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往今来,我们是如何与星辰“对话”的?

 新用户62983191 2022-01-09
图片

12月14日,双子座流星雨大爆发如期来到,中国多地记录到流星雨爆发的盛况。头顶满天星空,对现代很多人来说是奢侈的美景,古人却是司空见惯,在《诗经》时代,更是人人皆知天文。

仰观星空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与自然对话的方式。不仅是现代人喜欢看星星,古人也喜欢,而且他们心怀宇宙,钻研了一些看星星的浪漫方法。

01

把想象力揉进星星的命名里

如果,你看到发着红光的火星,会给它取一个什么样的别名呢?

图片

▲火星

埃及人称它为“desher”,即“红色星球”。古希腊人由火星的红色联想到鲜血,把火星称为战神阿瑞斯(Ares)。古罗马人继承了希腊人的神话,将其称为战神玛尔斯(Mars),Mars也正是现在英语当中对火星的称呼,并且英语中春天开始的三月“March”也是源自玛尔斯。北欧神话里,火星是战争与勇气之神提尔(Týr)。

据古籍记载,火星呈红色,荧光像火,且火的亮度常有变化,它在天空中还是个爱四处瞎逛、位置移动飞快的 “迷惑”存在,所以中国古代叫它“荧惑”,有“荧荧火光、离离乱惑”之意。而2011年,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计划搭乘俄罗斯火箭的便车前往火星,“萤火”这个名字就是取自火星在中国古代一个正式的称呼——“荧惑”的谐音。

图片

古人还给“金星”取了多个“艺名”。《小雅·大东》里说,“东有启明,西有长庚”。它有时黎明前出现在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有时黄昏后出现在西方天空,被称为“长庚”。

02

把星星搬到画里去

如果说古人给星星取名是一件浪漫的事情,那么下一步浪漫持续的进阶就是把星星搬到画上啦。

图片

汉代是中国天文学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同样地,在许多汉代的墓室顶部,也经常配置有刻绘日、月、星辰等表现“天文”的图像,并经常可见如二十八宿、北斗与帝车、东宫苍龙、西宫白虎、牛郎与女宿、彗星等各式象征“天文”的星斗,以及象征日、月食等特殊天文现象的图像。

图片

张匡正墓穹顶星象图

这些刻绘于墓室中的天文图,除了具有象征墓室小宇宙的天空或天界之功能外,更充分地反映了两汉时期人们对于天文的理解与想象。汉画像中的天文图,大多并非是真实、客观准确地再现天空的科学性描绘,较多的是一种以古典神话内容结合人文想象的表现。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则可能与神话传说在当时所能提供的对天文的理解,较之深奥难懂的天文哲理,将更浅显易懂,是表现意象、传播天文知识最好的手段。

图片

▲ 西安交通大学纪录片《千年回响》

03

穹顶之外观星是一种什么体验?

远超现代人想象的是古人还整出了3D立体星图,利用它可以直观、形象地了解日、月、星辰的相互位置以及运动规律。

图片

▲ 金嵌珍珠天球仪 故宫博物院 藏

据乾隆年间的《仪象考成》记载,天球仪有3垣、28宿、300个星座,3242颗星。采用赤金点翠法,以大小不同的珍珠为星,镶嵌于球面之上并刻有星座的名称。比例恰当,位置准确,反映出中国清代高超的天文科技水平。

图片

▲ 图片来源:杨鸣涛

《清乾隆“金嵌珍珠天球仪”的天文学研究》

球仪的基座为圆形珐琅盘底座,通体以细丝盘出缠技花纹,嵌以烧蓝和淡蓝的珐琅釉,以丰富多彩的色调改变了纯金的单调。景泰蓝座足又以四个龙首为形,采用高浮雕法,极富装饰性。底座盘上是奔腾的海水波浪,托盘中心则是指南针。支架的9龙与底盘4龙浑然一体,顾盼有神,与底座内奔涌的海水形成群龙共舞,翻江倒海的宏伟气势,科学的严谨和工艺的浪漫和谐集于一体,珠联璧合,是一件绝无仅有的艺术珍品。这个天球仪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上帝视角”的体验,在观看时,如同置身穹顶之外。

图片

哲学家黑格尔说:

“一个民族要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

他们才有希望。

透过这成百上千颗

依然高悬于穹顶之上的星辰,

我看到了那些仰望星空的人。”

从给星星取名,再到把它们搬进画里,甚至是给满天星河“3D建模”,古人看星星不光是为了浪漫,更重要的是为了活着。

图片

▲ (清)焦秉贞 《耕织图》局部

星象的变化跟天气的变化是息息相关的。在星象变化的指示下,古人们掌握了农耕的最佳时机,得以解决温饱问题,也继续探索着更多全新的观星方式。

从原始仰望星空、观星测向,迈入航天时代。千年前古人们在看星空时留下的无垠浪漫想象,而千年以后,“嫦娥工程”奔月,开启了中国航天的探月征程。走向深空,踏梦远行,星辰大海,我们从未止步。

图片

 等一个天晴的夜晚,

一起出去看星星吧!

参考资料:

《灿烂星河:中国古代星图》

墓室里的中国古代星图》

《神话与知识建构——以汉代墓室中的天文图为例》

《清乾隆“金嵌珍珠天球仪”的天文学研究》

东方思想 | 古人的“浑天”,如今的“飞天”

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中心

优秀传统文化大数据联合实验室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汇路1号

中科院云计算中心16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