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间自有真情在——回忆和蒋介石内侄毛翼虎先生的交往

 常敏毅 2022-01-09

毛翼虎(1914-2004年)

毛翼虎先生年长我近半个世纪,但我们之间却有着深厚的友谊。那是一种爱国老人对后辈的激励之情、教诲之情,也是我对他由衷的景仰之情和感激之情。

毛翼虎先生是宁波妇孺皆知的爱国民主人士,他是奉化岩头乡人,蒋介石的内侄,是上海持志大学法律系的高材生。2004年7月16日病逝于宁波,享年91岁。

毛老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1939年他积极响应国民政府“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的号召,加入了中国国民党,积极参加了抗战工作,还担任了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立法院委员、法制委员会召集人,为当时最年轻的立法委员之一。

1941年宁波、奉化相继被日本侵略军攻占后,他转入了地下斗争。这时敌伪多方胁诱他出任伪职,他大义凛然地加以痛斥,而且写了一首颇有英雄气概的七言绝句:

丈夫气概冲斗牛,

岂有明珠肯暗投。

拚把头颅成一掷,

看来胜作楚寇囚。

抗日战争胜利后,毛翼虎被任命为国民党奉化县党部书记长,他反对内战,呼吁和平,还利用自己特殊身份保护了一大批反内战、反饥饿、反独裁的民主人士和共产党人。

1950年初,他毅然决然地脱离了国民党统治,冒着极大的危险从台湾经舟山“孤舟潜渡“回到了大陆。这位“立法委员”的义举,给台湾的“国民政府”一些要人带来了极大的震惊和恐慌。

后来毛老专职从事祖国统一大业的工作,担任了宁波市政协副主席、民革宁波市委会主委,还是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我和毛老初次见面是在1985年的2月。那年早春,好几个党派都在换届,毛老在2月5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宁波市委会的换届中,当选为主委。而我在早几天的2月1日中国农工民主党宁波市委会的换届中,当选为副主委,并出任秘书长。

当时各党派办公地点都在苍水街的工商联院子里,民革和农工党的办公室相隔很近,院子里绿树葱茏,鸟语花香,亭阁秀丽,幽雅宁静。

那天我正和农工党机关专职干部周亚平同志在办公室里商谈工作,民革秘书长袁元龙先生陪着一位长者,缓步走了进来。我连忙站起来让座,袁秘书长客气地向长者介绍道:“毛老,这是常敏毅同志,农工党新当选的副主委。”然后又对我讲:“这位是我们民革的毛翼虎主委。”

我马上向毛老问好,毛老亲切地拉着我的手说:“好!好!年轻有为。”接着,毛老详细问了我工作和学习的情况,我告诉他,我毕业于黑龙江中医学院,是个工农兵大学生,现在在医科所药理组工作,正在进行植物血细胞凝聚素(PHA)的研究和开发。

他认真地听我介绍了PHA在生物化学和临床药用方面的价值和应用后,用鼓励的语气对我说:

你搞的医学研究是生命科学,要搞出成绩来,而且可以工作中,发挥作用。

毛老言简意赅的叮嘱,竟然把我们的具体研究与对台湾的和平统一工作联系起来,视野和高度都一下子丰富起来。这使我至今不忘,也确实日后在我分管港澳台侨工作拓展了思路。他从单纯专业问题谈起,洞若观火地上升到政治层面,体现了他高度的政治觉悟和爱国情操。

由于医科所也在苍水街,和工商联大院很近,所以我到农工党市委会,也顺便看望毛老。有时,我们几乎每周都能见面,交往日深。

有一次他在《宁波日报》上看到资深记者朱梅华报道我给台胞看病的消息,标题是《台北病人许宝玉隔海来电求医,本市医生常敏毅当即电告处方》,内容是台胞许女士10岁大的儿子,隔海给我打来电话,为其生病的母亲求医问药的事。

毛老拿着这张报纸,给我打电话,不但读了其中的一段,而且还非常高兴地说:“敏毅同志,你这不仅仅是看病啊,你这是在作统一祖国大业的工作。我们就是要通过具体的事,来让台湾人民了解大陆,把感情拉近,近了就好办了。”

还有一次,我在石浦台胞接待站,结识了两位年青的台湾渔民,相谈甚欢。后来,我把这次交往写了篇散文——《暖融融的石浦之夜》,在报上发表后也让人给毛老送去了一份。

不久,在统战部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毛老特意绕过桌子,走到我的旁边坐了下来,不但肯定了我这种和台胞积极交往、主动交友的联谊行动,还再三称赞道:“文章写得很好,很有感情,值得一看,你可以和宁波的一些作家联系,对你有帮助。”他鼓励有加,使我倍感亲切。

