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事?还是动脑?

 秦声何来 2022-01-11

1.聪明反被聪明误,脑子总会骗脑子!

2.你身边没有这两种人:

(1)第一种人:聪明。口若悬河,上知天文地理,下知人间烟火。但若说起正事,却是一个挨一个地不靠谱。牛皮吹上天,实事做不成。在我们老家把这种人叫“大白嘴”;

(2)第二种人:愚钝。做事踏实,但不愿动脑。我有一个小兄弟就是这样。只知低头拉车,从不抬头看路。感觉他工作很辛苦,但却又不见成效。

2.我似乎界于两者之间,时而头脑灵活,伶牙俐齿,时而头脑迟钝,沉默寡言。不知道这样“分裂”的性格,是不是因为双子座的缘故?而这样的性格,总让我打不通做事与动脑之间的界限,仿佛做事是做事,动脑是动脑。而不爱劳动这一点也常常成为家人“批斗我”的理由。

3.过去不太理解,现在随着我的思维水平提升,我开始意识到我对做事的理解存在思维盲区。在审视我的思维时,我发现我的思维中默认假设是简单的事不用动脑,复杂的事才用动脑。

4.可是这个假设存在思维漏洞:

(1)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小事远远多于复杂的大事,而且可能一生都不会遇到多少复杂的大事。

(2)任何复杂的大事都是由无数小事组成的。解决好了小事,才能解决大事。

(3)若脑子不好使,无论大小事都解决不了。反而是小事试错成本低,用小事练手练脑成本也最低。

5.按理来说如此简单的道理不应该不知道。可是,事实正好与我们的认知相反。这正是《思辨与立场》一书中所说的非理性思维:自我中心倾向。也就是说人们常常会被自己的大脑所蒙蔽,扭曲事实。

6.大脑的本能倾向于“节能”,即依靠本能的下意识行事是最节能的方式。于是,我们形成了许多习惯。每天的生活中,我们95%的行为都是依靠本能习惯行事。因此,错误的习惯就会一直错误下去。若不能自我审视默认思维中的假设,就不能被发现思维中的漏洞,错误的习惯也就不能改变。

7. 要改变习惯,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得改变思维。据我观察,赋予一件事情意义常常是高手做事的思维模式。在他们眼中事情不分大小,只有意义和价值。对于我而言,可以借鉴。除了理解做小事的原因之外,更重要地是赋予做事意义。

8.我想赋予做事意义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做事当成思维训练的方法,而思维训练则是提升头脑最便捷的方式。

9.比如做事时关注事物的特征,要素之间的关系,这是系统思维。比如把具象的事物抽象化,这是抽象思维。比如考虑如何做事才能更高效,如何做才能让投入时间和资源与成果之间最优,这是经济思维等等。训练的乐子还得自己找,关键是看肯不肯动脑。若不想动脑,神仙也救不了。

10.不过,从思维训练到思维提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有了乐趣,做事也就不再枯燥,反而成了平淡生活中的甜品。

11.这让我想起上小学的时候,总是探索不同的路线上下学。除了走大路,还有许多小路,包括别人家的房前屋后、阴沟边、花坛旁、草丛中。现在看似无聊,那时候却是我的乐趣所在。

12.日子由小事构成,快乐也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