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嵩焘称病回国,黯然回到湘阴老家

 12345csdms 2022-01-09

1879年初,郭嵩焘称病回国,黯然回到湘阴老家。光绪十七年(1891年)郭嵩焘病逝,终年73岁。李鸿章为此抱打不平,特奏请朝廷宣付史馆为郭立传,并请赐谥。朝廷却降旨曰: “郭出使外洋,所著书籍,颇滋物议,故不准立传赐谥。” 

本人藏书《定识人间有此人》一书中恰有一文稿,李文忠公的《胪陈事实疏》,供您鉴览。

******************************************


奏为已故大员学行政绩卓然可传,据实胪陈,恳恩宣付史馆,恭摺仰祈圣鉴。

事据湖南在籍绅士前国子监祭酒先谦、前贵州思南府知府周开铭、前甘肃宁夏府知府黄自元、员外郎曾广镕等联名呈称:原任兵部左侍郎郭嵩焘,由道光二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丁忧回籍。咸丰初,粤匪犯湖南,以守城功议叙,并命在籍帮办团练。时故大学士曾国藩守制家居,奉命办理湖南团练,迟回未出。该侍郎驰至其家,陈说大义。国藩感动,始起视师。方经费奇绌,该侍郎亲行各州县劝捐集饷,创议举办通省盐厘捐局,手定章程。旋带湘勇援前安徽巡抚江忠源于南昌,解围后,奉旨授职编修。在江西守城日,为江忠源言:贼踞江路,宜制造战船以备攻剿。忠源韪其议,属为草奏,得旨允行,其后曾国藩等卒用水师,成肃清江面之功。

七年回京当差,八年入值南书房,九年随亲王僧格林沁赴天津办防,叙功赏戴花翎。旋派赴山东查办税务,十年假归。同治元年特授苏松粮储道道,旋迁两淮盐运使。时运库存银不及四万,欠解江南粮台及安徽协饷甚巨。到任后,详请各营配盐,必由运司掣验。提督李世忠,拥重兵行私盐,莫敢诘问,至是缉获,并没其船,盐运大畅。在任一月,欠响全清,续运银米以济皖军,而江南大营支运营盐随时应付。移交后任,存银尚二十余万,其综理精密如此。旋赏三品顶戴,署理广东巡抚。粤中盗船林立,师船乏饷,与盗相比。该侍郎仿造三板战船,守东江口之石龙,攻破盗村,次及北江,西江,尽敛其船归官,岁省饷需十数万。粤厘设卡多弊,岁人不过七十万,自裁汰归并,岁增至百十四余万。又別立筹饷库,以储捐、罚各款,两岁亦积至二百余万。此皆实政可纪者。五年,开缺回籍。十三年,特召赴京。光绪元年,补福建按察使,内迁兵部左待郎,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二年,充出使英法大臣。遣使之初,人皆视为畏途,朝命特以充选。在西洋三年,考究利病,知无不言。英国于南洋开辟新加坡一岛,闽、广人流寓、贸易、工作者不啻十万,悉受制于英官。该侍郎据约力争于英外部,乃设中国领事官,英埠设华官自此始。自是华人得官保护,遇事不至见陵。其品望最为西人敬服,去任后犹颂弗衰。差旋抵沪,猝染重病,除情乞休,时以不能趋叩阙廷为憾。每遇交涉艰危,旁皇形色,尝有冀多得通知中外事体之人,转相开谕,他日或收其用。其秉性忠诚,系怀时局于此。生平廉洁自矢,任运司时,裁汰规费。出使三年,开报公款仅薪水、房租两事,其他皆自支销。归后家无余赀,惟以书院修脯自给。文章学问,为后进所宗。生平纂述甚富,所著《礼记质疑》四十九卷,业已成书,体大思精,为海内通儒推重。于於本年六月十三日在籍病殁,除由湖南抚臣奏报外,以臣于该侍郎事迹知之最悉,恳请奏乞恩施,专差航海呈递前来。

臣查已故侍郎郭嵩焘,早从军旅,洊历封圻,晚使绝国,行能功绩久在圣明洞察之中。臣早岁即与相识,其后同官京曹,同在兵间,及至江苏,又与共事,逮该侍郎充出使大臣,与北洋交涉尤繁,故其志行知之独详,实有不容泯没者。

曾国藩初以忧归,屡奉诏旨敦促,该侍郎以事关大局,不容预计利钝,手书面请至再至三。曾国藩感其至诚,后每与臣言,未尝不叹其笃掣悱恻能任事也。左宗棠初中危狱,以该侍郎之力得全,遂至显用。戡定以来,论武勋者,盛称曾国藩、左宗棠,而二臣之起,则该侍郎实难挽之至。创厘捐以济师,练战船以剿贼,尤为兵饷大政所系,皆事成而不居其功。当时将帅争欲得以为重。自以侍臣乞退,出处宜严,虽于胡林翼之书招,李续宜之奏调,并辞不赴,及臣治军东下,求贤于曾国藩,专疏荐达,蒙恩特授江苏粮道,该侍郎始起。赴官甫及一年,超署广东巡抚。时当广东吏治军务厘务积弊之后,该侍郎感激知遇,自矢澄清。履任之初,更置将吏,百城肃然,岁筹饷项,赢百余万,而商民不知扰累,尤为人所难能。生平于洋务最为究心,所论利害皆洞入精微,事后无不徵验。前后条列各件,外廷多不尽知。病归后,每与臣书,言及中外交涉各端,反复周详深虑,长言若忧在已。迄今展阅,敬其忠爱之诚,老而弥笃,且深叹不竞其用为可惜也。该侍郎初官翰林,即以文章负天下重望,于学无所不通,而尤善言礼。曾国藩尝谓先王修己治人,经纬万汇,惟在于礼。故于国朝儒生通显者,独推故尚书秦蕙田、王引之。该侍郎所著《礼记质疑》一书,折衷群经,淹贯三礼,括历代制度之大,得诸家训诂之通,实兼秦蕙田、王引之二家所长,卓然礼学大师,为当代所仅见。

道光初,故大学士阮元督粤,始作学海堂以课士,及该侍郎为巡抚,增设条教颛门之学,成就尤乡。粤士称为百年以来两人而已。

伏念该侍郎服官中外,历著勤能。圣朝轸念前劳,自有恩恤之典。至其政绩学术,卓绝可传,应请旨宣付国史馆,并饬下湖南巡抚,录其所著书咨送史馆,以垂不朽。伏读乾隆十七年二月上谕,以故礼部尚书韩菼硕学绩文,加恩追谥。又乾隆三十四年四月上谕,原任刑部尚书王士祯积学工诗,从前未邀易名,宜示哀荣以为稽古者劝,各等因钦此。咸丰十一年,曾国藩为前太常寺卿唐鉴代递遗折,以其宿学忠敬,吁请特旨赐谥,蒙恩允行。仰见先朝激厉儒修,一时传诵,以为文臣之至荣。郭嵩焘经术政绩,视韩菼等殆尤过之,可否特予衰嘉以劝学行,出自逾格恩施,非臣所敢擅请。

所有已故大员事迹可传,请旨宣付史馆缘由,理应恭折具陈,伏乞皇上圣鉴训示。

谨奏

清 . 李鸿章

(整理:城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