1986年2月在毛老的嘱咐下,袁元龙秘书长还在宁波作家协会的办公会议上,推荐我加入作家协会。我填了表格之后不久,袁元龙秘书长就亲自到医科所把作家协会的会员证送到我的手上,并且向医科所郑孝本书记通报了这件事。当时作家协会会员人数不多,我大概是第44位,因为会员证编号为0044。

毛老对兄弟党派的同志一向很关心,对取得的成绩,他都在各种场合来宣传之。譬如我们农工党办的医疗咨询服务中心、健民医学业余学校等,他都曾表示了钦佩之情,每次见面都会鼓励我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尤其是我们在1985年9月,历经各种困难,以农工党为主创办了宁波老年大学(我出任常务副校长)。毛老更是高兴,赞誉之词溢于言表。为了表示对毛老的尊敬和感谢,我特意把一套印刷精美的老年大学教材,赠送给毛老,毛老仔细翻阅,一字一板地说:

办老年大学是个创举,老有所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你们农工党在养生、医疗、推拿、气功方面都有优势,希望你们越办越好!

现在,宁波大学已办得十分红火了,但我们农工党是创办者,至今在宁波老年大学的校史上,依然清晰地铭写着这件史实。而当年民革的毛老以及袁元龙同志,都曾给予过老年大学积极地支持和帮助。

上个世纪80-90年代,我相继有学术著作在北京、台北、纽约和汉城正式出版,有中文简体版、繁体字版、英文版和韩文版。在写作过程中,当时在台湾的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先生闻讯后,通过中华自然疗法协会会长陈紬艺先生,给我写了题词以示鼓励。

偶尔一次,我向毛老谈及此事,他马上从和平统一祖国的高度思考了这件事情。他沉思了一会儿说道:“很好,我也给你写一个题词。这样书一出版,有大陆和台湾的题词在一本书中,对一国两制的工作很有意义。”

听后,我顿时对毛老钦佩不已,肃然起敬,他真是对统一工作做到了“一枝一叶总关情”地步和境界。不久,毛老的题词飘然而至。最令我感动的是,他把我的名字也嵌在了题诗之中。

毛老的题词诗,是对我工作的一种鼓励和鞭策,实在是过誉和过奖了。但他的真情,他的关爱,却使我永生不忘。后来,此书出版,他和陈立夫先生的题词都收在了扉页之中,实现了他的愿望。他拿着我上门送去的书,非常高兴,连声叫好。

在和毛老的接触中,使我感动的一件事是他夫人有病偏瘫卧床,他寒暑无间地照顾长达44年之久,无怨无悔,之死靡它,高风亮节,令人仰止!

毛老有高尚的品质,有高深的学问,有高贵的品德,是中华道德的典范人物,他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

两袖清风月一轮,

夫妻俭朴不愁贫。

远离四色勤劳动,

白发犹存结发人。

注:“四色”为烟酒嫖赌。


毛老诗文格调高雅而笔力雄健,文风朴实而词句绮丽,他作为宁波诗社的社长,退休前后写下了大量的诗词作品,至今我还保存着他写给我的几首佳作。

如他在1987年冬月应我之求,写给我的“近作”一首,飘逸拔俗,饶有新意,宛如一幅清雅的水墨画,诗后落款为“天涯芳草庐主毛翼虎”,全诗如下:

小立亭楼淡淡风,

湖光山色画图中;

寄情泉石浑忘老。

翠雨苍烟陆放翁。

下面这首《渔家傲·新年献词》是他给海内外朋友们“拜年辞”,此时他已是86岁高龄了,但词中的“中华昂首红旗举”、“抗洪反霸精神誉”之句,充满了年青人般的豪迈和斗志,令人过目而深为感动。

此外,毛老为奉化家乡也做了大量而有成效的工作,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他不止一次地撰写提案,反复和政府部门座谈协商,最终促成了溪口武岭中学的恢复和溪口国家级风景旅游区的成立,他还获得了全国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为“四化”服务先进个人的殊荣,真是参政议政,老而弥坚。

宋代的改革家王安石曾说过:“丹青难写是精神”,毛翼虎先生的一生也是丹青难以描画的,其精神世界的写照就是“此去为家更为国,从来忧道不忧贫”(毛翼虎:夜舟渡海口占)。

毛老他那忘我而为国的品德,绝甘而分少的品质,博学而谦和的品格、慈祥而堂正的品貌,永远都是值得后人景仰和学习的品范。

谨以此文,追思毛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