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到底谁傻

 静听涛声依旧 2022-01-13

先说一个学习传统文化听来的故事,我凭着记忆重新构思了一下:

公司里新进来两个青年人——小马和小魏。

小马干活不惜力,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事情,即使领导没有交办,他也会尽心尽力地做到最好。

小魏觉得小马有点傻,老板又不多给咱工资,把本职工作做完了就行了,做多了太累不说,还会增加出错的机会。

几年过去了,踏实肯干,能力又强的小马被老板提拔为公司领导,而小魏依然干着自己原来“给多少钱干多少活”的工作。

小马和小魏的这种差别,其实就是从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开始的。

小魏思维中的因果关系是:获得多少,就付出多少。

小马思维中的因果关系是:付出多少,才能收获多少。

小马和小魏的逻辑看起来好像差别不大,只不过颠倒了一下因果关系的顺序而已,然而,造成这一逻辑差别的根源却大不相同。

从根本上来说,这种差别来自于目光的长远与短浅。

小魏只看到了眼前的“付出与收获”的关系,以为“我的工资就是这么多,这决定了我的工作就应该做这些”。

小马的逻辑是站在更高的位置,看到了更远的地方。

小马知道,有些付出所得到的回报不会马上到来,有些付出收到的回报也不是只有金钱。

在小马多做的那些工作中,在将工作做的更好的过程里,虽然暂时没有物质回报,但是可以回报给他自身能力的提升,可以回报给他领导的赏识和同事的认可,这是未来更大回报的基础。

由此可见,小魏以为的小马的傻,其实就是小魏看不到的小马的智慧——一种具备更加长远、更为全面的眼光的智慧。

因为小魏站得位置太低,他只能看眼前那么远,小马所站的高度就和他不一样。

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训练孩子从更高、更远处来思考问题,让孩子站在更高的位置上,看到更远的地方。这个世界总是青睐或奖赏那些有长远眼光的人。

但是,恐怕这种教育仅仅靠讲道理还不够,别说是未成年的孩子,即使是成年人也难以明白其中的奥秘。

很多人都看到过这么一个故事:

有个年轻人总感觉在公司里怀才不遇,觉得领导不赏识自己,于是就萌生了辞职的念头。

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和一位朋友倾诉的时候,这位智慧的朋友不动声色地告诉他:

“我理解你的心情,领导确实对你不公平,但是,你如果现在就辞职,公司的损失不大。如果你能够在公司里多学一点本领,让自己变得能力更强,那个时候再辞职,老板一定后悔莫及,你也能在辞职后有更强的实力来选择更好的工作。”

这个年轻人觉得朋友说得也有道理,于是,他就带着一种将来让老板后悔的心态,在工作中不计报酬,不怕吃苦受累,目的也是为了将来自己辞职后有更好的发展。

转眼一年过去了,两个人又一次见面了,朋友问这位年轻人,你辞职了吗?

这位年轻人笑了,他说:我现在又不想辞职了,因为老板已经提拔重用我了,现在想来,我那时候自我感觉良好,其实工作水平真的是一般般。

这个故事和上面的故事虽然看起来不是一个套路,但背后都是一样的道理。当你不再计较眼前得失,放眼未来的时候,你的发展就有了更大的空间。

对于这个道理,朋友没有直接告诉年轻人,而是引导着让他自己去体验,体验那种不急功近利,踏实肯干带来的好处。作为父母,也需要积累这样的智慧,不用说教,而是引导孩子在实践中去感悟,在感悟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高度。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很大程度上就是思维方式不同,由此导致了境界差异,然后就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关于眼光问题,还有个词叫做“以终为始”,意思是,你想将来变成什么样子,那就从现在开始,朝着将来的样子去努力,不要迷恋眼前的诱惑,不要被当时当地的利益所局限,也不要被现在的困难所阻碍。

以终为始告诉我们,用明天(未来)一定会发生的事,来倒推出今天要做的事,未来是不确定的,那就从今天的不确定中去寻找可以实现未来规划的切入点。

这就是长远眼光。

胸怀有多大,未来的世界就有多大,思维有多宽,未来的道路就有多宽,

境界有多高,未来的事业就有多高,

这是我们引导孩子成长中,必须让他们牢记的信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