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正德年间,临安县鱼米村有位叫李靖的渔夫,妻子名唤柳翠鹅,夫妻二人一个捕鱼一个做女红,日子过得平安喜乐,虽谈不上大富大贵但也是安安稳稳,街坊邻里无不羡慕。 这天,李靖在家中吃过早饭与妻子道别后便背着渔具到河边捕鱼,刚走到河边时却发现一个人扑倒在岸边,李靖心中有些纳闷便走上前去打探情况。 岂料当李靖靠近那人以后,这才发现是一位老妪躺在地上,看上去像是晕倒,李靖心想:“难不成是天气太热,这位大娘莫不是是中暑了?”思忖片刻后李靖赶紧托起大娘,用大拇指掐了一下她的人中,不一会儿大娘便醒了过来。 李靖见大娘醒来后赶忙从自己的木箱里拿出水壶,递到大娘手上随即便说道:“敢问这位大娘姓甚名谁?”只见那位大娘用袖子擦了擦嘴说道:“我姓李你就叫我李大娘好了,感谢这位壮失的救命之恩。” 李靖有些害羞地挠了挠头回道:“哪里,哪里,这都是晚辈应该做的,我这兜里还有几个馒头你若不嫌弃,拿着充充饥吧。”李大娘微笑着接过馒头没两下就吃干净了。 “你怎么知道我有几天没吃饭了,果然好眼力呀!”李大娘说道。李靖憨憨一笑随即便答道:“我是看你脸色唇色都发白,再看您衣衫褴褛,估摸着赶路很久了,所以……” 原来李大娘是钱塘县人士,今年当地发了旱灾遍地饥民,村民们便四处逃荒,李大娘便是从钱塘县逃荒而来,走到鱼米村时已经两天未能进食再加上天气炎热便晕倒了。 李靖得知李大娘境遇后便对其说道:“大娘,若您不介意就住到晚辈家中吧,我娘在多年前便去世了,今天你我遇到便是缘分,见到你也好似看到我的亲娘一样。”李大娘见眼前这个小伙子很是诚恳,便答应了他。 李靖捕了一网鱼后便收拾了渔具带着李大娘一起回家去了,刚走到屋外李靖便兴奋地大喊道:“娘子,娘子,快来呀,你看我带谁回来了?”屋内的柳翠娥应声答道:“你带谁回来了呀,不会是又娶了房媳妇儿吧!”说罢只听一阵清脆的笑声聪屋内传出。 柳翠娥从厨房出来只见丈夫身旁还坐着一位大娘,她疑惑地问道:“这,这,这位大娘是……”李靖笑着说道:“这位是李大娘,今天在河边……”得知情况后柳翠鹅也同意收留李大娘。 这下一家三口更显幸福热闹,现在白天李靖外出捕鱼然后再拿到集市去卖,妻子就和李大娘在家做些针线活,日子反倒越过越红火家里挣的钱也越来越多。 过了几日李靖出外捕鱼还不到傍晚便带着一筐鱼回到家里,妻子还觉得有些奇怪便问道:“你今天怎么回的这么早,还捕了这么多鱼?”只见李靖同往常那样呵呵地笑了起来,只是李大娘站在一旁看出些许端倪来。 李靖又赶忙从鱼框里拿出一条又肥又大的黑鱼递到妻子柳翠鹅面前并且说道:“娘子你看这可是我今天的大收成,所以才这么早就回来了,把这鱼炖着吃可有营养啦。”说着便让妻子接过这条鱼。 岂料,站在一旁的李大娘大啸一声:“何方妖孽,还不快快现出原形!”只见李靖手中拿着的那条黑鱼瞬间变成一个兽面鱼身的妖怪,鬓角长着黄绿色的胡须,眼珠子还不时吐着泡泡,长相奇丑无比身上散发出阵阵腥臭味。 此时,李靖和妻子柳翠鹅吓得瘫坐在地,可是柳翠鹅对眼前这个妖物略觉眼熟,感觉在哪里见过,那妖物接着竟口吐人言道:“你个疯婆子竟敢坏我好事,地狱无门你偏要来呀,那我便先将你收拾了。” 只见那妖物朝那李大娘扑去,正在此时李大娘便又是一阵大啸,那声音堪比狮吼李大娘张大嘴巴一阵一阵的狂风送了出来,将那妖物吹得倒飞了好几米后便重重摔倒在地上还吐了一口黑血。 “你个疯婆子,怎么会习得啸术?莫非……”李大娘听那妖物说完后便“哈哈哈”的大笑起来,随即便对那妖物怒喝道:“没错,我就是从清虚观而来的,正好云游到此地闻到一股妖气便在此地住下了,看来我没有算错呀!” 那妖物趁李大娘不备从口中吐出腥红的舌头朝李大娘而去,幸亏李大娘反应灵敏掏出怀中符咒迅速贴在那妖物的舌头上,顷刻间那妖物便化作了一摊血水随即消失不见了。 李大娘转头看向倒在地上的李靖和柳翠娥夫妇,她赶忙上前用手在二人额心点了一点,夫妻俩这才缓过神来,李大娘便对二人如实道来。 原来李大娘是清虚观的修行者,祖师爷是天师钟馗,李大娘四处云游专门在民间降妖除魔,那天刚走到鱼米村的河边就闻到一股浓烈的妖气,这才掐指算了一下便得知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夫妻二人还是不解便又问道:“那您为何要借宿我家中,莫非这妖物与我家结了仇怨?”那李大娘对二人点点头道:“这件事与柳翠娥有关……”原来柳翠鹅曾经是个寡妇,当时她的丈夫就是被河里的鱼精害死的。 后来,村里连连发生捕鱼人惨死的事情,村民们便觉得事有蹊跷,便请来了道士从道士那里得知是河里的鱼精作祟,道士说那鱼精很是好色又喜好钻洞。 所以便派了柳翠鹅色诱鱼精,最后结合全村人的力量将其铲除,而当时被柳翠鹅色诱的鱼精便是今天那黑鱼精的父亲,所以它是特来找柳翠鹅寻仇的。 李大娘铲除了鱼米村的黑鱼精以后便又背起行囊离开了,鱼米村自此以后再没出现妖物,村民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李靖和柳翠鹅也更加恩爱幸福,后来据说还生了一儿一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