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半仙”刘伯温既然那么神,为何结局那么惨?原来如此!

 宏罗观史 2022-01-08

中国民间盛传的故事中,人们将刘伯温的智慧,常常与三国时期“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相提并论,可在我心里,一直有个特大问号:既然刘伯温同样具备“神机妙算”的能力,却为何在结局中,说刘伯温善终的少有,而说刘伯温为胡惟庸毒害的颇多?为何他人生的悲剧,刘伯温本人事先就没有“神机妙算”到呢?这显然,是前后矛盾的。

这一疑惑,直到有一天,我在《看不够的中国史》这本书中,总算找到了颇有说服力的答案

半仙刘伯温既然那么神,为何结局那么惨?原来如此

《看不够的中国史》

《看不够的中国史》:戏份、实料、视野、趣味俱足的历史大卷

《看不够的中国史》由《国家人文历史》编著,四川人民出版社于2021年12月出版。书中内容是集结其公众号精华而成,前前后后分5大主题,53篇内容。被业内堪称是一本“有料,有戏,有视野,一本书就可以读懂中国古代的承袭与变革”的趣味历史好读物。

当我们翻开这本书,仅从目录的架构来看,内容还挺全面,“制度篇”、“经济篇”、“朝堂篇”、“战略篇”、“军事篇”,涉及古代人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一应不落的都囊括其中。诚然,这是一本历史知识体系完备,内容丰富精彩,可读性强的历史大卷。

我们且以“制度篇”中目录呈现的小节提纲为例:

其中,提到了商鞅缔造的极点政府,古代的户口册,古代的征兵制,古代的轻徭薄赋政策,奠定大一统制度基础的羁縻统治,大家口中常谈的“州”之间的差距等等。

半仙刘伯温既然那么神,为何结局那么惨?原来如此

《看不够的中国史》

同时,还有在今天看来依然不落俗套的热门话题,如在古代“全国统考”前的“自主招生”唐代“公务员”的外挂“王者荣耀”类型的封禅制等。真的给人一种历史知识点周全无遗的感觉。

最为令人欣喜的是,这本书中每个篇章撰写的切入视角新鲜而独特,看似同样在讲一些关于我国古代传统制度方面的问题,比起以往我们时常看到的那些惯于“板着脸孔”强行灌输历史知识的书籍来说,这本书的风格不论怎么读,先看整体目录,或者还是直截了当地阅读正文,都会给人耳目一新,兴趣瞬间被激发之感。

如果你读书的方式,只是先习惯了提纲挈领地浏览一下书的目录,以统观全貌,而后决定是否要继续往下读时,那么,当你看到诸如《宰相制度的终结:胡惟庸为何必须死》、《古代也有“宅急送”:从前的马车未必慢》、《分封诸子,洪武朝最大的失策》等这些看着有史、有料、且生动的标题时,是不是胃口已经被十足吊了起来。因为标题中所描述的“料”,大家同样想知道,而且多半是在内心默默“询问”已久。

半仙刘伯温既然那么神,为何结局那么惨?原来如此

《看不够的中国史》

当然,除了“制度篇”,另外的4大主题,如“经济篇”、“朝堂篇”、“战略篇”、“军事篇”这些部分内容的编排,同样,仅是通过目录提纲的呈现,就能给阅读者手难释卷的“开卷钟情”。像“经济篇”中的《汉武帝的烧钱与赚钱》、《汉末三国谁最有经济头脑》;“朝堂篇”中的《中国古代的秘书政治: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汉献帝为什么不能直接杀了曹操?》;“战略篇”中的《没有纸上谈兵的赵括,赵国能赢得长平之战吗?》、《李渊何以凭借3万兵马7年定天下?》;“军事篇”中的《当战术天才吃了战略短板的亏》、《靖难之役开始前,没有人猜到朱棣会赢》等,这些看着是不是感觉“戏份”以及“视野”都大得很呢?

“书怀”故事:凡人胡惟庸,真能害得了“半仙”刘伯温?

人与人之间,如若志趣相投,就喜欢讲情怀,而人与书之间,同样,如果兴致相和,也可以讲“书怀”,即读书以释怀心中的疑惑!

有人说,书名起得好,书目写得好,那是选题做得好,《看不够的中国史》真实内容的可读性是不是同样精彩万分呢?

