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鸱尾、鸱吻、摩羯鱼、螭吻解析

 古建秦 2022-01-09

 

紫禁城古建筑正脊(前后屋面坡的交线)的两端,多有龙形兽首,其名称为螭吻。螭吻是紫禁城古建筑用于防火的镇物,其外形是汉代鸱尾数次演变的结果。

一、雏形:鸱尾

螭吻的雏形是鸱尾,而鸱尾较早的典故可见于西汉时期柏梁殿的火灾。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撰《史记》卷二十八载有(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十一月乙酉,柏梁灾。北宋官员李诫在《营造法式》卷二中补充了后续事项:汉记柏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象于屋,以厌火祥。也就是说,在柏梁殿火灾后,有越(粤)地巫师说海中有大鱼,虬龙形状,且与相似,可激起巨浪,产生降雨,可以灭火,因而将鸱尾形象置于屋顶,可以镇火。

由于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古建筑实物为唐代的南禅寺,因而对于唐之前的建筑样式仅能通过明器、墓葬壁画等文物来判断。徐州博物馆藏东汉时期(25-220)陶楼(1),其屋脊两端有翘起。虽然不能证明该翘起部分肯定是鸱尾,但样式与鸱尾极为相似,不排除在东汉时期已有在屋脊端部的鸱尾做法。

图片

1  徐州博物馆藏陶楼(东汉,25-220

北朝北齐人魏收(507-572)所著《魏书》卷七十七载有(刺史李世哲)逼买民宅,广兴屋宇,皆置鸱尾,可反映至少在曹魏时期(220-266)的史料中已有屋顶置放鸱尾的做法,且这种做法一般用于较高等级的建筑中。北魏时期(386-534)地理学家郦道元(466-527)所撰《水经注》之卷三十六载有飞观鸱尾,迎风拂云。他所描述的建筑应该为范文(?-349)所建的林邑国,约在今越南南部顺化等处,在秦汉时期归属象郡管辖。由上可知,鸱尾一词,至少在北魏时期就出现。2所示为大同市云波路北魏石椁内的陶屋,可见其屋脊两端有明显翘起的鸱尾。此外,鸱尾一词在清朝仍在使用,如清代官员张廷玉(1672-1755)等人所撰《明史》之卷二十八载有万历三年六月己卯,雷击建极殿鸱吻;壬辰,雷击端门鸱尾

图片

2  大同市云波路北魏石椁内的陶屋

二、从鸱尾到鸱吻

鸱吻一词较早的见于初唐僧人释道世(?-683)所撰《法苑珠林》中。释道世,字玄恽,因避唐太宗(世民)之讳,以字行。《法苑珠林》卷第二十一载有“雷电震掣,烟张鸱吻,火烈云中”。“鸱吻”与“蚩吻”意同。晚唐小说家苏鹗所撰《苏氏演义》之卷上载有“蚩者,海兽也。汉武帝作柏梁殿,有上疏者云:蚩尾,水之精,能辟火灾,可置之堂殿,今人多作鸱字”、“见其吻如鸱鸢,遂呼之为鸱吻”。这段话说明,在汉武帝建造柏梁殿时,就有大臣建议在屋顶放蚩尾,以用于镇火;“蚩”为海中神兽,可以镇火;由于“蚩”的的嘴部像“鸱鸢”,因而后来(主要是指唐代)被称为“鸱吻”。那么,什么是“鸱鸢”?其实它是指鹞鹰。如唐代诗人韦应物所撰诗《鸢夺巢》载有“野鹊野鹊巢林梢,鸱鸢恃力夺鹊巢”。

从造型来看,鸱吻相比于鸱尾而言,其造型出现明显变化,且出现于唐代。如南禅寺大殿(782)的鸱尾仅显示出翘起的鱼尾3;而梁思成绘制的佛光寺东大殿鸱尾(梁思成:《记五台山佛光寺建筑》,《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七卷第一期,1944年),不仅有鱼尾,而且明显可见鱼尾前部的龙形神兽,瞪眼张嘴,做吞脊状4。不难发现,在唐代,的形象发生了改变:由早期的鸱尾变成了中期及后来的鸱吻。所谓鸱吻,即露出了龙形脸部,咧嘴獠牙,做张口吞脊状,形貌狰狞,用于驱邪镇火。此后辽(5)、宋(6)、西夏(7)、金(8)、元(9)、明清(10)等时期的鸱吻均变为龙首鱼身的镇火神兽,而该神兽的形象,主要源于印度佛教“摩羯鱼”。

图片

3  山西省忻州市南禅寺大殿鸱尾(唐,782年)

图片

4  梁思成先生手绘佛光寺东大殿鸱吻(唐,857年)

图片

5  天津市蓟县独乐寺山门鸱吻(辽,984

图片

6  河南省登封市少林寺初祖庵大殿鸱吻(北宋,1125

图片

7  国家博物馆藏鸱吻(西夏,1038-1227

图片

8  山西省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鸱吻(金,1140

图片

9  山西省运城市三清殿琉璃鸱吻(元,1247)

图片

图10  故宫钟粹宫正吻(明,1420)

