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职场中,你若不想惹祸上身,时刻要提醒自己:这4种话不能说

 cheng燚 2022-01-12

我有时在与一些公司的员工聊天的过程中,有些才能比较突出个性比较鲜明的员工感叹道:“在职场上,有时感到好累,说话都要小心翼翼地,生怕得罪人,给人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

实际上,这些员工说得没错,我们要明白这2个道理:

(1)在现实的社会里,根本就不存在毫无纷争的“世外桃源”

(2)“适者生存”职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有其复杂性和险恶性,所以没有一个地方的人际关系不复杂。作为职场人,我们应该充分地了解人性,主动地适应职场环境,不能率性而为。

小心翼翼

“覆水难收”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一样,我们有时情急之下说出来的一些话,无论是无意还是有意,一旦伤害得罪了别人,也许别人表面上没有和你计较,但是不计较不等于不记恨。我们都明白“祸从口出”的道理,懂得如何避祸的人才是高手。

下面这4种话不能说,否则你很可能会吃亏、倒霉。

一、当着领导的面,不谈敏感话题

1、什么叫敏感话题

敏感话题通常指的是:涉及隐私、政治、机密以及见不得光的情感问题等不宜在公开场合谈论的话题。

2、我们经常会在网上看到腐败分子被抓的新闻,有些比较正直但是缺乏职场经验的员工,出于义愤,在办公室里愤怒声讨这些腐败分子贪了多少钱、玩弄了多少个女人。

愤怒声讨

这样做肯定是不合适的:

(1)办公室是工作场所,不是谈论这些敏感话题的地方,你有空议论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在领导看来,说明你的工作量不足,无事可干;

(2)你这样口无遮拦地抨击这些事,领导误以为你是在指桑骂槐,会对你产生戒备心理,领导会把你当成危险分子看待。

二、对领导有意见,不在背后说坏话

1、领导如何安排工作、如何做决定,都有其个人的考虑。有些员工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总是喜欢在背后当着其他同事的面,议论领导的决定或工作指示,以显示自己的高明,结果这些话都被别有用心的人添油加醋地传到了领导耳朵里,越传越离谱。

你在背后对领导的决定指指点点,说长道短,就是贬低领导的意思,是在损害领导的形象,领导能不记恨你吗?

被领导记恨

2、在某些做法或观点上,你若和领导有不同的看法,应该私下地当面向领导提出来,给领导建议。领导若没有采纳你的意见,就应该不折不扣地按照领导的要求去做。

三、在落魄的人面前,不要说狂话

我有个老乡,大家都叫他“吴总”。那年,吴总创业失败,公司倒闭了,他卖了房子和车,还了债,老婆闹着要和他离婚。生意上的惨败,吴总的精神都快崩溃了。

那年的一天下午,我们老家一位姓王的局长出差到广州,王局长是吴总的高中同学,两人的关系一直不错。王局长打电话给吴总,要吴总当晚到广州见面并把酒店的位置发给了吴总。

当晚是我们老乡杨总做东招待王局长,杨总在广州经商,生意做得挺大的。我们几个人在酒店等吴总。吴总把车卖了,是打的士过来的,加上晚上广州塞车,我们一直等到接近20:00,才看到吴总的身影。

在酒席上,杨总对王局长说:“王局长,下次到广州来,请提前给我打个招呼,这次准备太仓促,若有怠慢的地方,还请您多多包涵。下次还是我做东。”

招待客人

吴总也许是考虑到和王局长的同学关系,就接口说道:“下次,由我来做东接待王书记吧!”哪料到杨总阴阳怪气地来了这么一句话:“老吴,凭你现在的样子,就不要打肿脸充胖子了。”

吴总突然站起来,怒目圆睁,拿起桌子上的碗就朝杨总摔了过去:“老杨,你牛B啥?”幸亏我们劝架的人手脚快,要不然就打起来了。王局长远道而来,大家聚一聚图的是开心,但结果却是不欢而散。

杨总说的这句话的确是欺人太甚,吴总本来就痛苦不堪,心里憋着一肚子火,再有修养的人也难于忍受这种羞辱。

无论你现在混得有多好,都不要看不起任何人,做人不能太虚荣、太张狂,千万不要在失意的人或落魄的人面前说狂话。职场上,自以为是,不懂低调、爱显摆、太狂妄的人,迟早是会吃大亏的。

吃大亏

四、和同事争吵,不能放狠话

什么是“狠话”?就是具有侮辱性和攻击性的,威胁他人的话。

在职场上,我们和领导同事之间,通常不会存在什么深仇大恨,但发生点磕磕碰碰也是避免不了的。如果与同事发生了争执,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学会冷静、心平气和地化解矛盾,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说气话,不放狠话,否则拳脚相加就会两败俱伤、难于收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