就本文开头提到的关于刘伯温神机妙算的疑惑,在该书“朝堂篇”中,我豁然发现,自己一直想找的内容正精准入列其中,名为《半仙刘伯温既然那么神,为何结局那么惨?》!是啊,我同样在问,那么厉害的神一般的人,为啥结局就那么惨啊?且曾经不止一次地如是在内心发问。

于是,《看不够的中国史》我非读不可,还要好好地读,仔仔细细地品味!

我欣喜翻到第三部分“朝堂篇:人心不如水,平地起波澜”该篇文章对应的187页……

半仙刘伯温既然那么神,为何结局那么惨?原来如此

《看不够的中国史》

该篇文章内容分四部分来谈:

第一部分:刘伯温在朱元璋眼中无足轻重

第二部分:朱元璋亲自鼓吹刘伯温

第三部分:被胡惟庸报复

第四部分:病亡多年之后,成为政治工具

同样,这四部分醒目的小标题依然给我悬念满满的疑惑,尤其是第一、二、四部分,至少这些观点我此前少有听说,或者干脆说压根就没有听说过。作者凭啥这么武断呢?

毕竟,在以往看过的电视剧,包括小说里,只要提到朱元璋,刘伯温必然都会被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而且只要朱元璋出现,刘伯温必然是不离左右的,就连朱元璋小时候放牛那阵子在地上睡着了,他的睡觉姿势前后摆成,“天”“子”二字,不是也曾被偶然云游至此的刘伯温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了吗?如此交情深厚,缘分不浅的二人,怎么在该文的第一部分就说“刘伯温在朱元璋眼里无足轻重”了呢?

另外,天下谁人不知晓刘伯温有着通天彻地的经纬之学,传说能够知晓前后五百年的事情,吗?更何况,对熟悉历史的人来说,几乎人人都能将“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这句话倒背如流,如此造诣非凡的刘伯温,他,还需要朱元璋去鼓吹?特别令人想不明白的是,自古帝王家都怕臣子功高震主,而原本就猜忌心超强的朱元璋,他却偏偏要去鼓吹刘伯温,这不是在给自己找麻烦吗?同样还有更让人费解的一个观点,那就是该文第四部的小标题如是提到“病亡多年之后,成为政治工具”,这,这怎么可能呢?

半仙刘伯温既然那么神,为何结局那么惨?原来如此

刘伯温

总之,带着惊讶与心中不断升起的悬念,我迫不及待地开启了自己的津津有味的阅读探秘之旅

  • 历史上的刘伯温,功绩几何?

刘伯温出道很早,在朱元璋还是放牛娃的时候,他就已经在元朝当了很久的地方官,可在这个位子上只呆了四五年的功夫,就因与同僚关系恶化没有上升空间,选择辞职还乡。

返乡不久,刘伯温又出任元朝浙江儒学副提举。这一次,比上次在任时间更短,也就一段日子,又因越界举报监察御史,为上司多次责难被迫辞职。

而这时候,比刘伯温小17岁的朱元璋才因父母双亡,入皇觉寺当了和尚。

由这段过往可以看出,刘伯温初期为官并不谙世道,而且在年龄上还与朱元璋有着很大代沟。

此后10年间,刘伯温虽说也在隐居生活中过了一段逍遥日子,但此时天下反元势力如雨后春笋般崛起。1352年,徐寿辉部队攻破杭州杀死元朝官吏,招募了一大批农民起义军,为了镇压声势浩大的反元力量,刘伯温的清闲日子从此到头,他再次被元朝提拔任用为浙江省元帅府都事,主要负责剿灭浙东地区的方国珍部。

然而,三次入朝为官的刘伯温,这一次依然是在任呆了几年后,丁点建树没有,不但剿匪没成,还对元庭颁布的招安方国珍部来对付徐寿辉、朱元璋等部的决策坚决不从。于是,他被元庭将官职从五品降到了七品,并剥夺了军事权力。这下,刘伯温也很恼火,一怒之下再度辞职。

刘伯温在元廷三次效力,三上三下的这段过往,已经可以看出,历史上的刘伯温被人们被传得神乎其神的说法,在这时候,似乎一点都没有看出来。如果说他有文化,那倒是真的,毕竟人家好歹也是进士出身。

