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八七期 本地话(龙海)

 风吟楼 2022-01-10

  2021/12/21

图片

                             词语

登于2021/12/21《闽南日报·文化走廊》:

图片

图片

    为便于阅读,附原稿于下:

                      鸡帻

帻,是古代包扎发髻的巾。

又一义“犹冠,形状类似帽子的东西”。前蜀韦庄《鸡公帻》诗:“石状虽如帻,山形可类鸡。” 梅尧臣《鸡冠》诗:“乃有秋花实,全如鸡帻丹。”

从所引证的例句看,不论题目或诗句,那鸡冠也叫作“鸡公帻”、“鸡帻”。

本地闽南话中,无“鸡冠”这词,鸡冠就叫作“鸡帻”(ɡe 阴平ɡueh阴入)。不管是公鸡还是母鸡,那头上高起的肉冠,都叫“鸡帻”。如:“这只鸡儿,鸡帻像一朵红花。”“两只鸡儿,厮咬得鸡帻流血。”

鸡帻,使公鸡显得威武,母鸡显得娇艳,分别有耀眼、悦目的美感。

闽南土话

闽南方言,除了源自古汉语、北方方言和一些外来语外,也因地域关系,自创部分词语。这部分词语,即土话,即在小地区内使用的方言。

关于这部分词语,搜集、掇录于下。

歹相

闽南土话,“歹相”,指人坏的习性。如:“我这个人很歹相,下昏时睏,只要有一只蚊儿来营营飞,我辄无法睏。”

也指为人不好相处,难于容人的生性。如:“你咋者歹相?我讲话较无详细,你现变面,”“歹相的人,漫合伊作伙。”

“歹相”不是指人坏的相貌,而是指人坏的习性、生性。习性生性不好,比相貌不好还坏。

俗语

半目儿厮照

能得有能力,甚至有权势的人多少有点儿照顾,本地俗语叫作“半目儿厮照”。如:“过去,伊好孔,对咱加少也是有半目儿厮照。”“这个人作官,对亲戚全无半目儿厮照,大公无私。”

“照”一义为“照料”,也即“照看”。而这照看,仅只半目,所以很少,就一些些而已。

不过,在人家困境中,能予这样的照看,拉人一把,只要不是利用权势以阿亲占戚,还是要肯定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