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则徐《十无益》:就是一份完整的家训

 如水138 2022-01-12

1839年9月,基本上已经到了清朝的后期,世风日下,社会风气也不是很好,官场买官卖官盛行,民间民不聊生。林则徐针对时弊,用自己54年的人生经历和经验,写下了十句话留给自己后世子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十无益”。更是被刻成石碑,立于珠江边海印桥脚。这十句话是林则徐的修身做人准则,也是他以德存世的范本。

“十无益”讲述的是最基本的做人道理,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既务实,也有理想。这也是林则徐一生的写照,写出了他的傲人风骨,报国的忠心,也有对后辈们的期望,对我们当代人的行为处事也有借鉴意义。

文章图片1

林则徐纪念馆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要学做事,先学做人。要教育孩子,先教育自己。要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感染和影响孩子,这才是最好的教育。林则徐去出外打仗,随身都携带自己喜欢看的书,一有空就看书学习,孩子看到这样的场景,肯定也会养成喜欢读书的习惯。

现代的家长,总是要求孩子要好好学习读书,自己没事却拿着手机刷抖音玩游戏,孩子能用心去读书学习吗?我们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去要求孩子做到,哪有这样的道理呢?

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去反思,我们有没有做到,有没有做好,再去要求孩子。

与其说是教育孩子,不如说是孩子在教育我们。我们要给孩子做榜样,用言传身教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而不是用做父母的身份强制要求孩子,也不是强迫孩子。

   “十无益”就是一份完整的家训

林则徐先生的《十无益》包含的内容其实有很多,既有做人之道,也有处世之道,也有待人之道,就是一个为人处世的典范。

孔老夫子讲:人者,仁也。心存仁,心存善,这就是最好的风水。第一句:“存心不善,风水无益”就是教我们立身之道。

人活在世,无非就是待人接物。“父母不孝,奉神无益”就是讲孝道,百善孝为先,诸事不顺皆因不孝,孝道更是做人之本。“兄弟不和,交友无益”其实就是孝道的延伸,弟子规里说:兄弟睦孝在中。自己的父母不去孝顺,自己的兄弟姐妹不去友爱,何谈在社会上与别人打交道呢?

“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做事乖张,聪明无益”这些都是讲“处世”。“读书”、“博学”、“聪明”的前提是懂得如何做人。如果不会做人,不懂做人之道,读书再多,学识再渊博,有再大的聪明,也只是徒有其表,也终不为世人及社会所接受。

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讲的就是“为人处世”,都是在告诉我们如何做人做事。林则徐先生的“十无益”,其实也是教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世”。

林则徐写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志向,才有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宽广胸怀,成为中国近代世人学习的典范,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