三、外来中介:摩羯鱼

摩羯鱼,亦称“摩竭鱼”、“摩伽罗鱼”,为印度神话中想象的大鱼,被认为是河水之精,有着翻江倒海的神力。摩羯鱼性恶,能损坏船只、加害于人,后被释迦摩尼驯服,弃恶从善。如唐代僧人释慧琳撰《一切经音义》卷第四十一载有:“摩羯者,梵语也。海中大鱼,吞噬一切”,可说明摩羯鱼初性恶。又据南北朝官员杨炫之所撰《洛阳伽蓝记》之卷第五记载:“至辛头大河,河西岸上有如来作摩羯大鱼,从河而出,十二年以肉济人处,起塔为记。”这句话说明,摩羯鱼为佛教神物,是如来佛祖为了救治摩羯国百姓的疾病,跃入水中,化身的大鱼。摩羯国的百姓吃了摩羯鱼的肉,如服灵丹妙药一般,病体痊愈了。大约在东汉时期,随着印度佛教的东传,摩羯鱼的形象已开始在我国出现。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曹植所撰《洛神赋》中载有“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其中的(非文鱼)很可能是摩羯鱼。”是指雌性鲸鱼,如《古今注》载有“鲸,海鱼也……其雌曰”。而东晋画家顾恺之(348-409)根据《洛神赋》内容所作的传世名画《洛神赋图》,具体地绘出了摩羯鱼的形象:体型硕大,鱼形,卷鼻,张嘴露牙,面目狰狞(11)。

图片

11  《洛神赋》(晋)中的摩羯鱼

摩羯鱼体量大如,而其造型在唐代起,又多与龙有关。这种龙首、鱼身带翼的造像,可说是摩羯中国化的基本模样,在唐朝已基本成形。《一切经音义》卷第二十载有摩伽罗鱼,亦言摩竭鱼,正言摩迦罗鱼,此云鲸鱼也;卷二十三载有摩羯鱼,此云大体也。谓即此方巨鳌鱼,两目如日,张口如涧谷,吞舟光出,濆流如潮,欱水如壑,高下如山,大者可长二百里也。上述文字说明摩竭鱼体型硕大,类似鲸鱼,外形与鳌鱼又有相似之处。

那么,什么是“鳌鱼”呢?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撰《封神演义》第八十三回慈航收服狮象吼载有只见乌云仙把头摇了一摇,化作一个金须鳌鱼,剪尾摇头,上了钓竿,可说明鳌鱼曾被观音(慈航)驯服。明代官员周应宾所撰《普陀山志》卷十五载有东侧弥陀佛西则鳌鱼观音,描述了看到的观音像立于鳌鱼之上。浙江舟山的普陀山法雨寺九龙殿观音像足踩一条海鱼,称为海岛观音;梵音洞庵观音像与鳌鱼相连,称其为鳌鱼观音。而从四川新津县观音寺中的飘海观音像雕塑实物(明,12)来看,观音脚踏鳌鱼,立于惊涛骇浪之中,其背景则是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和山西五台山全景。塑像中的鳌鱼形象,正是龙首鱼身的造型。另明代藏书家郭良翰所撰《问奇类林》卷二十八载有鳌鱼其形似龙,好吞火,故立于屋脊。由此可知,古建筑屋顶的摩羯鱼、鳌鱼(13)、鸱吻为同一神兽。

图片

12  四川新津观音寺观音飘海像(明,1490

图片

13  广东省广州市陈家祠屋脊上的鳌鱼(清,1888)

四、从鸱吻到螭吻

故宫为明清皇家宫殿建筑群,其屋顶正脊两端的镇火兽可称为“螭吻”。“螭吻”一词较早的出现在宋代文人龙衮所撰《江南野史》中,其卷三载有“初,台阁殿各有螭吻”。明清以后,“螭吻”这一名称开始逐渐大量出现,并且大多与“龙生九子”说法密切相关。明代文人孙能传所撰《剡溪漫笔》卷二载有“汉时以宫殿多灾,术者言天上有鱼尾星,宜为其象冠於室以禳之。自唐以来,寺观旧殿宇,尚有为飞鱼形尾指上者,今屋上兽头乃是龙种九子之一,名曰螭吻,性好望”。这段话说明:螭吻的用途是用来灭火,其主要原因是,汉代的术人认为天上有“鱼尾星”,将其形象置于屋顶,可以镇火,且该神兽属于龙生九子,叫做螭吻。明代官员杨慎所撰《升庵集》卷八十载有“俗传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二曰螭吻,形似兽,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进一步说明,螭吻是龙生九子之老二。而清代文学家查慎行所撰《人海记》卷上载有“龙生九子……螭吻好吞(火)”,也就是说,螭吻作为龙生九子的身份,可以吞火,具有到灭火的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螭”是指没有角的龙。如东汉文字学家许慎所撰《说文解字》卷十三上载有: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离声,或云无角曰螭,即为龙形兽,无角,色黄。另在古建筑工程领域,螭吻又被称为正吻。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螭吻位于屋顶正脊两端。14所示的太和殿螭吻由吻口、龙身、脖子、卷尾、中央、前爪、后爪、火焰、剑把、背兽等部分组成。其张牙舞爪,“咬住”正脊,极具震慑感,利于镇火。

图片

14  故宫太和殿屋顶的正吻(清)

五、结语

由上述分析不难发现:汉代“鸱尾”造型置于屋脊部位,是用于灭火的镇物;在唐代中期,“鸱尾”逐渐演变成龙头鱼尾的“鸱吻”,中介即为印度佛教传入的摩羯鱼形象;而明代“龙生九子”说法的盛行,使得“鸱吻”造型进一步演化为紫禁城内常见的龙形兽首“螭吻”;从“鸱尾”到“螭吻”,其放置部位及镇火功能始终保持不变。

(作者单位: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