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佰安‖“看夏”

 陕南野山菌文集 2022-01-12

我们老家岩峪沟有个习俗,出嫁的女人回娘家叫遨娘家,而每年麦收之后回娘家则叫“看夏”。

每年的麦收时节,都是最缺少劳动力的时候,这一段时间,已经出嫁的女人都会待在婆家,她们也算是主要劳动力,什么割麦、抢场等活计一样也拉不下,等到麦子晒干活计少了,她就可以丈夫家人的“特赦”,也就是说可以回娘家看看自己的父、母亲了。

女人回娘家“看夏”当然不是空着手的,收了新麦子,自然要蒸些雪白的馒头提上,有的人还专门蒸些“油雪子馍”孝敬娘家的长辈。这些新麦子磨面蒸的馍,白白生生,虚虚活活,别说是吃了,就是看着都让人直流哈喇子。

女儿回到娘家,自然会受到娘家人的热情招待,母亲会将白面扠的硬硬的,擀的薄薄的,所擀的面条切得又宽又长,下到锅里互不粘连,做成的面条有点像biangbiang面,但又必须吃成带汤的,另外碗里还少不了有几个圆圆的新土豆,从视觉上就给人一种新颖的感觉,又加之调上酸酸的柿子醋和油泼辣子等,吃起来的感觉只能是:“撩的太”。

总算回到娘家了,女人难免有一种少有的轻松,不论是说话、吃饭以及仰卧起坐都不用受约束了。她可以大声说话,可以端着碗圪蹴在门里门外吃,还可以随意地斜靠在椅子上,更能无所顾忌的与上辈人说笑,与同辈和晚辈打打闹闹……

倘若是有了孩子的女人回娘家“看夏”,那更是热闹非凡了。父母见到外孙或者外孙女,其欢喜程度真是难以言表,眼睛几乎都笑成了一条缝,竟然非要将自己满是皱纹的老脸贴在孩子稚嫩的脸上,惹得孩子“哇哇”直哭。周围的邻居也必须来凑个热闹的,你挤过来抱一会儿,她也要跑来逗逗孩子,口中还不住地嘟囔着“看我娃亲的,倩的……”除此之外,邻居们还要在孩子的脖子上挂上一支白线,每一家看到孩子都会给挂上一支,这既是对孩子的祝福,也是对孩子外爷外婆的尊重。

外孙、外孙女来到外家,自然就成了村里的主角,他不但会给村里人带来欢乐,带来聊不完的话题,甚至就连邻里之间以前发生的一些矛盾也会因为孩子的到来而得到缓解以至于消除。

然而,回娘家“看夏”的女人毕竟是已经成家的人了,不可能总待在娘家,所以一段时间之后,“看夏”活动将宣告结束。“看夏”的女人离开娘家时,娘家人忙得一塌糊涂,除了准备一些礼物之外,烙“煳峦子”成了最大的难题。过去在我们岩峪沟,有平底锅的人家并不多,而烙“煳峦子”又必须用这种很少有的平底锅,这就只能借用别人家的了。

“煳峦子”是一种特别厚的大圆馍,但是烙这种馍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所用的面要和的特别硬,一般女人和起来都感到很是吃力,必须求助“外头人”帮忙才成。面和好后必须醒好长时间,醒好后将其放在案板上揉成圆圪瘩,然后擀成大约一寸半厚的面团,面团的正中间还要挖出一个圆窟窿,另外在面团上用大小不同的瓶子口印成各种图形后,最后从案板上滑到锅盖上,端到锅灶上再滑到平底锅里去烙。

“煳峦子”算是一项面子工程,烙“煳峦子”更是细活,村里能烙它的人并不多,好在岩峪沟的风气极好,只要有人来求,有这手艺的人都会热心无条件地伸出援手。

“煳峦子”时平底锅下只能用麦秸火悠悠慢烧,上面因为“煳峦子”太厚盖不成锅盖,只能用盆子倒扣着,但即使这样,烙了半天的“煳峦子”还是因为太厚最终仍是半生不熟的。当然,烙完大“煳峦子”还要烙小的“煳峦子”,其中大的要用毛巾绑起来提着,最小的要用线套起来给孩子戴在脖子上。

女人从娘家“看夏”返回,所提的“煳峦子”就是一张最靓的名片,沿途会引来众多的目光,进村之后自然会有人接着“煳峦子”端着让周围的人欣赏它,首先要看它的薄厚,娘家越富裕,“煳峦子”就越厚,再就是看上面的花,花越好看,说明娘家人的手艺越高,越有面子。就这样经过一番展示得到围观者一番称赞后才将“煳峦子”拿回家中。吃饭前,“煳峦子”要切成小角形状放进锅里再蒸一次,蒸好后要分给周围的相邻每户一块,宁拉一村,不拉一户,不能给人留下瞧不起那一家人的把柄。

“看夏”,在当时的岩峪沟算是一景。有人回沟里来“看夏”或者去娘家“看夏”归来,众人都会以各种形式迎接;有人回娘家去“看夏”或者“看夏”结束回去,大家也会以各种形式相送。那真可谓民风淳朴,让人难以忘却。

现如今,收麦天已不像过去那般紧张了,交通及通讯设施的提升更使人们之间的距离缩短,倘若愿意,亲朋好友天天都能见个面,故而人与人之间自然就少了那种好久不见的感觉。岩峪沟昔日“看夏”的情景自然已成为过去式了,那“看夏”的产物“煳峦子”也再难以见到了。

几十年过去了,至今我仍时时想起岩峪沟那有关“看夏”的情景,那古朴的民俗已经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脑海里。

金佰安的个人简历:

金佰安,男,1954年3月18日出生于陕西省商州夜村镇,1980年7月毕业于商洛师范专科学校,中共党员,1980年8月被派往中国第十冶金建设公司(2008年重组改名中十冶集团有限公司),历任中学教师、纪委办公室副主任、纪律检查科科长、审计监察部副部长、纪委副书记兼纪检监察部部长等职,2015年元月退休至今。

文学作品:通讯“匿名信告出一名好干部”于1997年5月在“中国纪检监察报”发表;散文“南瓜花煎饼”、“妻子爱唠叨”于1993年、1994年在“首钢日报”发表。先后在单位报纸“二建通讯”、“中国十冶”、“中十冶报”上发表数十篇文章。自己编印有“走出岩峪沟”上、中、下、续1、续2五本“文学作品”。

晒丹凤,你也可以秀

文学顾问:孙见喜   木南   东篱    丹竹

诵读顾问:海俊

主编:丹凤晒晒

责编:方子蝶    张芬哲    白月光  曹苌茳

校对:邻家小妹   七月未笺

自媒体支持:陕西文谭      无言年华

                   温暖相见       家在商

                   大乾州          新新文学

                   华文月刊       松风阁语

投稿:(必须附个人简介,图片一张)3071085012@ qq.com  或者15591980848

平台往期文字阅读:

金佰安‖陈年往事之腊八节

金佰安‖西安,加油!

金佰安‖岩峪沟的醋

金佰安‖杂面

金佰安‖儿时,在外婆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