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绘画 |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吻》

 世界名画 2022-01-13

《吻(德语:Der Kuss)》是奥地利象征主义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代表作,大约创作于1907-1908年之间。这幅画被广泛认为是二十世纪早期的经典画作、象征主义的代表作,也是古斯塔夫·克林姆最广为人知的作品,现收藏在奥地利维也纳美景宫美术馆。

画作名称:吻(Der Kuss)

作者: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

年份:1907-1908年

原作材质:布上油画、金箔(oil and gold leaf on canvas)

原作尺寸:180cm×180cm

馆藏处:维也纳美景宫美术馆(Österreichische Galerie Belvedere, Vienna)

《吻》是一幅正方形的画作,呈现出一对相拥的恋人,他们的身体借由长袍缠绕在一起。这种表现手法同时受到同时期的新艺术运动及艺术与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在传统的油画上覆盖了金箔,让画作的现代感非常突出。

画家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德语:Gustav Klimt,1862年7月14日-1918年2月6日)生于维也纳,是奥地利知名象征主义画家,他创办了维也纳分离派,也是维也纳文化圈代表人物。

△ 穿蓝色罩衣的古斯塔夫·克里姆特,Egon Schiele绘, 1913年

克里姆特画作的特色在于特殊的象征式装饰花纹,主题常围绕“性”、“爱”、“生”与“死”的轮回,且画中主角大多为女人。喜欢他画作的人称赞有其“沉闷美感”与大胆象征寓意,但也招致不少保守派画家的负面批评。

克里姆特最著名的画作当属《阿黛尔·布洛赫·鲍尔肖像1号(Portrait of Adele Bloch-Bauer I)》。2006年6月18日,这幅画的所有者玛丽亚·阿特曼以1.35亿美元的价格通过佳士得私人交易卖给了罗纳德·兰黛,创出当时绘画作品市场交易的最高记录。

△ 阿黛尔·布洛赫·鲍尔肖像1号,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绘,1907年

1918年,克里姆特因染上西班牙流感而病故。

创作背景


克里姆特在1907年完成《维也纳大学天花板画作系列(德语:Fakultätsbilder)》后不久就开始创作《吻》。当他在进行《维也纳大学天花板画作系列》时曾爆出丑闻,有人批评它是色情且堕落的证明。这个作品后来以反大众化及反独裁主义的观点来重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则写道“如果你无法以行动及艺术取悦每个人,那就取悦少数人”。

△《维也纳大学天花板画作》局部,克里姆特绘,1900-1907年

爱、亲密和性是古斯塔夫·克里姆特作品中常见的主题。《贝多芬横饰带》(Beethoven Frieze)与《斯托克雷特横饰带》(Stoclet Frieze)就是克里姆特关注浪漫亲密的例子。这两部作品都是《吻》的前身,并以一对拥抱情侣反复出现的主题为特色。

△《斯托克雷特横饰带》局部,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绘,1905年

△《斯托克雷特横饰带》局部,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绘,1905年

油画《吻》完成之后,于1908年参加了由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和约瑟夫·霍夫曼(Josef Hoffmann)于1908年6月1日至11月16日在维也纳音乐厅举办的艺术和手工艺展览,以配合在维也纳庆祝弗朗西斯·约瑟夫一世皇帝统治六十周年。《吻》在公开展览时的标题是《Liebespaar(恋人)》,受到公众的热烈欢迎,并被奥地利政府购买。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德语:Franz Josef I;匈牙利语:I. Ferenc József;1830年8月18日-1916年11月21日),奥地利皇帝兼任匈牙利国王(1848年-1916年在位)。在他近68年的统治中,获得大多数国民的敬爱,因此在晚年被尊称为奥匈帝国“国父”,也成为奥地利的标志性存在。如果给这位皇帝划重点的话,就两条:他是茜茜公主的老公,庚子国难中奥地利派兵是他下的命令。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肖像,Eduard Klieber绘,1851年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创作这幅画时45岁,当时他仍然跟母亲及两个尚未结婚的姐妹居住在一起。克里姆特成名之后与一些女性有染,他至少有三个非婚生子女。《吻》这幅画有名的原因是:画中的柔弱女性被几何图形紧紧缠绕,身体上的颜色与细节将克里姆特的一生抽象且出色的表现出来。这位柔弱女性与克里姆特传统画作中的蛇蝎美人形象相去甚远,她是一个爱情的主导者,不仅是欲望的化身。

画面


油画《吻》描绘了一对相拥在一起的亲密恋人,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受到了意大利画家佛兰西斯科·哈耶兹(Francesco Hayez)1859年的作品《亲吻》的影响,哈耶兹的《亲吻》呈现出19世纪世界末(法语:Fin de siècle)的视觉表现主义,让观者捕捉到富裕及视觉感官传达出的堕落。

△ 油画《亲吻》,Francesco Hayez绘,1859年

画面中的两个人站在花草地贴片的边缘。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其他也出现这种将人体并列的风格,例如《贝多芬横饰带(Beethoven Frieze)》与《斯托克雷特横饰带(Stoclet Frieze)》。

△ 贝多芬横饰带,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绘,1901年

画面中的男子穿着长袍,上面不规则分布着黑色及白色的长方形,并使用金箔来装饰螺旋状的姿态。男子戴着藤蔓组成的冠冕。男性的头部相当接近画布的顶端边缘,这种风格与传统西方艺术相异,是受到日本美术的影响。

△ 《吻》中的男女

女子则穿着紧身连身裙,上面点缀着花朵般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图案,它与背景的波浪线互相平行。她的头发使用花朵来装饰,并且是向上弯曲的时髦发型。她的头发就像一个光环突显出她的脸部。

《吻》当中的两个人被认为是画家本人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和艾蜜莉·芙洛格,但是并没有实证。艾蜜莉·芙洛格(Emilie Flöge,1874年8月30日-1952年5月26日)是奥地利时装设计师和女商人,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人生伴侣。

△ 艾蜜莉·芙洛格,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绘,1902年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吻》的其他部分则是闪烁的光芒及过度平淡的图案。这种图案结构类似新艺术运动及艺术与工艺美术运动的作品。法国印象派画家埃德加·德加及其他现代主义画家也影响到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作品。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在1903年前往意大利时获得使用金箔的灵感。他在参观拉文纳的圣维塔教堂时,看到了拜占庭风格的镶嵌画。古斯塔夫·克里姆特于是开始使用金箔及银箔来作画。镶嵌艺术又音译为马赛克(英语:Mosaic,源于“musa”,即希腊语中,掌管科学及诗歌艺术等九女神之名),平面作品又称镶嵌画、镶嵌细工或碎锦画,是一种装饰艺术,通常使用许多小石块或有色玻璃碎片拼成图案,在教堂中的玻璃艺品,又称为花窗玻璃。现今该词(马赛克)泛指这类型五彩斑斓的视觉效果。

△ 查士丁尼大帝和他的随从,圣维塔教堂的马赛克画

克里姆特使用金箔让人回忆起中古时代的黄金画作、手抄本装饰画及镶嵌画。服装上的螺旋图案则类似青铜时代的艺术品,而装饰性的藤蔓则可见于早期的西方画作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