所谓依祸得福,正因为在元朝对剿匪毫无建树,而又有多次做官的工作经历,再加上他是个进士出身的高才生,在辞职两年后的1360年,刘伯温接受了朱元璋的招安,并成为朱元璋诸多随军参谋之一。

如果要论刘伯温对朱元璋在打天下期间所创造的功绩,大致总结下无非两点:第一,在陈友谅势大逼近时,刘伯温是坚决主战者之一;第二,跟随朱元璋一起战斗了3年,给了一些战略性的建议。

这些,通过朱元璋在平定天下后,大封功臣时所列的一份名单(不考虑洪武三年以后因战功晋封的爵位)就能看得明白。当时封了6位公爵(韩国公李善长为第一),和28位侯爵,而刘伯温则排在他们之后为伯爵,为“诚意伯”。当然俸禄也是很低的。

于是,再回头看刘伯温在朱元璋眼中无足轻重这一说法时,已觉并非无稽之谈,反而相对客观。

当然,对于朱元璋来说,刘伯温的功劳虽然在创业打天下期间绩效平平,但不可否认,在朱元璋平定天下之后,刘伯温还是为朱元璋做了不少重要的事。比如筹备朱元璋的登基仪式,修建南京城,制定《大明律》,恢复科举制等,从大明制度的建设上,刘伯温还是有着莫大功劳,只不过,依照民间说法的“半仙”形象,的确有些神话色彩的成分了。

既然,是民间将刘伯温的本领给过度神话了,之所以会这样,其实事出必有因。那究竟是何原因呢?文中继续为我们深入剖析。

刘伯温的神话,正是朱元璋有意而为地鼓吹!

作为人间帝王,王权要拿捏得稳当,最大的王道便是权衡朝廷内部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势力平衡,这一点,朱元璋比谁都玩得滚瓜烂熟。

众所周知,当年朱元璋在淮西起兵,核心集团是以凤阳周边地区出身的淮西老乡,这些人被称为“淮西新贵”。当朱元璋集团在取得王权胜利之后,权利的分配问题成了摆在桌面上的头等事,而此时,“淮西新贵”的力量已经大到足以威胁皇权的地步,因此,这些人是要被逐一铲除和打压的。而李善长做为文臣之首,无异于当年的萧何与张良之于汉高祖刘邦,于是,李善长便成为“淮西新贵”公认的首领。

正因此,李善长代表的“淮西新贵”势力,是需要找出一波新的力量与之对抗,或者相互掣肘使之彼此都不能翻起大浪,从而威胁到皇权。

为了政治平衡,前朝进士出身的刘伯温,被推到前台,成为朱元璋用来对抗淮西集团力量的旗手。毕竟,比起朱元璋集团的普遍文化,刘伯温算是名副其实的高材生水平了,而且他还比朱元璋年长不少,做起事来也修炼得更加稳妥。

半仙刘伯温既然那么神,为何结局那么惨?原来如此

朱元璋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刘伯温比起李善长建功立业的头牌功绩,显然是资质平庸无华,要将他提拔到可以和李善长集团彼此势均力敌的高位,总得有个说辞来服众吧。于是,刘伯温初步被授予太史令之职,这一职位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观察和解说天象,尤其是在科学技术并不发达的古代,这一职位有着“代天言意”的权利,而在常人眼里,也是无比的神秘和特别的神圣。借此,朱元璋也顺势对刘伯温开始了“鼓吹造神”的节奏。

于是就这样,一个“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和三国诸葛孔明一样可以相提并论,有着神机妙算天赋的刘伯温,就这么被顺理成章地完美塑造了出来。

  • 刘伯温与胡惟庸,何结“梁子”?

那刘伯温又是如何与胡惟庸结下梁子,在民间传说中,又落下了刘伯温是被胡惟庸所害的说法呢?真相究竟会是怎样的呢?

