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2021学年上海市嘉定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

 中小学阅读写作 2022-01-09

2020-2021学年上海市嘉定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歌怀采薇。(《野望》王绩)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崔颢)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为土灰。(《龟虽寿》曹操)

4)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渡荆门送别》李白)

5)至于夏水襄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峡》郦道元)

6)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解析】:

本题属于基础类题型,需要学生平日里做好记背,注意一些易错字词的书写比如“萋萋”“洲”“溯”。

【答案】:

1)相顾无相识

2)芳草萋萋鹦鹉洲

3)腾蛇乘雾

4)江入大荒流

5)沿溯阻绝

6)水中藻、荇交横

二、诗歌鉴赏。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诗中“征蓬”在古诗中常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

2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一个“单”字,写出了作者出使边塞的孤单和无奈。

B.颈联中“孤烟”“长河”“落日”写出了大漠景色的单调;“直”“圆”写出了边塞人民不惧生活艰苦,奋勇向前以圆美好愿望的豪迈斗志。

C.尾联意思是说在萧关遇到巡逻侦察的骑兵,才知道都护还在很远的燕然山。

D.全诗叙事与写景相结合,而重点在于写景,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画面宏大、意境开阔、景色壮丽的塞外风光图。

【解析】:

1题是在考察学生对诗歌词句含义的把握,要求学生对课本上的诗歌内容和主旨熟悉掌握。

2题考察对诗歌的内容的把握,平常要求学生对诗歌主旨和内容把握明确,对相关内容理解的比较透彻,做题时需要细心大胆。C选项描写了边塞壮美的景观,“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但“直”字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不惧生活艰苦,奋勇向前以圆美好愿望的豪迈斗志。”错误。

【答案】:

1)远行的人

2B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题。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______时期的思想家。

2)解释文中的加粗字。

四时备(                         

未复有能其奇者()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列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标题中的后一个“书”是书信的意思。

B.中间部分以清俊的笔触具体描绘江南雄伟的山川景色。

C.尾句总结全文,表达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

D.本文依次通过山水相映之美,色彩调和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称之美,勾画了令人心怡的山水画卷,堪称精美的山水小品。

【解析】:

1)这题考察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属于基础题型,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常识的积累。

2)这题考察学生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词语。本题的翻译难点在解释“与”。翻译技巧:认真领会原文,把词放入句中去理解。

3)这题考察学生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本题的翻译重点在解释“颓”。要在认真领会原文基础上,把词放入句中去理解,落实好关键词语。

4)这题考察文章内容理解,B选项中“具体描绘江南雄伟的山川景色”错误。“雄伟”错误应该改为“清秀”。南方的山川景色用“雄伟”不合适。

【答案】:

1)陶弘景  南朝

2)都   欣赏、领悟

3)太阳快阳落山,水中的潜游鱼争着跳出水面

4B

四、阅读文言文,完成题。

4.欧阳文忠公屡乞致仕①。门人因间言曰:公德望为朝廷倚重,且未及引年,岂容遽去?公答曰:“   修平生名节为后生描画尽,惟有早退,以全晚节,岂可更侯驱逐乎?

初,公在毫②,已六请致仕,比至蔡③逾年,复请。四年,以观    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

注:①仕:退休。下文“引年”与此同意。②毫:毫州。③蔡:蔡州

1)解释文中的加粗词。

岂容遽()            

至蔡逾年()            

2        )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我一生的名节声誉是后生们尽力描画的。

B.我用一生的名节声誉替后生们描画全了。

C.我一生的名节声誉被后生们描画全了。

D.我一生的名节声誉为了后生们能尽力描画。

3”。   )文中欧阳修“屡乞致仕”具体表现为“

【解析】:

1)这题考察145个文言实词的翻译。做题时可将该词放在全文中去整体把握,有时还需要联系它的前后句去推敲意思。

2)这题考察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学生平时需要多背诵实词,带入文章中结合文意进行翻译。注意重点字的翻译及文言句式的翻译。本句“修”是主语,“为”后加了宾语“后生”,此处表示被动。

