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风后遗症,偏瘫

 空谷幽兰80 2022-01-13

中风后遗症又称脑卒中后遗症、脑血管病后遗症,是指急性脑血管病发病后,遗留的各种脑功能障碍。根据脑损伤部位的不同,常见的症状包括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障碍、共济失调、头晕等。

随着现代社会老龄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以及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国中风病的患病率急剧增长。据研究显示:“我国中风病呈现出低收入人群快速增长,性别和地域差异明显及年轻化趋势,目前中风病已经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首位病因,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严重的负担。”因此,对于中风病的预防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据文献报道,约70%~80%的中风患者遗留残疾,临床以半身不遂最为常见,占77.8%。针灸治疗中风在急性期并没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在后遗症期,针灸可以主要针对三类问题进行治疗,即肢体功能障碍,吞咽功能、语言功能障碍以及认知与精神功能障碍。其中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在临床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疗效。

中风后遗症偏瘫有软瘫和硬瘫之分,软瘫是指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所支配的肌肉力量减弱,肌肉松弛而逐渐发生萎缩,同时腱反射减弱,这种瘫痪一般称之为迟缓性瘫痪。硬瘫一般是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一般是出现肌肉力量紧张,可以出现肌肉张力过高,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或者消失,病理征阳性,后期有可能会出现肌肉废用性的萎缩,也称之为痉挛性的瘫痪。

在这里又涉及一个概念,就是肌力与肌张力。肌力是指肢体作随意运动时肌肉收缩的力量。检查时令患者作肢体伸缩动作,检查者从相反方向给予阻力,测试患者对阻力的克服力量,并注意两侧比较。根据肌力的情况,一般均将肌力分为以下0--5级,共六个级别:

0级 完全瘫痪,测不到肌肉收缩。

1级 仅测到肌肉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2级 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即不能抬离床面。

3级 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引力,能抬离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

4级 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但不完全。

5级 肌力正常。

肌张力是指被动拉长或者牵拉肌肉时所遇到的阻力,或者说肢体被动运动时或者牵拉肌肉时所遇到的阻力。肌张力的产生与维持是复杂的反射活动,其反射弧任何部位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肌张力改变。对于偏瘫的患者来说,我们治疗的目的在于提高肌力,但是同时又不能提高肌张力。尤其是对于硬瘫的患者来说,再提高肌张力反而加重病情。对于软瘫的患者来说,也有扎成硬瘫的危险。这就为我们临床选择合适的针刺方法带来了困难。

比如有的患者上肢向内呈挛缩状,也就是阳侧、伸肌的瘫痪,内侧阴经紧张痉挛。内侧神经血管丰富,这时候我们如果以内侧为主去扎,就会导致肢体内侧神经的放电,肌肉就会越兴奋、收缩。所以,对于一般偏瘫的治疗都以针刺阳侧为主。但是我们在临床中也发现,即使是扎的阳侧,还是会出现肌肉挛缩的情况,尤其是在通电之后。那这是什么原因呢?

肌肉扎到肌腹之内会兴奋一整个肌束,使肌肉不断收缩,对于软瘫的患者来说,这种刺激可增加肌力。但是对于挛缩的部分来说则是加重了肌肉的紧张。所以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肌肉的挛缩,先让肌肉整体松弛下来。待上肢肌力放松下来后,再去提高外侧的肌力。这里需要注意,提高肌力并非将针扎到肌腹里面通电,而是应该将针尖放到肌肉表面(肌筋膜或肌筋膜之间的缝隙),通过肌筋膜的兴奋,由点状的兴奋带动片状的兴奋,引发肌肉的抽动。通过肌肉的抽动来解决张力和肌力的问题。以上就体现了程莘农院士的思想,“扎深容易扎浅难,扎重容易扎轻难”。

更多内容,尽在程氏针灸传承班线上课>

课程将充分展示程氏针灸“理、法、方、穴、术”的核心理论,阐明诊断、选穴、治疗思路,构建经络诊断模型,展示“三才针法”穴位不同层次不同方向刺激方法及思路,使学员系统地学习程氏针灸的核心理论与技术,并能够快速有效地应用到临床中。 

课程详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