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读康德,有郭靖练降龙十八掌的感觉 | 我书架上的神明

 e_shannon 2022-01-14

欢迎来到“我书架上的神明”,在这个栏目中,我会不定期和你聊聊那些曾经影响过我的书。我不会系统地解读这些书,而是会以清单体的方式谈谈它们对我的启发。

今天这一期我想和你聊聊帮我打通哲学“任督二脉”的哲学家——康德。

1、在之前的文章里我提到,休谟(点击查看)帮我真正进入哲学,他让我从很多我自以为是的“井”里爬出来。但从另一个角度说,休谟是有很强的破坏性的。有一次我跟刘擎老师讨论,他说,古代哲学跟近代哲学有一对可以类比的思想家。古代哲学里是苏格拉底提出问题,打破成见,然后柏拉图在苏格拉底的基础上完成建构;近代哲学也一样,休谟提出问题,打破成见,然后康德完成建构。康德自己也说,两个人对我影响力最大,一个是休谟,一个是卢梭。反过来对我自己而言,休谟给了我真正的哲学启蒙,帮我把以前的很多成见都给打破;但是读了康德,我才有一种在哲学上被打通任督二脉的感觉。读休谟使我知道,我拿到任何一个研究,该怎么去“破”它,但康德帮我获得了“立”的能力。

图片

图 | 苏格拉底、柏拉图、休谟与康德

2、我啃康德著作从《纯粹理性批判》开始,读的过程极其痛苦,但读完之后就感觉获得了一种质的提升。经常有朋友问我读书技巧,我一般会说,有一些书你是必须得坐下来认认真真反复读的,你只有把这些书真读进去了,再去读别的,你才有可能读得足够快,足够透。《纯批》毫无疑问就是得深入进去仔细读的书。我当时读的时候,状态好的话,一天能读一页半,到了晚上会很开心,惊喜我今天居然读了一页半;有的时候状态不好,或者那段就是死活读进不去,就有可能坐在那一动不动,一下午只能读上半页,特别痛苦。以这样痛苦的方式读了整整一年,我把《纯粹理性批判》大致啃下来了。当然到现在我也不敢说真正读懂了,但是对我自己而言能够自圆其说了。

图片

3、读完《纯粹理性批判》我感觉自己仿佛打通任督二脉,这种感觉有点类似于《射雕英雄传》里,洪七公只教了郭靖半套降龙十八掌,然后郭靖的武功就已经一般人不在话下了。我读完《纯批》之后,就有点像学了半套降龙十八掌,看很多问题有一种三维俯视二维的感觉。之所以能达到这种效果,是因为康德给了我一个极其重要的方法论,让我从此对知识的边界感获得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敏感。

4、对知识的边界感让我知道,当我拿到任何一套说法的时候,我该如何去判断它。关于同样一件事,人们往往会有很多种说法,系统性的就构成了知识,但很长一段时间,我没有能力判断这些知识哪个对哪个错、哪个好哪个差,因为当时我并不知道如何判断一个知识。而我读康德的收获,就是知道了如何去判断一个知识,这就是刚才说的“知识的边界感”。对于任何知识,第一,你得首先意识到它有适用边界;第二,你得知道怎么去发现它的边界。在读康德之前,我没有清晰意识到这一点,一直有个妄念,拼了命想去寻找一个绝对正确的知识,由此出发可以解释一切问题。现在想一想确实也很汗颜,我当时居然有那种妄念。绝对正确的知识,必然意味着它的适用范围无远弗届,或者说,它就没有适用边界,而没有适用边界的东西只有一种,就是宗教。

5、康德对于人类理性能力的分析,首先是想要回应休谟问题。在休谟看来,世界的本质是不可知的。我们认识世界的时候,你要说你知道了什么,你必须得提出一系列说法,也就是提出命题。休谟发现有两种命题,一种叫分析命题,一种叫综合命题。所谓分析命题,就类似于 “A大于B,B大于C,A就大于C”这类命题,你从它的前提里直接就能推导出结论,不需要任何经验参与其间。而“小红是个胖子”,这就属于综合命题。因为她到底是不是胖子,你得用经验来判断。而且即便是经验相同的人,他们对于胖瘦的标准也不一样,所以“小红是个胖子”并不是一个先天正确的命题。但“A大于B,B大于C,A就大于C”就是一个先天正确的命题。休谟说,逻辑学、几何学的命题都属于分析命题,而分析命题都是天然正确的。至于综合命题,你判断它正确与否只能依赖于经验,并没有任何先天的标准,所以不能用臆想出来的先天标准去否定经验。

