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涛(1903--1982),河北成安人,原名庭钧,字晓封,号迟园,中国现代著名小写意花鸟画家。王雪涛是我国20世纪杰出的小写意花鸟画家,他的作品匠心独运、灵妙鲜活,于平淡处见天真,于放逸处见雅致,深得中国艺术神髓。通过数十年的不断探索求新,他融汇中西、贯通古今,在艺术理念与表现手法上均有所突破,其作品既有极高的艺术水准,又做到了雅俗共赏的风格面貌。 王雪涛艺术创新之路反映出强烈的革新意识与文化自觉,是中国花鸟画新时期转型的成功典范,在中国画由古入今的发展过程中独具代表意义,既是近现代中国花鸟画的一面旗帜,也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 ![]() ![]() ![]() ![]() ![]() 王雪涛成长于中国画艺术体系激荡变革的大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时代思潮影响。1922年王雪涛考入北平国立艺专西画科,对素描、色彩等西画画种有过专业训练,因此深谙西画色因此深谙西画色彩组配规律,这使他在后来的中国画创作中能够对色彩使用游刃有余并保持鲜明特色。王雪涛的设色立足传统,借古开今,洋为中用,将古今中外优秀技法熔于一炉,随类赋彩,巧夺天工,独步当今画坛。 ![]() ![]() ![]() ![]() ![]() ![]() ![]() ![]() ![]() ![]() ![]() ![]() ![]() ![]() 对墨色关系的处理,王雪涛也有其过人之处。他早期取法陈白阳、徐青藤、周服卿、王一清等明清花鸟画家,用墨偏向于传统写意花鸟画的规范,注重墨色的氤氲淋漓,色彩则相对淡雅温润,凸显出“以色助墨”的传统美学。王雪涛以文人画为根底,在师法吴昌硕、齐白石等前辈艺术家的基础上,广泛吸收民间艺术色彩艳丽明快的特点,通过加强色墨与色阶对比、色实墨虚的处理手法,既能保留水墨的独特韵味,又可以丰富画面的表现力,完成从“以色助墨”到“以墨显色”的转变,风格语言更加通俗化。 ![]() ![]() ![]() ![]() ![]() ![]() ![]() ![]() ![]() ![]() ![]() ![]() ![]() ![]() 王雪涛注重对描绘对象特点的准确把控,他笔下的花鸟虫鱼,无论在生长特性、外形特征、神情动态等方面都拿捏精到。王雪涛追求的形似并非是对物象的完全再现,他在造型上追求有意对物象特征进行强化,以增强写意性,取得圆中见方、寓方于圆的艺术效果,如牡丹、荷花等花卉,他以直笔、折笔的用笔方法表现,散发出一种拙稚的趣味。王雪涛画鸟类尤其喜用夸张手法,他往往着重描绘禽鸟的神情动态,使其在形态上诙谐有趣,情感上更为拟人。 ![]() ![]() ![]() ![]() ![]() ![]() ![]() ![]() ![]() ![]() ![]() ![]() ![]() 王雪涛笔下的花鸟鲜活生动,神形俏似,清新灵妙,极富笔墨情趣,摆脱了明清以降花鸟画“只画标本”的僵化程式,又有别于文人画萧索孤寂的笔墨请调,探索出雅俗共赏的现实主义风格。在他6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无论设色、造型或构图都形成了独特的王氏风格,成为近代小写意花鸟画的一面旗帜。 ![]() ![]() ![]() ![]() ![]() ![]() ![]() ![]() ![]() |
|
来自: mengk4fz0yyf5h > 《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