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随笔|魏增刚​:每个人在知识和人民面前都是孩子

 岚山诗话 2022-01-08


每个人在知识和人民面前都是孩子
文/魏增刚

        我以前说了这么一句话,每个人在知识的大厦面前都是瑟瑟发抖的小孩子,毛主席说过,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常常是幼稚的和可笑的,这句话合起来就是:每个人在知识和人民面前都是孩子。
        就是说,任何人都不要凌架于知识和人民之上。
         让我从身边说起吧。
         我的一位亲人确实被人骗了。骗了之后,报案之后,我们便是谴责他了。他可能会说,我们为什么就不去逮骗子怨社会,咋就一味地谴责他呢?那么,我会说,我们除了会谴责他之外还能怎么样呢?其实,对他的谴责也是对他的爱呀!毕竟还没有到共产主义社会呀,怎么能就没有戒备之心了呢?
        谴责之后我便是鼓励了。说,确实能吸取教训,确实能把自己改变了,那么,被人骗了之后还真的值得呢!
        那么这个教训是什么?教训就是知识!我就给他说了柳青说的一段话来:说了“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在关键处只有仅仅的几步……”一段话,说了,一失足成千古恨一句,说了高加林栽跟头一事。
        一失足成千古恨这是真的。我说了这么一句:说社会的发展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有人聪明一生,成绩颇丰,可能会因一句话毁于一旦前功尽弃!
        为什么会这样?就是我们把自己看得太金贵了,把知识看得轻了。
          路遥说过,他一生多难,属于他自己的人生之路,他必须谨慎去走,否则,稍有不慎,便会跌入万丈深渊之中。路遥是英雄,路遥的这话我们应该作为知识来看待。
        下来来说一下人民有多厉害。
        记得以前我在故乡时一个村里选举,原来的干部素质太差,总是给自己捞,他有威望,有势力,在选举时鼓动群众投他的票,结果呢?他落选了,群众选了一位清廉的干部。这事我记了大半生。
        我们的文友真的应该虚心向人民学习,如杜甫李白一样把文章拿去让三岁孩子及八十岁老当老师给我们指正一下。我们不要总是文文文气气的,也不要总以为自己能行,懂文学懂如何作人,把人民群众当了傻瓜。比如有几个文友,我向他们投稿,他们总是沉默沉默再沉默,这十分不好。
        我们把人民群众当了傻瓜,只有害了自己,只有表明我们是傻瓜。可能我们把人民群众高高举起,人民群众才可能把我们捧在手中怕跌了,含于口中怕化了,以前我总是看《中国青年报》的《求实篇》,还买了《求实篇》的系列丛书,一共七本,最后一本名字叫《祝人民胜利》。朋友啊,请千万记住:人民群众最终都是胜利的一方!
        还有就是我们真的应该有些公关常识,作者作家,作为人,是可以犯浑的,但作为公众人物,犯了浑就应该主动向人民道歉。一一你小魏凭什么这么说?不要紧张,这也是一个知识点,任何人在知识面前都是瑟瑟发抖的小孩子。
        鲁迅说过,“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逝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我们总是打马虎眼,以为时间长了过去了就过去了。能过去吗?举个例子,我们和别人有矛盾了,我们不去澄清矛盾,不去化解矛盾,该道歉的不道歉,该沟通的不沟通,恐怕与对方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之后,也如老年闰土与老年“鲁迅”一样,僵化的关系永远摆在那儿了。
        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我们有时真的不要太指责别人了,当一件事情发生之后,当千夫指向我们之时,我们应该问问是不是自己犯了无法原谅的错误!
        记得贾平凹说过,我们往往是一个人行走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没有太阳星光与月亮的,刮着风下着雨雪的泥泞的路上。
       有时,我们的人生之路只有自己去走,也只有自己去渡自己。我们应该谨慎谨慎再谨慎应该实在实在再实在,如果我们在知识和人民面前还是娇滴滴轻飘飘的样子,那么呀,知识和人民会把我们轻轻松松地摔倒,吃亏的只有我们自己。

——作者生活照

作者简介:魏增刚,男,47岁,毕业于西安乡镇企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爱好文学,一直笔耕不辍,出版随笔散文《脚印》一书。在《扶风百姓网》《扶风微传媒》《炎帝故里论坛》《于都诗词》《乡土蓝田》《吉瑞墨香文化传媒》《城市头条》《西府文学》《新新文学》《岚山诗话》等十余家网络平台发表诗歌散文1000余篇。最喜欢路遥鲁迅的作品。西安市电视剧文学村村民,西安市未央区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