图片

6、康德认为,休谟这套说法的问题在于,他把科学本身也给放到了一个非常可疑的地位。因为依照休谟,只要不是分析命题,那么它的真理性就大大可疑,而分析命题绝对不能依赖于经验;但问题是,我们的物理学、化学这些科学,都是要依赖于经验的。你不做实验,怎么可能有物理学。只要依托于经验,在休谟的理论当中,这事就要存疑了。而康德整个探讨的起点,就是要回应这个问题。

7、康德具体的论述极其复杂,我在这不展开了,我可以用一个禅宗的公案简单解释一下。宋代有一个老和尚,他说,在我没有悟道的时候,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等我悟道之后,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但等我更加悟道之后,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从常人到休谟到康德,就有点类似于老和尚所说的这三重境界。咱们打个比方,比如老和尚去看泰山,到了之后大呼,久闻其名,终得一见,今天终于亲眼见到啥是泰山了。然后他回去跟人一通讲。那么此时他就是第一层“见山是山”的境界。第二层境界是什么?老和尚开始追问自己,泰山到底是什么?泰山是有很多石头堆积在一块组成的,如果我把上面搬下来几块石头,它还是泰山吗?好像还是。那我继续往下搬,搬到多少块之后,它就不再是泰山了?如果我把搬下来的石头运到内蒙再一模一样地堆起来,此时你会认为那是泰山吗?所有这些问题归根到底就是要回答,到底啥叫泰山?所谓“泰山”是一种本质性的存在吗?追问到这,老和尚就想明白了。佛教里有个核心概念,叫“缘起性空”。“缘起”就是说,所有这些石头以特定的方式聚合在特定的地方,这是一种机缘。机缘背后并不意味着任何本质,它只是一种偶然性的存在,你对它所加上的任何本质都只不过是人为的想象而已,这就是“性空”。在这个意义上,没有人就没有泰山——没有人当然还有那堆石头,但是它不会获得“泰山”这样一个意象了,所以没有人就没有泰山。到了这一步,老和尚就“看山不是山”了,因为他意识到我之前以为自己见到的本质性的泰山,实际上只不过是我头脑当中想象的而已。而这第二层境界就可以和休谟类比,它们都是把事物的本质从认识当中排除出去了。

图片

图 | 提出这个禅宗公案的青原行思禅师

8、第三层山“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这是什么意思呢?当老和尚把本质性的泰山从头脑中剔除掉之后,他突然发现我似乎没有办法认识这个世界,也没有办法跟人谈论这个世界了。可我毕竟总还是要跟人谈论这个世界,到这一步,老和尚突然意识到,原来人只能以这样一种方式认识世界,世界也只能基于人的认识能力而以这种方式向人呈现,人就是这样一个有局限的动物。这时老和尚就释然了。我把它称作泰山,并不是因为有一个本质性的泰山存在,而是因为人只能以这种方式来认识世界。到了这一步,老和尚仍然认为这就是泰山,但这时说的已经是第三层山了。它跟第一层山相比,外观上是一样的,但意义完全不一样了。

9、老和尚的第三层山的境界,就很类似于康德了。康德也意识到,人只能以人的方式去认知世界,人没有办法超脱于人的方式之外。就比如人这种动物,你是没有办法看到四维空间的,你只能看到三维空间,于是对你来说世界就是三维的。这不是因为世界本质是三维的,而是因为人只能以三维的方式认知世界。人的视觉只能看到特定波长的电磁波,就是所谓的可见光,超过或者小于这个波长的波人都看不见,这都是因为人只能以这种方式来感知世界,而蜜蜂就能看到紫外线,世界对蜜蜂的呈现,与对人的呈现,是大不一样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是由我们的感知能力向我们的呈现所决定的。

图片

图 | 人只能看到特定波长的电磁波

10、康德对人的认知能力的解释,差不多可以理解为,他提出人类大脑里有一系列“预装程序”。经验主义哲学家洛克对人类的认知有一个“白板说”,说人的大脑就像一个白板,你跟外部接触的时候,外部事物在你大脑上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就认为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但是康德认为,外部世界的刺激会如何影响你,取决于你大脑里边先天预装的程序会如何识别它。这些先天的预装程序决定了什么我们能看见,什么我们看不见。那么预装程序都包括什么呢?首先包括先天感性形式,也就是时间和空间。在康德看来,时间和空间没有客观的本质,它们只是人类用来感知世界的一种方式。我们只能以三维的方式来感知世界,于是空间就是三维的。时间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这也不知道,我们只是知道我们会有一种时间感,我们基于时间感进行的测量,结果就是我们所说的“时间”。时间和空间就是先天感性形式,基于先天感性形式,世界可以为我们所感知,但我们感受的并不是世界本身,而是世界向我们呈现的样子。

