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天忙着写材料,你的读书时间从哪儿来?

 风日晴暄 2022-01-14
笔杆子的读书时间从哪里来?
——悟透两个问题、掌握三个技巧
文/薛贵辉


一说到读书,很多朋友都会感叹:太忙了,又是工作,又是家庭,里里外外很累人,一天到晚忙完后,唯一想做的事就是:睡觉,实在没时间和精力读书!

“你平时也那么忙,是怎么抽时间读书的?”很多朋友问我。

我说:“忙,确实忙,可读书时间还是有的,关键看你会不会交换时间、折叠时间和存储时间。

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会有的。

“没时间”,其实是个伪命题。

大家也许都认为,时间这个东西是客观的,每天就24个小时,不多也不少,完全不以人主观意志为转移,一秒一秒往前走,“逝者如斯”,既不会加速,也不会放缓,更不会倒流,你怎么去管理?

殊不知,时间也是主观的,因为世界上本没有时间,是人根据需要创造了它,并赋予了它特定的内涵和形式,给它人为划定了年、月、日、天、时、分、秒等刻度,这些刻度都是主观意志的产物。

可以说,时间因人而存在,时间是可以“想”出来的,也是可以“管”出来的,因此他可以交换,可以折叠,可以挤压,可以存储。

因此,阅读时间也因人而存在,并非客观“在”哪里,而是主观创造出来的,如果你真想“有”的话,我建议一定要悟透两个问题,掌握三个技巧。

一、悟透两个问题:什么叫读书,时间是什么?

1.什么叫读书?

我感到,很多人之所以“没时间”读书,是因为怕读书。怕读书,又源于对读书的认知存在偏差。

有人认为读书应该讲究一点,在一些朋友潜意识里,所谓读书就是这样一种场景:阳光明媚的午后,在自家窗边坐下来,沏上一壶普洱,边读边饮,或干脆到星巴克,要上一杯卡布奇诺,听着班得瑞的《Snowdreams》,这样才叫读书。

有人认为读书就是用眼睛来看,如果不是亲眼目睹,那就不算读。

也有人认为读的书一定要散发着墨香的纸质书,必须要能在上面盖上印戳、写上批注、画上线条的书才是真正的书。

还有人认为读书的“读”字,是这样一串动作的组合:用双手轻轻打开墨香浓郁的扉页,从序言开始,眼睛一页一页、一行一行往后扫描。

这些认知都有问题,对于读书,应从多个维度来理解:

其一,读书不能太“讲究”

这是我个人的切身感受,如果一个人太过于注重环境的营造,反而会稀释你读书的强烈愿望。

想想看,在柔软的沙发里,暖暖的阳光下,轻轻的音乐中,你的注意力一定会被环境所吸引,本来是为了追求阅读的体验,不知不觉中转变成环境的享受,大多情况下,看着看着就走了神。

其二,读书里面有门道

用眼睛看,是读书最原始的内涵和形态,也是大家最熟悉不过的阅读方式了,但这不代表读书就是简单地用眼睛一行行“看”下去。

在网上,专门研究阅读的书很多,比如《如何阅读一本小说》(托马斯·福斯特著)、《如何阅读一首诗》(潘丽珠著)、《如何阅读:一个被证实的低投入高回报的学习方法》(艾比·马克斯·比尔著)、《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学生阅读的方法与技巧指南》(尼尔·麦考著)。最为著名的,要数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的《如何阅读一本书》,我在书店看过,作者把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掌握必要的方法,一定会大大提高阅读效的。

其三,不是纸质书才叫书

随着技术的发展,书的形式也在迭代,除了传统的纸质书,现在电子书也蓬勃发展,一些企业开发了形式多样的阅读器,尤其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手机也成为一座移动图书馆。手机可以随身携带,解决你不方便带书的困惑,随时随地给你营造阅读机会。笔者2019年读过的66本书中,有16本就是通过手机阅读的。

其四,读书不见得用眼睛

多媒体环境下,读书的内涵早已被重塑或放大,应该获得新的解释。

当下,“听书”就成为一种全新的阅读模式,网上也出现了很多读书媒体,如“喜马拉雅”“微信读书”“得到听书”“樊登读书”等。这几个读书平台,一些是付费的,一些是免费的,遇到好的书,我也偶有付费阅读,价格实惠,不过最重要的是这些平台适合运动中使用,随时随地都可以“读”。

另外,所谓“读”,不代表按照顺序从头到尾读,也不代表每本书都读完,方法多种多样,比如,有的部分可详读,有的部分可略读,有的部分甚至可以不读。

2.时间是什么?