话说,以刘伯温为代表的“浙东集团”是被朱元璋有意扶植起来对付李善长的。那么,处于这一角色中的刘伯温,有时候替皇帝干些“脏活”是难免的,而且干了“脏话”得罪人的事情还得自己顶着也是正常的。皇帝呢,那必然是坐山观虎斗,片叶不沾身了,而且两边都落好。

刘伯温与胡惟庸的恩怨,其实祸起李善长。

一次,李善长的心腹李彬因犯了比较严重的贪污罪行,按律当斩。而这时候担任御史中丞的刘伯温,作为负责检查的官员,生杀之间他说了就可以算了。于是,李善长找到刘伯温多番求情,说此时天下大旱正在求雨,期间不适合执行死刑。而刘伯温对朱元璋任命自己的意图自是明明白白。假若给李善长卖了面子,徇私枉法有违皇命,于法不合;假若不依李善长,可他多次求情,弄不好从此便是针锋相对鱼死网破……最后,刘伯温公事公办,拒绝李善长说情直接将李彬处斩。

半仙刘伯温既然那么神,为何结局那么惨?原来如此

李善长

可就是这样的秉公执法,在李彬被处斩后,天下大旱的情况依然持续,最后李善长就将“上天”这笔帐赖在刘伯温身上,对朱元璋说是,刘伯温在求雨期间擅杀惹怒神明,同时,李善长的党羽也纷纷跳出来集体弹劾刘伯温,当然朱元璋心里自然是明白谁是谁非的,但他还是责备了刘伯温。

此事,颇让刘伯温感到心寒,当他感觉到朱元璋对自己重视程度的些许变化时,从此,便进入到半隐退状态。看来刘伯温还是很识时务的,也更懂得善察君王之心,比起他的后继任者杨宪、汪广洋要高明得多。

此后,直到李善长退居二线之后,他的嫡系胡惟庸和之前在前一波党争中保持中立的汪广洋分别担任左右丞相。而此时,刘伯温已是选择了告老还乡,回归田园。

当然,胡惟庸作为李善长的嫡系,自然会将刘伯温当年不给刘善长面子,处斩李善长心腹李彬的仇恨延续下去,于是,从胡惟庸的角度,刘伯温得罪了李善长,也就等于间接性地得罪了胡惟庸。

  • 究竟胡惟庸有没有害死刘伯温?

从古至今的史学家,以至民间的说法中,常常都将刘伯温告老还乡之后的染病身亡算到了胡惟庸的头上,甚至还能看到有很肯定的论断,直接说刘伯温就是被胡惟庸毒害的,还有一种更大胆的说法是说刘伯温是被朱元璋害死的。

关于这些说法,如果要从实打实的史料来谈,除了众人的猜测,根本找不到确切的证据,自然也无从考证。只是,在历史中提到了一处有关刘伯温患病的内容,给后世史学家留下一份胡惟庸对刘伯温“作孽”的疑惑

事情的来龙去脉大致是这样的:

年逾六旬的刘伯温在京师羁留,由于体弱多病,他还因为感慨自己的老去写了诗句。我查了下,该诗的题目叫做《绝句·人生无百岁》

人生无百岁,百岁复如何?

古来英雄士,各已归山河。

到公元1375年,刘伯温感了风寒,体质变得更差。这时候朱元璋委托胡惟庸带御医去探望,并给开了一些药方。而从这之后,刘伯温的身体更加的差了。感觉自己大限将至的刘伯温于是返回故乡,不久就病亡了。

在这之间,有个细节成为众人议论不休最大的漩涡。那便是,刘伯温在服用了御医开的药方后,感觉病情更加严重了。于是刘伯温抱病进宫对朱元璋说道,御医开的药方并没有什么用,病情反而加剧了,感觉腹部有像石块一样的东西在挤压。这给正常人听,所理解的言外之意基本都会是,他怀疑胡惟庸与御医勾结,药方里有“猫腻”。

半仙刘伯温既然那么神,为何结局那么惨?原来如此

胡惟庸

当时,朱元璋听了刘伯温这番话,倒没有表现的太在意。只是说了一些宽慰他安心养病的话。对此,刘伯温更为心寒。

如果从这样的史料去推敲,胡惟庸害死刘伯温的嫌疑很大。而在本文中,作者给出了一个全新的论断,觉得可能的情况是

1、刘伯温应该是得了肝癌,或者肝部疾病,因此在服了药后,加之病已很深,才会感觉到那样的症状。

2、刘伯温应该是因病而亡,不太可能是胡惟庸害死的。原因在于,胡惟庸害死刘伯温的说法经不起推敲首先,虽说胡惟庸确实有操纵御医的能力,但他不太可能以足以毒杀皇帝的能力,去和一个已经退居二线,已经服软,和病弱不堪的老臣过不去;其次,以当时的化学水平,是如何能够做到控制毒发速度,让本身基础病严重的刘伯温还能带病回到老家,在几个月后才病亡?

