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核心素养启迪思维|绵外骨干班主任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学习简报

 菌心说 2022-01-14

7月15日,为期五天的绵外骨干班主任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培训结束。来自西南大学的两位教育专家为我们带来了精彩讲座,堪称一场教育“盛宴”,为本次培训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上午8:30,研修班的学员们一起聆听了胡航教授带来的《发生机制与新高考解析》。胡航教授是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深度学习研究中心主任,兼任重庆市北碚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胡航教授指出,当前新高考的特点就是阅读量大、综合性强,因此他认为,新高考考的并非单纯是课本上学习的内容,而是学生过去十八年所积累的知识。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胡航教授掷地有声的讲解,让大家受益匪浅。他所提出的教育理念新颖独特,科学精辟,引人深思。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的工作常态是埋头苦干,身处繁忙琐碎的教学事务中,很少从源头处去思考我们到底教什么?怎样教?而胡航教授的讲座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当代教育教学模式的巨大转变,让我们如拨云见日般豁然开朗。

中途短暂休息时间,大家都意犹未尽,围绕在胡教授身边,不断请教着、交流着……

文章图片3

下午14:30,由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张良教授带来了精彩的讲座《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

张教授从“什么是核心素养?”这个问题入手,让老师们充分发表了对“核心素养”的见解,指出“素养”、“学习”两个词语是适应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发展需要而产生的。

文章图片4

张教授博学多才,积累丰富,思维敏捷,口若悬河,很多艰涩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他风趣幽默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都变得通俗易懂。他借助驾校学习的过程形象地归纳了“素养”的框架结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将核心素养内涵定义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张教授认为,“知识经济靠创新”,“学到的知识要把它用于生活”。张良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联系生活,贴近实际,注重互动,指导性很强。让在场听课的老师们在一次次掌声中,一阵阵笑声中,激荡了心灵,启迪了思想。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最后,举行了简短的结业典礼。绵外政教处王秀春主任上台致辞,宣布本次培训活动圆满结束。学员们纷纷上台合影留念,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却又暗含离别的不舍。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文章图片12
文章图片13

短暂的五天,是大家认真学习,汲取新思想、新观念的五天。智慧在探讨中生成,思维在碰撞中激荡。

培训的结束,不是终点,更是新的起点。它宛如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一顿丰盛的营养大餐,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将会好好利用这笔精神财富,慢慢消化这顿营养大餐,永葆自己的教育教学生命之树的生命与活力,为绵外教育的明天增光添彩!

文章图片14
文章图片15
文章图片16

胡教授金句:

1

新高考要求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理清学科脉络。

2

老师们觉得写论文难?其实,论文就在课堂中。

3

老师的一个讲法面向几十个思维不同的学生,效果肯定不同。老师们要用学生的语言讲我们想告诉他们的信息。

4

你今天的成果源于曾经遇到的人、做过的事。要理性看事,冷静处事。

5

要让思维好的学生在听课专注和夯实基础之间找到平衡。

张教授金句:

1

教师是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专家是敲边鼓的人。

2

虽然“素养”是外来词,但对中国讲事正当其时。

3

生活没有已知条件。

4

核心素养=运用知识+技能+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5

用以致学。

6

只有调动积极性的思考才是真正的思考。

7

标准意味着最低要求。

8

对于孩子的提问要倾听,孩子的好奇心需要呵护。

文章图片17
文章图片18
文章图片19
文章图片20
文章图片2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