疏泄、畅达气机之能。肝阴不足,易导致肝阳偏盛而升发太过,出现肝火上炎或肝气亢逆的病变;肝阳不足而肝阴偏盛,易发生升发不足,出现肝脉寒滞的病变。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 在体合筋, 其华在爪

筋,附着于骨而聚于关节,具有连接关节,肌肉,主司关节运动的机能。《素问·五藏生成》 说: “诸筋者, 皆属于节。” 筋依赖肝血和肝气的濡养, 故称肝在体合筋。肝血充足,筋得其养,运动灵活而有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称为“肝生筋”。肝血充足, 筋力强健,运动灵活,则能耐受疲劳, 故又称 肝为“罢极之本”。 若肝血亏虚, 筋脉失养, 则运动能力减退。 老年人动作迟缓不便, 容易疲劳, 正在于肝血、 肝气衰少而不能养筋之故。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

爪,即爪甲,包括指甲和趾甲,乃筋之延续,故有“爪为筋之余”之说。《素问·六节藏象论》 说:“肝者……其华在爪。' 爪甲赖肝血和肝气的荣养, 肝血、 肝气的盛衰及其作用的强弱,可从爪甲的色泽与形态上表现出来,故称肝之华在爪。肝血充足,则爪甲坚韧,红润光泽;肝血不足, 则爪甲萎软而薄,枯而色夭,甚则变形、脆裂。

2. 在窍为目

目, 又称 “精明”, 为视觉器官。 目的视觉机能, 主要依赖肝血的濡养和肝气的疏泄,故称肝在窍为目。《素问·五脏生成》说:“肝受血而能视。” 《灵枢·脉度》说:“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 《灵枢·经脉》说:“肝足厥阴之脉……连目系.” 肝血充足, 肝气调和, 循经上注眼目, 则目能视物辨色。 若肝阴肝血不足,则易导致两目干涩、 视物不清、 目 眩、目眶疼痛等症; 肝经风热则见目赤痒痛;肝风内动则见目睛上吊、两目斜视;因情志不畅,致肝气郁结,久而火动痰生,蒙蔽清窍,可致二目昏蒙, 视物不清。 由于肝与目在生理病理上关系密切, 临床上凡目疾以治肝为主。

除肝之外, 目的视物机能还依赖于五脏六腑之精的濡养。 《灵枢 ·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 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 精之窠为眼, 骨之精为瞳子, 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 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 后世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五轮”学说, 为眼科疾病的辨证论治奠定了理论基础。

3. 在志为怒

怒是人在情绪激动时由肝之精气对外界环境剌激的应答而出现的正常情感反应,故为肝志。 怒志人皆有之, 一定限度内的正常发泄不仅对人体无害, 反而有利子肝气的疏导和调畅。 但大怒或郁怒不 解则易于伤肝, 造 成肝气疏泄失调:前者可致肝气升发太过、 疏泄过亢; 后者可致肝失疏泄,肝气郁结, 故又有 “怒伤肝” 之说.

怒以肝之气血为生理基础,故肝之气血失调常可引起怒志的异常改变。《素问·调经论》说:“血有余则怒。'《灵枢·本神》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当肝气过亢,或肝阴不足, 肝阳偏亢时,常可表现出易于激动,情绪失控,易于发怒。 肝气虚、肝血不足, 则易于产生郁怒之变。 临床上, 治怒当调肝: 郁怒以疏肝之法,大怒以平肝之法。《杂病源流犀烛》 指出: “治怒为难, 惟平肝可以治怒, 此医家治怒之法也.”

4. 在液为泪

泪从目出,由肝精肝血经肝气疏泄于目而化生,有濡润眼球,保护眼睛的机能。正常情况下, 泪液分泌适量, 既能濡润眼球, 又不至外溢。 但当异物入眼时, 泪液即可大量分泌,起到排除异物和清洁眼球的作用。此外,极度悲哀时,泪液也可大量分泌。肝脏机能失调常可导致泪液的分泌、 排泄异常。 如肝血不足,可见两目干涩; 肝经风热或肝经湿热, 则见目眵增多、 迎风流泪等。

5. 与春气相通应

春季,阳气始生,生机萌发,万物欣欣向荣,属阴中之阳的少阳。人体之肝气升发,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故与春气相通应。肝气随春而盛,升发而畅达。时至春日, 人体气血亦随 “春生” 之气而生生不息, 故养生家主张春三月 “夜卧早起, 广步于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保持心情开朗舒畅,力戒暴怒忧郁等,以顺应春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畅达之性。 春季 肝气应时而旺, 若素体肝气偏旺、 肝阳偏亢或脾胃虚弱之人在春季易于发病, 可见眩晕、 烦躁易怒、 中风昏厥, 或情志抑郁, 或两 胁肋胀痛、

附: 肝精、 肝血 肝气、 肝阴、 肝阳的生理作用

肝精, 是一身之精分藏于肝的部分, 由发育过程中分藏于肝的先天之精及脾气 “散精于肝” 的水谷之精相合而成。 肝精主要以与 肝血相融合的形式存于肝内。蟹曙幸言象不肝血, 即肝所藏之血。 肝精、 肝血是肝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也是胆汁(精汁)的化生之源。 肝精、 肝血濡养目、 筋、 爪, 化生和涵养魂与怒。 肝精、 肝血亏虚, 筋、目、 魂、 怒等不得濡养或涵养, 则出现头昏眼花、 夜盲、 梦呓、 易怒,或肢体震颤等征象。

肝气是一身之气分布于肝的部分, 由肝精、 肝血化生, 是推动和调控肝机 能活动的一类细微物质。 肝气具有升发的特性, 能畅达全身气的 运行, 进而调畅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 调畅脾胃之气的升降, 调畅胆汁的分泌与排泄, 调畅情志活动, 调畅男子泄精 女子排卵和月经等。

肝阴是肝气中具有凉润、宁静、 抑制作用的部分, 肝阳是肝气中具有温煦、 推动、兴奋作用的部分。肝阴与肝阳协调,肝气冲和条达。肝阴不足则肝阳偏亢,可见眩晕、头痛、 耳鸣、 目濯、少寐、 急躁易 怒,脉 弦 细等症;阳亢化凤又 可见抽搐, 掉摇等膝.肝阳虚衰则肝阴偏盛,肝脉寒滞,可见少腹冷痛拘急,或小腹隐痛而畏寒,囊冷阴混或阳瘘, 四肢厥冷, 巅顶疼痛, 舌淡苔白滑, 脉沉缓等症.

肝精、 肝血、 肝气、 肝阴、 肝阳都是内涵相对独 立 的概念, 其 生理作 用和病机特征也各有不同。肝精、肝血不足常见筋目不得濡养的表现;肝气不足常见疏泄不及的表现; 肝阴虚常见虚热及虚性亢奋的表现;肝阳虚则见虚寒及筋脉拘急的表现。

脾——位于腹中,在膈之下,与胃相邻。《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与胃以膜相连。”脾“形如刀镰”(《医贯·内经十二官论》).

