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刍狗--《白鹿原》

 伊卡洛斯之翼 2022-01-13

和大部分小说一样,主角的归宿是不会交待的,这书也一样。起初,看完这书后,总觉得这书似乎不错,但却又难说出个所以然,我读书太少,难以评价。于是上网找些书评读后感,始终难以让本人认同。

人生立世,总得有两把刷子,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总归是得有自信的。我有我的一亩三分地,书中的主人公各有各的一亩三分地,只不过有的让人敬仰,有的不为人尊重。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清末明初到共和国的初生,也就50余年,而距今百余年,能有这样的经历与跨度的老人,应该也没几人了。从一小处,冷眼旁观这几十年的事情,怕就是《白鹿原》的妙处所在。然而这种看完全书,心里涌起的淡淡感受与当年看完川端的作品一样,好坏存乎心,长短在于尺。

在看到某一篇的书评说到,作者在书中借用了老子的角度来叙事,尤其是在白家把几个夭折的婴儿埋在马棚,待与马粪一起化作泥土,再滋养这片土地。不得不说,对这样观点我还算认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尤其是从小民的角度去看那几十年的变化。

这是一个迷城,但困在这里的伊卡洛斯不可能有代达洛斯的技艺,打造出一双能逃离迷城的翅膀。小说的众多角色,几乎都逃不过命运的戏弄,有文化的、没文化的,有钱的、没钱的,有权的、没权的,即便是那如小诸葛般的朱先生,最后也难逃被扒坟的命运。这才是我们实际的生活,这才是本书的高明,人生复杂,岂是能用寥寥几语概括定性?少些幻想,多做些事情,并非说做了就有多好,而是多一些经历,吹牛也有素材。

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凡事都有代价。白嘉轩一辈子说要挺直腰杆,结果被匪贼打断了腰后半生是个罗锅;黑娃一生义气,做得来山贼,穿的起军装,搞得了起义,沉迷过肉欲,又拿起的诗书,最后成为朱先生最得意的弟子,只是逃不过大哥的算计。人的恶是天生的,雷打不动,只要逮着机会,那恶便会滋长,人唯有修行到一定境界,方能镇住自己的恶,正如朱先生,按书中一贯的推演,朱先生或许与黑娃本是一类人,只是出身不同;白嘉轩一直严加管教长子孝文,可曾忘记自己娶过七房太太,欲念之盛可不是严加管教可以镇得住,只是吓住了。按佛陀之言,压制欲望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去欲才是,其中真谛又有几人能参悟?

结语

电视剧看了几集,改编的不能让我满意,但还是会看下去的,要不是这戏热播,我也难想起书柜里还有这本书。不过书中关于情欲的情节估计就不用期待了,这毕竟是禁区,连《权力与游戏》都不能幸免,何况《白鹿原》?

有些书不宜早读,有些书不能晚读。譬如这些深挖人性的作品,作为一个中小学生,我觉得并适宜,经历太少,难有共鸣,反而容易沉迷于情欲,这恰又是当下父母最为忌讳的东西。或许念大学的时候,可以多读,这是从温室到现实的过度,对人性把握若有偏差,人生会遇上很多原本不会碰到的坑洼。抑或这本就是命运,让你不得不掉入这些泥坑,但你的心至少还有一盏明灯,这就是读书的用途吧?

读书不是万能的,但万不能不读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