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泥痕墨韵——孙生印、孙志刚艺术作品展

 70油画公社 2022-01-12


展览名称

泥痕墨韵——孙生印、孙志刚艺术作品展

主办单位

浙江省美术家协会

承办单位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学术支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  

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学院

展览时间

2017.10.21-10.29

开幕时间

2017.10.21  10:00AM

展览地点

浙江美术馆(杭州市南山路138号)


 前言

孙生印是我父亲。他1945年生于山西临汾,号“静香园主人”,自幼酷嗜书画,1968年毕业于山西轻工业美术专科学校,此后虽从事图案设计20余年,但书画不因之以废。每日作字作画,只为静心养志,不求闻达,自我幼时便将一股古文人之风灌注于我的艺术观中。去年,我父亲左眼染疾,不幸失明,但他豁达亦如古文人,竟不以失明为意,更号“一眇”,作画如初,是真爱艺术、懂艺术,而能得艺“道”的人啊!然而父亲的眼疾却让我蓦然有世事无常、人生苦短之感!

我1993年考取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2007年在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得硕士学位,再往后任教于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迄今。我自己也过了不惑之年,却依旧在艺术理想与生活现实之间挣扎。反思父亲身上那种游艺志道的通达,反思我们父子两代艺人的追求、遭际和态度,便有了呈现于是的展览。

本次展览展出的主要是孙生印的书画作品和孙志刚的陶瓷雕塑、陶瓷绘画作品,总计80余件。媒介和画题多样,“泥痕墨韵”则是我们能够想到的主题。我素不善文字,因借吴冠中先生一语表达我和父亲的心情:“喜欢,就来看我们的画吧!”

孙志刚于醒墨斋

2017.10.10

生印,男,1945年生于山西临汾,笔名静香园主人,号一眇,现定居杭州。1968年毕业于原山西轻工业美术专科学校(现为太原理工大学美术学院),曾师从著名画家谭兴渠、吴德文、陆贤能教授,奠定了良好的绘画基础和综合艺术素养。工作后从事图案设计20余年,因工作需要经常参加全国性的图案选样会议和调研活动,广游多地,体验民族风情,勤于写生。工作之余,研习国画、书法和篆刻,擅长花鸟,兼工带写,取法海派大师吴昌硕,追寻情、理、境、态的完美结合。

 书   -    画 

草际鸣蝉 /38X38cm/ 2012

灵枝寻觅 /38X38cm/   2012

秋香韵 /38X38cm/ 2012

怡情相伴 /38X38cm/ 2012

野趣  /66X33cm/ 2016

知秋 /66X33cm/ 2016

书法扇面  /66X33cm/ 2016


志刚,男,97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200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现为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公共景观艺术的设计、创作和教学、科研工作,公共景观设计被省内外建设单位所采用,雕塑陶艺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大展并获奖,部分作品还为海内外艺术机构及私人收藏。

主要参展:

2016   

“第二届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展”并获入选最高奖 /中国美术馆

 “第十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浙江美术馆

2015  

“以瓷为钮——中尼建交45周年首届陶瓷文化艺术展” /阿布贾

2013 

  “浙江省第十三届美术作品展” /浙江美术馆

2012   

“首届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展” /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

2010   

“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厦门美术馆

“第七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 /浙江美术馆

2009  

“浙江省十二届美术作品展” /浙江美术馆

2008   

“第六届全国中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 /中国美院美术馆

2007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中国美院美术馆

2006  

“第五届全国中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 /中国美院美术馆

“全国第八届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展” /江苏宜兴博物馆

 “长城赞——百名师生画百名将士展” /中国美院美术馆

 孙志刚作品汇报展 /中国美院雕塑系天光展厅

2005   

“中央美院—阿尔夫蕾德陶瓷艺术作品交流展” /中央美院通道画廊

2004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第三工作室铸铜作品展” /中国美院雕塑系

2002   

“全国第七届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展” /浙江龙泉博物馆

2001   

“宜兴国际陶艺展” /江苏宜兴博物馆


 陶  -  瓷 

无法还原的象系列-木 / 陶瓷/ 130x30x30cm  /2005

无法还原的象系列-铁 / 陶瓷/ 46X35X20cm  /2005

达摩/陶瓷/52X40X35cm/2009

晨光/陶瓷/134x78x43cm/2009

晨光(局部)/陶瓷/134x78x43cm/2009

拈花/陶瓷/80x30x30cm/2009


Q

多数人都可以站在大美术的高点上,居高临下地选择陶瓷材料玩玩儿,这与以陶瓷立命,有着根本的差异。身在其中的坚守磨砺,并小心认真地窥视着当下能有几人耐得住。陶瓷材料的表现力及工艺的复杂性与文化厚度,在现行的雕塑材料中,有哪一种能与之相比,孙志刚的坚持不仅是值得的,更是必要的!   

