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哈姆雷特》:玉石俱焚的复仇,谁是最后的赢家?

 日月婆娑 2022-01-09

每晚23:00,伴你细数生活的温暖~

    生与死的选择,并不那么容易。



哈姆雷特是丹麦的王子,在德国求学。身为皇室,肩负着国家兴盛的重任,但他看不惯丹麦歌舞升平的社会风气。国王意外去世,王后改嫁新国王(哈姆雷特的叔叔),哈姆雷特觉得丧礼后的葬礼极不妥当,不认同母亲的绝情,可又找不到合适的办法去阻止。

直到亡父的灵魂重现,哈姆雷特得知父亲去世的真相,决心复仇,从叔叔手中夺回王位。复仇的过程一波三折,装疯卖傻,被逼去英国,意外杀死了心上人奥菲利亚的父亲,心上人因此疯了,后溺亡。

国王想要除掉哈姆雷特,怂恿奥菲利亚的哥哥雷欧提斯找哈姆雷特为父亲和妹妹报仇。准备了毒酒和毒剑,哈姆雷特赢了,按丹麦的风俗喝酒酒庆祝,毒酒可以除掉他。如果哈姆雷特打不过雷欧提斯,会被雷欧提斯的剑伤到,有毒的剑会让他难逃一死。

被设计的哈姆雷特与雷欧提斯决斗,最终两败俱伤,王后误喝毒酒身亡,哈姆雷特虽然刺死了国王,也中了毒。玉石俱焚的复仇,谁是最后的赢家?

这是一出悲剧。真相大白的时候,故事的主人公无一幸免。

哈姆雷特为父报仇,意外刺死了心上人的父亲,逼疯了心上人,间接害死了母亲和自己,复仇成功,一切也都结束了。这就好比我们一味的追求事件的结果,却忽略了中途中的经历的人和事,到达终点的时候,事件未必就是我们期待的结局。

那么,怎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呢?

正如书中所说,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士的无涯的苦难,在奋斗中结束了一切,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是更勇敢的?

哈姆雷特选择了后者,在犹豫,不够聪明的复仇之路上,即使力量悬殊,也勇敢的接受了命运的挑战,对叔父的迫害奋起反击。结局是悲惨的,壮丽的,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去实践了他对生命的解读:活着,就要不怕困难,全力以赴。

奥菲利亚是不幸的,她爱上了一个不甘被命运摆布的男人,一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男人。王后格特鲁德也是不幸的,丈夫被杀害,自己被迫与仇人同床共枕,唯一的儿子也不能解救自己。

哈姆雷特沉醉在复仇的伟大计划里,忽略了这两个爱他的女人,他们的不幸虽不是因他而起,却在他的无视中一步步走上了死亡,成为复仇的祭品。

波洛尼厄斯是新国王的狗腿子,得知哈姆雷特喜欢自己的女儿后,坚决反对,一个国王的随时想除掉的眼中钉,能给女儿什么幸福?善良的奥菲利亚是个毫无主见的女儿,听从父亲的话跟哈姆雷特保持着距离。

哈姆雷特为了探寻父亲死亡的真相,装疯卖傻,通过一出喜剧,试探出了叔父果然跟父亲的死有关。在跟母亲求证的过程中,母亲感受到了自己丈夫死后马上另嫁他人的罪恶,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了极大的愧疚,可事已至此,她还能怎样选择呢?

奥菲利亚柔弱的退出了哈姆雷特的世界,昔日的甜言蜜语一并退还给了他。格特鲁德对丈夫的忠贞,也许在国王葬礼那一刻就一并被埋在了土里。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的她们,并没有得到上帝的优待。

忍受了命运的苦难,却错失了生的希望。

哈姆雷特是个愚笨的复仇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勇气的赞歌,力量悬殊的莽撞,也是自不量力的恶果。拼尽全力的奋起反击,过程悲壮,结局惨烈,谁才是最后的赢家呢?

谁都有错,谁都没有赢。也许,生与死的选择,并不那么容易。

不过我欣赏哈姆雷特的决绝,逆流而上未必能成功,但随波逐流,绝不是勇者的生存姿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