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散原创】度金凯作品 | 尘埃里的花

 梅雨墨香 2022-01-09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江南的天气潮湿闷热,阳光并不明朗。站在文德桥俯视秦淮河,没有“浆声灯影连十里,歌女花船戏浊波"的画面,听不到"画船萧鼓,昼夜不绝"的乐曲,只能回味发生在这里的历史掌故、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这些被历代文人骚客吟颂传唱至今的故事,随着金陵秦淮河一直流淌不息。"锦锈十里春风来,千门万户临河开",秦淮河源自长江,千百年来,哺育着古城南京,是金陵城的繁华地带。只剩下两岸的金粉楼台,鳞次栉比富有特色的古建筑,还有无人摆渡的成排画舫。

沿着河岸一堵石壁漫无边际往前行走,有古代诗人的画像与明代的绝色佳人一起雕刻在石壁上,浮雕的左上角刻着秦淮八艳的名字,寇白门、卞玉京、顾眉生、董小宛、柳如是、马湘兰、李香君、陈圆圆,个个栩栩如生,虽隔着千年的风霜,仍能感觉出娇美明艳和妖娆的姿容。她们个个能画善唱、长舞擅诗,或性情温婉,或侠肝义胆,或至情至性,却不幸沦入娼门。她们的结局是或沦为妾,或独善其身,却无人幸福终老。禁不住哀叹自古红颜多薄命,譬如董小宛。

董小宛出生于苏州的苏绣世家,自幼俊秀灵慧,父母希望她成为才女,教她琴棋书画、烹调女红。十三岁时父亲离世,自此家道中落。15岁时画的《彩蝶图》,是一幅难得一见的佳作,上有小宛题词和二方图章印记,现收藏在无锡市博物馆,连同近人评价很高的题诗。“病眼看花愁思深,幽窗独坐抚瑶琴。黄鹂亦似知人意,柳外时时弄好音。”董小宛词《一柄象牙彩蝶》:独坐枫林下,云峰映落辉。松径丹霞染,幽壑白云归。时人号称小宛为“针神曲圣”。

由于家里外欠巨债,加上母亲药费,使得董小宛不得不更名来到南京秦淮河畔的画舫中卖艺。

距金陵秦淮不远处的科考场地江南贡院,是冒辟疆这样风流才子眷顾的地方。冒辟疆生于世代仕宦之家,幼年随祖父在任地读书,十四岁就刊刻诗集《香俪园偶存》,在当时轰动一时,被比作初唐王勃。生活在花柳繁华之地,锦衣玉食,奴仆成群,又出手阔绰,挥金如土,急公好义。他同情弱者,虽一介布衣,竟不惜千金,代行官府职责,屡屡救济灾民。在他第三次赴金陵乡试时,大会东林遗孤,出巨资租赁桃叶渡厅堂楼阁九所,招待同仁、食客数百余人,多日方散。

冒辟疆容貌俊美,风度潇洒,人称”美少年”,是时下以财俊兼备、风流倜傥名扬天下的复社“四公子”之一。董小宛此时对冒辟疆倾慕已久。

但冒辟疆仕途不顺,凭他的才学早该中举,可在应试作文中,他抛弃八股规矩,议论朝政,针砭时弊,违背当局要求,六次乡试未中,只上了两次副榜。

明朝末年,28岁的冒辟疆再去金陵科考,虽未考取功名,却并不影响他呼朋唤友去品月赏花,吟风弄月。

与董小宛初次会面是在薄醉未醒时,对“面晕浅春,缬眼流视,香姿玉色,神韵天然”的董小宛一见钟情,却因醉酒相顾无言。

再次见面,是三年之后。三年里,董小宛四处游山玩水,后来辗转到苏州半塘,董小宛醉心于山水之间,常受客人之邀,游太湖、登黄山、泛舟西湖。

冒辟疆几次访问不遇,却遇见了绝世佳人陈圆圆,他眼里的陈圆圆:“如云出岫,如珠在盘,令人欲仙欲死。”“其人淡而韵,声如莺燕,如孤鸾之在烟雾”。当即与陈圆圆约定了婚约。

三年后,冒辟疆赶考再次来到金陵。本来志在必得,却偏偏天不遂人愿,又刚听说陈圆圆被劫掠的消息,抑郁难平。泛舟消遣时,不经意间路过了董小宛闺房,即停船造访。此时的董小宛已遭匪劫持,受了惊吓,又加上丧母,奄奄一息,只等香消玉殒。

