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从经验到方法论,再从方法论到流程

 莫为天下先 2022-01-14

图片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感觉:

书读多了感觉缺乏实践?实践多了希望多读读书?有实践也有读书,却无法平衡好理论和实践的投入比例?

如果你也困扰于理论和实践的问题,不妨听听我的看法。

第一秒 洞察问题

这世界上有三种人:
一种追求理论第二种热衷实践第三种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路上
没有第四种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人?
也有的,但很少。
前两种人,很常见,凭借你多年的经验,不难判断出他们属于那一类。第三种人,你偶尔会遇到,会赞赏他思维开阔,积极上进。但是,第四种人,如果不是非常幸运,恐怕这辈子你也不会遇到。如果你知道有这样的人,那多半也是在媒体的报道中知道他。

第二秒 专注思考

为什么第四种人如此稀少?因为要成为第四种人,要经历三个过程。

第一阶段:经验积累

任何成长,都要先积累经验,然后总结复盘,进而达到更好的效果。这样的路径没有错,而且绝大多数人都是如此。这是所有进程的根基,如果“根基不稳,上方建筑很容易动摇”。但绝大多数人也仅仅停留在此阶段,靠“手艺”吃饭的人,就是属于此类,依靠经验积累获取回报。

第二阶段:总结方法论

当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只是系统逐渐形成,你就会尝试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方法论。能够形成方法论的人,在某一领域已经有了一定积累,往往掌握该领域的技巧。如果你用心向他学习,会学到不少有用的东西。但是方法论依旧不是经验知识的终极形态,方法论有天然的局限性,他的不稳定性导致方法论在很多场景下失效,但使用者自己又未能及时发现,也没有科学的监察系统来规避风险,因此有了方法论,要主动向更上一层级迈进。

第三阶段:流程设计

当很多个方法论汇集起来,形成某个领域的解决方案,进而实现标准的流程化操作时,才是知识系统的初级阶段,而后才能进入到真正的更新迭代中。

但你要注意的是,运用流程的人,实际上都停留在第一阶段,只有设计该流程的人,才是真正迈入流程初级门槛的人。

第三秒 看透本质

确的方法应该是从经验到方法论,再从方法论到流程。

方法的形成,要经历三个过程:经验—方法论—流程,如果没有走完这三个步骤,你所谓的方法,顶多称之为经验。只有将学习到的所有东西形成知识结构,进而实现标准流程化,才能称之为一个成熟的方法。

无论是读书、工作、生活,底层结构都是如此,每一个知识经过三个阶段的成长,再进入下一轮迭代,在此过程将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用实践来修正理论,这时候你会渐渐淡化理论和实践的分界线,最终:理论就是实践,实践就是理论,二位相依相存,相互渗透之时,你的“任通二脉”将被打通,达到自己的快速成长期。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