脾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主运化与主统血。人出生后,生命过程的维持及其所需精气血津液参营养物质的产生,为依赖于脾(胃)运化所化生的水谷精微,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木'、'气血生化之源'.脾的生理特性主要有牌气主升与喜燥恶湿。

脾在体合肌肉而主四肢,其华在唇,在窍为口,在志为思,在液为涎。脾与胃由足太阴牌经与足阳明胃经相互属络而成表里关系。 脾在五行属土, 居中央, 为阴中之至阴,通应长夏成四时.

(一) 主要生理机能

1.主运化

脾主运化,指脾气将伙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 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身脏腑的生理机能。 脾主运化是整个饮食物代谢过程的中心环节,也是后天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生理机能。为丁便于理解这一生理机能,一般按其运化的对象分为运化“谷食”(固态饮食物) 与运化 “水饮”(液态饮食物) 两个方面来叙述。

(1)运化谷食

指脾气将谷食化为谷精, 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身脏腑的生理机能。 谷食人胃, 经胃腐熟 (初步消化) 后, 变为食糜, 下传于小肠以作进一步消化。谷食的消化虽在胃和小肠中进行, 但必须经脾气的推动、 激发作用, 才能完成。 小肠中的食糜,在脾气作用下经进一步消化后,分为清浊两部分。其精微部分(清),在脾气作用下由小肠吸收, 再经脾气的转输作用输送到全身, 分别化为精、 气、 血、 津液, 内养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筋肉皮毛。

脾气转输精微的途径与方株式有二:

一是上输心肺, 化生气血, 通过心肺布散全身;

ニ是向四周布散到其他脏腑, 即 《素问· 玉机真藏论》所谓“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素问·厥论》所谓“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

脾气的运化机能强健,称为“脾气健运”,则能为化生精、气、血等提供充足的原料, 脏腑、 经络、 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织就能得到充足的营养而发挥正常的生理机能。 脾气的运化机能减退, 称为“脾失健运”, 则可影响谷食的消化和精微的吸收而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乃至倦怠、消瘦等精气血生化不足的病变。

(2)运化水饮

指脾气将水饮化为水精,亦即津液,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身脏腑的生理机能。 水饮的消化吸收亦在胃、 小肠和大肠中进行, 但又必须经脾气的推动、激发作用, 才能完成。

脾气转输津液的途径及方式有四:

一是上输于肺, 通过肺气宣降输布全身;

二是向四周布散, “以灌四傍”, 发挥其滋养濡润脏腑的作用;

三是将胃、小肠、 大肠中的部分水液经过三焦 (六腑之一的三焦) 下输膀胱, 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四是居中枢转津液, 使全身津液随脾胃之气的升降而上腾下达,肺之上源之水下降, 膀胱水府之津液上升。

脾气健运, 津液化生充足, 输布正常, 脏腑形体官窍得养。 脾失健运, 或为津液生成不足而见津亏之证, 或为津液输布障碍而见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 甚至导致水肿。 《素问 · 至真要大论》 说:“诸湿肿满, 皆属于脾。” 临床治疗此类病证,一般采用健脾化痰、 健脾燥湿和健脾利水之法。

运化谷食和运化水饮,是脾主运化的两个方面,二者是同时进行的。饮食物是人出生后所需营养的主要来源,是生成精、气,血、津液的主要物质基础,而饮食物的消化及其精微的吸收、转输都由脾所主,脾气不但将饮食物化为水谷精微,为化生精、气、血、 津液提供充 足的原料, 为“气血生化之源”; 而且能将水谷精微吸收并转输至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使其发挥正常机能,并能充养先天之精,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是维持人体后天生命活动的根本,故称为 “后天之本”。 脾为“后天之本”理论,对养生防病有着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脾胃,使脾气健运,则正气充足,不易受到邪气的侵袭,即所谓“四季脾旺不受邪”(《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反之,脾失健运,气血亏虚,则人体易病。所以, 《脾胃论·脾胃盛衰论》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

2. 主统血

脾主统血, 指 脾气具有统摄、 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 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的机能。 《薛氏医案> 明确提出: “心主血,肝藏血, 脾能统摄于血.” 《金匮要略编注 · 下血》>也说:“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

脾气统摄血液的机能, 实际上是气的固摄作用的体现。脾气是一身之气分布到脾脏的部分,一身之气充足,则脾气充盛;而脾气健运,生气充足,则一身之气自然充足。气足则能摄血,故脾统血与气摄血是统一的。 脾气健旺,气生有源,气足而固摄作用健强, 血液则循脉运行而不逸出脉外。 若 脾失健运, 气生无源, 气衰而固摄作用减退, 血液失去统摄则逸出脉外而为出血。

病理上,脾不统血与气不摄血的机理亦是一致的。只是由于脾气的升举特性,及其与肌肉的密切联系, 所以习惯把下部和肌肉皮下出血, 如便血、 尿血、 崩漏及肌衄等,称为脾不统血。 脾不统血由气虚所致, 一般出血时间较长, 色淡质稀, 多见于人体下半部,并有气虚见症如倦怠乏力等。

(ニ)生理特性

1,脾气上升

脾气具有向上运动以维持水谷精微的上输和内脏位置相对稳定的生理特性。

(1)升清

“清”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脾气升动,将胃肠吸收的水谷精微上输心、 肺、 头面, 通过心、 肺的作用化生气血, 以营养濡润全身。 若脾气虚衰或为湿浊所困,升动失常,则水谷精微输布失常,气血的化生和输布障碍,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失养,因而出现各种代谢失常的病变。

脾气的升清,实际上是脾气运化机能的表现形式。 脾气升清与胃气降浊相对而言,二者相互为用,相反相成。“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临证指南医案·脾胃门》)。脾胃之气升降协调, 共同完成饮食水谷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 转输。 若脾气虚弱而不能升清,浊气亦不得下降,则上不得精微之滋养而见头目眩晕、精神疲惫;中有浊气停滞而见腹胀满闷; 下有精微下流而见便溏、 泄泻。 正如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所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腩 胀。”

(2)升举内脏

脾气上升能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防止其下垂。 脾气上升是

防止内胜下垂的重要保证.,若牌气虚明,无力外举,反而下陷,可导致某些内脏下垂,如胃下垂,肾下垂、刚挺(子宫脱重),脱肛(直肠脱垂)等.临床治疗内脏下垂病证,常采用健牌外嘴的补中益气汤.“小气' 是牌胃二气的合称,是升降协调的冲和之气,其气下陥主要责之脾气不升,故中气下陷也称为脾气下陷.

