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鲍林春前进英才基金”的创建和运作始末

 常敏毅 2022-01-09

近日北京天气特好,蔚蓝色的天空,令人心旷神怡。昨天下午,收到一件特快专递,打开一看,原来是农工党中央办公厅发来的一份“感谢信”,是给“鲍林春及鲍林春前进英才基金管委会诸同志”的。

信中概述了鲍林春同志捐资250万元在农工党中央设立“鲍林春前进英才基金”的过程和由此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的效果。


由农工党中央给一个地方党员发感谢信,我作为有35年党龄的党派成员,还是第一次见到。

2005年秋季到2006年早春,正是我从政协社会法制及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岗位上回到农工党宁波市委会专职主持日常工作时期。在中央关于统战工作的5号文件的精神指导下,我开始有意识地把组织发展工作,由“医药卫生工作者”为主,向民营企业家中优秀人士延伸。

这个“延伸”现在来看,根本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但在当时确实是个有争议的“大问题”。

记得2005年夏季的一天,时任宁波建设集团董事长的王宇凌先生打来电话,向我推荐了他麾下一位成功型的企业家申请加入农工党。此人来自东海之滨的象山,是第四建筑工程公司的总经理,名叫鲍林春。

我听后,向这位同是省人大代表的王董事长表示了感谢,然后派农工党市委会组织处同志去考察,认为此人不错,政治上要求上进,工作上踏实勤奋,很有发展前途。

为了慎重起见,我又指派专人到税务部门了解他及其公司依法纳税的情况。结果鲍林春的第四建筑工程公司不但是纳税大户,而且多年是纳税先进。

但是,不同意发展的声音也很高,主要是党派发展“个体户”风险很高,也没有这方面的明确政策,特别农工党党章没有这方面的规定,发展民营企业家并不在这个组织发展的范围内,等等。

当时我是农工党中央委员,于是直接向农工党中央组织部请示,中央组织部的同志在反复询问了情况之后,只说了一句:“常主委,那你就试试吧!”

我马上以此作为“尚方宝剑”,用这个“试试吧”来说服大家,并汇报给了市委统战部主要领导。就在这样“争议”的过程中,一年之中,我们以“试试看”的方式,先后发展了民营经济领域中的企业家鲍林春、黄立明和俞建德等。

这些民营企业家加入农工后,表现得都很积极。几个月后,我们就安排了鲍林春担任了新成立的市委会经济委员会的主委,推荐俞建德担任了政协人口资源委员会特邀委员,促成黄立明担任了科技支部主委。

尤其是鲍林春同志,我曾多次带队到他的公司和工地进行考察,看到公司墙上挂满了荣誉证书和锦旗。他先后被评为宁波市2000年度、2002年度、2004年度建筑施工企业优秀项目经理;鄞州区2003年度优秀项目经理;浙江省2004年度、2006年度建筑业企业优秀项目经理等等。

鲍林春加入农工党之后的第一次活动是在2006年4月上旬,为积极配合我们开展的为贫困山区白内障患者“送光明”行动,他当即就毫不犹豫地拿出2万元作为资助经费,为家庭贫苦无力而承担手术费用的贫困老人解决了实际难题,使他们中的很多人得以重见光明。

他深知只有增长了文化知识,才是彻底脱贫致富的良方,所以在2007年6月23日我们到余姚三七市为农民工图书流动站和三七市村落文化宫捐书活动中,他一个人就捐赠了各种崭新的农业科技知识读物等书籍,价值3000多元,为三七市村带去了丰厚的精神食粮。

鲍林春同志非常重视人才培养,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他郑重地向我提出:想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教育扶贫基金会,他可以出资2000万。我听后,非常高兴,在和他具体研讨方案的同时,向市委统战部和农工党中央做了汇报。

此事引起农工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时任农工党中央秘书长的游宏炳同志在北京亲自和他商谈此事,并给与他鼓励和支持。最后商定的名称确定为是“鲍林春科教基金会” ,专项用于支持科学技术发展和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完成学业。游秘书长还多次到国家民政部协助他进行申报工作。

这期间,本着为全国各地的农工党中青年党员出版学术书籍服务的设想,我提议是否可以用“鲍林春科教基金”,另外设立一个专项出版基金。

鲍林春欣然同意,在2006年7月24日和31日两次出资共250万,报请农工党中央领导同意后,成立了“鲍林春前进英才基金”。全国政协网站中文简体字和繁体字版都以《宁波农工党党员设立“前进英才基金”广助英才》为题,很快做了报道。

