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0年,邹荣盛和战友陈云鹏正在黄河以北的炮兵阵地上吃饭,望见远处的树林里有尘土扬起,营长在望远镜...

 Loading69 2022-01-14
1940年,邹荣盛和战友陈云鹏正在黄河以北的炮兵阵地上吃饭,望见远处的树林里有尘土扬起,营长在望远镜里发现是日军的三辆马车拖着山炮,与他们大约有2000米距离,营长命令邹荣盛立即开炮。
邹荣盛是河南新野县歪子镇棉花庄村人,于1938年参军入伍,与陈云鹏等同乡加入71军88师523团炮兵营。邹荣盛和陈云鹏分在第3连,军长是宋希濂,团长叫吴涛,营长叫陈廷贵。
炮兵新兵训练的主要内容是炮兵技术。邹荣盛分在观测班,一个星期学习3天,先用81勃朗德式迫击炮,后来换成82金陵式迫击炮,一个炮6个人管,3个炮手,3个运弹药的。
邹荣盛作为第一炮手,负责测距离定方向,第二炮手负责装填炮弹,第三炮手负责递送炮弹。 在训练比武中,邹荣盛打靶成绩一流,宋希濂军长对他说:“我给你指个地方,你能不能打着?”我说:“能。 ”宋希濂就指了个目标,让人在那儿竖杆蓝旗,邹荣盛两炮就把旗打倒了。宋军长拍着他的肩膀表扬了他。
1940年3月20日,邹荣盛随部队开到黄河以北晋东南高平、长治一带。 4月的一天,邹荣盛奉命到达一个阵地,刚架好两门炮,他就开挖“战壕”,每次他都把挖掩身坑放在打好炮的第一位。这时听到飞机轰鸣声,敌机突然就来轰炸阵地了。就在炮弹还没有落下来的瞬间,邹荣盛就势滚到还没挖好的战坑里,之后什么都不知道了。不知过了多久,他隐隐听到有人在喊:"完了,这下都完了,邹荣盛这次也完了。"等陈云鹏等战友把他从土里扒出来,他醒之后才发现,两门炮已经被炸毁了。他身边的两位战友,已被炸得找不到全尸,裹腿缠到了树上。
1940年4月下旬,在晋东南,邹荣盛和陈云鹏等正在阵地上吃饭,他们看见远处的树林里有尘土扬起,陈廷贵营长拿起望远镜,发现日军的三辆马车拖着山炮疾驰而至,此时与他们大约有2000公尺(米)距离,营长立即命令:“投入战斗!”邹荣盛和陈云鹏扔了碗筷就去抓炮弹,几炮过去,打烂了敌人的马车和山炮,十几名日军炮兵也被消灭了。营长告诉他们,他们炮弹出膛时,日军的三门野炮,也正在向他们瞄准。
此后,邹荣盛所在的炮兵班配属在88师熊新民的264团作战。仗打得很苦,有的师打得就剩下一个团了,有的编制都打没了,邹荣盛临时被调到督战队,熊新民说:“没有我的手令,伤兵也不准退!” 264团在晋城的山里和鬼子展开了肉搏战。夜色里,听得见清脆的刺刀碰撞声和低沉的“哼咳”声。战场不远处靠我军一侧是一条河,如果想逃离战场,桥是唯一的通道,邹荣盛和炮兵班协助在桥上把守,如果看到有人从战场退下来,就地枪决。没有人逃离战场,拼刺刀一直持续到天亮。当邹荣盛和部队前往白刃战战场时,看到夜战战友全部牺牲了,有的和敌人死死地扭在一起,同归于尽。他们把牺牲的战友堆在一个大坑里,就地掩埋了。
1941年,邹荣盛当了班长,部队调进四川守卫。1943年 2月,邹荣盛提任炮兵排长,71军改为远征军前往云南,全军更换了美式装备,成立了一个榴弹炮营,邹荣盛跟随部队参加滇西抗战。
1944年春,高黎贡山战役开始。5月19日,三路大军向大塘子发起总攻。先是通过放火烧山,使日军在该山山头上的阵地工事暴露出来。之后,空军、炮兵开始轰炸。邹荣盛炮兵班炮弹充足,他眼神好,又练成了好技术,以往他一分钟能打18发,此时他一分钟打了21发炮弹,吴涛团长说:“你们要命不要命了?”在2000公尺(米)以内的目标,只要邹荣盛能看见的,他都一炮击毁。
正在进攻时,鬼子飞机前来轰炸,正在指挥的吴涛团长身中弹片当场牺牲,陈云鹏腹部被炸弹炸伤。恢复阵地后,邹荣盛红了眼睛,打出了大量炮弹,准确杀伤防守大塘子的日军,步兵冲锋上去。经过6天的反复争夺乃至短兵相接的血肉拼搏,终于5月24日将该核心阵地全部占领,打开了反攻高黎贡山的前进通道。
陈云鹏被送到后方医院,他的腹部开始溃烂,他中的是毒气炸弹。医院的院长是美国人,由他亲自做手术,切掉一段肠子并置换,把陈云鹏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抗战胜利后,部队整编,邹荣盛在重庆退役转业到地方做小生意。1946年,26岁的邹荣盛与17岁的四川遂宁姑娘结婚。
全国解放以后,家里来信让邹荣盛赶快回来可以分到田地。于是,邹荣盛带着妻女星夜赶路,走了54天,终于回到了阔别12年的家乡,母亲虽已双眼失明,但她摸着儿子一家三口人的手,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邹荣盛务农为生,后与战友陈云鹏结为儿女亲家。陈云鹏于1995年去世。邹荣盛老人现年高龄102岁,在新野县棉花庄程营村平静地生活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