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唐往事(311):高祖太宗辛苦建立起的大唐王朝,悄无声息地覆灭

 金色年华554 2022-01-10

第二篇 盛世欢筵:权杖的游戏(103)

高宗死后,武则天放开手脚,在政坛上掀起急风暴雨,这么折腾了七年,到天授元年(690年),她终于撕下最后的伪装,正式推翻李唐王朝,建立武氏周朝。

改朝换代是中国历史一出老戏码,套路相当成熟。第一步叫'天降祥瑞’。垂拱四年(688年),洛水中冒出那块神奇的石头,标志着这步已经完成。第二步叫'劝进’,就是各色人等公开上书,请求更改国号。这里面的关键人物是现任皇帝,他必须出面,表态让贤,不当这个皇帝。一般情况下,新任皇帝要谦让一番才能接受,但武则天是现任皇帝老娘,这个客气就免了。

天授元年九月,'百官宗室、远近百姓、四夷酋长、沙门道士合六万余人’联合上书,'请改国号曰周。皇帝亦上表自请赐姓武氏。

武则天挑了个吉日,九月九日,登上皇城正门'则天门’,相当于现在天安门,正式宣布'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天授,大赦天下。加尊号曰圣神皇帝,降皇帝为皇嗣。

文章图片1

洛阳-则天门

高祖太宗辛辛苦苦建立起的大唐王朝,就这么平静地覆灭。当年那个十三岁的小女孩,历经五十三年残酷的宫廷斗争,终于登上最高宝座,成为君临天下的'圣神皇帝’。中国历史,由此多了一抹不一样的色彩。文人墨客、影视神剧,也从此多了一份素材宝藏。

武这个姓,据说出自西周王族,因此武则天给新朝起名'周’,并且把周文王追尊为始祖皇帝。攀上这么个地位高、年代久的祖宗,既显得气派,乘机还可以压唐王朝一头。

这里面唯一不好处理的是睿宗李旦。以前一般都是降为王,然后或囚或杀,看新皇帝心情。但李旦是亲生儿子,这个老套路就不管用了。一个办法是让他重新回去做太子,但这样的话,自己一撒手,天下又要姓李,岂不白忙活一场?

估计武则天一时也没想好怎么办,于是折衷一下,先让儿子跟自己姓武,同时安个名号叫'皇嗣’。嗣的意思是继承,嗣子就是有继承权的儿子,所以李旦皇帝虽然没得做了,但继承权还在。

与此同时,顺理成章的,对武家人大肆封王。高宗在的时候,武则天对兄弟子侄下了不少狠手,现在自己当了皇帝,还得靠姓武的撑场面。两个侄子武承嗣封魏王、武三思封梁王,算这拨人里牵头的,其他还封了十几个。

皇帝当上了,新朝也成立了,武则天一边享受创造历史的快感,另一边,不可避免又要面临新的烦恼。

这里有一个问题:历史上掌权的太后不少,为什么只有武则天称帝?其中有一个不起眼、但挺重要的因素——安全。

掌权的目的是什么?为了享受说一不二的快感。当太后就可以享受这种快感,为什么一定要做皇帝?能在幕后操纵,为啥一定要到前台打拼?

袁世凯觉得大总统说话不好使,打主意要当皇帝,结果在那个位置上没坐几天,内外交困翘了辫子。

皇帝,不是那么好当的。

最高利益伴随最大的风险,不管平均寿命还是非正常死亡率,帝王都是一个极其糟糕的群体(专家说死于非命的概率,是正常人的一千倍)。相对而言,太后就安全多了。

是选择轻松又安全,还是选择辛苦又危险?大多数人会选择轻松和安全。但武则天不一样,她既要权、又要位,而且样样都要第一名。要着要着,就把自己送进了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群体。

她面临的第一个危机,也是贯穿她整个皇帝生涯的危机,仍然是接班人问题。

这是个老大难问题,高祖、太宗,甚至高宗都被搞得焦头烂额。只不过到武则天这里,老问题出现了新情况。

从前接班人是太子,太子势力大,就威胁到皇上,所以重点是盯紧太子。武则天没立太子,相当于太子的皇嗣李旦,目前正处在一个半打倒、半软禁的状态,讲句不好听的话,气喘大一点都怕被人告发。他是不敢搞事情的,搞事情的是武家人。

大周朝刚一成立,武家班便行动起来,发动一起震惊朝野的'王庆之事件’。这个事件中,政坛矛盾集中暴露,各方势力再次亮相排队。事件最终,以两名宰相被杀、武家班意图暂时受挫而收场。但接班人问题照旧悬而未决,而武则天的危机,也仍然没有解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