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5年黄炎培问:如何破解王朝更替?毛主席的回答让他决定投靠我党

 苏文说历史 2022-01-12

1945年7月初,民国著名教育家,时任国民政府参政会议员的黄炎培先生,以个人名义参观访问了红色革命根据地——延安,并多次与毛主席促膝长谈。

身为清末举人、民国知名教育家,黄炎培在离开延安的前一天,对毛主席提出了心中困惑已久却总也找不到答案的历史难题。

大致意思如下:在中国历史上,王朝更迭是屡见不鲜的,它反映了兴衰成败周而复始的特定规律,这仿佛成了一种“魔咒”或者说“怪圈”,恁谁也走不出,对此中国共产党是否能找到一条新路,最终跳出这个“怪圈”。

▲黄炎培

黄炎培这个问题很深奥,涉及了历史、政治、哲学、社会等多个领域,如果不是对国家有十足的责任感,根本不会想去探讨如此艰深的难题。好在,毛主席对此已经有深入的研究。

身为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袖,毛主席没有躲闪和迟疑,当场说出了自己的答案。这个答案很简单,只用两个字就能概括,同时也很复杂,因为直到七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还在努力探索。

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中说:“我曾谈到当年毛主席与黄炎培先生的'窑洞对’,我们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赢得历史主动。”这个“窑洞对”,指的就是毛主席与黄炎培1945年的对话。

因此,毛主席当时给出的答案究竟是什么?这个“答案”,后来给黄炎培的命运来到了什么转变?

▲黄炎培

先从1945年“窑洞对”的诞生开始说起。

“窑洞对”诞生始末

1945年7月1日上午9点35分,黄炎培与傅斯年、左舜生等共6名国民政府参政会议员,共同乘坐一架飞机,从重庆九龙坡机场出发一路向北,经过美丽的嘉陵江和巍峨的秦岭山脉,来到了著名的红色圣地——陕北延安。

当飞机降落的时候,毛主席、朱德、林祖涵、吴玉章、周恩来、邓颖超等中共高级领导人,已经在简陋的延安机场等候许久,他们热情迎接了黄炎培一行的到来。

黄炎培事先没见过毛主席,去延安前受国民党媒体的误导,一直以为毛主席、朱德等红军将领都是飞扬跋扈的模样,等终于看到真人后,才发现实际情况竟是完全相反的。

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料不到,这几位先生都是沉静笃实中带着些文雅,一点没有粗犷傲慢样子。”“大家随便谈天。只觉在做各位高级将领,一般定以为飞扬跋扈得了不起,哪里知道一个个都是朴实稳重,和我平时的想象完全两样。和贺龙同桌谈天,就有这种感性。像朱德的厚重温文,更不容说了。”

正是因为留下了非常好的第一印象,于是在7月4日,即将离开延安的时候,黄炎培主动来到毛主席的窑洞里,与他进行了最后的对话。

正是这个谈话,诞生了流传千古的“窑洞对”;也正是这个谈话,让黄炎培开始转变自己的政治立场,逐渐从“中立”转变为对中国共产党的“一边倒”。

▲1945年7月,毛主席与黄炎培在延安机场

这个对话始于毛主席。他问黄炎培:经过几天的参观,感想怎么样?

黄炎培是个教育家,也是个革命家,早年曾通缉、被逮捕、被迫逃亡国外后又回到国内,袁世凯、北洋政府、蒋介石政府都曾热情抛出“橄榄枝”,邀请他出任教育总长等高级职位,但黄炎培都没接受,始终不愿意同流合污。

正是基于复杂的社会经验,黄炎培对延安之行有着更特别的体验,趁此机会,他提出了自己的心中之惑,后来也被称为“黄炎培之问”

原话是:“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为了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求发展,到干部人才渐见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

黄炎培这段话很长,核心意思是:因为环境变化、人的自然惰性等原因,在中国历史上,王朝的更替总是无法避免,谁都没能跳出这个周期率。对此,我们究竟该如何破解?中国共产党是否能够找出一条新路。

▲毛主席与黄炎培(左二)

毛主席比黄炎培小15岁,其实早在二十年前就听过黄炎培的演讲,可以说是黄炎培的一名崇敬者,因此对黄炎培的这个问题,他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并当场“亮”出了自己的答案。

毛主席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逃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毛主席认为,政权之所以会败,是因为失去了民心,为了避免失去民心,必须让人民当家作主,只有人民负起监督政府的责任,才不会人亡政息,如此便是跳出了历史周期率。