2, 喜燥恶湿

睥喜燥悲湿,指脾喜燥而恶湿浊的生理特性, 与胃的喜润恶燥相对而言。脾喜燥恶湿特性是与牌运化水饮的生理机能密切联系着的。 脾气健运, 运化水饮机能正常, 水精四布,自然无珉伙水湿的停聚.若牌气虚衰,运化水饮机能障碍,痰饮水湿内生,即所谓“脾生湿':水湿产生之后,义反过来困遏脾气,致使牌气不升,脾阳不振,称为“湿困脾',外在湿邪侵入人体,也最易损伤牌阳, 闲遏脾气,引起湿浊内生.内湿、外湿皆易困遏脾气,致使脾气不升,影响正常机能的发挥,故说“脾恶湿”.若脾体干燥. 脾气自然得以升转。《医学求是·治霍乱赘言》 说:“脾燥则升。” 而脾气上升,水饮得以运化和枢转,自 无内湿产生,也能抵抗外湿的侵害。 故称 “ 脾喜燥恶湿”。 临床上,对睥生湿、湿困脾的病证,一般是健脾与利湿同治,所谓“治湿不理脾,非其治也。'

据以上两生理特性,可以推测脾气下陷的病机主要有二:

一是脾气虚衰,无力升举,又称为中气下陷,当以健牌益气治之;

二是脾气为湿所困,不得上升反而下陷,治当除湿与健脾兼用.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 在体合肉, 主四肢

肉,指肌肉,《内经》称为“分肉”。全身肌肉赖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的营养滋润,才能壮实丰满, 并发挥其运动机能。故说脾在体合肉。《素问· 痿论》 有 “脾主身之肌肉”之论。张志聪注释《素问·五藏生成》则明确指出:“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肉。' 脾失健运, 水谷精微生成和转输障碍, 肌肉失养, 必致瘦削, 软弱无力, 甚至痿废不用。临床上, 肌肉痿废不用等疾患, 常从脾胃治疗。 《素问 · 痿论》 称为 “治痿独取阳明。'

四肢与 躯干相对而言, 是人体之末, 故又称 “四末”。人体的四肢同样需要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的营养滋润, 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 脾气健运, 则四肢营养充足, 活动轻劲有力; 若 脾失健运, 则四肢营养缺乏, 可见倦怠无力, 甚或痿废不用。 所以 《素问· 太阴阳明论》说: “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 (径至), 必因于脾乃得禀也。 今脾病不能为胃 行其津液, 四肢不得禀水谷气·····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 故不用焉。”

2.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口主接纳和咀嚼食物, 便于胃的受纳 和腐熟。 脾经“连舌本, 散舌下”, 舌又主司味觉。 所以, 食欲和口味均可反映脾的运化机能状态, 故称口为脾之窍。 脾气健运, 则食欲旺盛, 口味正常, 如 《灵枢· 脉度》 说: “脾气通于口, 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若脾失健运, 湿浊内生, 则见食欲不振, 口味异常, 如口淡乏味, 口腻、 口甜等。

唇,指口唇。口唇受脾精、脾气及其化生的气血的濡养,其色泽可以反映脾精、 脾气的盛衰及其机能的强弱,故称脾之华在唇。如<素问·五藏生成》说:“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灵枢·五阅五使》说:“口唇者,脾之官也.”脾气健运,气血充足,则口唇红润光泽; 脾失健运,则气血衰少,口唇淡白不泽。

3. 在志为思

思指思虑,思由脾精、脾气化生,故为脾志。思又与心神有关,故有“思出于心,而脾应之” 之说。 思虑, 是人皆有之的情志活动,对机体并无不良影响。 但思虑过度,或所思不遂, 则会影响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 导致气滞或气结。 思虑太过, 最易妨碍脾气运化机能, 致使脾胃之气结滞,脾气不能升清, 胃气不能降浊, 因而出现不思饮食、脘腹胀闷、 头目 眩晕等症。

4.在液为涎

涎为口津,即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由脾气布散脾精上溢于口而化生,故说脾在液为涎。涎具有保护口腔、润泽口腔的作用,在进食时分泌旺盛,以助食物的咀嚼和消化, 故有 “涎出于脾而溢于胃” 之说。

脾精、脾气充足,涎液化生适量,上行于口而不溢出口外。若脾胃不和,或脾气不摄, 则导致涎液异常增多,可见口涎自出。若脾精亏虚,涎液分泌减少,则见口干舌燥.

5.与长夏或四时之气相通应

在生克五行中,脾属土,与长夏相通应。长夏(夏至~处暑)之季,气候炎热,雨水较多, 天气下迫, 地气上腾, 湿为热蒸, 蕴酿生化, 万物华实, 合于土生万物之象; 而人体的脾主运化, 化生精气血津液, 以奉生身, 类于“土爰稼穑” 之理, 故脾与长夏, 同气相求而相通应。 长夏之湿虽主生化, 而湿之太过, 反困其脾, 使脾运不展。 故至夏秋之交, 脾弱者易为湿伤,诸多湿病由此而起。 又因时逢炎夏, 湿与热兼,湿热交相为病, 多见身热不扬、 肢体困重、 脘闷不舒、 纳呆泄泻等湿热交结不解的症状。 治疗时应重在除湿, 所谓 “湿去热孤” 之法。

在中土五行中,脾属土,居中央,主四时。《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者土也,治中央, 常以四时长四脏, 各十八日寄治, 不得独主于时也。” 提出脾主四季之末的各十八日,表明四时之中皆有土气,而脾不独主一时。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依赖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的充养; 心肺肝肾的生理机能,赖脾气及其化生的精微物质的支持。脾气健运,则四脏得养,机能正常发挥,人体康健,正气充足,不易得病,既病也易于康复,即所谓“四季脾旺不受邪”。这是“脾主四时”的意义所在.

附: 脾精、 牌气、 脾阴、 脾阳的生理作用

脾精, 是一身之精分藏于脾的部分, 由发育过程中分藏于脾的先天之精与脾吸收的水谷之精融合而成。 脾精由脾气的转输而分布到其他四脏, 化为 诸脏之精, 故 《素问·玉机真藏论》 有 “脾为孤藏, 中央土以灌四傍” 之说。 其中脾精之浓厚者化营化血,轻清者化卫化气, 故又有脾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之论。 涎为脾精所化, 故云脾“在液为涎”。 四肢、 肌肉皆赖脾转输其精以濡养之, 故说脾主肌肉、 四肢。 脾精还是“意”、“思” 等精神 活动的物质基础, 脾精充足则“心有所忆”, 深思熟虑。 脾精不足则既乏化营生血之源, 亦缺生卫化气之本, 可出现形体消瘦、 面色萎黄、 少气乏力、 倦怠神疲等血与气皆虚的症状。

脾气, 是一身之气分布于脾的部分, 也可以 说是由脾精所化的具有推动和调控脾机能活动的一类极细微物质。 脾气化水谷为精微, 化水饮为津液,并转输水谷之精于全身各脏腑形体官窍。 脾气以升为健, 既体现于将水谷之精上输心肺,化生气血以养全身,又体现于维持内脏位置的稳定而不下垂, 还体现于统摄血液运于脉中而不逸出, 控制水谷之精输布于脏腑而不无故随大小便排出。脾气虚衰, 则运化水谷、 转输精微、 统摄血液的作用减退, 可见食少腹胀、 少气懒言、 四 肢乏力、 面色觥白、 形体消瘦或浮肿、 舌淡苔白、 脉弱等症, 还可出现内脏下垂及各种出血或失精 (如蛋白尿、 乳糜尿) 症状。

脾阴即脾气中的具有凉润、 宁静等作用的部分, 脾阳是脾气中具有温煦、 推动等作用的部分。 脾阴与脾阳协调统一, 维护着脾生理机能的正常发挥。 脾阴虚则其凉润、 宁静等作用减退, 虚热内生, 可见消瘦、 烦热、食少、 口唇生疮、 舌红少津、 脉细数。 脾阳虚则其温煦、 推动等作用减退, 虚寒内生, 表现为腹胀食少、 腹痛喜温、 大便清稀、形寒肢冷、 面色咣白, 或周身浮肿、 舌质淡胖、 苔白滑、 脉沉迟无力。

