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良言福语关不住,醉里看冰花,醒来春风度

 大家闺秀1957 2022-01-10




























良言福语关不住,

醉里看冰花,醒来春风度

作者︱蔡越涛

《海棠春·腊八》

犹闻帘外啼鹊鸟。正欲醒、笑声纷扰。灶台砂锅溢,沸水煮八宝。

起身忙问君郎好。粥味足、甜香破晓。腊月东君迟,却道梅开早。

注释

1、腊八: 指腊八节,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腊八节,俗称“腊八”,汉族传统节日,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泡腊八蒜的风俗。在河南等地,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腊八是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后来东汉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

























































《海棠春·祭灶》

时寒料峭燕山雪。似宿酲、窗外风烈。炉台火正红,灶神潜入夜。

祈福求祥真如铁。糖瓜粘、岁暮年切。拜过灶王爷,丑牛将幕谢。

注释

1、祭灶: 农历的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是中国民间的小年,祭灶是小年的主要活动之一。“二十三,祭灶官”,送走灶王爷,预示着春节即将到来。

传说中,灶官(灶王爷)是负责管理各家灶火的天神,一年中他都在各家的厨房里,监视一家老小。二十三这天晚间,他骑马升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一年来的善恶。玉皇大帝会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决定这一家人来年的吉凶祸福。由于灶王爷的汇报关系重大,在他上天之前,老百姓要搞一个祭拜仪式,俗称“送灶”或“辞灶”。

2、宿酲:  犹宿醉。出自三国 魏 徐干 《情诗》:“忧思连相属,中心如宿酲。” 宋 司马光 《和留守相公寄酒与景仁》诗:“想对白衣初满倾,执盃未饮已诗成。怀贤孤坐悄无语,不是朝来困宿酲。” 清 纳兰性德 《瑞鹤仙·丙辰生日自寿起用弹指词句并呈见阳》词:“无寐,宿酲犹在。小玉 来言,日高花睡。”

























































《相见欢·迎春》

    烟霞斜照东邻,桃符新。索典浓墨红袖倚朱门。节隆重,山河动,惊星辰。乍起东风醒了满目春。

注释

1、桃符: 古指门神,现借代春联。桃符是历史悠久的中国民俗文化。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纸画上二神的图像,悬挂、嵌缀或者张贴于门首,意在祈福灭祸。这就是最早的桃符。

2、节: 特指春节。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在春节期间,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

























































《海棠春·除夕》

窗花爆竹桃符换。黛眉锁、银钱少赚。默念绾青丝,烦恼成盘卷。

除却团圆皆荒诞。猜酒令、鸿来运转。莫笑岁薄寒,隔夜春风暖。

注释

1、桃符:桃符是历史悠久的中国民俗文化。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纸画上二神的图像,悬挂、嵌缀或者张贴于门首,意在祈福灭祸。据说桃木有压邪驱鬼的作用。这就是最早的桃符。后人往往把春联贴在桃符上,于是后人以“桃符”借指“春联”,“挥春”。

























































《海棠春·年夜饭》

爆竹传递万家喜。杯盏响、东来紫气。除岁火独明,饭菜香千里。

入骨相思无从计。高翘首、尽揉糯米。贡品祭先贤,万事皆如意。

注释

1、紫气:  旧时比喻吉祥的征兆。紫气是紫色的气,古人认为紫色与当官有关,很多官服是紫色的。传说老子过函谷关之前,关令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出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于是老子乃着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司马贞索隐引汉·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后遂以“紫气东来”表示祥瑞。“紫气东来”乃“老子出关”时的一大胜境,流传千古,代代传诵。

























































《忆秦娥·大年夜》

    大年夜,烟花笑作金孔雀。金孔雀,舞透华寒,银蝶玉屑。炮仗雪仗闹成海,只为欢歌奏激烈。奏激烈,青衫醉眸,烹酒饕餮。

注释

1、大年夜:除夕夜,又称除夜、岁除,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上。农历十二月为大月,有三十天,所以又称为大年三十、年三十等。

























































《越涛词·春节》

    五湖四海,天涯客、梦倚春风。归心切、回家征程,不分西东。北国天寒冰百丈,江南水暖划乌蓬。疆域阔、却有基因共,血脉承。

    吸引力,年味浓;闺窗外,梅正红。拜高堂,七姑八姨相逢。每年一度犹盛典,万般理由莫撼动。团圆日,任千年不变,亲情重。

注释

1、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的传统盛大节日。由上古时代岁首祭祀活动演变来,其起源蕴含着丰厚深邃的人文与自然文化内涵。在古代民间,人们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便开始“忙年”了,一直到正月十九日。现代的新年节期一般是指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元宵节)。过春节前,背井离乡的人们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春节期间,亲朋好友之间都会相互走访拜年,表达对亲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春节活动均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祭神祭祖、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

























































《卜算子·立春》

风来软江河,残雪解凌柱。举目穹苍任鸟飞,庭际儿习武。

暖烟袅袅升,恰似春幡度。临镜佳人著梅妆,却笑蝶先睹。

注释

1、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明清官方历书中被归入正月节气;到达时间点在公历每年2月3日至5日(农历正月初一前后),太阳达到黄经315度时。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春是温暖、乌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从立春交节当日,一直到立夏前这段时间,都被称为春天。

























































《华清引·大年初六堆雪人》

琼花媚眼倚门神,望断红尘。宿寒冰心谁解?酥手堆天真。

绵腰收处连香襟,讨得大摆长裙。凛冽风中立,何惧唤暖春。

注释

1、门神:  特指农历新年贴于门上的一种画类。作为道教和中国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人们都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辟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中国民间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之一。道教因袭这种信仰,将门神纳入神系,加以祀奉。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每当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对联、门神,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也 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海棠春·过大年》

良言福语关不住。门左右、银花火树。见面问吉祥,邻里多阖睦。

又闻钟声撞财路。酒斟满、笙歌劲舞。醉里看冰花,醒来春风度。

注释

1、过大年:  即过年,指农历春节,包括元旦后直至元宵节的一段时间。是中国人对过年的一种喜庆的说法,表达了人们过年时的喜悦心情。出自元乃贤《新乡媪》诗:“数来三日当大年,阿婆坟上无纸钱。”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解放后,因大年前后立春,所以国务院为了区别于阳历元旦,遂改称春节。

























































作者简介

蔡越涛,当代作家,中国首个现代小说“词牌创造性写作”发起人,被文坛誉为“当代李清照”。毕业于郑州大学新闻系,多年手持金话筒穿梭于电视荧屏,长期担任省会电视台高层领导职务,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越涛词》(一、二、三部),电视连续剧编剧《江南风雨》《豪门春秋》,近50部电视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其中七部参加国际电视节目交流),荣获国家多种奖项。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命运三部曲:《日出日落》《家里家外》《独来独往》和《香玲珑》,以及短篇小说集《瓷狗》等。词集《越涛词》(第一部)入选第七届“鲁迅文学奖”。

原创作品

未经授权禁止盗用版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