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年陆更夫(三)蔡锷讨袁耳目濡

 馨梅居士 2022-01-09

叙永文化精彩,尽在永宁古韵。敬请点击永宁古韵关注

蔡锷讨袁耳目濡

/傅强明

袁世凯悍然复辟帝制,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声讨,首先是云南省率先宣布独立1916年1月,蔡亲率护国军第一军二、三梯团主力北上讨袁,从云南经贵州黔西、毕节、向叙永挺进。时值隆冬,护国军顶着漫天大雪翻越号称“蜀南第一雄关”的雪山关。越过雪山关,离叙永县城只有70公里了。

消息传来,川军驻防叙永的第二师师长刘存厚于1月20日晚召集所率营级以上军官在忠烈宫内商议大计,积极响应蔡反帝讨袁,决定开门迎接护国军入城。护国军顺利抵达叙永县城这一天,叙永民众扶老携幼,箪食壶浆,热烈欢迎。陆更夫和小伙伴们也随着拥挤的人流,到新东门看热闹。他远远地看见队伍中,有一个骑高头大马的人走在最前面,长长的队伍越过城外东门河新桥,经普照寺从新东门进了叙永城。护国军城后,将总司令部设在忠烈宫内。几天以后,护国军第三梯团第六支队队长朱德率部从昆明出发,于2月15日晚抵达叙永。3月6日,蔡将总司令行营北移大洲驿巩固阵地,防御纳溪之敌;又令诸支队分别移驻白节滩打鼓场以拒合江之敌,驻古宋以拒江安之敌并相机援叙,朱德支队则率部撤出纳溪前线到后方休整。蔡入川一战,在全国影响极大。

3月15日,广西宣布反袁独立。蔡抓住这一时机,于3月17日向北洋军发起总反攻,连战连捷,拿下纳溪、江安、南溪等地,占领了距泸州城仅10余里的南寿山。此役震撼全国,各省也纷纷响应,相继宣布独立。6月,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黎元洪继任大总统。

护国战争结束后,由于蔡久患喉疾,病情加重,于1916年11月8日病逝于日本医院,年仅34岁噩耗传来,叙永人民悲痛万分。为纪念蔡将军,人们将他住过的忠烈宫一座阁楼命名为“松坡楼”(蔡“松坡”) ,并将他生前的照片、遗物,以及护国之役的照片、叙永人民为护国军服务的相关物品和照片一并展出,以激励后人。

这些,在幼小的陆更夫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清楚地记得,迎接蔡将军进城那天,虽然看不清蔡的面容,但他知道蔡将军是一个让人敬佩的大英雄。学校的老师也讲过,民国是共和的民国,不是独夫的帝国;复辟帝制的袁世凯要重新回到封建时代,一手遮天,让人民对他俯首听命,这是绝不能容忍的,大家都必须起来反抗他。

在耳濡目染的熏陶中,陆更夫不断丰富着自己,并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读到高小后,他对知识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每天放学回家,就爬上小阁楼一个人静静地读书写字,有时还特意请求母亲,不要让妹妹跟着他上楼,以免影响他学习。除温习功课外,陆更夫还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籍,如《史记》《三国演义》《新儿女英雄传》等。都说“乖书自读”,看到孩子这样自觉和懂事,父亲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感到十分的欣慰。

读完小学后,陆更夫凭着优秀的成绩顺利地升入了中学——叙永永宁联合县立中学校(简称“永宁联立中学”)第十一班学习。

当时这是一所新办不久的学校,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由李维汉、李继文、许鼎元、姚奉璋等人发起主办,原名为“永宁中学堂”,民国成立后更名为“永宁联立中学”。以后几经更名,现为四川省叙永第一中学校,历经百余年,先后培养出大批人才,成为名校。其中同盟会员、蜀中著名革命党人杨沧白早年就在此任校长,1907年四川同盟会分会会长黄复生来叙永会同黄方、杨维、赵铁桥等革命党人准备武装起义秘制炸弹时,所需的化学药品和器械就是杨沧白利用在学校的便利提供的。永宁首义失败后杨沧白离开叙永,护国运动中又在重庆组建过“讨袁军”。后来协助孙中山组建中华革命党,国民政府成立后先后曾任四川省省长、财政部部长、广州政府大元帅府秘书长、国民党中央执委和候补监委、广东省省长、北京政府司法总长等要职。这是一个培育有志青年的摇篮,著名哲学家张真如,川大文学院教授、著名诗人曾缄,川大法学教授、成都师大校长杨伯谦,中共早期党员傅钟、张子玉、周南,红岩英烈陈继贤等优秀人才均出自这个学校。更多精彩,敬请阅读《少年陆更夫之(四)永属联中奠基础》

喜欢永宁历史文化,敬请扫码关注永宁古韵,更多精彩等着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