干脾精、 脾气、 脾阴、 脾阳的内涵都是相对独立的, 生理作用和病机特点也各有不同。 脾精不足常见营养不良的征象; 脾气虚常见运化动力不足和升举无力的表现, 但无寒热征象; 脾阴虚必见热象; 脾阳虚必见寒象。 脾阴虚与脾阳虚一般都兼有脾气虚的表现。

因脾与胃关系密切, 脾气与胃气、 脾阴与胃阴、 脾阳与胃阳的概念内涵既有相类又有区别。 脾气主升, 胃气主降; 脾气易虚, 胃气易实。 所谓“阴道虚, 阳道实” 也。脾阴、 脾阳主内, 胃阴、 胃阳主外, 故外在火邪易伤胃阴, 寒邪易损胃阳; 而内伤火热易耗脾阴,内生寒湿易损脾阳。

肺——位于胸腔 , 左右各一 , 覆盖于心之上 。 肺有分叶 , 左二右三 , 共五叶 。 肺经肺系( 指气管、支气管等 )与喉、鼻相连 , 故称喉为肺之门户 , 鼻为肺之外窍 。

肺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主气司呼吸 , 主行水 , 朝百脉 , 主治节 。 肺的生理特性主要有肺为华盖 、 肺为娇脏与肺气宣降。

肺在体合皮 , 其华在毛 , 在窍为鼻 , 在志为悲 ( 忧 ) , 在液为涕。肺与大肠 由 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的相互属络而成表里关系。肺在五行属金 , 为 阳中之阴 , 与自然界秋气相通应。

( 一 ) 主要生理机能

1, 主气司呼吸

肺主气 , 首见于《内经》。《素问·五藏生成》说:“ 诸气者 , 皆属于肺。”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

( 1 ) 主呼吸之气 指肺有吸清呼浊, 进行气体交换的机能。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气的宣发与肃降运动 , 吸入清气 , 排出浊气 , 吐故纳新 , 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 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如《素问·阴阳 应象大论》说 : “天气通于肺 。 ”

肺主呼吸的机能 由肺气的宣发 与肃降运动来维系 : 肺气宣发 , 浊气得以呼出 ; 肺气肃降 清气得以吸人 肺气的宣发与肃降运动协调有序 , 则呼吸调匀通畅。若邪气犯,肺导致宣发肃降失调 影响气体交换 , 则出现胸闷、咳嗽、喘促、呼吸不利等症状。

( 2 ) 主一身之气 指肺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机能。故《素问·六节藏象论》说 : ' 肺者 , 气之本。”

肺主一身之气的生成 , 体现于宗气的生成。宗气由肺吸入的 自然界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化生的水谷之气在肺中相结合而成 , 属后天之气。宗气积存于胸中“气海”,既上走息道出喉咙以促进肺的呼吸 ; 又贯注心脉以行血气;还可沿三焦下行脐下,丹田以资先天元气。宗气作为一身之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在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 关系着一身之气的盛衰。

肺主一身之气的运行,体现于对全身气机的调节作用 。 肺有节律的呼吸 , 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肺的呼吸调匀通畅 , 节律均匀 , 和缓有度 , 则全身之气升降出入通畅协调。

肺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 , 实际上都基于肺的呼吸机能。呼吸调匀是气的生成和气机调畅的根本条件 。如果肺的呼吸机能失常,不仅影响宗气的生成 , 进而影响一身之气的生成不足 , 即所谓 “ 气虚 ' , 出现少气不足以息 、 声低气怯 、 肢倦乏力等症 ; 并且影响一身之气机 , 导致各脏腑之气的升降运动失调 。 若肺 丧失 了呼吸机能 , 清气不能吸入 , 浊气不能排出 , 新陈代谢停止 , 生命活动也就宣告终结 。

2、主行水

肺主行水 , 指肺气的宣发肃降推动和调节全身津液的输布和排泄。《 素 问 · 经脉别论》称作“通调水道' , 肺主行水的机理有二 : 一是肺气宣发 , 将脾转输至肺的津液 ,向上向外布散 , 上至头面诸窍 , 外达皮毛肌腠 , 并化为汗液排出体外 。 二是肺气肃降将脾转输至肺的津液 , 向下向内输送到其他脏腑 , 并将各脏腑代谢后产生的浊液下输膀胱 , 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因肺为 “ 华盖 ' , 在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 , 参与调节全身的津液代谢 , 故《 医方集解 》称 “ 肺为水之上源 ” 。如果肺的宣发或肃降失常 , 水道失于通 调 , 均可导致津液代谢障碍 , 出现尿少、痰饮、浮肿等症。

临床上对津液输布失常的痰饮 、 水肿等病证 , 可用 “ 宣肺利水 ” 和 “ 降气利水 '方法进行治疗 。 由于津液输布障碍主要是因外邪侵袭而致肺气的宣发运动失常 故临床上又多用 ' 宣肺利水 ” 法来治疗 , 即 《 内经 》 所谓 “ 开鬼门 ' 之法 古人喻之为 '提壶揭盖',《医学源流论》则称之为 “ 开上源以利下流 ”。

3 , 朝百脉 , 主治节

( 1 ) 肺朝百脉 指肺具有辅心行血于周 身的生理机能 全身的 血液 通过血脉而流经于肺 , 经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 , 而后运行于全身全身血脉统属于心 , 心气是行血的基本动力。而血液的运行,又赖于肺气的推动,即肺气具有辅心行血的作用。肺通过呼吸运动 调节全身气机 从而促进血液运行故《素问·平人气象论》说 : “ 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 '《 难经 难》 说 ' 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 肺气充沛 宗气旺盛 气机调畅 则血运正常。若肺气虚弱或壅塞 , 不能辅心行血 则可导致心血运行不畅 甚至血脉瘀滞 , 出现心悸胸闷唇青舌紫等症 ; 反之,心气虚衰或心阳不振,心血运行不畅 , 也能影响肺气的宣降,出现咳嗽、气喘等症。

( 2 ) 肺主治节 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津液的机能。《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 其生理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治理调节呼吸运动 ; 二是治理调节一身之气的运动 ; 三是治理调节血液的运行 ; 四是治理调节津液的输布代谢 由此可见 肺主治节 是对肺的主要生理机能的高度概括。

( 二 ) 生理特性

1、肺为华盖

“ 华盖 ” 原指古代帝王车驾 的顶盖 肺位于胸腔 覆盖五脏六腑 , 位置最高 , 因而有 “ 华盖 ” 之称。《灵枢 · 九针论》说 : “ 肺者 五脏六腑之盖也 。 ” 肺居高位 , 又主行水 , 故称之为 “ 水之上源 ” 。肺覆盖于五脏六腑之上 , 又能宣发卫气于体表 , 以保护诸脏免受外邪侵袭 故 《 素问 痿论 》 说 ' 肺者 脏之长也。”

