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中七战,战神粟裕的“神仙仗”!

 瑞德阁楼 2022-01-10

抗战期间,顾祝同请粟裕吃饭,结果粟裕不喝酒,也不吃那些山珍海味,顾祝同劝了半天,粟裕说,你弄盘炒辣椒来好不好?

炒辣椒果然下饭,粟裕吃了一大碗米饭。

油腻中年顾祝同看着这个个子不高、文质彬彬、沉默寡言、才38岁、还“面带杀气”的军人找不到话说,只能拍马屁说:“粟将军,听说你很会打仗……

粟裕刚刚吃饱,拍拍衣服,正襟危坐说:“都是以讹传讹,你不要听风就是雨,那是毛主席教导得好,我们的战士英勇作战,我只是个中间一个承上启下的执行者……

图片

解放战争中,他离蒋介石核心统治区最近,他的主力和国民党军隔着长江对峙,当时蒋介石磨刀霍霍要进攻李先念的中原解放区,粟裕放话威胁说:“蒋若攻李,粟必攻蒋”。

微操大师不服,非要进攻中原解放区。

图片

于是,粟裕开始了苏中七战七捷的神操作。

我老家就是泰兴,粟裕当年指挥作战的地方,这里是新四军和华野的“革命老区”,普通人家都有几个爷爷辈的亲人是新四军、交通员、地下党……黄桥、宣堡、泰兴县城、如皋、南通,这些地方是我从小成长经历的地方,讲实话,看着这地形你想象不出粟裕的那些佯攻、埋伏、迂回、包抄的“骚操作”……因为咱们这儿是长江中下游冲击平原,一马平川,根本没有地势起伏,很难理解当时粟裕是怎么在国民党眼皮子底下“迂回穿插”、“奇袭”的。

图片

粟裕苏中战役的对手,是黄埔一期的李默庵,这是国民党的悍将,人称“文有贺衷寒,武有胡宗南,又文又武李默庵”。

图片

李默庵这个人,对共产党太了解了,在长沙读书的时候,他听过教员演讲,在黄埔上学的时候,徐向前、左权、陈赓,都是他的同学,他甚至还加入过共产党……1926年,他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60团的党代表,团长是叶剑英。

战前李默庵其实研究粟裕研究了很久,没研究出什么名堂来,这不怪他,抗战的时候,日军曾在南京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研究小组,要搞清楚粟裕的作战规律和特点……直到日本投降也没研究出来,这个人是真正的“兵无常势”。

图片

但是李默庵也不怕,因为粟裕只有两个师两个纵队,兵力不过3万人,而他可以指挥五个师两个旅两个警察总队,兵力12万人,自己兵力碾压、武器精良,12万对3万,“优势在我”!

他的同事、整编八十三师师长“千里驰援”李天霞更是叫嚣:“我的一个团就可以和共军干一下”!

粟裕首战宣堡、泰兴,打的就是这个整编八十三师的两个团,正面投入六个团攻击,一个团扫清宣堡外围,三个团围攻泰兴……一战过后,李天霞的两个团和一个旅属山炮营覆没。

图片

第一战啃的就是硬骨头,李天霞的整编八十三师是缅甸远征军部队,全美械装备,战斗力很强。粟裕为什么第一战就选择这么强的敌人?他的考量就是对方越强,就必然骄傲大意,宣堡、泰兴都是国民党军的“突出部”,孤立在整条防线之外,各自只派了一个团防守……所以,集中优势兵力迅猛突击,打的就是“精锐”。

果不其然,李天霞根本没有反应过来,两个团就被吃掉了,粟裕不恋战,在敌军增援到来之际扬长而去……此战歼灭敌军3000多人,俘虏十九旅五十七团少将团长钟雄飞,这人是粟裕的湖南老乡,自称“闪电战”的崇拜者……结果被“闪击”了,这个钟雄飞被俘的时候还骂骂咧咧说共产党“不讲武德”,只会搞“人海战术”,有本事一个团对一个团,摆开来重新打,那才叫公平(黄维附体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二战,李默庵认为虽然宣泰战斗自己损失两个团,但粟裕损失也不会小,他准备以快打快,派王铁汉的整编四十九师的两个旅奔袭如皋,一个旅进攻泰兴,李天霞的整编八十三师向海安前进,三面合击……“围歼”粟裕主力。

算盘打得不错,但是王铁汉正在“两路迂回”包抄如皋的路上,忽然就被打崩了,他们说“遇到了粟裕主力”……李默庵大为惊奇,粟裕主力不是刚刚还在进攻宣堡吗?宣堡到如皋有一百五十里,粟裕主力怎么可能忽然出现在如皋?这不成了“量子力学粟裕”了吗?

