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匮第十二:4、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欬嗽则辄已。

 Kimtsai 2022-01-14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4、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欬嗽则辄已。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脉沉者有留饮。

【倪海厦】

        心下有留饮(留饮在胃的地方,其人背寒冷如掌大(背后肩胛骨中间下方一块是凉的,小青龙汤证,留饮者,肋下痛引缺盆,咳嗽则水动。胸中有留饮(胸腔里横膈膜、肋间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脉沉者,有留饮。(肌肉酸,关节痛,赶快出些汗排出。)

        为什么有这种现象?胃跟我们背脊椎神经贴的非常的近,这里讲的『心下有留饮』讲的是胃。张仲景在伤寒金匮中,如果讲到『心下』实际讲的就是胃,如果有留饮在里面排不掉,就是说胃里面水饮太多,无法排除,这个时候会『背寒,冷如掌大』。为什么这冷块会像巴掌般大小?其实就是我们胃的大小。『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胁下痛一直会痛到缺盆穴,『胸中有留饮』的话,『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脉沉者』这种现象,通通是属于胸中有留饮。所以留饮,像胁下痛,咳嗽的时候会牵引到缺盆痛,还有短气、呼吸呼不过来。口燥渴,水如果停在下焦,病人会口渴,还有四肢关节都痛,这种都是属于身上有留饮。所以饮病的主症很多,像这里说『四肢历节痛』、『脉沉者有留饮。』大家知道只要脉沉就一定是肾,肾脏的脉是沉脉。肾主骨主关节,如果水是在肾里面,关节本身收不到肾水的滋润,骨节就会痛。『四肢历节痛』这种都是属于寒症的痛。诸位可以看看曹颖甫注解的,他说『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之乌头赤石脂丸证』『轻则背冷如掌大,而为小青龙汤证。』如果是胃寒掉了,就是小青龙汤证。这是曹注,临床上用的时候还可能有一些部分需要做些加减。

        『支饮之十枣汤证』『流溢四肢而历节痛,当发汗之溢饮证,于麻黄加术汤为宜』。当然这些大家可以做为参考,曹写的注解写的非常之好,曹颖甫是位经方大师,他的见解非常独到。平常我有些没有讲的,你们可以参考各家的注解,像曹颖甫医师是绝对优质的经方家无疑。

【曹颖甫】

        留饮之来源不同,证情则往往相类,阳气痹于外,则水邪停于里,此其握要之区,不可不察也,大抵病之所由成,莫不起于形,寒饮冷,形寒者当发汗,汗出太过,内藏燥实,是病阳明,汗出不澈,即为留饮,饮冷者,中气先病,水陷于胃与大肠,转为濡泻,是病太阴,水气停蓄上膈,亦为留饮,以手入冷水浣濯,亦多病此,为其阳气痹也,以上二端,病根皆中于太阳,太阳阳气微,则汗溺俱少,始则水停心下,当胃之上口,久留不去,寒气遏其心阳,甚则为心痛澈背,背痛澈心之乌头赤石脂丸证,轻则背冷如掌大,而为小青龙汤证,夫饮入于胃之水液,由脾阳从小肠吸收(此脾藏,西医谓之淬,胰液所出)上输胸中是为中焦,由胸中散布皮毛是为上焦(二焦皆上行,散布不尽之水液,还入内藏,伤寒所谓津液还入胃中)由肾走膀胱,是为下焦,下焦不通,则留积胁下,水停腰部,而痛引缺盆(缺盆,俗名琵琶骨,在肩骨齐颈处)咳嗽则痛不可忍,故欲咳而辄,短气,水在胸中,津液不得上承,故渴(必喜热饮)水不循三焦,故道下行,乃流溢四肢,而历节痛,此为当发汗之溢饮证,于麻黄加术为宜,水寒不得阳热之化,其脉沉弦,故曰脉沉者,有留饮,若脉不见沉而浮,则犹为风湿证耳。

