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锚点效应
把一个汉堡定价16块,包含这个汉堡在内的套餐定价为20块,这时你就不大可能会去选择汉堡,而是会选择套餐。这背后就有一个叫「锚点效应」的原理在。
汉堡的16块定价就是锚点,你一看到它,就把它作为参照点,而以它作为参照点,套餐20块当然很便宜。也就是说,人家给汉堡定价16块,也许就是为了让我们买套餐的。
2.布利丹毛驴效应
一头饥饿的毛驴站在两捆完全一样的稻草面前,因为犹豫不决不知道先吃哪捆好,最终竟被活活饿死了。
这个工作轻松,就是离家远;那个工资高,但是996,一直犹豫不敢决定,最终可能一份工作也得不到。
3.卢维斯定理
明明是王者,却撒谎青铜水平。如果被别人知道了真实水平,反而会显得不真诚。
谦虚是好事,但过分的谦虚反而是种虚伪,实事求是才是正确的为人处世方式。
4.信息茧房
现在的网络会自动过滤我们「不感兴趣」的事,所以刷到的都是爱听的歌单、爱看的段子、喜欢的爱豆,这是网络的彩色幻影,背后是几百人的团队整日研究你的喜好,揣摩你的心理,希望你能在他们的网页多停留一会。
所以,要时刻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如果只选择使自己预愉悦的信息,时间长了会将自己禁锢在蚕茧般的「信息茧房」中。
多学习不同牛人的思维方式,才能在在未来应对不同挑战,真正提升自己,轻松跨过坎坷。如果你也想学习这种底层思考方式,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费曼学长Rich」,我把总结下来的【牛人必备的100套思维模型】分享给你,希望给你一些帮助和参考~
5.阿伦森效应
「阿伦森效应」就是指我们喜欢对自己赞扬、奖励增多的人或物。
一开始给你1块,再给5块,你会觉得对方很大方,以后还能给你更多钱;
反过来一开始给5块,第二次就1块了,你肯定觉得这人没诚意,也没有和他相处的欲望了。
总金额都是一样的,但逐渐增多和逐渐减少的感觉天差地别。
为人处世也是一样,刚认识就过分热情,之后回到正常水平,明明自己也是善良的,别人也会觉得你越来越没诚意。不如一开始适当友好一些,后面再多点热情,对方反而觉得你是个很不错的人。
6.三明治效应
把批评夹在表扬之间,更能让人接受。
比如今天这个菜真好吃!(表扬)
就是有点咸了(批评)
要是下次少放点盐我能吃一锅!(表扬)
7.提问原则
在提问前设定一个「框架」,在这个框架里提问,就会得到你想要的答案。
比如你想约妹子出来玩,如果问:你周日晚上有空吗,她肯定下意识选择最简单的回答:没空。
如果换成:周日晚上想约你出来玩,你想看最新上映的电影还是吃大餐?她绝对会考虑一下。
拿来就用:如果你觉得这篇回答好,是会点赞还是收藏呢?
8.巴纳姆效应
有位心理学家给一群人做完「人格测试」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参与者判断哪份是自己的结果。
事实上,这里一份是参与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但大部分参与者竟然认为平均值更准确地描述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生活里的星座、算命、塔罗其实是一种「巴纳姆效应」,当给予一个非常模糊的人格描述时,人们会不由自主的把自己带入进去。
而且当内心缺乏安全感,有依赖心理时,更容易受到语言的暗示。只要给予情感安慰,即便说些不痛不痒的话也会深信不疑。
比如好朋友被渣了,你安慰她:天秤座的女孩就是非常善良,容易被骗。她绝对相信,心情也会好一些。
9.墨菲定律
正在处理的文件很重要,担心电脑死机,没想到一顿操作后真的黑屏了。
下大雪害怕堵车,巧了,这条路就是纹丝不动。
「墨菲定律」指你越担心什么,就越有可能发生什么。这种出错论,从来不是让我们沉溺侥幸,而是告诫我们要有「危机意识」,重视生活中随时发生的偶然可能。
10.南风法则
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
北风凛冽刺骨,人们把大衣过得更紧了。
而南风温暖徐徐,人们觉得春意盎然就把大衣脱掉了,所以南风取得了胜利。
语言中也是如此,温暖的语气永远好过强硬冰冷,看到这里的你能不能也点个赞温暖一下我呀~
11.马蝇效应
再懒惰的马,只要身上有马蝇叮咬,它也会精神抖擞,飞快奔跑。
有同学说写作很难,没灵感写不出来,那是因为「外部动力」还不够。
你想想,现在10个字都憋不出来的你,高中是不是2小时洋洋洒洒800字?
