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不是万能的

 陋室堂主 2022-01-14

人类在地球上数亿年的生物演化过程中最终成为了地球物种唯一的真正意义上的智慧物种,在这个过程中,思维的产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思维的产生其最原始的动力来自于人类具备了其他物种所不具备的特质,这个特质就是“好奇心”,好奇心必然会产生探索欲,而探索欲则是思维的基础。

自从人类在众多的物种当中脱颖而出之后,就开始了对自己所处的这个环境的认识和探索,这个过程相当漫长,至今至少要有几十万年,从当初的敬畏与被动接受,到逐渐的掌握其规律,再到运用这些规律改造环境,改造自己,人类的探索过程非常的艰难。但是人类从来都没有停止过这种探索,这种探索就形成了人类社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科学和宗教都是人类探索这个世界的产物,总的来讲,宗教的出现要早于科学的出现,从原始社会开始,成熟的宗教就产生了,并且一直存在至今,如今世界上的宗教信仰千奇百怪,大约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都有宗教信仰。这说明,人类是需要宗教的,特别是科学发展到今天,人们依然在虔诚的信仰宗教,这更加说明科学无法代替宗教。

为什么?

其实,人类的需求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总的来讲,任何一个人都同时活在三个世界当中,这就是: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和灵魂世界。科学能够解决的大多数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范围内的问题,其中自然科学主要解决的是物质世界当中的问题,人文科学解决的是精神世界的问题,但是灵魂世界的问题,目前还是由宗教在解决。

在这个多维的,错综复杂的人类世界当中,对自然规律的不断地探索诞生了科学,因此科学是客观的世界观,但世界并非都是物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仅仅是说“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当然世界的本质应该是物质的,因为没有了这个以物质形态为基础的人类环境,人们的所有意识就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这并不能概括人类社会的所有方面,人类社会除了物质还有意识。而对于人的意识的本质,科学目前无法回答。

人类意识的本质宗教也无法回答,于是就有了脱离人类本身的“神”的存在。而“神”的存在本身并非都是愚昧或盲从的,“神”的存在其实是解决了人类的一种“灵魂寄托”,而这种灵魂寄托的需求几乎每一个人都存在,所以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神”。这种“神”有的时候是具象的,有的时候是抽象的,对“神”的崇拜就是宗教。

在历史上有很多的以探索自然规律为一生的奋斗目标的大科学家同时也是非常虔诚的宗教徒,这看起来很矛盾,因为“唯物主义者”应该是坚定地无神论者,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这样看来“神”的存在应该和物质无关。

人类社会是一个从“蒙昧”到“野蛮”再到今天的“文明”的发展过程,科学仅仅参与了文明过程,并且正在逐步的主导人类的文明过程,但人类的追求并非只是科学。文明社会追求的是“真、善、美”。而对真善美的追求和探索,仅仅靠科学是不够的。自然科学追求的是真,人文科学追求的是美,而真正的宗教追求的是善。

自然科学求真,说的是“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自然科学追求的是事物变化的客观的内在逻辑,不需要修饰,不需要美化。人文科学则是追求美,没有修饰没有美化的文学艺术几乎是不存在的,所谓“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即使是展现“丑陋”的一面,也是因为对“美”的向往和追求。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相对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就要显得主观性更强一些。而宗教则是完全主观的,因为宗教关乎于人的灵魂的归宿,这种对灵魂的安慰和呵护,几乎不需要任何客观的东西,就像佛教所说的悟禅的最高境界就是“无我、心中有佛”。

物质、精神、灵魂组成了人类世界的全部,而科学至今为止还不能满足这三个维度或者说三个层面的全部需求,宗教的存在,或者说宗教与科学并存的时代还会很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