  孟庆祝  / 中国美院教授


妞妞/陶瓷/ 20x10x10cm/2007

自觉/陶瓷/82x55x45cm/2006

逝者/陶瓷/28x15x15cm/2005

山娃/陶瓷/85x45x20cm/2005

山妞/陶瓷/80x30x20cm/2004

山西煤老板/陶瓷/50x36x20cm/2004

福娃/陶瓷/23x17x10cm/2004

泥墨辉映 情韵交融

——谈孙生印、孙志刚父子和他们的艺术

文/崔卫

2017年国庆节前夕,接志刚来电,邀我10月21日赴杭州参加他与父亲生印先生的艺术作品合展开幕式。虽然10月的事务很多,但我还是非常爽快地答应了。这不仅是因为我与他父子20年历久弥深的情谊,更是因为我对他们艺术的钟爱。

1997年,我跟志刚有幸成为同事,他豪爽的性格、质朴的品格很快赢得我极深的好感。不久后,单位举办了全体专业教师的作品联展,志刚参展的作品数量和种类都是最多的,有水彩画、油画、国画山水和花鸟、书法、印章,还有一组曾获全国轻工业设计大赛银奖的瓷器茶具。才情恣肆的书画、印章,清新淡雅的瓷器,引来一批批师生驻足欣赏,并不时发出阵阵赞叹声,可谓风头出尽。这使我对他的艺术才华有了初步的认知,并产生了进一步了解其成长道路的兴趣。

通过交流,得知他父亲是一位资深的美术工作者,尤其在中国传统书画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因家学渊源,志刚从小就得到了很好的艺术熏陶和技法训练,在诗词、书法、素描、水彩画等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高中毕业后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中国陶瓷专业的最高学府景德镇陶瓷学院学习陶瓷设计,在校学习期间,他刻苦钻研专业技能和创作技巧,并在艺术史论、中西绘画等方面广泛汲取艺术营养。在绝大多数大学生享受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的环境中,他却如一只忙碌的工蜂,沉浸在艺术的世界里,可谓“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毕业从教之后,在教学之余,他仍然乐此不疲地进行艺术创作,书法,国画山水、花鸟、人物,水彩、粉画、油画,陶艺,雕塑,等等,无不涉猎,且佳作频出;2003年他又考入中国美术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师从孟庆祝教授学习雕塑,为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他常常废寝忘食,通宵达旦读书、创作,可谓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后来,志刚又得到雕塑家吕品昌的指授和乐烧大师温·海比格的启迪,回归了对陶瓷的热爱,开始了瓷板画的创作和探索,将娴熟书法、绘画技法与陶瓷烧制过程的不确定性相结合,形成了充满意趣的艺术面貌和拙朴、自然的艺术个性;当然这次回归,并非如当初在大学里的专业学习,而是他在对创作载体和艺术表现形式“众里寻他千百度”后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我与孙老爷子的交往次数不多,但老人家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重情”。我至今记得刚认识志刚不到两年的时候,有一次我到志刚的寓所去玩,看到老人家画了一批斗方的花鸟画,每一幅都章法巧妙而整饬,线条遒劲而灵动,墨色淋漓,大有满纸风动之感,不禁面露喜爱之意,但因是初次与长辈相见,不敢妄加评论,更不敢开口讨要墨宝。没想到过了十来天,志刚给我送来一幅裱好的四尺整张立轴,画面中怒放的红牡丹下画着一只昂首阔步的公鸡。志刚告诉我,老爷子看出了我喜欢他的画,而且问了我属相,所以特意为我画了这幅《富贵大吉》。仅此一事便足见老人家待人的情真意切。孙老爷子对艺术的痴情也着实令我敬佩。他专业学校毕业后从事的是图案设计工作,但在繁重的设计、调研、采风之余,他一直不能忘情于金石书画,尤于花鸟画着力最多,历50余载而笔耕不辍,虽因腰疾、眼疾而导致行动不便,但除了住院手术之外,从未搁笔。

从志刚这么多年的人生经历和艺术道路中,我也深切的体会到他身上最闪光的特质就是一个字—“情”。受父母影响,他对家人、对朋友、对家乡都带着深深的情义。身在异乡,生活刚刚安顿下来,他并将父母接到身边颐养天年,以尽人子之孝;朋友有困难,他就像及时雨一样给予支持和帮助;十几岁起独自一人远赴他乡求学、任职,他始终牵挂、怀念家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在交通不便的年代,为了与家乡亲友一起共享新年的喜庆气氛,他多次在回乡的火车上站上几十小时。和父亲一样,他对艺术有着欲罢不能的痴情,对戏曲、民乐、诗词、书法、国画、陶瓷等祖国传统文化艺术也有着无法割舍的深情。

这种种的“情”,通过刀、泥、火的交响,笔、墨、水的合奏,诗、书、画、印的和鸣,成就了作品中的无穷韵味。西方有谚: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我相信,一个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也许从他们父子的作品中,每一位观者都会有不同的视觉感受和情感满足。不过有一点应该是共同的,那就是我们都可以从这些由泥或墨化身而来的艺术作品中,充分地体味到浓厚情意和生动韵味的交融。

(崔卫,美术学博士,《中国美术教育》杂志副主编,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