图片

实际上,宣泰战斗还在进行的时候,粟裕就已经考虑到李默庵奔袭如皋,于是派华野第一师连夜急行军,在天亮前赶到了如皋,截断了整编四十九师的退路,第七师攻击七十九旅,第七纵队包抄如皋东南……这波是“我预判了你的预判”。

王铁汉向李默庵告急,李默庵完全搞不清楚情况,因为王铁汉说无论往哪个方向运动,“到处都是粟裕的军队”……他往哪里调动部队,哪里就被打,因为四十九师的报话机频率已经完全被粟裕掌握了……王铁汉被攻击的地方,叫做“鬼头街”,这个“九一八”事变中率部抵抗日军的东北军名将,一下子就被粟裕打懵了,如同真的遇到了鬼打墙一样,整编四十九师一万多人被歼灭。

图片

图片

粟裕再次在敌军增援到来之前撤出战斗。

第三战,蒋介石的参谋总长陈诚来了,“小委员长”亲临战场,帮李默庵微操来了,他们准备进攻苏中战略枢纽——海安。

大敌当前,粟裕不能单独决定是战是撤,他要和华中局和华中军区的同志们开会决定,但是华中局在淮安,离海安直线距离一百八十公里……粟裕先骑摩托车,从盐城开到湖垛镇,然后在水网密布的田野小路上跑步前进,中间搞了一辆自行车,骑到散架,最后还雇了一辆黄包车,拉到大河边,桥断了,再坐船,坐到没法开船的时候,再跑步前进……一夜之间,从海安跑到了淮安,开了个会,决定打!第二天,粟裕就返回了海安前线指挥战斗,啥叫“飞将军”啊?

图片

图片

李默庵认为华中野战军北撤海安是因为伤亡过大,不能再战,于是以整编第49师余部由如皋向北,以第160、第187、第148旅自姜堰、大白米一线向东,在几十架飞机支援下,企图两路夹击海安,与华中野战军决战……结果根本没有遇到粟裕主力,他们遇到了七纵。

海安战斗是一场防御战,第七纵队从七月三十日打到八月三号,用三千多兵力,抗击了五万多敌人的轮番猛攻,四天内杀伤国民党军三千余人,自身伤亡只有两百多,打出来十五比一的战损比,机动灵活的袭扰战,让敌军一天就损耗一万多发炮弹……四天后,七纵主动撤出战斗。这段时间,粟裕主力都在修整。

李默庵连续占领如皋、海安,一路“畅通无阻”,于是兵分多路,到处下乡“清剿”……不知不觉中,国民党军队的战线就拉长了,又拉成了“一字长蛇阵”。

图片

而这个时候,从淮南撤出的新四军第2师第5旅和华中军区特务团被调至苏中前线东台一带,使我军在苏中的兵力增至23个团。

李默庵在海安和七纵三千人打得昏天黑地的时候,粟裕主力三万人离他不足十公里……

第四战,李默庵占领了一堆县城,开始转入整体防御,派驻守海安的新编第七旅十九团附属炮兵部队去李堡换防……十九团一动,战机就来了,李堡战斗打响,十九团到李堡屁股还没坐热,就遭到了粟裕的忽然围攻,两个小时就被突破防御,拂晓十九团就被全歼。奉命增援李堡的第七旅二十一团半路遭到伏击,被公路两边玉米地里射出的子弹打得溃散,旅长黄伯光只身逃回海安,第七旅损失九千多人。

李默庵这才知道他到现在都没有摸到“粟裕主力”,然而他已经派出了大量的便衣侦探,明察暗访好几天,结果连十公里外有三万“粟裕主力”都不知道……他根本不了解苏中,这里虽然是一马平川大平原,但人都是新四军的人,都是陈粟的人……第七旅副旅长田从云被俘后吐槽:“侦查个屁,到处都是共产党的民兵,分不清哪个是兵,哪个是民,到处打冷枪,到处抓我们的谍报人员,去一个抓一个,去两个抓一双”……只身逃回的第七旅旅长黄伯光吐槽:“地方民众不问男女老幼都是匪之军民,到处袭杀国军,国军处处受袭,人人被俘,除少数人外,无一漏网……”他们不懂什么叫做“苏中革命老区”,咱们这儿都是党的亲人,都是新四军的亲人,武德充沛,当年国民党一败再败躲到西南的时候,他们就在这些水田河沟里和日伪军死战。

第五战:八月二十一日,国民党丁堰、林梓守军遭到猛烈进攻,攻击方这回真的居然是“粟裕主力”,火力空前强大……李默庵决定匪夷所思,因为丁堰是国民党军防区的腹地,三万多“粟裕主力”是怎么无声无息在大平原上行军,摸到自己的腹地的?三万人摸进来,为什么村里狗都不叫一声?