3)这题考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需要弄清楚主要人物和事件。“屡乞致仕”的意思是多次请求辞官回乡。抓住关键词“屡”,在后文找相应的内容,“初,公在毫,已六请致仕,比至蔡逾年,复请”,此句的意思是:起初,欧阳修在安徽亳州时已经六次请求退休,等到到了蔡州一年后,又请求。即可得出答案。注意把握本文主要内容,需要对文章有一个全面的理解,结合文章前后联系,注重细节。

【答案】:

1)离开  等到……的时候

2C

3)初,公在毫,已六请致仕,比至蔡逾年,复请。

五、阅读现代文,完成题。

回忆我的母亲(节选)

朱德

①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我的思想也继续向前发展。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隔绝了。母亲就靠那三十亩地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抗战以后,我才能和家里通信。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七年中问,我曾寄回几百元钱和几张自己的照片给母亲。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去年收到侄儿的来信说:“祖母今年已有八十五岁,精神不如昨年之健康,饮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见你一面,聊叙别后情景。”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②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chuò劳作,尤喜纺棉。

③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④我应该感谢母亲,地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⑤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他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⑥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1)看拼音写汉字。

chuò      劳作(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母亲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秀品质。

3)结合加粗词,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看,母亲带给我哪些人生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对选文第⑤段中“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一句在文中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从上句对母亲的高度评价过渡到下句对母亲的报答。

B.用设问形式表示强调:我要报答母亲。

C.它与下句构成一个设问句,表达了“我”报答母亲深恩的方式和决心。

D.它用问句引起作者感情的升华:从报答母亲到尽忠于党和人民。

【解析】:

1)第1题考查了3500个汉字的书写,注意这个字的偏旁,与拾掇的掇,缀进行区分。

2)本题考查人物性格特点的概括,要结合文章内容,找到关键句来分析。

3)本题考查词句的理解。首先解释词语的含义,再结合文章内容,上下句子分析作者流露出的情感。画线句中的加粗词 “一分钟”,突出了时间之短,连一分钟都没有休息,为的是操持家务照顾我们,表达了

对母亲深深的怀念。

4)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根据文段中的“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三个句子可提炼出答案。

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B选项“用设问形式表示强调”没有问题,错误在后半句“我要报答母亲”,我不是要报答母亲,原文“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可知正确答案。

【答案】:

1)辍

2)勤劳、俭朴

3“一分钟”说明母亲连如此短暂的休息时间都没有,她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操持家务、照顾子女上。这一句表现出沉甸甸的思念和感恩之情。

41、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一个强健的身体;勤劳的习惯;生产的知识;革命的意志。

2、母亲去世前未能见母亲一面;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5B

六、阅读现代文,完成题。

①现在已知的鸟类有    9775种,其中约4000种是候鸟。在这9775种鸟类中已有1212种灭绝,占所有鸟类的约1/8,此外,还有179种鸟类面临严重成胁,344种面临高度灭绝危机,688种鸟类目前已非常罕见。

②多么令人惊心动    的残忍和数字!殊不知人类的好日子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鸟类的多种功能和作用来实现的。

③世界上    85%以上的鸟类可以程度不同地捕食害虫,即便是小小的麻雀每年也能捕食许多害虫。燕子能吃苍蝇、飞蛾和蚊子;啄木鸟能吃天牛幼虫;灰喜鹊能吃松毛虫等。1只大山雀在繁殖季节每天喂小鸟100余次,平均每窝按3只小鸟喂食,再加上大鸟自己的捕食,一天能消灭害虫400-500条,一窝大山雀在喂养幼鸟期间就可消灭害虫10000余条。在欧洲1000只紫翅椋乌在繁殖期间能消灭22吨蝗虫,而1吨蝗虫一天的食物量与2500人一天的食物量相当。猫头鹰和鹰等猛禽大多以老鼠等啮齿类动物为食,对控制农业、林业鼠害以及危险疫病的传播,有着重要的贡献。猫头鹰的食物中99%是啮齿类动物,1只猫头鹰一个夏季所消灭的老鼠,相当于保护了1吨粮食;1年所吃掉的老鼠等于保护了一两万斤粮食。以此观之,每年鸟儿吃掉害虫保护的粮食足以供给地球上的人们吃好几个月。