2、肺为娇脏

肺为娇脏 , 指肺清虚娇嫩 , 易受邪袭的生理特性。肺体清虚 , 性喜濡润 ,不耐寒热 , 不容异物 ; 肺外合皮毛 , 在窍为鼻 , 与外界相通 , 外感六淫之邪从皮毛或 口鼻而人 , 常易犯肺而为病 。 临床上治疗肺脏疾患 , 以轻清、宣散为贵 , 过寒过热过燥之剂皆所不宜,正是肺为娇脏生理特性所决定的。

3、肺气宣降

肺气宣降 , 指肺气向上向外宣发与向下向内肃降的相反相成的运动 。 宣发与肃降运动协调 , 维持着肺司呼吸、主行水等机能。

肺气宣发 ,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一是呼出体内浊气 ; 二是将脾转输至肺的水谷精微上输头面诸窍 , 外达皮毛肌腠 ; 三是宣发卫气于皮毛肌腠 , 以温分肉 , 充皮肤 ,肥腠理 , 司开阖 , 并将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 。 若肺失宣发 , 则可出现呼吸不畅 , 胸闷喘咳 , 以及卫气被遏、腠理闭塞的鼻塞、喷嚏、恶寒、无汗等症状。

肺气肃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一是吸入 自然界清气,并将宗气布散至脐下,以资元气 ;

二是将脾转输至肺的水谷精微向下布散于其他脏腑 ;

三是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浊液下输于膀胱 , 成为尿液生成之源。若肺失肃降 , 常出现呼吸短促、喘息、咳痰等症 。

肺气的宣发与肃降,是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的两个方面。宣发与肃降协调,则呼吸均匀通畅,津液得以正常输布代谢,即所谓 ' 水精 四布,五经并行 ” 一般来说外邪侵袭 , 多导致肺气不宣为主的病变 ; 内伤及肺 , 多导致肺失肃降为主的病证 宣发与肃。降失常又相互影响 , 互为因果 , 最终形成宣降失常同时并存的病理状态肺气的宣发与肃降运动失调 , 常见于呼吸失常、津液代谢障碍及卫外不固的病证。

肺气肃降与宣发协调 , 有赖于肺阴与肺阳 的协调。肺阴 主凉润、肃降 , 肺阳主温暖 宣发。肺阴不足,凉润、肃降不及 , 易导致虚热虚火内生、咳喘气逆的病变;肺阳虚衰,温暖、宣发不及 , 易发生寒饮蕴肺而咳喘的病变。

( 三 ) 与形 、 窍 、 志 、 液 、 时的关系

1、在体合皮 , 其华在毛

皮毛为一身之表 , 具有防徇外邪 , 调节津液代谢与体温 , 以及辅助呼吸的作用 。 毛附于皮 , 故常 “ 皮毛 ” 合称 。 肺与皮毛之间存在着相互为用关系 , 故称 “ 肺合皮毛 '肺对皮毛的作用主要有二 :

一是肺气宣发 , 将卫气外输于皮毛 , 以发挥其温分肉 ,充皮肤 , 肥腠理 , 司开阖及防徇外邪的作用 ;

二是肺气宣发 , 将水谷精微和津液外输于皮毛,以发挥其濡养 、滋润的作用 。 若肺津亏 、 肺气虚 既可致卫表不固而见自汗或易罹感冒,又可因皮毛失养而见枯槁不泽 。

皮毛对肺的作用也主要有二:

一是皮毛宣散肺气 , 以调节呼吸。《内经》把汗孔称作 ' 玄府 ” ,又叫 ' 气门 ' , 是说汗孔不仅是排泄汗液之门户 而且是随着肺气宣发肃降进行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 二是皮毛受邪 可 内合于肺 。 如寒邪客表 卫气被遏可见恶寒发热 、 头身疼痛 、 无汗 、 脉紧等症 ; 若伴有 咳喘 等症 则表示病邪已伤及肺脏 。 故治疗外感表证时 , 解表与宣肺常同时并用。

2、在窍为鼻 , 喉为肺之门户

鼻为呼吸之气出入之所,通过肺系 ( 喉咙 气管等 ) 与肺相联 鼻 的主要 生理机能是主通气和主嗅觉。鼻的通气和嗅觉机能 均依赖肺津的滋养和肺气的宣发运动肺津充足,肺气宣畅,鼻窍得养而通利,嗅觉灵敏;肺津亏虚 肺失宣发则鼻窍失润而干燥 , 或鼻塞不通 , 嗅觉迟钝。故曰 : ' 鼻者 , 肺之官也 ' ( 《 灵枢 · 五阅五使 》 ) “ 肺气通于鼻 , 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 ” ( 《 灵枢 · 脉度 》 ) 。 故临床治疗鼻干生疮 嗅觉失常多用滋养肺津以润燥之法;治疗鼻塞流涕、嗅觉失常 多用辛散宣肺之法。

喉为呼吸之门户 , 主司发音 。 喉的发音有赖于肺津的滋养与肺气的推动肺津充足 , 喉得滋养 , 或肺气充沛 , 宣降协调 , 则呼吸通畅 声音洪亮 若各种 内伤或过用耗损肺津、肺气,以致喉失滋养或推动 , 发音失常 出现声音嘶哑 低微 称为 “ 金破不鸣 ” , 治以津气双补 ; 若各种外邪袭肺 导致肺气宣降失常 郁滞不畅 出现声音嘶哑、重浊,甚或失音 , 称为 ' 金实不鸣 ” 治以宣肺祛邪。

3 , 在志为忧 ( 悲 )

忧 、 悲 由肺精 、 肺气化生。《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说 : '在脏 为肺 在志为忧。” 悲和忧虽有不同,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影响,却大致相同,故忧和悲同属肺志。悲忧皆为人体正常的情绪变化或情感反映,但悲忧过度 则可损伤肺,肺气出现呼吸气短等现象。如《 素问 · 举痛 论 》说 : ' 悲则气消 ” 反之 肺精气虚 衰或肺气宣降失调 , 机体对外来刺激耐受能力下降 也易于产生悲忧的情绪变化。

4 , 在液为涕

涕 , 即鼻涕,为鼻窍的分泌液,有润泽鼻窍,防御外邪,利于呼吸的作用。鼻涕由肺津所化,并 有赖于肺气 的宣发。《素 问 · 宣明五气》有 “ 五脏化液 肺 为涕 '之说。

肺津、肺气充足,则鼻涕润泽鼻窍而不外流。若寒邪袭肺,肺气失宣 ,肺津不化,可见鼻流清涕;风热犯肺,热伤肺津,可见鼻流黄涕;风燥犯肺,伤及肺津,可见鼻干而痛 。

5 , 与秋气相通应

秋季 , 暑去而凉生,草木皆凋,属阳中之阴的少阴 ; 人体之肺气清肃下降同气相求 , 故与秋气相应,肺气应秋而旺,清肃敛降,时至秋日,人体气血运行 也随 “ 秋收 ”之气而内敛 , 并逐渐向 “ 冬藏 ” 过渡,故养生家主张秋三月 '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 《 素问 · 四气调神大论 》 ) ,使心志安宁,收敛神气,治疗肺病时,秋季不宜过于发散。而应顺其敛降之性 。 此外,秋季气候多清凉干燥,而肺为清虚之脏,喜润恶燥,故秋季,易见肺燥之证 , 临床常见干咳无痰、口鼻干燥、皮肤干裂等症。

