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找“大猴”的故事

 常敏毅 2022-01-09

第一次世界大战尚没爆发前,德意志帝国的军官奥斯伽·鲍尼·拜林科来到了非洲。他不是简单地来旅行的,而是负有着向种族首领们鼓吹德意志帝国的伟大和战无不胜的业绩的任务。

拜林科是严格执行命令的军官,为了完成任务,他徒步通过了荒无人烟的沃尔尼兹密林和群山。

事情发生在1902年10月17日。这一天他和向导一起决心攀登索比尼(译音)山。大约在海拔3000公尺的高度设下营帐。他们在这里发现了一群奇特的“大猴子”,用两发子弹击伤了其中的两只,但这两只猴同时都跌进了山谷。

其他的“大猴”仓皇逃走,拜林科和向导用了5个多小时把已经死了的“大猴”从山谷里弄了上来。拜林科对这种很像猩猩的“大猴”进行了详细地测量和观察,他在报告中这样地写道:

遗憾的是不能肯这种猴属于什么种。迄今为止既没有发现过这样大的黑猩猩,也没有搞清现在湖泊地区是否有大猩猩的存在。如果既非黑猩猩又非大猩猩,那么它究竟是什么?


拜林科提出的这个问题,当时没有一个人能回答出来。

传闻的“大猴”(1738年)

从人与动物的演变史来看,人类和猴子的“关系”是非常奇怪的。我们人类很早就知道了猴的存在,甚至在热带森林中有经常和猴打交道的“土著人”,坚决地相信猴也同样是人。

可是印度人、埃及人及马来西亚人却视猴为神,相反阿拉伯人却固执地认为猴子是魔鬼

在古代世界流传下来的种种物品中经常出现绘有猴子的图案,无论是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古代科学家的著作里都有对猴子的描写。

远在公元前470年,好不容易到达西非的迦太基(Carthage)航海家卡赫在塞拉利昂山崖碰到了向行人扔石块的浑身长毛的“人”,当地人称之为“嘎利拉依”。

公元前146年普利尼莫斯在罗马人入侵迦太基时,他在一个神殿的废墟中发现“嘎利拉依”的两张毛皮。虽然在古罗马和古希腊对猴子表示了极大的关心,但根本未能进行研究。

在中世纪,猴子和大多数动物一样,受到了狂热教徒的迫害和杀戮,这些动物不得不逃往到人烟罕见的地方去了。

教会还有意识地歪曲关于动物的科学知识,甚至在20世纪初的美国某州还禁止在学校里教授关于人类起源的达尔文学说。1925年有个教师对小学生讲了关于人类起源内容,当局竟然以违反禁令的罪名而被公开审判。

在法国大革命的高潮中创立的共和国最高机关——国民议会,对动物学的普及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国民议会通过法令,划拨巨资,于1792年创办了欧洲最早的动物园。

欧洲的一般群众最初都是在这类动物园里看到猴子的,当时并没产生什么惊异。可是在1744年俄国在依兹马伊尔动物园展出的猴子却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当时的饲养记录这样记述到:这只猴子在一个月里吃了5卢布80戈比的面粉、面包圈和黄油。

但是,无论是在俄国,还是在巴黎展出的猴子都属于低级猴类。而类人猿属于高级猴。这种高级猴第一次被展出是在1830年的伦敦动物园,欧洲各国名流和学者闻讯后都争相去观看。

几年以后的1836年,另一种“高级猴”——黑猩猩也在来到了伦敦动物园,大猩猩则于1855年首次在欧洲公展。

可当时是对这种“高级猴”的命名产生了困惑,因为那时无论是谁,就是著名的动物学家也搞不清这是什么动物。

自然状态中有关猩猩(当时称作“大猴”)的记述主要来自于旅行家们的日记,可是旅行家既不在乎某些明显的谎言,也不考虑添枝加叶的成分,他们常常把从本地人那里听来的忽悠人的话视为了真实。

所以,当旅行家们把“物证”,即一种“大猴”的头骨带到欧洲时,人们深有怀疑,认为当下世界是不可能存在这种动物的,推测是很早以前就灭绝了的某种动物的头骨而已。

科学家们长期不认为大猩猩存在着,主要是直到19世纪中叶时还没有一个科学亲眼目睹过活体的大猩猩。一般认为这是由于人们最早把看到的大猩猩错认为是大型黑猩猩了。

这里要普及一下关于动物分类学的知识:大猩猩属于人科动物。人科包括人类和类人猿,其中类人猿包括现代的猩猩、黑猩猩和大猩猩以及一些古猿类,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的祖先均为为森林古猿。显然,黑猩猩和大猩猩虽然是同科属的动物,但并不是一个品种。

对“大猴”顶礼膜拜(古埃及壁画)

曾经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埃及曾经是“大猴”活动的地区,它们成群结帮地给农民带来危险,但仍受到极大的尊重。原因是它们能够保护土地免遭猛兽蹂躏之故。

因为一向认为凡有“大猴”活动的地方,就没有凶恶的猛兽存在。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大猴”无论在哪里都能找出水源,而水对“沙漠之国”的埃及人是至关重要的。

19世纪中叶的旅行家斯匹克(Spiecher)首先记录了“大猴”——类人猿的发现,斯匹克在1863年出版的《尼罗河之源的发现》一书中说,当地有一种非常近似于人,但“没有人类讲话能力的怪兽”。

拜林科则不仅带给欧洲人诸如斯匹克此类的故事和传说,还不远万里运来了他自己亲手杀死的这种动物的骨骼。科学家从骨骼上推算,这种动物身高超过2米,体重可达300~550公斤。

拜林科给德意志帝国扬了名,自己的名声也提高了。为了纪念发现大猩猩的人,学者们一致同意把这种活跃在山区的大猩猩命名为“拜林科大猩猩”(山地大猩猩)。

山地大猩猩
(未完待续)




原创“动物与人”系列精彩回顾,
点击以下标题即可打开读全文:
玷污人类武器的第一滴血是动物的血
荒唐的动物审判(1):金龟子和苍蝇案
荒唐的动物审判(2):绿甲虫事件
荒唐的动物审判(3):对“刑事犯”处以绞刑和火刑
“温驯如鸽,智慧如蛇”——从古希腊的医神及其蛇杖谈起
远古世界的造物主们
宙斯、雅典娜及其他诸神的动物形象
荒唐之至的“萃萃蝇事件”
圣徒的咒语真的“显灵”了!
人类对动物的迷信及崇拜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资深会员

浙江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理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