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名其妙成了“紧急联系人”该怎么远离催收骚扰

 嘛叔杂货铺 2022-01-13
现在企业里都流行集团网短号通讯,这其实是一种好记又安全的措施。平时生活中,不少场景都会要求填写“紧急联系人”,比如办理网贷的时候,一般需要填写直系亲属和朋友两个联系人。然而,大多数人会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他人填写为紧急联系人,而受到催收电话骚扰。

一位休产假的同事近日就在工作群里吐糟烦心事:这一以来,面对接踵而至的催收电话和短信,她第一时间便向对方表明了身份。但对方表示其前同事联系不上,因此只能找她帮忙“带话”。她说,自己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前同事设置为了网络贷款的“紧急联系人”,而前同事已经离职很久了,自己和他基本就没有什么联系。原来前同事欠银行700+人民币逾期不还,自己手机不接,第一联系人老婆的电话留的假号码,第二联系人留的同事的号码。这些催债电话不接还好,接了也不听你解释,只是不停的重复让前同事还钱。几乎每天都有催收电话或短信轮番到来,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
面对她的遭遇,原来并不是个例,群里很多同事都有过类似经历,有的最后不得不换号码以求安宁。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紧急联系人”关键词能够出来13805条结果与此相关,在这些投诉中,大多是由于用户还款逾期而产生的。其中,有一部分是借款人主动发帖,要求平台不要再骚扰“紧急联系人”,祸不及家人;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突然被骚扰的“紧急联系人”投诉,自己并不认识某某借款人等等。

为什么会莫名其妙成了别人网贷的紧急联系人?首先你的手机号被别人知晓,其次平台对此审核不严,因为紧急联系人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债务保证人,或者担保人,因此不承担债务责任,只是一个联系人的角色。最后这种人就是人渣!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违心的钱,是不能赚的,否则会让自己不心安。

按照《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规定,这属于侵权行为,如果无端成了贷款的紧急联系人,是违法的;而被骚扰的个人可以按照《个人信息保护法》和《民法典》的规定,告知平台,要求其及时采取更正、修改、删除信息等措施。

如果莫名遭到催收者“围猎”该怎么办呢?一方面,目前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将自己的手机设置陌生号码拦截,或者白名单,可以有效减少被骚扰的次数,但是很可能会被误拦一些电话或者信息;一方面,要搞清楚自己被那个平台盯上,然后向平台反映自己的情况,要求核对后处理。但是目前来看,很多人投诉过后效果并不好,催收电话还会不停打过来。因为大多数催收都是业务外包,即使平台修改或删除了你的信息,也不一定会及时更新给外包团队,所以骚扰依然会继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