附 : 肺 , 肺津 、 肺气 、 肺阴 肺阳的生理作用

肺精,是一身之精分藏于肺的部分,由发育过程中分藏于肺 的先天之精与 脾转输至肺的水谷之精组成 。

肺津 , 即脾转输至肺的津液。肺精以与肺津融合的形式存在肺中,统称肺之精津。

肺精 、 肺津具有 濡养滋润肺 、 大肠 皮毛 鼻 喉 等 脏器 的作用 依靠肺气 的 宣 发与肃降,上濡头面诸窍,外 “ 输精于皮毛 ” 下输各脏腑以濡润之。 肺之精津不足,不但本脏不得濡养 , 呼吸运动失常 , 而且大肠、皮肤、毛发 鼻、喉亦失其滋润而见肠燥便秘、皮肤粗糙、毛发枯槁稀疏或声音嘶哑等 干燥表现。

肺气由肺精、肺津化生,也是一身之气分布 于肺的部分,是推动和调控肺的呼吸,行水等 机能活动的一类极细微物质。肺气不足则呼吸 无力而见少气不足以息,津液不得输布而见痰饮内生,阻塞气道,咳喘并非。肺气不足,不得布散卫气以卫外,则多发感冒 。

肺气中具有凉润、沉降等作用和运动趋向的 部分称为肺阴,具有温煦、宣发等作用和运动 趋向的部分称为肺阳。肺阴能够凉润肺脏,使肺气下行;肺阳能温暖肺脏,使肺气上行肺阴 与肺阳的作用协调,则肺气的宣发与肃降运动 相反相成,呼吸均匀,和缓。有度 ' 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肺阴亏虚则肺失凉润,气不下降 而上逆,故见咳喘、逆气潮热五心烦热等症;肺阳虚衰则宣发无无力,津液不得四布而停聚 肺中为痰为饮,阻塞气道,常见咳喘憋气,痰多清稀,遇寒易发或加重,伴有肢冷等。

肺精、肺津、肺气、肺阴、肺阳、都是内涵 相对独立的概念,各有不同的生理作用和病 机特点。肺阴虚必见热象,肺阳虚必见寒象 , 二者一般都兼有气虚的表现。若肺阴与肺阳对 等的虚少,不见寒热征象而见少气不足以息,寒热征象,则属肺津不足。

——左右各一,位于腰部脊柱两侧。《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 肾之府。'肾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主藏精, 主水, 主纳气。 肾藏先天之精, 主生殖, 为人体生命之本原,故称肾为“先天之本”。肾精贵藏,故称肾为'封藏之本”.肾精化肾气,肾气含阴阳,肾阴与肾阳能资助、协调一身脏腑之阴阳,故又称肾为“五脏阴阳之本'。肾的生理特性是主蛰守位与肾气上升。

肾在体合骨, 生髓, 通脑, 其华在发, 在窍为耳及二阴, 在志为恐, 在液为唾. 肾与膀胱由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的相互属络而成表里关系。肾在五行属水,为阴中之阴, 与自然界冬气相通应。

(ー)主要生理机能

1. 主藏精

肾主藏精, 指肾贮存、 封藏精以主司人体的生长发育、 生殖和脏腑气化的生理机能。《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精藏于肾而不无故流失, 是其发挥正常生理效应的重要条件。

肾精的构成, 以先天之精为基础, 以后天之精为辅助。 先天之精是肾精的主体, 后.天之精起充养作用。 先、 后天之精相互资助, 相互为用, 合化为肾精。 肾精所化的肾气, 主要属先天之气, 即元气。

肾精闭藏于肾, 其中一部分在生殖机能成熟时化为生殖之精有节制地施泄。生殖之精有节制地施泄是肾阴敛藏与肾阳激发相协调的结果,也是肾气封藏与肝气疏泄相协调的结果。 若肾阴不足, 相火偏亢, 敛藏不及而激发太过, 可见遗精、 梦交等; 若肾阳不足,阴气偏盛,激发不及而敛藏太过,可见精冷不育,或宫寒不孕等。肾气虚衰,闭藏失职,可出现滑精、 早泄等失精的病变; 肝气郁结, 疏泄失常, 可见精瘀等排精不 畅的病变。

肾藏精的生理效应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 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指肾精、肾气促进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机能成熟的作用。《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述了肾气由稚嫩到充盛,由充盛到衰少继而耗竭的演变过程,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 肾气平均, 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 筋骨坚, 发长极, 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肾藏精,精化气,肾精足则肾气充,肾精亏则肾气衰。 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可分为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等若干阶段, 而每一阶段的机体生长发育状态, 均取决于肾精及肾气的盛衰, 并从“齿、骨、发' 的变化中体现出来,出生之后,机体随着肾精及肾气的逐渐充盛,到幼年期,则表现出头发生长铰快,日渐稠密, 更换乳齿, 骨骼逐渐生长而身体增高;青年期, 肾精及肾气降盛,表现为长出智齿,骨骼长成,人体达到一定高度;壮年期,肾精及将气充盛至极,表现出筋骨坚强,头发黑亮, 身体壮实, 精力充沛; 老年期, 随着肾精及肾气的逐渐衰少, 表现出面色憔悴, 头发 脱落, 牙齿枯槁等。 肾精、 肾气不足, 在小儿则为生长发育不 良, 五迟 ( 立.迟,语迟,行迟,发迟、齿迟),五软(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在成人则为早衰。

机体生殖器官的发育,性机能的成熟与维持,以及生殖能力等,同样取决于肾精及肾气的盛衰。出生之后,由于肾精及肾气的不断充盈,天癸随之产生。天癸,是肾精及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 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和维持人体生殖机能作用的一种精微物质。天癸来至,女子月经来潮,男子精气溢泻,说明性器官发育成熟,具备了生殖能力。 其后, 肾精及肾气的日趋充盈维持着机 体日益旺盛的生殖机能。 中年以后, 肾精及肾气逐渐衰少, 天癸亦随之衰减, 以至竭绝, 生殖机能逐渐衰退, 生殖器官日趋萎缩。 最后, 丧失生殖机能而进人老年期。

临床上,防治某些先天性疾病、生长发育迟缓,生殖机能低下或一些原发性不孕不育症, 以及优生优育、 养生保健、 预防衰老等, 也多从补益肾精肾气着于。

(2)主脏腑气化

指肾气及其所含的肾阴、肾阳主司脏腑气化过程。脏腑气化,指脏腑之气的升降出人运动推动和调控各脏腑形体官窍的机能, 进而推动和 调控机体精气血津液新陈代谢的过程.

肾气由肾精所化,是一身之气分布于肾的部分。肾气含有肾阴,肾阳:肾阴具有凉润、宁静,抑制等作用,肾阳具有温煦、推动,兴备等作用。肾阴与肾阳对立统一, 相反相成,平衡协调,则肾气冲和.