▲黄炎培与周总理

毛主席和黄炎培的这个对话,后来被誉为堪比《隆中对》的“窑洞对”,几十年来,许多专家学者矢志不渝地对此进行探究。

甚至直到七十多年的二零二二年新年贺词中,依然专门提及了这个对话,并且给出了另一层见解,那就是勇于进行自我革命

这是在毛主席提出的“民主”之外的另一个新时代的答案。这个答案效果如何,可能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不过当年毛主席提出“民主”这条新路后,他当年是那么说,后来也是那么做的。从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从国体(人民民主专政)到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无不体现了这个特色。

▲黄炎培与毛主席

三十多年后,黄炎培在撰写自己的回忆录《八十年来黄炎培自述》时,重提这段对话,身为问题的提出者,完全肯定了毛主席的这个答案。

他说:“这话是对的。只有大政方针决之于民,个人功业欲才不会发生。只有把每一块地方的事,公之于每一地方的人,才能使地地得人,人人得事,把民主来打破这周期率,怕是有效的。”

中国历史上经典的“窑洞对”,便是这样诞生的。因为这个窑洞对,黄炎培的人生路线从此发生巨变。

一边倒向中国共产党

黄炎培自1945年7月5日从延安回到重庆后,便决定将几日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以日记的形式公开发表,不过却受到了蒋介石当局的强力阻挠。

因为在之前很多年里,国民党为了抹黑共产党,对延安等根据地散播了诸多比如共产共妻、环境污秽等描述,就连黄炎培自己在抵达延安前,也以为毛主席是暴力的人,但当他亲眼见到延安百姓以及红军将领后,才发现之前报纸上的描述都是污蔑和谣言。

因此,黄炎培决定实事求是,激浊扬清,虽然身边不断有友人劝他,但他还是冲破阻力发表了著名的《延安归来》。

此文一发表,初次刊印的两万册迅速销售一空,在重庆乃至全国都引起了热议,对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造成了极大的舆论压力。

蒋介石对黄炎培产生了极度的厌恶心理,不过迫于当时停止内战的社会大势,以及黄炎培的社会声望,未敢做出什么出格的行为。

▲黄炎培

等到抗战胜利后,当黄炎培以第三方人士在国共之间进行调停,蒋介石原本想通过他人拉拢黄炎培“下海”,但黄炎培说“不能自毁人格”,再一次严词拒绝。

如此,黄炎培彻底成了蒋介石和国民党特务的眼中钉、肉中刺。后来,黄炎培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1949年5月12月,黄炎培的二儿子,清华大学高材生,哈佛大学经济学硕士,中国民主同盟会成员黄竞武先生,不幸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当时黄炎培已经顺利逃脱国民党特务的监视,辗转香港,来到了北平。

蒋介石政权倒台在即,此时抓捕黄竞武,野心昭然若揭。

当时毛主席得知黄竞武被捕的消息极为震怒,曾下令想尽一切办法营救,但最终还是鞭长莫及,同年5月18日凌晨,双腿被打断的黄竞武被拖出牢房,活埋于监狱中。仅仅9天后,上海解放。

同年6月2日,黄竞武等13位革命志士的遗体在南市车站路国民党国防部保密局监狱中被发现,上海市人民政府追认黄竞武为革命烈士,公葬于川沙烈士公墓。

▲黄竞武

虽然儿子被残酷杀害,不过黄炎培却没有低头,他亲自撰写了一篇纪念文章:“竞武,你死了,倘若你预知死后八天,上海六百万市民便得解放,全中国四万万七千万人民将先后得到解放,竞武,你虽死得惨,也可以安心了。”

不仅如此,新中国成立后,黄炎培又以72岁高龄,接受毛主席周总理的邀请,担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等职。

对此,他的儿子黄大能曾表示郁闷,因为黄炎培一向拒绝做官,过去袁世凯、蒋介石都多次邀请“下海”,但黄炎培都拒绝了,为何这次却甘愿晚年踏足政治?

黄炎培向儿子解释了原因:“以往拒绝做官是不愿入污泥,今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我做的是人民的官呵!”

▲黄炎培与家人

黄炎培一生正直坦荡,爱国爱民,为我们留下了无限遗产。

身为教育家,他的教育理念也得到后人的尊敬和效仿,对此他的儿子黄大能,曾在黄炎培的回忆录中记述了相关内容。

黄炎培一向教育他的子女,要做一个正直、勤恳的人,他给子女的座右铭,简简单单48字,至今仍具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兹抄录如下:

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忠实。

事闲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