这次冒辟疆意欲坚决,三番五次登门造访,对一直在病榻之中的董小宛自称是三年前,半醉半醒中,曲栏花下见面的人。

董小宛记起了冒辟疆,两人就在床前攀谈起来,不觉夜深。而冒辟疆几次欲走,都被小宛挽留。

董小宛面对冒辟疆适时到来,感恩不尽,以为是上天的眷顾,她说:多日来,食寐难安,已是将死之人。今遇公子,顿觉神清气爽,是公子给了她生命,今无以为报,愿以身相许,且终身不离,万望冒君莫推莫辞。想不到的是董小宛身处风尘,竟不懂风月场上的男人,就这样轻易坠入情网。

如果董小宛懂得风月场上这个道理,或许后来对冒辟疆就不会爱得那么卑微。

也许董小宛道理都懂,但遇到了心仪之人,怎能不义无反顾地投入?这是董小宛的伟大,也是她的悲剧。是天下女人的伟大,也天下女人的悲剧。不管是对冒公子一往情深,还是对三年前那次艳遇念念不忘。但女人一旦执着,要为这一辈子舍生忘死做出抉择之际,男人也避恐不及。她的坦率吓坏了冒辟疆,冒辟疆言称,第一次见面是喝醉了,这次又是小宛你病得没有了意识,未曾了解就轻易以身相许,总归不妥,并以求父定夺为由,匆忙告辞。

冒辟疆的船还没靠岸,可爱的小宛已盛装艳服,站在楼上痴痴望着河面。看着心爱的人要离去,心急的小宛奔上船,坚持要送冒公子一程,谁知这一送,就是二十七天,每一天冒辟疆都对董小宛暗示语是返回。

到了镇江,董小宛说:嫁君之心,如江水东流,誓死不回。冒辟疆只好道出了实情:忙于科考,尽孝道,要回去帮忙打理事务。

冒辟疆何尝不知?董小宛在苏州欠了巨债,又是金陵登名造册的妓女,这些事都还要从长计议。如此明白的拒绝,并没有让董小宛退缩。冒辟疆只好许愿说,等夏天去金陵赶考,就来找你。

遭遇残酷的拒绝和哄骗,董小宛掩面大哭,辞别而去。

冒辟疆如释重负,大松了一口气。

自始至终,冒辟疆都只把董小宛当成人生中无数场艳遇中的一场。自小在风月场所的董小宛自然懂,但她就像飞蛾扑向烈火,明知会灰飞烟灭,却无法自拔。

关于这一点,十九世纪西方作家毛姆也有所定论,女人可以原谅男人对她的伤害,但永远不能原谅她对他做出的牺牲。也就是说被男人甩掉的女人,往往是对男人太好了,为男人牺牲的太多。男人一旦习惯了女人的牺牲,才会那么不在乎。可女人心里最放不下的还是那个曾经伤害过她,像风一样来了又走了的男人。董小宛不管这些,她要把自己从风尘中拔出来,只有从良这一条路可走。而冒辟疆是最佳也是遇到的最后一个人选。

董小宛的悲剧人生也许就这样开始,她貌美如花,才思过人,孤傲高雅,有太多的王公显贵梦寐思之,他们对小宛出手阔绰,对小宛近乎献媚,而没有人像冒辟疆一样对待小宛是若即若离,才让小宛心心念念,以命相许。

相反,与董小宛不同的是吴蕊仙,貌美能诗,是一位性情中女子。吴蕊仙的丈夫反清遇难,从苏州渡江投靠冒辟疆。而此时冒辟疆己纳妾吴扣扣,吴蕊仙强压情感,作诗道:“绮罗自谢花前影,笠钵聊为云中人”,意欲遁入空门。冒辟疆十分眷恋她决绝的作为,珍惜之余,在城南杨花桥旁盖小庙一座,取名“别离庙”,蕊仙自号“辉中”,从此青灯孤影,不久离世。

但董小宛并没有那样果敢,回到苏州的董小宛担心冒辟疆忘了自己,忍不住派人到他家中,再次陈述自己非他不嫁的决心。接待信使的是冒辟疆的夫人苏氏,是出了名的贤惠女子,只给了十两银子打发回去,并没有给任何承诺。董小宛这一行为,让冒辟疆倍感压力,心生不悦。

夏季去金陵赶考的时候,他并没有要见董小宛的意思,连信都没捎一个给她。又是董小宛,自己买船从苏州去金陵找冒辟疆。却不料在路上遇到了强盗,藏身芦苇丛里,结果船又坏了,三天三夜没吃东西,差点死在了半路。好不容易到了金陵,又怕影响冒辟疆考试,两天之后考试结束才去找他。