诚然,如果将刘伯温之死的原因算到朱元璋头上,作者感到更加莫名其妙。因为根据当时的情况,朱元璋本来的目的,是要铲除和打压“淮西集团”,而杨宪已死多年,王广洋也斗不过胡惟庸,朱元璋在自己和淮西集团博弈正激烈的时候,却去毒杀一个和淮西集团不对付的病弱退休老汉?

如此种种,到此,为何民间盛传的“半仙”刘伯温,最后却为胡惟庸所害的疑惑,也基本算释然了。奥,原来刘伯温的“半仙”大概率是朱元璋刻意造出来的,难怪刘伯温没有算到自己最终可能会遭遇胡惟庸毒害,何况,历史的真相,刘伯温的病亡,未必就是胡惟庸所害,弄不好,这又是一出政治操弄。

因为此后,刘伯温去世5年后,他曾经对朱元璋说过的那段猜疑胡惟庸毒害自己的话,被朱元璋拿出来,在发起胡惟庸大案,彻底剿灭淮西集团时,成为胡惟庸的罪证之一。在文官系统,李善长、胡惟庸及其党羽,都成了罪恶昭彰的罪臣。至于刘伯温死亡的原因,至此,已经被扭逐渐曲得面目全非。

当“半仙”刘伯温与胡惟庸之间厘不清的是是非非彻底在《看不够的中国史》中得到系统而全面,又逻辑清晰,史料翔实的诠释后,我基本算是得到了自己一直探寻不果的答案,所有想不明白的矛盾已然不再算得上是什么矛盾了。

半仙刘伯温既然那么神,为何结局那么惨?原来如此

《看不够的中国史》

于是,在《“半仙刘伯温既然那么神,为何结局那么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了,以释对历史问题久而未决的悬疑,成为这本书最大的特色和阅读收获之一!

《看不够的中国史》:为何看不够?你在读的正是“金子”

当然,《“半仙刘伯温既然那么神,为何结局那么惨?”》这篇精华之作,之于《看不够的中国史》这本书来说,本来只能算作信手拈来就读的篇幅,如果要确切讲明这本书的阅读含金量,只能这么说:只要你在读的正是“金子”!

半仙刘伯温既然那么神,为何结局那么惨?原来如此

《看不够的中国史》

如下,我们再随便抽两篇来谈:

  • 秦国为何横竖都能赢?地利占了大便宜!

我随手翻到该书的272页,“军事篇:攻人以谋,用兵以智”的《秦能够统一六国,在地利上究竟沾了多大的光?》这篇文章,该篇有何可贵之处?

在讲解秦为何能够统一六国时,作者撇开众多影视剧,或者著作如何不断夸赞秦国变法之强大,秦法之严苛,秦始皇多么有大志千篇一律的格调,另辟蹊径从秦国的独特的地理位置去谈,也是别有一番新意

在文章的开头,引用了《史记·苏秦列传》里这么一段话:

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以秦士民之众,兵法之教,可以吞天下,称帝而治。

然后文章从八百里秦川、天府的加成、百二秦关三部分去讲解,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其中更结合历史事件的趣味性,让人深刻了解了秦人“地利”对于秦统一天下的巨大加持力不可小觑……

也难怪,历史上,我们老是听说东方诸国数次联合抗秦而不下,其中原因不仅是大多数人时常分析因为诸国是“乌合之众”的原因,还有很大一个因素被多数人所忽略,那便是所恃者乃在其地形地势之险,从而形成坚不可摧的天然屏障。比如号称“百二秦关”的函谷关,足以以两万之师挡百万之众。

半仙刘伯温既然那么神,为何结局那么惨?原来如此

百二秦关地形图

故而,六国想要攻秦,甚至灭秦,谈何容易?如果再加上秦国的治理有方,君主东出的大志,当时机凑巧,想不将统一天下的大任落在秦国身上都难。

半仙刘伯温既然那么神,为何结局那么惨?原来如此

《看不够的中国史》

于是,在《秦能够统一六国,在地利上究竟沾了多大的光?》这篇文章中,我深刻领略到了该书在写作上广播的视野!长知识,长眼界丝毫不在话下。

  • 吕布真没那么武断,栽倒在没规划

接着,继续往下翻书来读,随手翻到了第288页,该页文章的题目为《吕布没有杀过一个名将,为什么还被称为三国“第一猛将”》,同样在阅读体验上,给了我剖析历史事件的“全新视角”!