时任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的蒋正华同志获悉后极为重视,对鲍林春出资一事给予高度赞扬。鼓励之情溢于言表,他特地为这项基金题写了“中华英才”四个大字,交给了游秘书长。

蒋主席的这个题词印在了前进英才基金资助出版的每一本书的扉页上,农工党中央网站的也开辟了“前进英才基金”专栏,刊登被资助出版的著作和作者的情况。

2007年夏天我到农工党中央开会期间,游宏炳秘书长郑重地把一个牛皮纸袋交给我,嘱咐我“千万不要丢,不要折,要自己亲自保管”——原来牛皮纸袋里装的是蒋正华主席的题词原件。

我拿着蒋正华副委员长的题词回到宁波后,于2007年8月29日在农工党市委会机关会议室里,召开了一个简朴而热烈的题词转赠仪式,仪式由时任农工党宁波市委会副主委的胡锡浩同志主持常委会班子成员、综合支部支委班子成员及机关干部等30多人参加。

这个题词原件转赠给宁波鲍林春同志,是农工党中央对他的肯定,是对他的激励,也是对我们宁波农工党主动、积极开拓工作新领域的一种褒扬。

在转赠仪式上,鲍林春还发表了感言,他说:企业在做强做大的同时,应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我将以基金会为依托,不负蒋正华主席的重托,积极承担社会公益与慈善责任,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我向鲍林春转赠蒋正华主席的题词原件

在这期间,他又先后捐赠150万元用于象山县东陈乡敬老院建设;向黄鹂社区捐赠2000余册图书,并对黄鹂社区20名困难学子捐赠了助学金,共计款项10万元等。

不久,鲍林春同志升任建工集团(体制改革后更名为“广天日月建筑集团”)副董事长,与此同时,他被邀请成为了市区两级政协委员,担当了农工党中央科技工委会委员。

他能够满腔热情地参政议政,提交的《建立建筑施工企业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制度,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归还非机动车和行人“路权”的建议》、《建议进一步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关于进一步搞好国家助学贷款的建议》等提案,得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2006年他获农工党中央授予的2005~2006年度农工民主党全国社会服务工作突出贡献奖;2007年被评为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个人。

鲍林春是“内化于心,外践于行”的实干家,时生活俭朴,为人低调,呐言敏行,为人实在,言行一致,具有“一诺千金”极为讲诚信的品质。《宁波日报》在头版还以《生活简朴却慷慨助人——鲍林春出资2000万设科教基金会》为题作了相关报道。

在前进英才基金运作的10年期间里,由于基金的资助,甚至使得一些研究者10多年尘封的学术研究书稿得以顺利出版,令作者激动不已,感谢不已。

谪仙基金前后共资助农工党员出版学术著作近70部。由于基金的支持,特别使一些专业性较强、读者面较窄的著作得以公开出版。 有些著作出版后,还召开了出版座谈会或学术研讨会,产生了较好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反响。为他们在学术上的继续高质量地发展提供了助力。

如200多万字的《日本军细菌战》出版后,有关部门在哈尔滨主持召开了“日本军细菌战国际研讨会”;《民本经济新论》出版后,在武汉召开了“民本经济研讨会”等。宁波江北支部主委韩鹏的《人口唯象理论初探》和我的《橘井流香——中药的发展与创新》等,也是在这个基金的资助下正式出版的。

前进英才基金资助的部分出版物

这项由宁波地方党员个人冠名的独立资金创建的全国农工党中青年党员都可以申报项目的“鲍林春前进英才基金”,到今年6月,已经圆满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在正式结束了基金会活动的当天,农工党中央就决定以中央办公厅的名义正式给鲍林春发出了感谢信,感谢信中热忱地指出:

基金的设立,体现了鲍林春和基金管委会诸同志对农工党员的关爱之情、热爱之心,是对农工党人才发展的积极支持,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的积极贡献。 

为此,特向慷慨捐资的鲍林春同志和辛勤管理基金的管委会诸同志们,致以诚挚敬意和衷心感谢。

鲍林春同志和他创办前进英才基金是对党派事业一个有影响力的贡献。这个贡献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理想信念、责任意识和参政议政的精神面貌。

我作为鲍林春的朋友和前进英才基金的受益者之一,对此感到特别的欣慰和高兴。对于这段给农工党和学术界带来犹如春风拂面般的历史,我们不应该忘却,故而撰成此文以为存知,因为“纸墨之寿,永于金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