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花瓷的一项重要工艺:点工

 飞虎catzbc 2022-01-14
本文选自笔者即将出版的《纹饰之美-<中国纹样>的秘密》一书。

青花瓷的一项重要工艺:点工

这组漂亮的莲花纹样表现了莲花的各种姿态,有正面,有侧面,有平视,有俯视,简直就是莲花纹样的教科书。匠人们总是有让画面更丰富更多变化的冲动,因为对市场而言,多总比少好。即使是偏爱简约的雍正皇帝,也完全不排斥丰满与华丽。其实下图类似的画面,雍正官窑中,也并不稀见。

纹样画得精致细腻,一笔一画都是经过事先精确的布置,画的时候,完全没有匠师自由发挥的空间。每一个花头,每一个花瓣,每一片叶子。甚至每一个局部的阴阳向背:由浓而淡,由淡而浓,分毫不差。有意思的是,这种浓淡的变化,并不是由深浅不同的蓝色来区分,而完全是依靠“点”。点得密就浓,点得疏就淡。

欧文琼斯显然也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点,他写道:“显示了在刻画花卉时阴影与立体表现手法的局限——中国人在这条道路上走到了极致,却从未有所突破。”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样的评价似乎颇为刺耳,但事实就是如此,即使是在绘画当中,也并没有发展出表现立体的有效方法。

而官窑瓷器上发明的这种方法,成为一种特别的工艺,叫“点工”。

当然,你很容易发现,以点工的方法来表现浓淡深浅阴阳向背,实在是一种笨办法。即使一片小小叶片的暗部,也常常需要精心的点上数十点,像图上的完整纹样,点的数量简直难以估算。绘画之中,高手的画师,往往一笔下来便层次分明。为何瓷器上要用如此笨拙的方法呢?

一方面,青花瓷上的绘画受到工艺和材料的限制,一花一叶要做到自然的深浅过渡极为困难,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点工虽然笨拙,但易于操作,并不需要特别的技巧。

另一方面,我猜想,可能与模仿明代青花的效果有关。因为明代早期(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采用一种叫苏麻离青的青花料,这种青花料会随机的产生深浅的变化,斑斑点点,一花一叶间,蓝色就产生了丰富韵律,又没有规律可循。这种效果,令后世文人极为着迷,推为青花瓷的最高峰(图B-3-2)。清代的皇帝也不例外,经常下旨御窑厂仿烧。

可是苏麻离青在明代中期就已用尽,绝尘数百年,要想达到同样的效果,须得另辟蹊径。那种自然产生的斑斑点点,现在就只能人为的点就。这种做法演化成点工,似乎也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当然,它的产生也可能与国画的技法有关:皴擦点染,但国画里的点,山水画中运用为主,花卉用得不多。而青花上的点工,却主要是在花卉上。

由此我们看到,为了追求某种独特的效果,可能导致特殊工艺的产生,而工艺一但产生,似乎就有了自己的生命,开始脱离原有的方向独立发展,但这常常变得古怪扭曲不可理解。 往往,也就失去了生命的活力。清代官窑,工艺上登峰造极,但却常常变得拘谨而呆板。毕恭毕敬,亦步亦趋,了无生气,这张图上,恰恰就是最好的例证。

我们欣赏一件作品的时候,并不特别需要了解他背后的工艺。但如果了解一些工艺,欣赏起来,就会更丰富更立体。你下次去博物馆,不妨找到一件明代(永乐宣德时期)一件清代(雍正乾隆时期)的青花瓷,同样是有“点”的效果,对比一下,会很有乐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