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捕虎

 牧野 2022-01-10
□ 文/图 张小章

捕虎

  

曾经的捕虎能手

谢捕虎的后裔

捕获的老虎

荣家湾附近,有一个叫“谢捕虎”的村庄,直接佐证了一种地理生态:

岳阳有老虎。

有一个故事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但却是真事。

顺治五年,岳阳还是南明王朝的天下,是年七月,清兵渡江,兵逼湖南。清兵先头部队在城陵矶至陆城一带与南明军队开战。

南明军队主要是左良玉和李自成的余部,主将何腾蛟将所招抚的李自成

部队分为十营,这些部队从山海关、北京、太原、西安一路被清兵追杀,对清兵几乎就是闻风丧胆,极其缺乏斗志,由于有坚固的岳阳城墙保护,清兵一时还没有攻城的准备,城内的南明部队因此也得了安逸,但终日人心惶惶。一日,突然有兵士来报何腾蛟,说金鄂山下军旗猎猎,人马喧嚣,忽东忽西,似赴城而来。

首先是城外守军的望风而逃,抢渡南津港,向麻塘方向逃窜,而城内守军龟缩不出,并偷偷通过岳阳楼下的“岳阳门”向外转运财物。

其实,这次清兵围城,根本就不是来攻城,而是为了追赶两只老虎,这只老虎从黄峁山赶过来,哪知道它们哪里也不跑,径直往岳阳城方向跑,这才引发了惊慌。清兵见此情景,“追虎兵”突然有了趁机拿下岳阳城的想法,于是,捕虎变成捕人。

岳州失陷。

自古以来,环洞庭湖生态地理中,岳阳曾经就是华南虎的“生物圈”之一。从幕阜山到连云山,从大峰山到相思山,甚至麻布山、黄峁山、五尖山等近城山峦,都是老虎的活动范围。

“谢捕虎”是这一支谢氏家族的先祖,双眼如炬,力大如牛,胆大如虎,是远近闻名的老猎手,在清中叶的时候,受巴陵县令委派,专门在县域内猎虎,一为保境安民,二为朝庭纳贡,所以得此名。

从生物链角度,一只华南虎需要大约70平方公里的林草地作为生存空间,在这一片空间,必须要生活有野猪、鹿、狍等草食性动物,以此来满足猫科动物的生存。古岳州有着广袤的近水滩涂,水草丰茂,麋、獐、麂等食草动物品类繁多,为华南虎等猫科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

现在,这些虎去哪儿了?

解放初期,土地改革方兴未艾,农民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开始对野岭荒山进行大规模开垦。农民的土地增加了,但野生动物的空间却被紧缩了。无处栖息的野生动物只得与人类抢夺生存空间,一时间,被撵得四处游荡的山麂、野猪闯入农田吃秧苗,吃苞米,农民的生计因这些“入侵者”而受到严重影响。

针对野生动物为害农业生产的现状,政府号召农民行动起来,组织猎手上山捕猎,不但猎获物归个人所有,并且还给奖励:打死一只

麂子奖谷十斤,打死一头野猪奖谷一斗,打死一头野牛奖谷二斗。就这样,农民的捕猎积极性空前高涨,野生动物终于没有了踪影。

最先提出反对意见的是老虎。因为野生动物没有了,它们也没有了食物。两年后,饿虎出山,湖南境内虎患形成。

据湖南林业志记载,从1952年至1962年,湖南陷入了长达十年的“饿虎之灾”,十年间,湖南全省共有2000多人命丧虎口。1956年10月,在岳阳县长湖乡第八区段塘付大队,就发生了老虎伤人事件,当时由县武装部牵头,成立民兵打虎队上山围猎,捕获300斤大虎一只,小虎两只。

那一段时期,湘潭地区所属岳阳、湘阴、平江等县成立打虎队75支,十年间捕虎117头。

从此,岳阳虎绝。

谢捕虎的后裔介绍,当初根本没有枪,他们主要通过四种方式来捕虎。一是铁夹。北方人称“虎套”,铁夹大而坚固,安装在老虎经常过往的地方,用铁链系于大树上,再盖上腐叶伪装,老虎若踩中铁夹,将被夹住足爪而擒。二是埋炮。把土硝炸药安装在竹筒内,再藏于肉食中,饥饿的老虎馋吃引起爆炸。三是网围。先侦悉老虎伏卧的准确地点,再用虎网把那块地方圈围起来,留下一个出口,派精壮劳力持刀守住出口,等虎受惊从出口逃亡击杀。四是陷阱,也叫“虎漏”。就是在老虎经常出没的地方挖一个深坑,上面用细树枝架着,再铺垫泥土、树叶等物。在陷阱的旁边另搭一个小棚,门对着陷阱,棚内拴只小羊,小羊离了群,自会不停地叫唤,叫声把老虎招来,自会“漏”进陷阱里。

是为捕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