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彭城惨败后召开的下邑会议,汉军的重大战略转折

 正哥与泪痕春雨 2022-01-13

汉帝国的建立之楚汉争霸(二十二)

彭城之战惨败,给了汉军以很大的打击。
这一战汉军主力损失惨重,万幸的是刘邦逃了出来。
根据史书记载,在遭遇项羽部西楚军主力突袭后,汉军退路被截断,不得不南逃。
南逃到灵璧的睢水时,项羽部前锋追上了汉军,而且追上了刘邦及其卫队。
幸亏突然刮起了龙卷风,狂风遮天蔽日导致楚军不得不放弃追击,刘邦这才躲过一劫。
 
令刘邦最为人所诟病的抛儿弃女的糗事也发生在这一役。
据说刘邦的儿子刘盈和女儿鲁元公主在家人保护下从丰县逃到了刘邦身边。
夏侯婴驾车带着这一家三口逃命。
但是人多了车走得慢啊,刘邦于是前后十多次把儿子和女儿扔下车。
夏侯婴舍不得两位宝贝,每次都把他俩拉回车上,刘邦气急败坏之下居然拔出配剑想要杀了不听话的夏侯婴。
 
不管怎么说,刘邦终于逃了出来,没有重演项梁战死沙场的惨剧。
随后汉军立刻展开部署,激烈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人们对彭城之战往往有个错觉,就是刘邦从彭城惨败后就一路逃到了荥阳。
实际上彭城之战后到汉军固守荥阳之间的一个多月。楚汉双方展开了非常激烈的一系列交锋。
史书各传纪对这一系列战斗都有记载,只是人们读史往往喜欢完整的故事。
项羽一系对彭城之战的记载最为夸张和有戏剧性,人们很容易对项羽一系基于宣传的描述留下深刻印象。
 
实际上,彭城之战是整个汉军伐楚战役的一部分,有着绵延千里的漫长战线。
无论汉军还是楚军的部署都有着相当的层次,不可能一场局部战斗打完就能分出胜负。
汉军撤离彭城战场之后就迅速组织了多道防线。
 
首先是彭城方向,汉军仍然派出了部队留守开展敌后斗争。
汉王败走,贺方将军击楚,追骑以故不得进。
汉王顾谓贺:“子留彭城,用执圭东击羽,急绝其近壁。”
这是来自功侯列表的记载,明确表明汉军败退后立即令将军缯贺率军留守彭城。
同时还有一支来自王陵的部队一直坚守在彭城附近的丰邑,这里也是刘邦的家乡。
 
缯贺是陈余派出的赵军部队,王陵部一直是相对独立于汉军的山头。
这两支算是汉军盟友的部队留在敌后,说明了两点:
第一是刘邦并没有放弃统一战线,他自己已经和西楚元老谈崩了,但仍然留下盟友继续坚守与他们交涉。
第二是项羽部仍然需要解决后方政治方面的问题,不然部队缺乏连续作战能力。
 
当刘邦撤退到砀郡后,汉军开始重振旗鼓重新组织新的战斗。
因为汉军在紧邻彭城的砀郡部署了预备役,汉军在这里有着完整的部队。
上节我们介绍了以吕泽为首的二队就作为预备役主力部署在砀郡。
链接:《吕氏家族
 
砀郡的两个关键战略要地是下邑和雍丘。
我们看下地图,下邑在砀郡的最东边,刘邦将吕泽部部署在这一块,目的当然是为了最快速度支援前线。
现在汉军主力已然遭遇歼灭性打击,预备役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去阻挡势头正盛的楚军主力。
因此,汉军西撤到雍丘一带,这里大体上在今天的开封附近,属于砀郡的最西边,和汉军控制的荥阳一带已经很近了。
 
此时汉军面临战略选择:
因为雍丘附近的河南一带出现了以王武、程处、柱天侯为代表的地方叛乱。
汉军需要决策该如何应对这些叛乱。
 
其实这一串所谓的“叛乱”定性得很勉强,因为他们所在的河南一带本来就不是刘邦的地盘。
他们此前挂刘邦的旗帜不过是因为汉军势头正盛,楚地元老又态度暧昧。
他们虽然挂了汉政权的旗帜,但汉军并没有控制过他们的地盘。
现在汉军大败,他们回过头继续挂回楚国的旗帜是自然而然的事。
 
正常情况下,汉军刚刚大败,楚军随时可能猛烈追击,汉军自顾尚且不暇,没有能力分兵应对这些朝秦暮楚的地头蛇。
但汉军却出人意料的由曹参率领主力四处出击,迅速剿灭了各地挂回楚国旗帜的地方豪强。
本来是在你西楚的地盘上,结果却被人家刘邦拉了清单,这无疑对河南一带的地方势力产生了巨大的震慑,给后续项羽的作战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这也说明刘邦在敌后的部署(比如继续坚守彭城的赵军缯贺部)起到了作用。
项羽击败汉军后,不得不回师彭城,解决一系列政治问题,保障部队的后勤。
这给了汉军时间,汉军迅速打击那些见风使舵的地方势力,杀鸡儆猴。
 
一个月后,也就是公元前2055月,稳定好后方的项羽迅速率军出征。
汉军无力与其正面交锋,大部队迅速退守荥阳,也就是今天的郑州。
河南黄淮之间的中原大地完全被项羽的西楚军占领。
但河南地方势力迫于拉清单的压力已不敢全力支持项羽,这无疑奠定了河南作为楚汉双方相持区域的基础。
 