再有费劲也做不出来的事,设置一个Deadline也能帮我们迅速做出来了。
12.酝酿效应
学习遇到瓶颈时可以下楼遛个弯,按下暂停键,让思维缓冲进入酝酿阶段,或者冲个澡,灵感总在这些不经意的瞬间迸发。适当暂停,事情会事半功倍。
13.培哥效应
采用联想的方式可以促进高效记忆,形成「记忆宫殿」,比如从「咖啡」联想到「糖」,再联想到「sugar」-「S」。
真正的记忆大师都不是靠死记硬背,生活中学会「培哥记忆法」就可以安心为每一个账号设置不同的密码了~
除了培哥记忆,我还总结了一套被数百位学生党、考研党收藏的“记忆力教程”,放在我的个人公众号【费曼学长Rich】,从此记忆力提升,单词更好记了。如果你也需要可以到公众号后台免费领取~
14.近因效应
人们对事情末尾的记忆要优于中间部分。
和平分手的人,记得的是这段感情的美好;不欢而散的,会否定感情里付出的一切。
15.责任分散效应
如果商场里有抢劫的,有人大喊一声:谁能帮帮我!大家左看右看,这么多人在场,我就没有出手的理由。
但如果受害者说:前面那个男生,你可以帮我报警吗?男生被赋予了特殊感和责任感,很大概率会承担报警的责任。
这条也想说给正在看的你,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寻求帮助,一定要找到「一个」责任主体,可以救命,但希望你永远不会用到。
16.曝光效应
人对自己越熟悉的事物越喜欢。想要得到某个人的好感,找机会在ta眼前多出现几次,多看多聊,日久生情。
18.尾数定价原则
标价99和101的物品,虽然只差了2块钱,但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99元的商品。
2199的物品比2000贵了10%,却有「贵一丁点」的错觉,一下子多花了200块。
商人的心理战,你可不能输。
19.破窗效应
如果放任不良现象,人们便会效仿,甚至变本加厉。
也许一开始垃圾桶旁只有一张纸,但是没人捡,大家就会觉得扔在外面也没人管,那我乱扔也没有人管,最后漂亮的旅游景点垃圾满地,大家也没有愧疚感。
20.二八定律
任何事情,最重要的部分约占20%,剩下80%都是次要的。
考试前想要复习来不及看完整本书,那就看看每一章节的重点,把它吃透。
21.聚光灯效应
你内心非常在意的事,别人可能根本不在意。
眼线画歪了担心被人看出来,结果没有人大家还是和你谈笑风生根本没有提起这件事。
人只在意自己的事情,真正让你在意的不是别人的目光,而是心里的那盏「聚光灯」。
22.控制错觉定律
买了彩票就有预感自己一定能「中大奖」,小白进入股市就自认为可以超过老手。
因为「控制错觉」,才会有人前仆后继的赌博、投资,天真的以为自己可以控制「随机概率」。
23.鸟笼效应
偶然拥有一只鸟笼的人,会产生买一只鸟的想法。
比如买了个新沙发,发现地摊也不太配,换完了地毯,又想换个茶几。
「鸟笼效应」一开始是刚需,后面的都是「连带消费」。
24.利益原则
想要得到他人的帮助,先想想,能不能触碰到对方的利益。
假如你去取钱,ATM少吐了500,银行会说等明天上班立刻处理。
但你要说「ATM多吐出来了5000块钱」,10分钟后就有人到。
这条值得你的一个赞。
25.波特定理
「总盯着别人的错误」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因为男/女朋友忘了纪念日,每次吵架都要提起这件事,那很难说你们还能一起过多少个生日。
26.目标动力原则。
感觉离目标越近的时候,动力就越充足。比如拼夕夕的提现红包,上来就九十几块,但剩下的十几块要凑好多人。
27.飞轮效应
万事开头难,但一开始就将「任务」的轮子推动起来,后面就会越来越容易。
我们在生活里想要养成一个习惯,不妨先坚持一段时间,这段困难过了以后,积累的红利越来越多,就养成了习惯。
就比如我自己吧,一开始写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毫无进展,觉悟之后连续写了一个月的文章和回答,公众号也积累了一批爱学习爱成长的读者,现在不仅写作有了进步,还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陪我,收获了坚持带来的红利。