董小宛千里迢迢,冒死前来,不仅让冒辟疆有些感动,也感动了冒辟疆身边的人。中秋之夜,金陵众学子大摆宴席为董小宛压惊,大家极力怂恿冒辟疆接纳董小宛,都以为他铁定了是董小宛的丈夫,冒辟疆找不到拒绝董小宛的理由。此时债主们纷纷上门讨债,还有一大笔小宛的赎身费。他以没有如期高中为由,再一次拒绝董小宛,溜回家里。

当时名流钱谦益、柳如是等人知道了这件事,出面替董小宛还了债,赎了身,还置办了舟马行资,直接将董小宛送到了冒辟疆家里。

曾经惊艳天下的董小宛,无数风流俊才神往的人间女神,如皓月当空,而围绕着小宛的男人们如拱卫的群星。在男人们看来,小宛如此的美貌,如此的才智,嫁给任何一个男人,都会感慨像是五彩的凤凰堕落成了乌鸦难以匹配。

董小宛清高孤傲,就这样卑微地委身于一个高富帅!

当董小宛历尽千辛万苦逃到南方找到他,冒辟疆又对董小宛说,与其大难临头再抛弃你,不如现在早做打算。我有个朋友多情多义,我将你托付给他,这样你也可以自谋出路,不用以我为念。如果这辈子你我能再相见,就白头偕老。”

逃跑途中,冒一手扶老母,一手曳夫人,"更无能手援姬",还出言威胁"汝速僦步,则尾余后,迟不及矣!"而小宛还能说:当大难时,首急老母,次急荆人、儿子、幼弟为是,彼即颠连不及,死深菁中无憾也。是说“你说得对。你上有老母,下有妻儿,都是比我重要百倍的人,都要靠你活命。我要跟着你,既帮不上忙,还会成为你的累赘。我现在就跟你的朋友走,或许能够在这乱世里保住性命。我必定等待和你团圆,如果不能,我就跳海自杀。”

冒辟疆的母亲和夫人对小宛的举动深为感念,坚持让她留了下来。董小宛为此心存感激,只好日夜操劳,以求存在的价值。好在冒辟疆还是懂她的。她的花容,她的深情,她的诗词绘画,她的一切,只有冒辟疆才懂。为妾辛苦,但是有爱的每一天都是满满的幸福。和冒辟疆的琴瑟和鸣精神相通,也让她不舍,称之为只有天上才会有的神仙眷侣。

嫁入冒家,董小宛洗净铅华。一如纱窗一夜萧萧雨,残红落尽。那些锦瑟繁弦,凤箫清响,都成了过眼云烟,从此后,小宛足不出户,一心洒扫纺织,绣花烹调,勤俭治家。

那时妾的职责是,寒冬腊月,三九酷暑,别人都坐着吃饭,她站在一旁侍奉冒辟疆的母亲和原配夫人。劝她坐下来一起吃,小宛也只吃几口,又毕恭毕敬站立一旁。烹茗剥果,必亲手侍奉,谦卑之状胜过奴婢。

家人日常开销应酬之费,与原配日用穿金戴银,皆出小宛的亲自管理。

闲暇时,小宛与冒辟疆常坐在画苑书房中,泼墨挥毫,赏花品茗,评论山水,鉴别金石。小宛初进冒家,仿钟繇帖,学曹娥碑,每天写几千字,不错一字,也不漏半字。

《梅影庵忆语》中讲到小宛还曾代替冒辟疆给亲戚朋友书写小楷扇面。在苏州,小宛曾学过一段时间绘画,能够画小丛寒树,笔墨楚楚动人。在冒家她保持着对绘画的特殊爱好,时时展玩新得到手的长卷小轴或家中旧藏。后来逃难途中,小宛宁肯丢弃妆饰,也要把书画藏品捆载起来,随身带走。

而董小宛最令人折服的,是把琐碎的日常生活过得浪漫美丽,饶有情致。她天性淡泊,不嗜肥美甘甜的食物。用一小壶茶煮米饭,再佐以一两碟水菜香豉,就是她的一餐。冒辟疆喜欢吃甜食、海味和腊制熏制的食品。小宛深知辟疆的口味,她为冒辟疆制作的美食鲜洁可口,花样繁多。如酿饴为露,酒后用白瓷杯盛出几十种花露,不要说用口品尝,单那五色浮动,奇香四溢,就足以消渴解酲。在喝茶方面,小宛和冒辟疆有共同的嗜好。他们常常是一人一壶,在花前月下默默相对,细细品尝茶的色香性情。