在刚刚败走彭城逃到预备役下邑的时候,汉军召开了一次讨论未来战略方向的高级会议。
这其中主要参与决策的人是刘邦和张良:
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
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郄;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
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
 
这是一次关于选择战略合作伙伴的重大决策。
这个战略决策分两部分,首先是刘邦决定与合作伙伴瓜分关外——主要是项羽的地盘。
然后才是选择谁作为共同瓜分项羽地盘的合作伙伴。
 
之前的刘邦虽然也尊重诸侯的地位,还把义帝抬出来表明自己的立场。
但刘邦此时只是表示说我不会来干涉你的内政,也不打算来吞并你,并没有要和你合作的意思。
这在伐楚战役中体现得很清楚,汉军独立承担对楚国的进攻,也独自吞并打下来的地盘。
 
名义上,汉军纠集了五个诸侯,不过这五诸侯实际上都是已经被汉军灭国的小诸侯,拿来就是装点门面的。
真正和汉军实现了一定合作的是赵国的陈余,他以汉军交出张耳为条件声援汉军。
最终汉军拿了个假张耳的人头给陈余,赵国也随便派了几千部队做做样子。
汉军与赵国的交涉,更多是确保互不侵犯,确保你赵国别趁我去打项羽来抄我老巢。
 
经过了彭城之战的惨败,汉军主力遭遇重创,这让刘邦意识到汉军已经无力独自完成歼灭项羽的重任。
因此,刘邦做出重大战略调整,关外的地盘无论是谁打下来的,大家都可以参与瓜分。
相对应的,大家要互相联合起来一起打项羽。
现在就看选择谁来合伙了。
 
当时除楚汉双方外还货真价实的诸侯有这么几个:
赵国陈余(名义上赵歇是赵王、陈余是代王)、燕国臧荼、齐国田横(名义上齐王是田广)、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吴芮和临江王共敖。
这其中燕王、衡山王、临江王地处偏远、实力弱小,对大局起不到实际影响,没资格当汉王的合作伙伴。
 
因此合作伙伴的选择范围就缩小到赵国陈余、九江王英布和齐相田横三个大佬。
更进一步,这对应着黄金河北、白银山东以及黄金江淮一部三大块重要势力。
对此张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三个大佬中九江王英布是可以争取的。
英布是项羽曾经的亲密伙伴,尤其在灭秦战争中他一直充当楚军先锋的重任,立下头功。
正因为如此,英布和项羽的矛盾也最深。
项羽核心嫡系力量不足,当他陷入西楚政权众多元老山头的泥潭后,英布就成了他头一个想到的拿来做补充的力量。
野心勃勃的英布又哪能甘心做项羽的兵站呢。
 
除了英布另外两个大佬都不能作为合作伙伴。
田氏本土实力太强,他们在山东的土皇帝属性表现得太明显,连项羽都陷进去脱不开身。
就田横哥哥田荣表现出来的德性,指望他们在臣服刘邦的基础上与汉帝国亲密合作太不现实了。
链接:《搅屎棍田荣
 
至于河北的陈余就更不能作为合作合办了,因为河北实在太强了。
在《钥匙》一节我们就为大家介绍过,黄金河北是足以与关中和江淮抗衡的大势力。
现在的赵国手握黄金河北的大部,还握有白银山西的北部代地,可谓有粮有人有马,综合实力强大。
一旦和赵国合作,赵国就有机会获得山东、山西或者河南的大片地盘,赵国的实力足以威胁到汉王国。
 
既然赵国和齐国都不能合作,单凭只占有江淮小块地盘的九江王英布,难以撼动西楚王国。
对此张良提出的建议是找其他豪强替代赵王和齐王。
替代的齐王的人好找,就是在梁地活动的彭越。
彭越现在名义上是由前齐王田荣任命的将军,属于齐国的将领。
但实际上彭越的部队都是自己拉出来的,只是挂了个齐国旗帜。
 
彭越活动的地盘在开封到濮阳之间,当时属于东郡,又被称为梁地,是旧楚国魏国的地盘。
彭越的地盘狭窄又处于四战之地,不足以割据自雄,也没有田氏根深蒂固的宗族关系,汉军和他合作没有那么多后顾之忧。
梁地虽然不是山东,但是我们回顾下《钥匙》一节就知道,白银山东的主要作用是干扰江淮的黄淮水系后勤运输。
梁地紧邻沟通黄淮水系的两大要地巨野泽和鸿沟,完全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
 
山东方向的合作伙伴敲定了,最后就看河北方向了。
河北方向有一个现成的人选,那就是前赵王张耳。
但是张耳和陈余不过是一丘之貉罢了,他俩也算重要配角,我们前面介绍了不少他俩你争我斗的“光辉事迹”。
所以大家不难得出结论,张耳和陈余不过草驴与叫驴的区别,无论和谁合作对刘邦阵营都是巨大的威胁。
 
为此张良提议,我们扶持张耳的同时需要派出一个将领全权指挥张耳的部队。
简单来说我们在赵国要建立一个双头政治,张耳只是名义上的王,实际的控制权要放到我们手里。
那扶持谁来张耳的搭档,成为诸侯级独当一面的豪强呢?
 
刘邦和张良出人意料的选择了韩信。
此前韩信更多作为慕从者的领导,承担象征性作用和军队内政方面的工作,更类似于汉军的总政、总参等部门领导。
那为什么汉王会突然间将韩信推上前台,给予其巨大权力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