28.野马结局
非洲草原上有一种不起眼的吸血蝙蝠,它身体极小,确是野马的天敌。这种蝙蝠靠吸血生存,它在攻击野马时,常附着在马腿上吸血。
野马收到蝙蝠的挑衅和攻击,开始狂奔乱跳,却不能赶走吸血的蝙蝠。
蝙蝠肆意地在野马的腿上、头上、身上吸血,吃饱喝足才满意离去。
一只蝙蝠的吸血量对于野马来说远不致命,可野马却在狂奔、暴怒中无可奈何地死去。
生活里难免遇到糟心事,如果不能调整心态,因为「芝麻小事」就大动肝火、暴跳如雷,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29.钟摆效应
今天刚中了1000块钱,高兴极了,冲去商场购物。
结果路上不小心把这钱丢了,懊悔的直跺脚。
这种心情大喜、大悲的过程就是「钟摆效应」。要学会控制自己,不被情感左右,毕竟高兴到极点之后,总会有事让你down到极点。心态平和了,做事也会沉稳许多。
30.人在极度投入的时候会忽略掉周围的一些东西,不信你找出第17条给我看看。
31.吊桥效应
约会关系想要更进一步,不妨带ta去鬼屋、玩过山车,看恐怖电影或科幻大片。
人在紧张时会呼吸急促、心跳加速,这时如果身边有异性,就会将这种生理反应误以为对ta的心动,爱情就悄悄诞生了~
32.归因偏差
吵架时总觉得对方是没事找事,和好了觉得是自己情商高,会哄人;考试考砸了说题太难,考好了又夸自己聪明。
成功时多半是自己的功劳;失败时甩锅给别人,这种主观归纳原因的表现就是“归因偏差”。
33.皮格马利翁效应
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人的观念会受别人暗示的影响。
教长辈用微信,他却一直学不会,这时候不要着急。每操作对一步就夸奖一句「真棒」,他会学的更快哦。
偷偷告诉你,你的点赞会触发皮格马利翁效应,鼓励学长输出更多干货。
最后,自我介绍一下:
@费曼学长
5年内不断逆袭的成长型博主,在知乎分享了数十篇优质成长干货和学习方法。
邀请你关注我的公众号「费曼学长Rich」(不告诉一般人),那里是我的立锥之地,我会把看过什么书、有什么私藏的逆袭经验、多年的成长心得通通分享给你。
比如:
牛人必备的100套思维模型
让我受益颇深的TED演讲
PS+Python+PR的全套技能资料
200本成长必读精选书单
零基础文案写作教程
花几万块求来的理财经验和技巧
复盘思路和复盘方法
人人都能轻松上手的思维导图教程
改善和提升记忆力的全套教程和方法
........
思维模型#牛人必备的100个思维模型(人生必杀技)
思维模型#牛人必备的100个思维模型(人生必杀技)
50个顶级思维模型(第二季)
柯维七个习惯模型:高效能人士秘诀
费曼学习法:终极学习法
长短时记忆模型:让记忆更高效
成长类
名元智能理论:拓宽智能的边界
成功智力理论为:什么智商不能决定成功?
杠铃法则:小祗率大回报
证伪思维: 只有批判才能前行
模因论:思维病毒vs文化DNA
思维类
全新思维:决胜未来的大大能力
5why思维法:丰田的问题分析法
黄金思维圈:乔布斯让苹果红遍世界的法则
奥卡姆剃刀:创新的极简主义
创新类
创意黏性设计的6原则模型:行为设计学模型
创造力三阶段模型:激发企业创造力
代表性启发:经验的对与错
幸存者偏差:你不一定了解真实的世界
禀赋效应:你可能高估了自己所拥有的
安慰剂效应:心理暗示的强大力量
心理类
承诺升级:为什么会错上加错?
塑火效应:为什么我们很难说服别人?
幸福2.0理论:获得持久的幸福公式
情绪智力理论: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心流理论:如何让自己沉浸与专注?
幂次法则:指数级增长的秘诀
均值回日: 金融学里的万有引力
经济学
网络效应:规模的指数增长
长尾理论:聚沙成塔创造市场价值
全范围领导模型:王者归来
群体领袖说服模型:领袖是如何说服别人的?
影响力模型:让人“顺从”的大大原理
战略制定框架模型:战略指南针
麦肯锡7S模型:麦肯锡的战略思维
定位理论: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
魏朱商业模式:如何找寻商业模型?