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能推动和激发脏腑的各种机能,温煦全身脏腑形体官窍.肾阳充盛,脏腑形体官窍得以温煦,各种机能旺盛,精神振奋。若肾阳虚衰,推动、温煦等作用戒退,则脏腑机能减退,精神不振,发为虚寒性病证。

肾阴为一身阴气之本,“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能宁静和抑制脏腑的各种机能,凉润全身脏腑形体官窍。肾阴充足,脏腑形体官窍得以凉润,其机能健旺而又不至于过亢,精神内守。若肾阴不足,抑制,宁静,凉润等作用减退,则致脏腑机能虚性亢奋, 精神虚性躁动, 发为虚热性病证。

肾精, 又称为元精或真精。 肾气, 与元气、 真气概念大致相同, 故为脏腑之气中最重要者, 称为脏腑之气的根本。 肾阴, 又称为元阴、 真阴; 肾阳又称为元阳、 真阳。“真”,“元” 等,本是道家或儒家术语,中医学借用之, 是对先天禀赋的表述。肾因藏先天之精而备受重视,故将肾精、肾气及其分化的肾阴、肾阳称为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肾阴肾阳又称为“五脏阴阳之本”。生理上,肾之精、气、阴、阳与他脏之精、气、阴、阳之间,存在着相互资助和相互为用的动态关系。病理上,两者也相互影响。各脏之精、 气、 阴、 阳不足, 最终必然会累及到肾, 故有 “久病及肾” 之说。

2.主水

肾主水,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津液代谢的机能。《素问·逆调论》说:“肾者水藏, 主津液。” 津液的输布和排泄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理过程, 肾气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肾气对参与津液代谢脏腑的促进作用

水饮入胃,在胃主腐熟、小肠主液、大肠主津的作用下,经脾气运化,津液或上输于肺,或“灌四傍”,从而发挥其滋养濡润作用。 经脏腑形体官窍代谢后所产生的浊液, 或通过肺气宣发化为汗液排泄; 或通过肺气肃降输送至膀胱化为尿液排泄。 可见, 机体津液的输布与排泄, 是在肺、 脾、 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等脏腑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各脏腑机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肾气、 肾阴肾阳的资助与调控。 换言之,肾气及肾阴肾阳通过对各脏腑之气及其阴阳的资助和调控,主司和调节着机体津液代谢的各个环节。

(2) 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

尿液的生成和排泄是津液代谢的一个重要环节。津液代谢过程中,各脏腑形体官窍代谢后产生的浊液,以及胃肠道中的部分津液,通过三焦水道下输于膀胱,在肾气的蒸化作用下, 其清者经脾达肺, 重新参与津液代谢; 浊者留而为尿。 尿液的排泄, 主要是膀胱的生理机能, 但依赖于肾阴 抑制与肾阳推动作用的平衡,肾气蒸化与固摄作用的协调。肾阳虚衰,激发和推动作用减弱,可致津液不化而为尿少水肿; 肾阴不足, 相火偏亢, 抑制作用减退, 可见虚火内炎的尿频而数。 肾气虚衰而失其固摄,则见尿失禁。《素问·水热穴论》说:“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 上下溢于皮肤, 故为肘肿。 肘肿者, 聚水而生病也。”

3. 主纳气

肾主纳气,指肾气摄纳肺所吸人的自然界清气, 保持吸气的深度, 防止 呼吸表浅的机能。 肺司呼吸, 呼气赖肺气宣发, 吸气赖肺气肃降。 但吸气维持一定的深度,除肺气肃降作用外,还有赖于肾气的摄纳潜藏。故《难经·四难》说:“呼出心与肺,吸人肾与肝。”《类证治裁·喘证》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肾的纳气机能, 实际上是肾气的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 肾气充沛, 摄纳有权,则呼吸均匀和调,气息深深。若肾气衰弱,摄纳无力, 肺吸人之清气不能下纳于肾, 则会出现呼吸表浅, 或呼多吸少, 动则气喘等病理表现, 称为 “肾不纳气”.藏精是肾的最基本机能,而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主水及主纳气等,都是肾藏精机能的延伸。 在认识肾的各种机能时, 必须把藏精作为最根本的机能来理解和把握。

(二)生理特性

1. 主蛰守位

主蛰,喻指肾有潜藏、封藏、闭藏之生理特性,是对其藏精机能的高度概括。由于肾应冬,而冬日 “蛰虫周密” (《素问·脉要精微论》), 天人一理,比类推理,则知“肾者主蛰”.《素问· 六节藏象论》 说: “肾者主蛰……通于冬气。” 肾主藏精、 主纳气、主生殖等机能,都是肾主蛰生理特性的具体体现。 《医学人门·脏腑》说:“肾……为封藏之本.”《医碥·杂症》说:“肾以闭藏为职。”

肾气封藏则精气盈满,人体生机旺盛;若肾气封藏失职,则会出现滑精、喘息、遗尿,甚则小便失禁、多汗、大便滑脱不禁及女子带下、崩漏、滑胎等。 《小儿药证直诀· 脉证治法》云:“肾主虚, 无实也.” 充分体现了肾主封藏生理特性的临床意义.守位, 指肾中相火 (肾阳) 潜藏不露, 以发挥其温煦、 推动等作用。 相火与君火相对而言。 君火, 即心阳, 心之生理之火, 又称心火; 相对于心火, 其他脏腑之火皆称为相火。 生理状态下, 各脏腑的阳气称 “少火”; 病理状态下, 各脏腑的亢盛之火称“壮火”。 相火以其所在脏腑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称谓, 肝之相火称为“雷火”, 肾之相火称为“龙火”。君火与相火的关系是:“君火以明,相火以位” (《素问·天元纪大论》)。即君火在心,主发神明,以明著为要;相火在肝肾,禀命行令,以潜藏守位为要, 即所谓 “龙潜海底, 雷寄泽中”。 心神清明, 机体的生命活动有序稳定, 相火自然潜藏守位以发挥其温煦、 激发等作用; 肾阴充足, 涵养相火, 相火则潜藏于肾中而不上僭。

2.肾气上升

食肾位于人体之下部, 其气当升。 肾气中含有肾阴、 肾阳两部分。 肾阳鼓动肾阴, 化为肾气以上升, 与位于人体上部的心气交感互济, 维持人体上下的协调。 若肾阴不足,不能上济心阴以制约心火,可致心火偏亢;若肾阳虚衰,无力鼓动肾阴上济心阴以制心火,也可致心火偏亢,临床常见心烦、不寐等症。前者当补肾阴,后者则应补肾阳。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 在体合骨, 生髓, 其华在发

,指骨骼,是躯体的支架。骨骼的发育标志着人的形体的发育,由肾精充养,由肾气推动与调控。 肾藏精, 精生髓, 髓居骨中 (称骨髓) 以养骨, 骨骼赖之以生长发育。因此,肾主骨实际上是肾精及肾气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具体体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肾生骨髓。”《素问·痿论》说:“肾主身之骨髓。”肾精充足,骨髓生化有源, 髓以养骨, 则骨骼坚固有力; 若肾精不足, 骨髓生化无源, 骨骼失养, 则可出现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 以及老年人骨质脆弱, 易于骨折等。

