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0113

 月牙儿s 2022-01-13

《上下五千年》388


128 刘裕摆却月阵

晋安帝复位后,刘裕掌握了东晋大权。刘裕本来是个出身贫苦的小军官,在士族中没有什么地位。他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决定发动北伐。

公元409年,刘裕从建康出发,先出兵包围了南燕(十六国之一)的国都广固(今山东益都西北)。南燕的国主慕容超着急了,向后秦讨救兵。

当时,后秦在北方是个比较大的国家。后秦国主姚兴派使者到晋军大营去见刘裕,说:“燕国和我们秦国是友好邻国。我们已派出十万大军驻扎在洛阳。你们一定要逼燕国,我们不会坐视不救。”刘裕听了使者这番威胁的话,冷笑一声说:“你回去告诉姚兴,我本来打算灭掉燕国之后,休整三年再来消灭你们。现在既然你们愿意送上门来,那就来吧!”

使者走了以后,有人对刘裕说:“您这样回答他,只怕激怒了姚兴。如果秦兵真的来攻,我们怎么对付?”刘裕泰然说:“你就不懂得这个理儿。俗话说:'兵贵神速’,他们如果真的要出兵,就会偷偷出兵,何必先派人来通知呢?这完全是姚兴虚张声势,吓唬我们。我看自己也顾不过来,哪有什么能力救人呢。”不出刘裕所料,那时候后秦正跟另一个小国夏国互相攻打,还打了败仗,更谈不上出兵救南燕。没有多久,刘裕就把南燕消灭了。

过了几年,刘裕平定了南方的割据力量,再一次北伐,进攻后秦。他派大将王镇恶、檀道济带领步兵,从淮河一带出兵向洛阳方向进攻,自己亲自率领水军沿着黄河进军。

那时候,北方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开始强大起来,它的势力已经发展到黄河北岸。北魏在北岸集结了十万大军,威胁晋军。刘裕的水军沿着黄河前进,有时风猛水急,晋军的船只被水冲到北岸,就受到魏兵的攻击。



对联构思十二法


手法十二:有我无我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


我们在写联中,也可以有两种写法,有我和无我。有我,简单地说就是把作者自身也代入联中,用自己的视角和情感等去立意和表达。无我,则是取第三方视角,把“我”作为一个客观的第三方主体,去审视、观察、评论等。举几个例子:



南湖烟雨楼(怀抱昆仑)

楼阁乃出世孤存,云树风烟,莽莽携从天外雨;

湖山其问谁再造,雄豪枭杰,苍苍汇入此中流。


此联在描写烟雨楼以及其周边的景物时,完全是以景带情,以景生议,而这些都是作者作为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写的。这就是“无我”之构思。



岳麓山(易行舟)

两宋以来,千秋红叶题湘学;

一山之上,数枕青峰葬国魂。


此联也是“无我”之构思。仅是从客观旁观之层面表达自己的观点,切到岳麓山本身。



《中庸》经典名句


9

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 ——《管子·形势》


为人高傲自夸,喜欢独断专行,这是行事办事的祸患。



10

多言而不当,不如其寡也。博学而不自反,必有邪。 ——《管子·戒》


喜欢说话而又不恰当,不如少说话为好。博学多识但不知道反省自己,一定会出问题。孔子说“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言语上减少过失,行为上减少悔恨,多反省自己,慎言慎行,成功就不会远了。



11

 耳司听,听必顺闻,闻审谓之聪。 ——《管子·宙合》


耳朵是负责听的,听了之后再加以审察,这叫做聪明。



每日一典:曲突徙薪

[拼音]qū tū xǐ xīn

[解释]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霍光传》。

[典故]从前有户人家,灶上的烟囱笔直地冲着屋檐,灶口堆着许多柴草。烧火煮饭时,浓烟夹着火星,直往屋檐上冒,椽子已经被熏得又黑又焦。灶膛里的炭火掉在柴草上,就得赶快扑打弄灭。有人看到这种情形,对那家主人说:“这样太危险了,弄不好要发生火灾的。应当把烟囱改成弯的,不要冲着屋檐,这样火星就不会飞到椽子上去了。要把灶口的柴草搬开,烧火时就是有炭火掉下来,也不要紧了。”

那家主人说:“我家的炉灶砌了好多年了,烟囱一直是这样,从来没有什么事,用不着改。烧火的时候灶口总有人,就是有炭火掉下来,马上就扑灭了。再说,改烟囱多费事,柴草不在灶口多不方便。”

主人不听那人的劝告,依然照旧。没过多少天,那家人家果然失火了,左邻右舍赶快来救火,生怕火势蔓延开。幸亏发现得早,大家救得及时,终于把火扑灭了。

那家人家置办了酒席,感谢邻居们奋力相救。伤势最重的人坐在首席,其他人也按功劳大小依次就座,就是没请建议他把烟囱改直、把柴草从灶口搬开的人。有人提醒主人:“当初要是听了他的意见,及时采取措施,就不会发生火灾了。要是不发生火灾,大伙儿不会受伤,你家也不会受损失,更不要破费钱财置办酒席。要说功劳,数他的功劳最大,你为什么把他忘了?”

     主人听了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连忙恭恭敬敬地把他请来,向他表示感谢,让他坐在首席。



卜算子 兰 

 宋 曹组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

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著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译文

春天的傍晚,山中的松竹和翠萝笼罩在阵阵寒气之中;幽静的小路边,兰花独自开放,没人欣赏,它能向谁诉说它怨恨呢?这脉脉的幽兰似乎只有梅花才可以共语,但在寂寞的深山中,也许还有探寻幽芳的素心人吧!特意来闻兰花的香味时,花并不香;只有在不经意中,才能闻到花的芳香。




周彦升题莫愁湖中山王毅勇侯像联云:


儿女不知愁,南朝金粉,北地胭脂,何事干卿,寂寞一池吹水皱;

将相本无种,旧庙鸡鸣,新祠虎踞,其人不死,淋漓大笔写图看。


对幅轮囷坚凝,尤妙在不抛荒本题像字,自非大家何能办此?按,胡君复云:“《容斋随笔》:莫愁,郢州石城人,自周美成咏金陵有'莫愁艇子曾系’之语,误指石头城,后人遂以名湖,故上联云然。”


《檐曝杂记》:君山以春申君得名,其山临江为县境,或题联其上云:


此水自当兵十万;

昔人曾有客三千。


亦若雄浑称题。


又,无锡滨太湖有堂曰“万顷”,正对太湖中独山,孙叔方揆均题联云:


天浮一鼋出;

山挟万龙趋。


寥寥短幅,骨骼万钧。


又题云:


满地干戈,故老伤春作寒食;

重湖风月,有人招隐结茆庵。


胡君复云:“重湖谓太湖及湖尾之五里湖也,与万顷堂接近,有园曰梅园。”


孙叔方亦有题联云:


七十二峰青欲断;

万八千株芳不孤。


又,孙北蘐肇圻联云:


树木十年,此地合名小香雪;

太湖万顷,浮生直欲老烟波。


又,华艺珊文川联云:


历长广溪曲曲清流,一水回环,入室又通香雪海;

与东西山遥遥相对,片帆时渡,满船合载洞庭春。


以上各作皆清绝,不食人闻烟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