管理类
GTD时间管理模型:让时间更高效
大五模型:经典性格测试法
OKR工作法:谷歌目标管理法
世界咖啡:深度会谈的方法
图尔敏论证模型:科学论证法
零成本改变行动框架模型:行为设计学模型
打造巅峰体验的4个瞬间:行为设计学模型
KT决策法:最负盛名的决策模型
WRAP央策模型:决策的流程化
PrOACT决策模型:决策王牌
决策类
AHP层次分析法:复杂的多目标决策法
贝叶斯决策理论: 基于概率的决策
制胜决 策四阶段模型:成就完美决策
创意择优决策模型: 极度透明决策法
控制论:动物和机器控制的科学
复杂科学
熵增定律:从有序到无序的宇宙法则
1. 解决问题
简单问题:单学科问题,比方写一篇论文,能够运用金字塔原理模型;复杂问题:涉及多个学科,例比特币、股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数学、投资学、概率学等)、房价猜测等,组合跨学科模型去分析猜测;个性问题:跨学科组合和自创模型去解决问题,比方子女教育。
2.思想晋级
从理性思想到理性思想:从单纯的拍脑袋决议计划,转化为理性考虑。从点状思想到模型思想:从单维度的点状思想,转化为多维度的模型思想。!
牛人必备的100个思维模型:打造峰值体验

百度搜索全民阅读epub关注
0.4032019.05.16 22:13:15字数 1,172阅读 4,479
打造峰值体验
打造峰值体验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了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他把人的需求层次分为5层,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马斯洛晚年时期,他对需求理论进行了修改,提出了最高层次的需求,超自我实现(Over Actualization)理论。就是当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充分的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求时,所出现短暂的《高峰经验。,通常都是在执行一件事情时,或是完成一件事情时,才能深刻体验到的这种感觉,在研究。超自我实现。时,马斯洛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伟大的潜力,每个人都可以发展自己的潜力,达到超自我实现,而《高峰体验°便是《超自我实现°的暂时片刻。马斯洛相信人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重要途径便是°高峰体验。
高峰体验是指人们在追求自我超越的过程中,基本需要获得满足后,达到自我实现时所感受到的短暂的、豁达的、极乐的体验,是一种趋于顶峰、超越时空、超越自我的满足与完美体验。马斯洛认为:在高峰时刻,人们更真实地成为他自己,更完全地实现了他的潜能,更接近于他存在的核心,更充分地具有人性。。可见,在一定意义上,高峰体验的时刻就是自我实现的时刻。
在马斯洛看来,获得高峰体验的途径很多;。这些美好的瞬时体验可以来自爱情、和异性结合,来自审美感受,来自创造冲动和创造激情,来自意义重大的顿悟与发现,来自女性的自然分娩和对孩子的慈爱,来自与大自然的交融,来自某种体育运动,来自翩翩起舞时······
高峰体验能否进行人为设计院?进而影响自己或者别人的高峰体验昵?斯坦福大学教授B.J福格提出了一个非常前沿的心理学理论,行为设计学。行为设计是基于人类思维的研究,间接的设计干扰,影响行为和决策。福格的多位学生更是用这套理论自主创业,成为百万富翁。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研究,人们对一段经历的感受取决于两个时刻:。峰值。(最好或最坏的时刻结尾。
美国知名行为心理学家希思兄弟是行为设计学的领军人物,他们认为,在体验经济时代,除了产品和服务,人们更关注情感体验和自我实现。找准并精心设计这些时刻,我们就能轻松掌控情感乃至行为。希思兄弟通过研究发现那些令人愉快的峰值时刻一般包含四种情感
1、欣喜感。来自大脑专注、享受的感觉。给人惊喜和仪式感,便可引发。超凡。之感。
2、认知感。当人们恍然意识到自己的能或不能时,那种醒悟、厌恶、心碎、狂喜的情绪,会铭记终生。
3、荣耀感。在展现勇气、获得认可、战胜挑战的一刹那,人们内心会自发产生一种骄傲和自豪感。
4、连接感。和他人一起经历痛苦、实现目标时,人们会感觉彼此关系更进一步。当我们面对生命中的转变、里程碑时刻和低谷事件时,会本能地渴望关注和重视。这也是体验设计者最值得关注的三个关键事件,是搭建信任、尊重、责任和忠诚度的最佳时机。结合以上4种峰值体验,凸显转变时刻,纪念里程碑事件,填平低谷感受,就抓住了行为设计的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