分骨髓、 脊髄和脑髓, 皆由肾精化生. 脊髓上通于脑, 脑由髓聚而成, 故 《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素问·五藏生成》说:“诸髓者,皆属于脑。”因此,肾精充足,髓海得养,脑发育健全,则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反之,肾精不足,髓海空

,脑失所养,则见“脑转耳鸣,胫疫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灵枢·海论》).可见,脑的机能虽然总统于心,但亦与肾密切相关。 脑的病变,尤其是虚性病变,常采用补肾填精法治疗。

齿,指牙齿,为骨之延续,亦由肾精充养,故称“齿为骨之余”。 《杂病源流犀烛·口齿唇舌病源流》说:“齿者,肾之标,骨之本也。”牙齿松动、脱落及小儿齿迟等,多与肾精,肾气不足有关。

,指头发.发的生长,赖血以养,故称“发为血之余”。由于肾藏精,精生血,精血旺盛,则毛发粗壮、浓密而润泽,故说发的生机根于肾。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肾……其华在发.”《素问·五藏生成》说:“肾……其荣,发也。”肾精、肾气的盛衰, 可从头发的色泽、 疏密等表现出来。 青壮年肾精、 肾气旺盛, 发长而润泽;老年人肾精、 肾气衰少, 发白而脱落, 皆属常理。 但临床所见的未老先衰, 年少而头发枯萎、早脱早白等,则与肾精、肾气不足有关,应考虑从肾论治。

2. 在窍为耳及二阴

耳是听觉器官, 听觉灵敏与否, 与肾精、 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 故 《灵枢· 脉度》说: “肾气通于耳, 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肾精及肾气充盈, 髓海得养, 听觉灵敏;反之,肾精及肾气虚衰,髓海失养,则听力减退,或见耳鸣,甚则耳聋。人到老年,由于肾精及肾气衰少,多表现为听力减退。故说“肾开窍于耳”。

二阴, 指前阴 (外生殖器尿道口) 和后阴 (肛门)。 前阴司排尿和生殖, 后阴主排泄粪便。前阴的排尿与生殖机能,为肾所主,前已叙述。粪便的排泄本属大肠,但亦与肾气及肾阴、肾阳的作用有关。若肾阴不足,凉润作用减退,虚热虚火内生,耗伤津液, 可致肠液枯涸而见便秘; 若肾阳虚损,温煦作用减退, 气化失常, 可见泄泻或便秘;肾气虚衰,固摄失司,可见久泄滑脱。故《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肾……开窍于二阴。”

3. 在志为恐

恐, 是肾精、 肾气对外在环境的应答而产生的一种恐惧、 害怕的情志活动, 亦为人之常性。但过度恐惧,可导致“恐伤肾”,“恐则气下”等病理变化,出现二便失禁,甚则遗精、 滑精等症。 故说肾“在志为恐”。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说: “在脏为肾……在

志为恐”

惊与恐相似, 均为一种惧怕的心理状态, 且可出现相同的病理变化。 但两者又有区别:恐为自知,惊为不自知;恐致气下,而惊多致气乱.《素问·举痛论》说:“惊则气乱。”

4. 在液为唾

唾为口津, 即唾液中较稠厚的部分, 多出于舌下, 具有润泽口腔, 滋润食物及滋养肾精的作用。

唾由肾精化生。肾精在肾气的作用下,沿足少阴肾经到达舌下或齿缝,分泌而出则为唾。故《素问·宣明五气》说:“五脏化液.....肾为唾。”由于唾源于肾精,若咽而不吐, 则能回滋肾精; 若多唾久唾, 则能耗伤肾精。 故古代养生家主张“吞唾” 以养肾精。

唾与涎均为口津,但同中有异。涎较清稀,为脾精所化,出自两颊,可自口角流出; 唾较稠厚, 为肾精所生, 出自舌下, 多从口中唾出。 故临床治疗口角流涎多从脾治, 唾多频出多从肾治。

5. 与冬气相通应

冬季是一年中气候最寒冷的季节,一派霜雪严凝,冰凌凛冽之象,属阴中之阴的太阴。 自然界的物类, 则静谧闭藏以度冬时。 人体中肾为水脏, 有润下之性, 藏精而为封藏之本。同气相求,故以肾应冬。时至冬日,人体气血亦随“冬藏”之气而潜藏,故养生家主张冬三月“早卧晚起, 必待日光” (《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 保持心志静谧内守, 避寒就温,保持皮肤腠理致密,同时食用补阴潜阳的膳食,以利阴气积蓄,阳气潜藏。冬季气候寒冷,水气当旺,若素体阳虚,或久病阳虚,多在阴盛之冬季发病,即所谓“能夏不能冬”; 若患阳虚性慢性疾病如肺病、 心脏病等, 则易在冬季寒冷时复发。

附:肾精、肾气、肾阴、肾阳的生理作用

肾精,是一身之精分布于肾的部分,由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为主体,加之部分后天之精相合而成。 肾精的一部分化为生殖之精, 繁衍生命,为生命产生之本原。肾精的盛衰决定着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机 能。 肾精化髓充骨养齿, 肾精充足 则骨骼强壮, 牙齿完坚。肾精化髓通脑,“脑为髓之海”,肾精充盛则脑髓充满,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肾精不足常见不育不孕,小儿发育迟缓、囟门迟闭,或未老先衰,牙齿过早脱落,精神委顿、 健忘恍惚等表现。

肾气,即一身之气分布于肾的部分,也可以说是由肾精所化的具有推动和调控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呼吸、津液代谢等机能的一类极细微物质。肾气推动和调控人体的生长发育,使人具备生殖能力,促进与调节全身津液的代谢,并使肺吸入的清气下纳于肾以维 持呼吸的深度。 同时, 肾气还是人体防御机能的根本。肾气不足, 可见发育迟缓、生殖能力低下、水肿尿少或尿失禁、遗精、滑精、虚喘,或卫外不固而易感冒等。

肾阴与肾阳是肾气的两种不同属性的部分:肾阴主凉润、宁静、抑制,肾阳主温煦、 推动、 兴奋。肾阴与肾阳协调共济, 则合化为冲和之肾气, 推动和调控肾的各种机能活动。若肾阴不足,不能制阳,则相火偏亢,出现潮热盗汗、五心烦热、性欲亢进、遗精或梦交、 舌红少苔、 脉细数等症,治当滋养肾阴, “壮水之主, 以制阳光'; 若肾阳虚衰,不能制阴, 则虚寒内盛,出现畏寒肢冷、腰痛阴冷、性欲减退,或浮肿,或泄泻、夜尿频数、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等症,治当温补肾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肾气与元气、 真气的内涵类同, 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肾气所含的肾阴又称为元阴或真阴,肾阳又称为元阳或真阳。肾阴是一身阴气之源,肾阳是一身阳气之根,所谓“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

肾精、 肾气、 肾阴、 肾阳都是内涵相对独立的概念, 其虚性病机也各有特点。 肾精虚与肾阴虚有别: 前者属精虚而无热象; 后者属肾气中属阴的部分虚少, 必见热象。 肾气虚与肾阳虚不同: 前者属肾阴与肾阳对等的虚少, 无寒热之象; 后者属肾气中属阳的部分不足,当见寒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