【胡希恕】

        心下就是胃,留饮者就是饮留而不去的意思,换言之就是胃里有水。水性寒,所以背后与胃相当的部位觉的寒冷,如手掌大那么一块,这是自觉症。上面说的五脏有水是各有症侯,这个呢说水留在哪,哪就有症侯,如留在胃,其人背寒冷如掌大。
      它这小注转甚是对的,咳嗽辄已不对,辄已抹掉,还是后面转甚较对的。他说如果这个留饮留在胁下这个地方,那就是悬饮了。这里说胁下痛引缺盆,我们前头说痛饮胁下,缺盆就是心口窝这个地方了,也是在胁下这个部位,不过是偏正稍有差异,同是一个意思,不过是语词变化了。咳嗽则转甚,平时不咳嗽也感觉痛,如果一咳嗽牵引到这个地方痛得厉害了,那么十枣汤证就是这个样子。
      这痰饮留在胁下这个地方,造成痛引缺盆,要是你咳嗽、喘气、或是打嚏喷,这痛引缺盆变得更厉害。这里主要就是细说悬饮的症候。
      这里指的就是支饮了,不过前头不是又说水在肺,吐涎沫嘛,所以这指是既是肺饮,也是支饮。这饮怎么跑到胸中去了?它由肺往上冲逆,水气波及到胸中,不是水跑到胸中了,跑到胸里那就是胸水了,古人的意思不是那个意思,它是水气往上冲逆,胸中有些症候发作,主要发作什么呢?就是咳唾涎沫,其人短气而渴,短气还是因为胃里面的水,心下有水了,这说的就是支饮。
      这个文字是错的,前头都是因为有留饮在什么部位,所以怎么怎么的。这节先提出四肢历节痛,就是四肢痛重,虽然这光提个痛没提重,可是它当然也重了,因为里头有停水嘛,那么这个指的是溢饮呀。
      脉沉是里面有水饮的一个脉应,脉得诸沉者,当责有水嘛,这就是有留饮。留饮留哪了?留在四肢了,留在四肢不就是溢饮吗?这跟上头对照着看就清楚了。

【刘渡舟】

        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水大。

        本条是论述留饮的辨证。水饮形成之后,饮邪留于心下,困阻心阳,则使阳气不布,不能温暖背部的心俞,故病人背寒冷如水大。

《金玉函经二注》:“心之俞出于背,背阳也。心有留饮,则火气不行,惟是寒钦注其 俞,出于背。寒冷如掌大,论其俞之处,朋其背之非尽寒也。”

        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已一作:转甚。

        本条是论述留饮的辨证。饮成之后,若留于胁下,肝络闭阻,壅塞不通,阻碍阴阳升降之机.胁下痛引缺盆。咳嗽之时,气满更甚,故咳嗽则胁痛加重。

《金匮要略直解》:“缺盆者,五脏六腑之道,故饮留于胁下,而痛上引缺盆。引缺盆则咳嗽,咳嗽则痛引胁下而转甚,此属悬饮。”

        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脉沉者,有留饮。

        本条论述胸中留饮的两种变化。水饮停留在胸中,压抑肺气,故其人短气。肺气不利,气不布津,故又口渴。

        饮邪留于胸中,渐渐增多,又流于四肢,而使关节气血痹着不通,则四肢历节疼痛。凡有留饮,必滞于气,故其脉沉。沉脉主气郁,又主水结,故可一脉两断。

《金匮要略悬解》:“饮阻窍隧,肺无降路,津液凝滞,故短气而渴。湿流关节,故四肢关节烦痛,此饮之自胸膈而流四肢者,所谓溢饮也。”

【陈修园】

        (然以五脏言之.则为在.以病因言之.则为留.)夫心下有留饮.(背为胸之府.水留心下.溢于胸中.而偏着于背.)其人背寒.冷如掌大.(饮留之处.阳气所不入也.)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以饮留于肝.而应于肺也.)咳嗽则辄已.(以饮被气击.而欲移也.)胸中有留饮.其人(饮盛者.气不伸.则)短气(饮结者.津液不输)(口)渴.四肢历节痛.(以痰饮横流于肢节也.然不与历节黄汗同者.以其)脉沉者(责其)有留饮.

        此言饮之留而不去之为病也.

        魏念庭云、背为太阳.在易为艮止之象.一身皆动.背独常静.静处阴邪常客之.所以阴寒自外入.多中于背.阴寒自内生.亦多踞于背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