作者抛开小说《三国演义》对吕布有意为之的“有勇无谋”刻画之贬,结合真实史料,给予吕布更为客观的评价,作者认为吕布在排兵布阵上其实是有相当谋略的,之所以会落得“无头苍蝇”的悲剧其中真正原因不是因为他只是一介武夫,或者只学会了“背刺(背信弃义)”功夫最终自毁前程,而是他“虽有战术谋略,却没有战略规划”。当然,这里并不是要赞成吕布的“背刺”技能,而是在挖掘造成问题矛盾的至关键部分。

换句话说就是,吕布虽然也曾在三国时代叱咤风云,确实算得上三国“第一猛将”可他之败的最根本原因,实则在于没有一个清晰的奋斗目标,于是,只能凭借自己的勇武和作战经验,投身于一场场具体的战斗中。最终落得个殒命的下场,还背负了一段“背信弃义”的恶名。

同样,相比吕布,刘备则要比他高明得多。

若说背信弃义的事,之于曹操,刘备应该说是惭愧的。但人家刘备的确是曾投身在曹操门下,而且后来也确实跳出来反攻对他曾经有恩的曹操,但问题的本质在于,历史上,民间里,却没有人会去骂刘备的反复无常,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家都知道刘备一开始的目标十分清晰,甚至从编织草鞋那时候起,就已经立下了要“匡扶汉室”的大志向,于是,后面不管刘备再怎么反反复复的折腾,好歹,朝着人生的大目标大志向,甚至说是天下大义,刘备都是丝毫没有偏移的,于是就算刘备被弃曹操而自立门户,人们也基本没人去骂刘备,反倒赞赏刘备仁德的颇多,骂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为奸雄的不少。

至于吕布呢?一不知道自己这辈子打打杀杀是为了要干什么?而且目标不明,还常常反复见哪里势大就往哪里钻,并随意作出背弃前任的大逆不道之事,自然,在三国里,吕布虽然算得上“勇猛天下第一”,但他的做事风格,也使得他的形象同时成就了“莽夫”,和“白眼狼”的千古骂名。

在该篇文章的末尾,作者是这么写的:

没有争夺天下的野心,又不甘心寻明主忠心扶持,“第一猛将”吕布终究迷失在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成为真正英雄崛起的一块光鲜的'垫脚石’。

简直是一语中的,以简洁之语一语道破吕布悲剧的本来面目。

半仙刘伯温既然那么神,为何结局那么惨?原来如此

《看不够的中国史》

于是,在《吕布没有杀过一个名将,为什么还被称为三国“第一猛将”》这篇文章中,我终于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了解了号称三国“第一猛将”的吕布,为何会以三国时期最为悲剧的人物之一而收场的深层因由。

结语:

半仙刘伯温既然那么神,为何结局那么惨?原来如此

《看不够的中国史》很好看的书

都说“开卷有益”,而对于《看不够的中国史》,读罢,我的深刻感受是“开卷有大益”,不但文字通俗易懂,适合各个年龄阶层的阅读群体,而且其中内容完全考于正史,却读起来不会给人正史那种教条和枯燥感。此外,若论这本书的可读性,以及阅读价值的含金量,自是不言而喻,至少,一书在手,它不仅可以帮人扫清迷雾,特别是面对一大堆厘不清,看不透的史学问题时,达到拨云见日的效果,尤其是还好看,有料,有戏,全面,令人手不释卷,回味无穷,怎么看也看不够,于不知不觉中,令原本都不懂历史的人突然爱上历史。


『文/淳帧通安,笔名宏罗,本文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欢迎留言、探讨,感恩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