④鸟儿能够维护生物多样性,它们与其他动、植物共同生活、相互依存。每消失一种鸟类,意味着与其伴生的    90种昆虫消失,35种植物消失,23种鱼类消失。在鸟类与植物的共生关系中有一种特别重要的依存关系,即许多植物的种子是靠鸟类来播散的。雁鸭类、鸠鸽、啄木鸟、乌鸦等,是植物种子的重要播散者,而且,很多植物种子经过鸟类消化后,更容易萌生和成长。蜂乌、食蜂鸟太阳鸟、啄花鸟、锈眼鸟、鹦鹉等鸟类嗜食花蜜,对有花植物的传粉有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⑤海鸟眼睛的盐腺,能把喝下去的海水中的盐分排出,据此人们就能把地球上占总水量    97%的海水进行淡化。未来飞机的设计可以模仿蜂鸟实现垂直起降、空中悬停及掉头等特性。还有一些鸟类能飞越几千米的高空而保持脑血管供血畅通,不会缺氧,这也为人类提供了在供氧不足的高原环境中正常生活和延长生命的重要线索。

⑥鸟类每天吸入大量的空气,进食相当于其体重的食物。在呼吸和进食的同时,鸟类具有较强的收集有害物质的功能,空气和食物如果被污染,通过收集和分析鸟类胃内容物的方法,就可知道环境的污染状况。    

⑦鸟类被直接利用那就是为人类提供衣食、医药、役用和观赏等生活之需等,事实上今天的人类几乎已经离不开鸟类    

⑧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挥霍以及对生物栖息地的不断破坏,人类身边的自然世界正在恶化和消失。    鸟类bīn临灭绝的原因中,栖息地破坏和改变占60%,人类捕杀占29%,外来物种竞争、国际贸易、污染等占11%,破坏环境和大量捕杀鸟类,最直接的后果是人类将要忍饥挨饿。而每消失一种鸟类,意味着大量的植物和动物也消失,甚至秧及鱼类。例如,每两种鸟类灭绝,必然有一种哺乳动物随之消亡。失去了这些为数众多的生物资源,人类的生存将变得越来越拮据。更严重的是,如果大量植物随着鸟儿的消失而灭绝,人类生存就会陷入万劫不复危机。

⑨人类不是不可以利用鸟类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但与此同时也需要积极地保护鸟儿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正如人与人体内的微生物群落的关系一样,人与包括鸟类在内的其他动物和植物同样也是一个共生体,如果人类保护包括鸟类在内的其他动物和植物,人类也就在为自己铺就永续生存之道。保护鸟类和其他动植物,也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1)看拼音写汉字。

惊心动          bīn)临灭绝      

2)从全文看,作者围绕“鸟类”依次说明了鸟类濒危的现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内容。

3)第⑧段划线句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4“渡渡鸟和大颅榄树原本是毛里求斯的两种珍贵特产。但是渡渡鸟灭绝后,大颅榄树也渐渐稀少,最后彻底消失了。今天人们才知道,大颅榄树的种子必须靠渡渡鸟消化过后才能发芽,没有了渡渡鸟对大颅榄树种子的首先孕育和催化大颅榄树就再也不会生儿育女和繁衍后代。”这段话应该放回原文的哪两个段落

之间?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上大部分的鸟儿都可以捕食害虫。

B.猫头鹰等大多以老鼠等啮齿类动物为食的猛禽,对控制农业及危险疫病的传播,有着重要的贡献

C.飞机的设计通过模仿蜂鸟实现了垂直起降、空中悬停及掉头等特性。

D.人类与其他动物和植物是一个共生体,保护他们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解析】:

1)考查了3500个汉字的书写,注意这两个字的偏旁。

2)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细读文本可知,本文第一段介绍了鸟类濒危的现状,第二段到第七段介绍鸟类对人类的作用和意义,第八段介绍鸟类濒危的原因及严重后果最后一段总结全文。据此分析可作答。

3)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从一连串的数字可以准确判断出说明方法。结合画线句前后表达的内容分析作用。

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细读材料可知,本段所写为大颅榄树因渡渡鸟的灭绝而消失的事例。正好紧承第四段中的“鸟儿能够维护生物多样性“所以本段应放在第四段之后作为一个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故在45段之间。

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注意回到原文抓细节。C选项找到原文这句话“未来飞机的设计可以模仿蜂鸟实现垂直起降、空中悬停及掉头等特性。”可知答案。

【答案】:

1)魄

2)鸟类对人类的作用和意义、鸟类濒危的原因及严重后果。

3)列数字 具体准确的说明了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挥霍以及对生物栖息地的不断破坏,人类身边的自然世界正在恶化和消失。

4④⑤之间。因为该段例举大颅榄树因渡渡鸟的灭绝而消失的事例,承接上文具体清楚地说明有些植物种子经过鸟类消化后,才更容易萌生和成长,体现了鸟儿能够维护生物多样性,它们与其他动、植物相互依存的特点。(3分)

5C

七、综合运用。

选段一

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晴富于热情。然而大家都对我说,他的相貌并不动人个沉着、谦恭、说话温和的人,大眼睛(老是“非常柔和的眼睛”),身材矮胖但有铁一般的臂膀和腿,他对弟兄的忠诚是尽人皆知的,自从当红军总司公以来他的衣、食住都同士兵一样,共尝士兵们的艰苦,早年往往赤脚走路,有一个冬季专吃南瓜过活,另一个冬季专吃牦牛过活,从不诉苦,难得生病,度量很大万事采用民主方式,永远忠于自己所信仰的主义。    

选段二

“一九二二年为着找寻中国共产党而离开四川的时候,我没有想到怎样同该党发生关系,不过已经决心要同它取得某种联系。事实上,该党刚在几个月前组成,这是我后来知道的。我对于共产主义和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兴趣,是在我自修俄国革命史时被引起的。跟法国留学生的几次谈话,也给我相当的影响。我停在四川的时候,凡是我能够得到的关于欧战和俄国革命的书籍,我都读过。那时以前,我把全部精力都费在保卫民国的战斗上,费在孙中山的民主政治的建立上。但一九一一年革命的失败,全国形成军阀混战,使我大失所望。我知道中国苹革命必须更进一步,必须像俄国革命一样彻底,俄国革命的不断胜利,又给我以希望。    

(节选自埃徳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

1)两段选文中的“他”和“我”都指的是______________他的夫人康克清的话来说,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你在书中还读到了那位令你印象深刻的人物,比如______________,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人。

2)结合阅读体验,谈一谈我们可以从《红星照耀中国》中学到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考查名著文学常识,以及人物性格特点概括。注意抓住人物刻画的典型句子进行概括。

后一空属于主观题,比较基础,人物和特点对应即可,难度不大。

2)本题考查阅读感受。从文学作品中学到的可以从很多方面来写,可以整体把握谈感受,也可以根据书中某一个具体人物谈感受和启发。如:朱德做了某件事,我们从中分析他的人物形象,再写出从中可学习他的什么品质。如:坚强的意志力、锻炼强健的体魄、热爱人民、忠诚为党、高度的责任感。注意结合特殊的社会时代背景进行理解,结合学生生活的现状分析现实意义和启示。

【答案】:

1)朱德,温和,吃苦耐劳。毛泽东,质朴纯真。

2)示例:《红星照耀中国》描述了中国红军长征的经过,透过这一张张薄薄的书页仿佛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仿佛看到了共产党员们流下的鲜血,仿佛看到了他们无私的品德。前辈们经久不衰的一腔热血感染了我,我要学习他们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我要学习他们为中华崛起克己奉公的无私,我更要学习他们在强大敌人面前不服输、勇敢克服困难的难得精神。

八、作文。

题目:这次,我明白了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