这些守军是当年的“忠义救国军”改编成的警察部队,战斗力本来就拉胯,李默庵不放心,打电话去问情况,对面回答“不要紧,打上一两个小时就没事了”……结果第二天,五个警察大队5000余人被全歼,华野缴获大量美式卡宾枪和机枪。

粟裕把这一战,叫做“钻到敌人肚子里去”。

李默庵这个人还是有点魄力的,他在丁堰遇袭的时候,就果断进攻只有十纵防守的邵伯,然而这可是“排炮不动,必是十纵”的10纵,国民党军踢到了铁板,不但没有打下邵伯,还被歼灭2000多人……这是第六战。

第七战,在邵伯保卫战打响的时候,粟裕不但没有救援10纵,而是主力直插敌占区。李默庵本来以为粟裕必救邵伯,驻守黄桥的整编六十九师九十九旅正准备进军如皋,却在半路遭到粟裕主力埋伏,华野战士从公路两侧夹击九十九旅,李默庵大急,他以为粟裕会在邵伯,甚至会去如皋,没想到他的主力就在黄桥外围,九十九旅旅长朱志席是他的黄埔学弟,北伐军队老部下,拼了命也得救,他派海安的六十五师火速增援,结果六十五师的一个旅一个团在里黄桥只有几公里的地方被死死拦截,李默庵又派二十五师的一部坐汽车去救……结果二十五师还没到,九十九旅全军覆没,旅长朱志席被俘,增援的一个旅一个团也大部分被歼灭……这一战,粟裕歼灭对方一万七千余人。

苏中“七战七捷”,粟裕以3万人击败敌12万,歼灭5.3万。歼敌人数比他自己的兵力都多。

图片

1947年1月,粟裕指挥部队整编制的消灭了整编26师,这是我军首次整编制的歼灭国军一个整编师。

1947 年5月,国民党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编第74师,全师3.2万人被粟裕在孟良崮被歼灭。运输大队长老泪纵横:“以我绝对优势之革命武力,竟为劣势乌合之匪所陷害。真是空前大的损失,能不令人哀痛!”

1947年全年,粟裕共指挥部队消灭了整整40个旅的编制,比全国其他各个战场歼敌数的总和还要多。

解放战争中,我军进行的较为重要的战役共134次,每役歼敌3万以上的38次,其中粟裕指挥的有12次;每役歼敌5万人以上的23次,其中粟裕指挥的有8次。

粟裕很有自己的想法,经常否掉中央和教员的战略决策,自己来,苏中战役、淮海战役都是如此,教员却往往很开心。

教员给粟裕的电报,往往是“机断专行,不要请示……”。

粟裕看起来文质彬彬,像个“儒将”,其实极有主见,有时候显得“头很铁”,教员一生吐槽他好几次:“粟裕,你来自湘西吧,我怀疑你是个苗子(苗族人)”,粟裕觉得自己是汉人……很多年后,证明了粟裕是个侗族人……

教员不是对面的“微操大师”,他非常喜欢这种有自己主见、实事求是的一线军事指挥官,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总结到:“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所以他非常喜欢粟裕。

其实教员和粟裕是患难之交,他们“一起下过乡”,当年红军七大,教员被选了下去,前委书记给了陈诗人,气呼呼跑去养病,这时候粟裕刚好给教员当警卫连长。

第一次反围剿的时候,在教员指挥下,活捉张辉瓒的,正是红军师长粟裕。仔细看,粟裕灵活多变的指挥风格,和教员还真的有点相似。

粟裕指挥作战的风格和林彪、彭总都不太一样,林彪喜欢“算账”,不把双方优势劣势算个一清二楚他绝对不打,要打就要大胜完胜;彭总善于打那种咬碎钢牙的正面硬仗;而粟裕有点像传说中的“兵仙”韩信,“爱打神仙仗”。

1961年9月,教员接见蒙哥马利元帅。蒙哥马利称赞教员是高明的军事家,用兵如神,特别是淮海战役不可思议。教员很谦虚,说:“我战友中最会打仗的人叫粟裕,淮海战役是他指挥的,他是我们湖南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