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产养殖尾水如何治理?看过来,这里有14种选择模式任君选择!

 共享2931 2022-01-14

图片

三池两坝尾水处理模式


该模式对养殖水域进行科学规划,在池塘升级改造基础上(进排水分开),利用物理和生物生态的方法,采用“三池两坝”的工艺流程,对养殖尾水进行生态化处理,实现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

图片

适用于面积在50亩以上集中连片淡水池塘养殖。

图片

人工湿地尾水处理模式


图片

图片

渔稻共作尾水处理模式


图片

图片

温室鱼菜共生处理模式


图片

适用于面积在50亩以上集中连片淡水池塘养殖模式。

图片

“一池一渠”简易尾水处理模式


图片

图片

池塘养殖底排污尾水处理模式


该模式利用物理与生物净化相结合的方法,在养殖池塘底部修建排污设施,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含残饵、粪便等有机颗粒废弃物的废水排出池塘,经固液分离、过滤、鱼菜共生净化等处理后,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而固体有机颗粒物作可为农作物有机肥。

工艺流程:养殖池塘→池塘底排污系统→固液分离池→鱼菜共生。

适用于山区池塘、小型水库等有水位差的养殖模式或者淡水高位池。

图片

池塘养殖三级过滤池尾水处理模式


该模式充分利用池塘自然条件和辅助设施开展池塘养殖水生态治理,主要是在排水沟渠、空地等地方开挖并且修建水泥池,通过修建水泥池并添加滤料来完成。采用溢流系统—弧形筛—碎石过滤—细沙过滤—陶粒过滤+生物降解的工艺流程,尾水经过处理后,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

图片

图片

海水高位池养殖尾水处理模式


图片

图片

三池三槽尾水处理模式


图片

图片

海水稻渔耦合尾水处理模式


图片

养殖尾水治理设施占比面积:每个流水槽(或相同产量的排污池塘)配套10~15亩稻田。

适用于盐度1.2%以下的排放水与海水稻田耦合,高于1.2%以上的排放水需要稀释盐度后方能进行耦合。

图片

图片

工厂化养殖尾水处理模式


该模式主要通过生物调控、物理调控、化学调控等方式进行循环水分流处理。

工艺流程及处理要求:微滤机→蛋白分离器→生物滤池。原则上要求养殖用水循环使用,对于特殊情况需要排出养殖场的尾水水质应达到农业部《海水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3-2007)中的一级标准。

适用于海水工厂化养殖。

图片

池塘岸基一体化设备尾水处理模式


图片

图片

陆基集装箱处理模式


图片

适用于陆基推水集装箱式养殖模式。

图片

图片

跑道式尾水处理模式


图片

图片

来源:海洋与渔业杂志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