时间是个很奇妙的东西,既存在又不存在,关键看怎么理解。

任何人的一生都不会有人帮他划分好时间“分区”,比如,阅读占多少、吃饭占多少、旅游占多少?尽管这样的划分有时显得很有必要。然而,这种划分却不像电脑硬盘分区那样简单,因为人在一定的生命“容量”里,干什么?干多长时间、占生命多大权重?具有随机性,需在运行中随机赋权。

具体会花多少时间干什么事情,关键看当时的主观意愿,看本人想不想干,想干的事,任何人都会去“挤”时间,“抽”时间。

对于读书来说,时间因“想”而存在。干任何事情都要心里“想”,然后才会去干,读书也不例外。一些朋友之所以“没时间”读书,根本原因不是别的,就是没有阅读的想法。所以,唯其有读书的强烈愿望,才会萌生阅读的意识,去涵养阅读的习惯,也才会想方设法去“找”时间、“挤”时间、“创造”时间。从这个意义上看,他们真正缺的不是“时间”,而是“愿望”。

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我大学毕业的头几年里,工作不算很忙,有大量阅读时间,可是,所读之书寥寥无几。可这些年,当我“真的很忙”后,反而大量读书,每年读过的书,超过之前十年的总和。

为什么?

原因就在于当时的阅读愿望、阅读意识都不强,我只是“看起来很忙”而已。自从我明白了阅读的重要性后,情况就不同了,我学会了“偷”时间。上下班途中,在车上“偷”一点;地铁里,在座位上“偷”一点;喧嚣的餐厅里,在美味佳肴呈上来前“偷”一点;上班间隙,办公桌前“偷”一点。就这样,我把时间一点一点地攒起来,就像存零钱一样,每天都往里丢一点,一年下来,“时间储罐”满满的时间盈余。

二、掌握三个时间管理的技巧:交换+折叠+存储

1.“交换”时间 

前面我说了,一个人的时间总量是不变的,任何人的读书时间都是从一个时间的总盘子中切割出来的。

如何才能从一个盘子中多“切”一些读书时间呢?

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换,舍得用读书去替换别的事情。我以为,时间是可以交换的,关键看你愿不愿意换了。

善于感知时间,发现“时间盈余”。在我看来,时间本来就是哲学的产物,世界上本没有时间,只是有了地球自转、公转之后,白天、黑夜,春夏秋冬这些时间才被创造出来。时间需要感知,否则不容易被发现。比如,你要知道当你在和别人闲聊时,你消费了潜在的阅读时间;当你在手机上刷屏时,你刷掉了潜在的阅读时间;当你在冬日暖暖的阳光中午睡时,睡掉的是潜在的阅读时间,甚至,当你上厕所、乘坐地铁时,你都可能浪费了潜在的阅读时间。

舍得把盈余时间花在读书上。当你敏锐地发现你具有潜在的阅读时间后,你只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果断地把它花在阅读上。这个过程任何人都帮不了你,关键看你是否愿意交换,只要你愿意,一定能够兑换到读书时间。 

2.“折叠”时间 

这是一个很开脑洞的话题。

有人认为,时间不仅有“明时间”,也有“暗时间”。

什么是暗时间?

按我的理解,就是可以一心二用的时间,比如,一个人走路、买菜、洗脸洗手、坐公车、逛街、出游、吃饭、睡觉,表面上看你只能做这些事情,实际上可以兼顾处理其他事情,比如,学习、思考等,这个时间就可以认为是“暗时间”。人只要学会了利用暗时间,就相当于用一个单位的时间干了别人两个单位做的事情,他的时间就像被“折叠”了一般,无端比别人多出了一倍。

人可以利用暗时间来思考,同样可以用暗时间来读书。

就拿我来说吧,这些年,我的读书时间很大一部分就来源于暗时间,我习惯于随时携带一本书,不管是在飞机上,餐厅里、地铁中,但凡有空隙,信手拈来就读,形成习惯,慢慢地,时间就多了。

很多名人也有这个习惯。比如,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写过一篇文章,分享了古人“三上”读书的方法,本质上就是对暗时间的利用。

“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寮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胡适先生也喜欢上厕所时看书,他曾有一则日记这样写道:“有人赠我莎士比亚名剧亨利第五,全书三百八十余页,用薄纸印之,故全书仅广寸有半,长二寸,厚不及半寸(英度),取携最便,因以置衣囊中,平日不读之,唯于厕上及电车中读之,约一月而读毕,此亦利用废弃光阴之法也。”

在厕所里读书,我虽有这个经历,却没形成这种习惯,不过在车上读书倒是有的。早年我考执业资格证,每天都利用上下班时间在车里听课件,我算了一下,这样一天可以“折叠”两个小时左右,非常划算。现在,我骑车上下班,依然坚持“听书”,每天可以折叠一个小时。 

3.“储存”时间

方法找对了,若想真正做到“有”时间,还必须做一件事:坚持。只有坚持,才有积累,才有时间。

从你第一次从书架上拿下一本书打开的那一次开始,你的时间就有了一点存量,今后每打开一本,就如同给“时间储罐”投入一枚时间硬币,日积月累,时间的函数会让你的储罐产生很大“增量”。

从现在开始,你就可以尝试打开一本书,然后坚持这样做,形成习惯,不要间断。记住:时间因你而存在,时间都是“想”出来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