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一位行者留下来的方子,解决营卫失和,治好患者郁热内蕴证的鼻炎! 10年前的一个下午,我独自一人在医馆坐诊时,有一位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行者在外面讨水喝。 每个人路过他时都是一副很嫌弃的样子,没有一个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我就见不得这样的情形,正好医馆也没什么人,我便出去招呼他进来歇一会。 顺手给他倒了杯水,好奇问他为什么会变成这副模样。 原来他是一位修行“苦行”的僧人,此次修行目的在四大佛教名山,途中路过这边想讨碗水喝,没想到很多人都不能理解这样的修行模式,都生怕他会带来厄运似的,离得远远的。 导致他在修行路上经常饿肚子没水喝,尽管如此他还是秉着一颗虔诚的心,相信这一切都是佛祖对他的考验。 面对这强烈的宗教信仰,我虽无法感同身受,但如果能有一件事能让内心感到满足,由内而外地感到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所意义,那觉得这件事就值得去做。 这让我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也是这样义无反顾前行在中医这条“道路”上,所以多多少少能够理解与他相谈甚欢。 临走时,我把爱人给我下午充饥的红薯递给了这位僧人,祝愿他早日修行成功,他没说话只是递给我一张纸后,就悄然离场。 我低头草草过了几眼,发现有黄芪等字眼,反应过来是张方子后,抬头望去他的身影就已经变得非常渺小了。 后来,我就把这件事忘到九霄云外了。 再想起来的时候,是我在整理自己笔记时发现了这张方子:葛根、丹皮、赤芍、紫草、黄芪、知母、黄柏、泽泻、生地黄等,有清热活血的作用。 然后我把这张方子进行加减之后,居然能在鼻炎的治疗上起到很大作用。 就举个真实案例来说吧。 董先生,26岁,主诉阵发性鼻痒、鼻塞、打喷嚏、流清涕、四肢发冷等症状,已经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 看他舌苔,舌质偏红,苔微黄,脉弦紧,胸口时常感到烦闷。 “平常喝水次数多吗?” “多得很,每次就一小会时间就口渴要喝水了” 见此情况,我根据上面那张方子针对董先生的病症开方如下:葛根、丹皮、赤芍、紫草、黄芪、知母、黄柏、泽泻、生地黄、红花、肉桂、细辛、五味子等。 董先生煎服10剂以后,鼻痒、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已经减轻不少,四肢温润有力,心情也保持得十分不错,整个人看起来跟之前完全大变样了。 这其中主要还是因为董先生所得的鼻炎是属于遇热内蕴证性过敏性鼻炎,脏腑郁热于内,风尘、花粉等这些过敏原在外,因营卫不和,故发鼻痒、喷嚏等症状; 表位不固,肺失宣降,导致风寒之邪外侵,郁热于内,故口干舌燥; 方中我新加入了泽泻、生地黄、红花、肉桂、细辛等,具有利水渗湿、清热凉血、宣通鼻窍等功效,再用葛根、赤芍、丹皮、紫草活血祛瘀加以辅佐; 黄芪益气固表,用以调理表位不固; 知母、黄柏清热解毒,便于脏腑郁热的散热; 五味子上敛肺气、固气生津,宜针对郁热引发的口干舌燥; 这个方子有散有固,药理之间相互牵制,全然对症下药起到清热凉血的功效,才能祛除脏腑郁热,缓解鼻炎的复发。 所以过敏性鼻炎患者应在冬天日常生活中,不仅要注意保暖问题还要多防范过敏原的存在,防止鼻炎反复发作。 |
|
来自: 杏林夜话图书馆 > 《鼻炎一一过敏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