小宛经常研究食谱,看到哪里有奇异的风味,就去访求它的制作方法,慧心巧手做出来。现在南方人常吃的虎皮肉,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叫”董肉”,这个菜名虽然有些唐突美人,但和”东坡肉”倒是相映成趣。小宛还善于制作糖点,她在秦淮时曾用芝麻、炒面、饴糖、松子、桃仁和麻油作为原料制成酥糖,切成长五分、宽三分、厚一分的方块,这种酥糖外黄内酥,甜而不腻,人们称为”董糖”,现在的扬州名点灌香董糖、卷酥董糖和如皋水明楼牌董糖,包装的封面上都有小宛的精美绝艳的图画,成为名扬海内的土特产。

在《影梅庵忆语》中对董小宛厨艺的描述,那种精致、那种巧妙,仿佛能感觉到旖旎的江南风光,体味到江南文化的诗意对日常生活的渗融。现在还有人把董小宛和伊尹、易牙、太和公、膳祖、梵正、刘娘子、宋五嫂、萧美人、王小余列为我国古代十大名厨,恐不为过。

那年月不曾有香水,却不乏与香水相同的妙物,名叫薰香。冒辟疆说自己一生的清福都在和小宛共同生活的九年中享尽,这清福当然也包括静坐香阁,细品妙香。冒辟疆最欣赏“横隔沉”,这是一种内质坚致而纹理呈横向的沉香。小宛自制的一种“女儿香”,这种香直到现在东莞人还爱不释手,叹为观止。小宛还存有不少”蓬莱香”,从内府获得的西洋香方子制作过百枚香丸。寒夜小室,玉帏四垂,点燃两三枝红烛,在几只宣德炉内燃沉香,静参鼻观,就好像进入了蕊珠众香深处。

至于花前月下,对于才子佳人来说,当然是少不了的。月色如水,最为小宛所倾心。夏夜纳凉,小宛喜欢背诵唐人咏月及流萤、纨扇诗。为领略月色之美,她常随着月亮的升沉移动几榻。半夜回到室内,她仍要推开窗户,让月光徘徊于枕簟之间。月亮西去,她又卷起帘栊,倚窗而望,恋恋不舍,还常常反复回环地念诵李贺的诗句”月漉漉,波烟玉”。小宛就是这样在自然平实的日常生活中领略精微雅致的文化趣味,在卑微的生命中企慕超脱和清澄的诗意人生。

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的生活,让冒辟疆得了严重的痢疾。乱世里缺医少药,就算是冒辟疆也没有延医买药的钱,只能等死。幸好有董小宛衣不解带地照顾,冒辟疆才能死里逃生。

在以后的两年里,冒辟疆又大病两次,每次都得益于董小宛的照顾才得以存活。冒辟疆自己也感慨:“如果没有董小宛,我的命肯定没有那么硬。”

冒辟疆是活了,董小宛自己却在颠沛流离中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享年28岁,只和冒辟疆一起生活9年。

董小宛死后,冒辟疆方痴念她的好,醒悟道,他这一生的福,在这9年中已经全部享完了。这一生用什么来报答小宛呢!

她绝对不是人间的女子。

小宛如今忽然死了。我简直搞不清是她死了,还是我死了。

董小宛死后,冒辟疆回忆两人之间的点点滴滴,写成了和沈复《浮生六记》齐名的《影梅庵忆语》。也只能追忆答谢小宛,此书是用血泪和墨水写成的。可惜的是,此时的董小宛,已经死了,身心俱灭。

《诗经》曰:“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就是说,男人爱上女人还可以摆脱,但女人恋上男人,就不容易摆脱了。董小宛15岁见到冒辟疆,20岁嫁之为妾,28岁就消香玉损,活活累死。可以想见董小宛从良以后的日子也不幸福。嫁了一个不珍爱自己的男人,这样的结局也在意料之中。

真正的爱情,自然有些卑微。就像张爱玲说的:“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而尘埃里开出的花,说枯萎就枯萎了。

秦淮八艳的故事早已成为笑谈,只有那排雕像日夜坚守在秦淮河畔,述说着昔日的金陵繁华地,笑看人世间演绎的爱恨纠缠,是非恩怨。


作者简介:度金凯,笔名禾婉,千度。一些文字散见于报刊及网络,在《中国城乡农金报》《奔流》《郑州日报》《安阳日报》《大理日报》《东方今报》《京九晚报》《安阳晚报》《中学时代》等有作品发表。在网络上发表过百万文字,有文集《荷影萍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