11、 除了先天感性形式,康德还提出了12个先天知性范畴,这12个范畴告诉了我们,大脑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整合这些感知到的东西。我们可以打个比方,先天感性形式是操作系统,没有操作系统一切都不成立;而先天知性范畴约等于文件的格式。没有操作系统你连文件都打不开,但有了操作系统,你也不是什么文件都能打开,你只能用软件打开相应格式的文件。如果文件不符合你的先天知性范畴,进到大脑里你也看不见,甚至它根本就无法进入到你的大脑。

12、我在“得到”上听王立铭老师的的生命科学课,王立铭老师说,现在的分子生物学已经研究出来了,负责视觉的大脑细胞,是有一系列特定排列形状的,只有跟这些细胞的排列形态相匹配的东西,你才能看得见,否则是看不见的。我们可能觉得这初听上去很奇怪,我们不是啥都能看见吗?错了,我们只能看见这些能看见的东西,仍然有大量的东西是我们看不到的,我们只不过是把我们能看见的东西当成了全部而已。人只是囚禁在自己认知能力里的一个囚徒。

图片

图 | 人的视觉过程

13、说到这我又想起另外一个故事。有一本书叫《火星上的人类学家》,作者是一个脑神经外科医生。他有过一个病例,那个人是一个先天盲人,后来因缘巧合跟这个医生认识了,医生发现他的眼睛实际上只是有个小问题,手术能够解决,然后就能恢复视力。医生就把他的眼睛给治好了,而这个病人当时已经50多岁了,一辈子就这么生活过来的,没有过视觉经验。当他做完手术之后,眼睛能看到了,却啥也看不见。这是什么意思呢?对他来说,光线终于能够打到视网膜,然后变成电信号传到大脑了,但是他的大脑不知道该怎么整合所有这些东西,于是他看到的就是一堆杂乱无章的色彩。他没有能力区分前景和背景,所有东西都是混合在一块的。有人给他带到一个车床跟前,告诉他这是车床,他瞪大眼睛啥都看不见,直到他过去闭上眼睛用手把车床从上到下摸了一遍,然后再站回来,说现在能看见了。因为摸过一遍之后,他基于触觉在大脑里面建立起了某种模型,然后用这个模型再去整合他获得的那些视觉资料之后,他就能“看见”了,否则他就只是“看到”却无法“看见”。通过这个例子我们也可以用一个很粗糙的方式,理解康德所说的先天知性范畴。

14、康德由此提出一个重要的概念,“先天综合判断”,就是说,休谟认为“综合判断”是不一定正确的,但他没有意识到,有一种特殊的综合判断,也就是“先天综合判断”,对人来说它是当然正确的。知识就是一系列的先天综合判断,而先天综合判断之所以能做出,是因为人类有先天知性范畴和先天感性形式,也就是有那些脑子里的预装程序。在这个意义上,康德说“人为自然立法”。本体意义上的“自然”究竟是啥,我们无法知道,我们只能知道基于脑子里预装程序而向我们呈现出来的“自然”。我们脑子里的预装程序已经规定了这后一种“自然”会是什么样的,没有“人”也就不会有那种“自然”,它当然是由人“立法”的。只不过,这个“自然”的内在规律虽然是由人脑预先规定的,但并不是一下子都显露出来的,我们需要通过研究来把它给揭示出来。

15、基于前述的理解,我才深度意识到,任何知识都是有它的适用边界。它必须在整个世界当中截取有限的变量,不可能把所有变量都容纳进来。基于有限的变量,你才能构建一个解释框架。那么,为什么要截取这几个相关变量,这本身是要基于一系列假设的,而这些假设就构成了学科的适用边界。这些有限变量构成了一个解释框架,这解释框架让你对世界能够开始获得理解;但与此同时,它也构成了一口井,让你没有办法看到这个框架以外的东西,因为很多其他变量在一开始就被你排除了,它们并不是在本质上不重要,而仅仅是对特定的问题、在特定的处境下不重要而已。这些都是我对知识进行反思的重要依据,也是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带给我的启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